姜维是蜀汉后期的重要将领,虽然他的北伐策略颇受争议,但他和诸葛亮的初心一致,都是为了蜀国的未来。司马师死后,由他弟弟司马昭主持朝政,其实曹髦也想除掉司马昭,姜维便觉得此时便是北伐的最好机会,于是向刘禅请命,只是从结果来看并没有取得太好的成效。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尽忠报国”就和姜维有关,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一百一十回,发生在姜维北伐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姜维、张翼和夏侯霸。原文如下:
却说西蜀细作哨知此事,报入成都。姜维奏后主曰:“司马师新亡,司马昭初握重权,必不敢擅离洛阳。臣请乘间伐魏,以复中原。”后主从之,遂命姜维兴师伐魏。维到汉中,整顿人马。征西大将军张翼曰:“蜀地浅狭,钱粮鲜薄,不宜远征;不如据险守分,恤军爱民:此乃保国之计也。”维曰:“不然。昔丞相未出茅庐,已定三分天下,然且六出祁山以图中原;不幸半途而丧,以致功业未成。今吾既受丞相遗命,当尽忠报国以继其志,虽死而无恨也。今魏有隙可乘,不就此时伐之,更待何时?”
夏侯霸曰:“将军之言是也。可将轻骑先出枹罕。若得洮西南安,则诸郡可定。”张翼曰:“向者不克而还,皆因军出甚迟也。兵法云:攻其无备,出其不意。今若火速进兵,使魏人不能提防,必然全胜矣。”于是姜维引兵五万,望枹罕进发。兵至洮水,守边军士报知雍州刺史王经、征西将军陈泰。王经先起马步兵七万来迎。姜维分付张翼如此如此,又分付夏侯霸如此如此:二人领计去了;维乃自引大军背洮水列阵。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曹魏帝国的实际控制者司马师在平定淮南之乱后突然病逝,其弟司马昭控制朝政。姜维得到这一消息后,认为再度北伐的机会已经成熟,便在上奏后主刘禅并得到应允后再度起兵北伐。征西大将军张翼则认为此时的蜀汉国力日益孱弱,据险固守才是保国之计。不过,张翼的这一建议并没有得到姜维的采纳。此后,姜维率部向枹罕进军,再度与曹魏展开激战。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姜维口中的“尽忠报国”,意为为国家竭尽忠诚,牺牲一切。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北史•颜之仪传》中的“公等备受朝恩,当尽忠报国。”
小说中提到的此次北伐之战,在历史上的确出现过。《三国志•后主传》载:“十八年春,姜维还成都。夏,复率诸军出狄道,与魏雍州刺史王经战于洮西,大破之。经退保狄道城,维却住锺题。”《三国志•姜维传》亦称:“十八年,(姜维)复与车骑将军夏侯霸等俱出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于洮西,经众死者数万人。经退保狄道城,维围之。魏征西将军陈泰进兵解围,维却住锺题。”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张翼对姜维北伐提出异议之事,也是历史的真实。《三国志•张翼传》称:“十八年,与卫将军姜维俱还成都。维议复出军,唯翼廷争,以为国小民劳,不宜黩武。维不听,将翼等行,进翼位镇南大将军。维至狄道,大破魏雍州刺史王经,经众死於洮水者以万计。翼曰:‘可止矣,不宜复进,进或毁此大功。’维大怒。曰:‘为蛇画足。’维竟围经于狄道,城不能克。”
张翼这个人物尽管在《三国演义》当中仅仅是个龙套角色,但在真实的历史当中却是蜀汉帝国中后期的著名将领。《华阳国志》中曾经有过这样的记载:“时人语曰:前有王、句,后有张、廖。”这里的“张”指的就是张翼。他与王平、句扶、廖化一起并誉为蜀汉中后期的四大名将。
据《三国志•张翼传》载,刘备从刘璋手里夺取益州后,将默默无闻的张翼提拔为书佐,并对其进行了重点培养和提拔。张翼在刘备时期先后担任过江阳县县长、涪陵县县令、梓潼郡太守、广汉郡太守、蜀郡太守等职。刘备病逝后,张翼又得到了诸葛亮的信任和重用,历任庲降都督、前部都督、扶风郡太守等职。,成为蜀汉大军中的一员重要将领。
除了在战场上屡立战功之外,张翼对于蜀汉帝国的生存和发展也提出过自己的看法和建议。诸葛亮病逝后,蜀汉国力日渐衰落,继任的蒋琬和费祎都坚持休养生息的政策,反对向曹魏发动大规模的攻势。对此,张翼深表赞同。张翼深知,蜀汉国小力弱,难以与强大的曹魏帝国进行正面较量。因此,当姜维提出北伐时,张翼公开反对这一建议。
不过,张翼的反对意见不仅未能得到姜维的采纳,姜维还对张翼进行排挤和打压,并强迫年老体弱的张翼随军参战。最终,姜维北伐失利,司马昭发动灭蜀之战,蜀汉帝国灭亡。如果当初姜维能采纳张翼的意见,继续贯彻执行蒋琬和费祎的休养生息战略,蜀汉帝国的寿命或许会延续更长的时间。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