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瑜也算是东吴奠基者之一,他早年跟随孙策一起平定江东,这才让孙家能在东吴建立自己的政权。孙策遇害后,周瑜领兵赴丧,并且把鲁肃推荐给了孙权,又算是为东吴立上一大功。实际上周瑜不仅拥有王佐之才,像他这般能力的人足以成为奇才,乃天下少有。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亲贤礼士”,就和周瑜、鲁肃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今天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二十九回,发生在孙权继位之初,相关人物分别为孙权、周瑜和鲁肃。原文如下:
原来周瑜守御巴丘。闻知孙策中箭被伤,因此回来问候;将至吴郡,闻策已亡,故星夜来奔丧。当下周瑜哭拜于孙策灵柩之前。吴太夫人出,以遗嘱之语告瑜,瑜拜伏于地曰:“敢不效犬马之力,继之以死!”少顷,孙权入。周瑜拜见毕,权曰:“愿公无忘先兄遗命。”瑜顿首曰:“愿以肝脑涂地,报知己之恩。”权曰:“今承父兄之业,将何策以守之?”瑜曰:“自古得人者昌,失人者亡。为今之计,须求高明远见之人为辅,然后江东可定也。”
权曰:“先兄遗言:内事托子布,外事全赖公瑾。”瑜曰:“子布贤达之士,足当大任。瑜不才,恐负倚托之重,愿荐一人以辅将军。”……权大喜,即命周瑜往聘。瑜奉命亲往,见肃叙礼毕,具道孙权相慕之意。肃曰:“近刘子扬约某往巢湖,某将就之。”瑜曰:“昔马援对光武云:当今之世,非但君择臣,臣亦择君。今吾孙将军亲贤礼士,纳奇录异,世所罕有。足下不须他计,只同我往投东吴为是。”肃从其言,遂同周瑜来见孙权。权甚敬之,与之谈论,终日不倦。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策病逝后,孙权继位。周瑜从巴丘赶回拜祭孙策。孙权询问周瑜守业之法,周瑜便向孙权推荐了好友鲁肃,并将鲁肃的经历做了简单的介绍。随后,周瑜将鲁肃请来面见孙权。鲁肃随即向孙权提出了“鼎足江东以观天下之衅”的战略设想。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周瑜口中的“亲贤礼士”,意为尊敬有知识的人,亲近有才德的人。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明代无名氏杂剧《东篱赏菊》第三折中的“礼士亲贤急访求,卑辞枉驾会儒流。”
小说中提到的这个故事情节,是真实的历史事件,但过程稍有不同。据《三国志 鲁肃传》载:“时孙策已薨,权尚住吴,瑜谓肃曰:‘今主人亲贤贵士,纳奇录异,且吾闻先哲秘论,承运代刘氏者,必兴于东南,推步事势,当其历数。终构帝基,以协天符,是烈士攀龙附凤驰骛之秋。吾方达此,足下不须以子扬之言介意也。”肃从其言。”
按照《三国志 鲁肃传》额记载,鲁肃是与周瑜一起来到江东的。周瑜参与了孙策发动的统一江东之战,并成为东吴集团的重要成员,而鲁肃的情况却与周瑜大相径庭。他不但没有参与江东之战,反而困居江东多年,甚至还有了离开江东前往巢湖投奔当地豪强郑宝的念头。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事情还要从孙策在统一江东期间的实行的高压政策说起。据《三国志》相关传记记载,孙策进军江东期间,遭到江东士族的强烈反抗,孙策则采取了严厉手段进行镇压。此举造成江东地区局势动荡,也使得不少士人对孙策心怀疑虑,鲁肃就是其中的代表人物之一。尽管他与周瑜关系密切,但却不为孙策效力,甚至有了离开江东的念头。
据《三国志 鲁肃传》载,就在孙权继位不久,好友刘子扬写信给鲁肃,希望他能离开江东前往巢湖投奔当地豪强郑宝。鲁肃回信应允,并立即来到曲阿,打算带着母亲一起离开江东,谁知等到了曲阿,鲁肃又不得不放弃前往巢湖的念头。《三国志 鲁肃传》称:“会瑜已徙肃母到吴、肃具以状语瑜。”周瑜不得不采用了这种极端的做法,通过将鲁肃的母亲转移到吴县,强行将鲁肃留在了江东。之后,周瑜又建议鲁肃加入东吴集团,并在孙权面前推荐鲁肃,这才使得鲁肃留在了江东,此后成为东吴集团的重要一员。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