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权曾把自己的妹妹孙尚香嫁给刘备,名义上是为了吴蜀联盟,但孙尚香嫁到蜀汉也能对刘备起到一定的监视作用。211年,刘备准备入蜀,孙权想让孙尚香带着阿斗回到东吴,以此要挟刘备。还好赵云和张飞及时赶到,将孙尚香拦住救出阿斗,不然刘备的继承人就危险了。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不辞而去”,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六十一回,发生在赵云“截江夺阿斗”前后,相关人物分别为周善、孙夫人和赵云。原文如下:
(周善)善呈上密书。夫人见说国太病危,洒泪动问。周善拜诉曰:“国太好生病重,旦夕只是思念夫人。倘去得迟,恐不能相见。就教夫人带阿斗去见一面。”夫人曰:“皇叔引兵远出,我今欲回,须使人知会军师,方可以行。”周善曰:“若军师回言道:须报知皇叔,候了回命,方可下船,如之奈何?”夫人曰:“若不辞而去,恐有阻当。”周善曰:“大江之中,已准备下船只。只今便请夫人上车出城。”孙夫人听知母病危急,如何不慌?便将七岁孩子阿斗,载在车中;随行带三十余人,各跨刀剑,上马离荆州城,便来江边上船。
府中人欲报时,孙夫人已到沙头镇,下在船中了。周善方欲开船,只听得岸上有人大叫:“且休开船,容与夫人饯行!”视之,乃赵云也。原来赵云巡哨方回,听得这个消息,吃了一惊,只带四五骑,旋风般沿江赶来……赵云弃枪在小船上,掣所佩青釭剑在手,分开枪搠,望吴船涌身一跳,早登大船。吴兵尽皆惊倒。赵云入舱中,见夫人抱阿斗于怀中,喝赵云曰:“何故无礼!”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得知刘备率部进入益州,张昭建议孙权谎称吴国太病重,利用妹妹孙夫人将刘备之子阿斗带到东吴作为人质,再逼迫刘备交出荆州。孙权依计而行,派周善来到荆州去见孙夫人。孙夫人不知有诈,急急忙忙带着阿斗上船赶往东吴。幸好此时被赵云发现,赵云登船劝阻,张飞又带兵赶到,斩杀周善,将阿斗夺回。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孙夫人口中的“不辞而去”,意为没有告辞就离开了。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郑德辉《王粲登楼》第一折中的“报老爷得知,王粲不辞而别去了。”
小说中提到的赵云“截江夺阿斗”的故事情节,取材于真实的历史。据《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载:“权闻备西征,大遣舟船迎妹,而夫人内欲将后主还吴,(赵)云与张飞勒兵截江,乃得后主还。”不过,小说中出现的周善却并非真实的历史人物,而是小说作者杜撰出来的。
关于孙夫人的生平,在历史中记载甚少,但围绕她的故事却有不少。有一点可以肯定,她的母亲并非小说所言的吴国太。按照小说的描述,有一对姓吴的姐妹同时嫁给了孙坚。姐姐生下了孙策和孙权等四个儿子,妹妹则生下了一儿一女,其中的女儿便是孙夫人。而根据《三国志·妃嫔传》的记载,孙坚只娶了一位吴氏为妻,生下了四子一女。这说明了两点。首先,孙夫人和孙权是一母同胞的兄妹;其次,小说中出现的吴国太是虚构出来的人物,在历史上并不存在。
说到吴夫人与刘备的结合,是一场政治婚姻的产物。据《三国志·先主传》载:“琦病死,群下推先主为荆州牧,治公安。权稍畏之,进妹固好。先主至京见权,绸缪恩纪。”新婚燕尔,刘备与孙夫人自然如胶似漆,但时间一长,双方年龄、性格及经历上的巨大差距,使得两人的矛盾和分歧显现出来。
《三国志·法正传》载:“妹(孙夫人)才捷刚猛,有诸兄之风,侍婢百余人,皆亲执刀侍立,先主每入,衷心常凛凛。”《三国志·赵云传》注引《云别传》中更是有这样的记载:“先主入益州,云领留营司马。此时先主孙夫人以权妹骄豪,多将吴吏兵,纵横不法。先主以云严重,必能整齐,特任掌内事。”因此,刘备才不得不派赵云“掌内事”一方面是约束孙夫人手下的不法行为,二来也是为聊监视孙夫人的一举一动。
献帝建安十六年(公元211年),刘备应刘璋的邀请进入益州,孙权立刻派人接孙夫人回娘家。孙夫人带着后主刘禅同行,自然引起赵云等人的不安,于是便有了赵云与张飞的“截江夺阿斗”之事。从孙夫人一去不返来看,孙夫人带上阿斗很可能是孙权暗中授意的结果。此后,孙权与刘备的关系逐渐恶化,孙夫人也就一直留在东吴,再也没有回到刘备的身边。
说到孙夫人的结局,小说在第八十四回提到:“时孙夫人在吴,闻猇亭兵败,讹传先主死于军中,遂驱车至江边,望西遥哭,投江而死。后人立庙江滨,号曰枭姬祠。”但这个情节出自宋元时期的民间传说,并非真实的历史。因此,有关她返回江东的生活经历、感情状况和最终结局成了三个谜团,至今依然没有答案。不过,有一点可以肯定,在一些自媒体文章中出现的所谓孙夫人后来嫁给了陆逊的说法是不可能的。
首先,这种说法并不见诸史料。其次,据《三国志·陆逊传》载:“权以兄策女配逊。”陆逊也就因此成了孙权的侄女婿。如果孙权又将孙夫人嫁给陆逊,则有违常理。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