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虽然救驾汉献帝有功,但入住朝廷后干的还是挟天子以令诸侯的事。董昭提出要封曹操为魏公,此后荀彧提出了反对意见,荀彧虽然是曹操的谋士,但他一直把自己当做汉臣,他可不想看到曹操有一天替代汉室自立为帝。所以等曹操封魏公以后,他也开始怀疑自己。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爱人以德”,就和荀彧、曹操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发生在曹操加九锡之际,相关人物分别为董昭、荀彧和曹操。原文如下:
却说曹操在许都,威福日甚。长史董昭进曰:“自古以来,人臣未有如丞相之功者,虽周公、吕望,莫可及也。栉风沐雨,三十余年,扫荡群凶,与百姓除害,使汉室复存。岂可与诸臣宰同列乎?合受魏公之位,加九锡以彰功德。”……侍中荀彧曰:“不可。丞相本兴义兵,匡扶汉室,当秉忠贞之志,守谦退之节。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曹操闻言,勃然变色。董昭曰:“岂可以一人而阻众望?”遂上表请尊操为魏公,加九锡。
荀彧叹曰:“吾不想今日见此事!”操闻,深恨之,以为不助己也。建安十七年冬十月,曹操兴兵下江南,就命荀彧同行。彧已知操有杀己之心,托病止于寿春。忽曹操使人送饮食一盒至。盒上有操亲笔封记。开盒视之,并无一物。彧会其意,遂服毒而亡。年五十岁。后人有诗叹曰:“文若才华天下闻,可怜失足在权门。后人休把留侯比,临没无颜见汉君。”其子荀恽,发哀书报曹操。操甚懊悔,命厚葬之,谥曰敬侯。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操控制了汉末朝廷,长史董昭公开表示应该晋封曹操为魏公,并授予九锡。但这个提议遭到了侍中荀彧的强烈反对。荀彧认为曹操起兵是为了匡扶汉室,应该怀着效忠朝廷之心,晋封魏公则违背了这一宗旨。曹操闻言后,对荀彧非常不满。不久后,董昭等人还是上奏了汉献帝,将曹操晋封为魏公。此事过后,曹操有了杀害荀彧之心。于是在兴兵讨伐孙权之际送给荀彧一个空盒子。荀彧见状,服毒自尽。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荀彧口中的“爱人以德”,意为按照道德标准去爱护人。泛指对人不偏私偏爱,不姑息迁就。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西汉戴圣所撰《礼记》中的“君子之爱人也以德,细人之爱人也以姑息”。
小说中描述的这段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荀彧传》载:“十七年,董昭等谓太祖宜进爵国公,九锡备物,以彰殊勋,密以谘彧。彧以为太祖本兴义兵以匡朝宁国,秉忠贞之诚,守退让之实;君子爱人以德,不宜如此。太祖由是心不能平……彧疾留寿春,以忧薨,时年五十。谥曰敬侯。明年,太祖遂为魏公矣。”
至于说到历史上荀彧的死因,史料中记载稍有不同。《三国志•荀彧传》注引《魏氏春秋》载:“太祖馈彧食,发之乃空器也,於是饮药而卒。”该传注引《献帝春秋》则称:“至董昭建立魏公之议,彧意不同,欲言之于太祖。及赍玺书犒军,饮飨礼毕,彧留请间。太祖知彧欲言封事,揖而遣之,彧遂不得言。彧卒于寿春,寿春亡者告孙权,言太祖使彧杀伏后,彧不从,故自杀。”尽管死因有所不同,但都与董昭这个人有着极大的关系。
谈到董昭这个人物,清人何焯在《义门读书记》中有过这样的一句评价:“(董)昭自顾才谋非荀、郭之俦,遂首为谄邪,以媚于操,时操势已成,故不为耿苞耳。”元人胡三省则称:“(董)昭人品不足称,其谋略妙,不下二荀。”何焯之所以对董昭的评价如此之低,是因为董昭阿谀奉承的品行,甚至因此害死了汉末名士荀彧,其卑劣人品在当时就遭到不少人的诟病。而胡三省则在指出董昭人品低劣的同时,也客观地谈到了他的优点。
纵观董昭的一生,他做过三件大事。据《三国志•董昭传》载,曹操来到洛阳后,董昭向其提出了尽快将汉献帝迁至许昌的建议,令曹操“奉天子”的战略变成了现实;董昭奏请汉献帝晋封曹操为魏公,使得曹操进一步加快了汉魏嬗代的步伐,为后来曹魏帝国的建立奠定了坚实基础,但却导致了名士荀彧的自杀。除此之外,董昭还在荆襄之战期间提出将孙权写给曹操的密信公之于众,使关羽无心恋战,不得不离开樊城前线南撤,随即遭到东吴大军围攻,最终丢掉了性命。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