官渡之战,曹操原本是弱势一方,艰难和袁绍形成相持局面。后来许攸转投曹操旗下,并献上偷袭乌巢一计,帮助曹操改变了战局的走势,从而转为优势一方。最后曹操奇迹般的打赢了官渡之战,为自己统一北方立下了坚实的基础。其实袁绍本有机会守住乌巢,可惜旗下谋士判断错误,铸成败局。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倒戈卸甲”,就和官渡之战有关,一起来看看背后的典故故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三十回,发生在官渡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袁绍、张郃、高览和曹操。原文如下:
(袁)绍问:“如何失了乌巢?”败军告说:“淳于琼醉卧,因此不能抵敌。”绍怒,立斩之。郭图恐张郃、高览回寨证对是非,先于袁绍前谮曰:“张郃、高览见主公兵败,心中必喜。”绍曰:“何出此言?”图曰:“二人素有降曹之意,今遣击寨,故意不肯用力,以致损折士卒。”绍大怒,遂遣使急召二人归寨问罪。郭图先使人报二人云:“主公将杀汝矣。”及绍使至,高览问曰:“主公唤我等为何?”使者曰:“不知何故。”览遂拔剑斩来使。
郃大惊。览曰:“袁绍听信谗言,必为曹操所擒;吾等岂可坐而待死?不如去投曹操。”郃曰:“吾亦有此心久矣。”于是二人领本部兵马,往曹操寨中投降。夏侯惇曰:“张、高二人来降,未知虚实。”操曰:“吾以恩遇之,虽有异心,亦可变矣。”遂开营门命二人入。二人倒戈卸甲,拜伏于地。操曰:“若使袁绍肯从二将军之言,不至有败。今二将军肯来相投,如微子去殷,韩信归汉也。”遂封张郃为偏将军、都亭侯,高览为偏将军、东莱侯。二人大喜。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奇袭乌巢,张郃向袁绍提出率部支援乌巢。但谋士郭图却认为此时曹军大营必然空虚,建议袁绍派张郃与高览前去攻击曹操大营。谁知曹操早已有所准备,张郃和高览刚刚发动进攻,就遭到曹军的猛烈反击,不得不撤军而回。郭图为了推卸责任,在袁绍面前诬陷张郃与高览早就有降曹之意,故意不全力进攻。袁绍大怒,派人召张郃、高览前来问罪。无奈之下,张郃和高览只得率领本部兵马前往曹营投降。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倒戈卸甲”,意为放下武器认输。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宋人惟白所撰《续传灯录》中的“雪峰三上投子,九到洞山,为什么倒戈卸甲?”
小说中提到的郭图故意陷害张郃、高览的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 张郃传》载:“绍但遣轻骑救琼,而以重兵攻太祖营,不能下。太祖果破琼等,绍军溃。图惭,又更谮郃曰:‘郃快军败,出言不逊。’郃惧,乃归太祖。”《三国志 袁绍传》亦称:“太祖还,未至营,绍将高览、张郃等率其众降。”张郃与高览的投降不仅削弱了袁绍大军的实力,也导致了袁军军心涣散,袁绍也因此在官渡之战中遭遇惨败。
与张郃后来成为曹魏名将并威震西北的经历不同,高览这个人物的结局是个谜。自官渡之战与张郃一起投降曹操后,高览便在史料中失去踪迹,既不知道他在曹操集团的发展,也不知道他的卒年和后代情况。或许也正是因为这个原因,《三国演义》作者在作品中干脆将他塑造成了一个龙套角色。不过,尽管高览的出场次数不多,但他的表现却引起了不少三国武评爱好者的关注。因为在他为数不多的出场当中,曾经有过两次重要的单挑。
在小说第三十回中,高览与猛将许褚有过一次单挑,尽管单挑回合不详,但高览既没有被许褚斩于马下,也没有败下阵来。而到了小说第三十一回中,高览又和赵云有过一次较量。书中是这样描述的:“玄德正慌,方欲自战,高览后军忽然自乱,一将冲阵而来,枪起处,高览翻身落马。视之,乃赵云也。”从与许褚单挑的过程来看,高览的武艺或许不及许褚,但也不应该会被赵云秒杀。但为何结果却偏偏是以秒杀而结束呢?理由很简单,正如上面描述的那样,赵云冲阵而来,高览猝不及防。赵云并非胜在武艺上,靠的其实是偷袭。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