江东之战,孙策一路上可以说是势如破竹,几乎无人能阻挡他的进程。孙策进攻刘繇,当时刘繇并没有选择更年轻的太史慈对阵,而是派出张英,结果孙策大败张英,取得了开门红。此后太史慈选择投靠孙策,成为东吴一名悍将,假如当年刘繇派出太史慈,不知历史会不会被改写。这次要为大家介绍的成语“招贤纳士”,就和此次事件有关,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背后的典故故事,一起来看看吧。
本期的三国成语故事见于《三国演义》第十五回,发生在江东之战期间,相关人物分别为刘繇、太史慈、孙策和黄盖。原文如下:
(刘繇)当下闻孙策兵至,急聚众将商议。部将张英曰:“某领一军屯于牛渚,纵有百万之兵,亦不能近。”言未毕,帐下一人高叫曰:“某愿为前部先锋!”众视之,乃东莱黄县人太史慈也。慈自解了北海之围后,便来见刘繇,繇留于帐下。当日听得孙策来到,愿为前部先锋。繇曰:“你年尚轻,未可为大将,只在吾左右听命。”太史慈不喜而退。张英领兵至牛渚,积粮十万于邸阁。孙策引兵到,张英出迎,两军会于牛渚滩上。
孙策出马,张英大骂,黄盖便出与张英战。不数合,忽然张英军中大乱,报说寨中有人放火。张英急回军。孙策引军前来,乘势掩杀。张英弃了牛渚,望深山而逃。原来那寨后放火的,只是两员健将:一人乃九江寿春人,姓蒋,名钦,字公奕;一人乃九江下蔡人,姓周,名泰,字幼平。二人皆遭世乱,聚人在洋子江中,劫掠为生;久闻孙策为江东豪杰,能招贤纳士,故特引其党三百余人,前来相投。策大喜,用为军前校尉。收得牛渚邸阁粮食、军器,并降卒四千余人,遂进兵神亭。
按照小说的情节发展,孙策进军江东,扬州刺史刘繇连忙召集手下商议对策。张英和太史慈先后表态,愿意担任大军先锋抵御孙策。刘繇以太史慈年轻为由,拒绝了他的请求,派张英领兵赶往牛渚滩对孙策较量。在双方进行的首战中,前来投靠孙策的蒋钦和周泰在张英营寨放火。张英惊慌失措,退军而逃,孙策顺利地拿下了牛渚邸阁,取得了首战的胜利。
本文要介绍的成语,是文中提到的“招贤纳士”, 意为招收贤士,接纳书生。指网罗人才。这句成语的最早出处是元代马致远《陈抟高卧》第二折中的“早则是泽及黎民,又待要招贤纳士礼殷勤,币帛降玄纁”。
小说中提到的孙策与张英的较量,是真实的历史事件。据《三国志·孙破虏讨逆传》载,献帝兴平二年(公元195年),江东之战打响。孙策便将第一攻击目标对准了由樊能、于麋、张英等人把守的横江津、当利口、牛渚大营。孙策用芦苇做筏渡过长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打败樊能、于麋、张英并占领横江津、当利口,之后又向牛渚大营发动进攻。经过一番激战,孙策攻占该地并缴获了大量物资和粮草。
至于小说中提到的太史慈不受扬州刺史刘繇重用,这是历史的真实。据《三国志·太史慈传》载:“扬州刺史刘繇与慈同郡,慈自辽东还,未与相见,暂渡江到曲阿见繇,未去,会孙策至。或劝繇可以慈为大将军,繇曰:‘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但使慈侦视轻重。”既然太史慈与刘繇是同乡,刘繇的手下又力荐太史慈,为何刘繇偏偏不重用他呢?答案就在上面引用的这段记载中刘繇之语当中。刘繇说:“我若用子义,许子将不当笑我邪?”意思是说如果我重用太史慈,岂不是让许子将笑话我吗?那么,这位许子将又是谁呢?为什么贵为扬州刺史的刘繇会如此在意这个人的态度呢?
说起这位许子将,在汉末可谓是大名鼎鼎。子将,是表字,这个人名叫许劭,是当时著名的人物品评专家,他主持的“月旦评”享誉全国,就连弱冠时期的曹操都为了得到许劭的一句评语而费尽心思。那句著名的“治世之能臣,乱世之奸雄”便是出自许劭之口,由此也可以看出当时许劭的影响力有多大了。
刘繇为什么会认为如果重用太史慈就会被许劭笑话?这个问题较为复杂,简而言之就是太史慈本为寒门出身,社会地位低下。而许劭这样的名士一向瞧不起这种身份卑微的寒门子弟,这也是汉末社会的一种普遍现象。刘繇本是皇族后裔,又是汉末名士,看法与许劭如出一辙。故此,尽管两人是同乡,但刘繇还是放弃了重用太史慈的念头。太史慈这位武艺高强的猛将,就这样被弃之不用。
说到这个项羽大家也了解江东霸主,有关他的一些事情也特别多,也是英雄一样的人物,项羽这么厉害实际上也不是他一个人这么厉害,也是有很
说到古代的一些成语,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很多成语都是通过一些人物和事情来变换而来的。比如说这个“房谋杜断”,很多人可能并不知道
说到鸿雁传书,大家应给都知道,作为一个成语,又名是飞鸽传书,就是指的用鸿雁来指代书信。很多现在的成语都是通过历史故事来传递故事的
说到这个柳下惠坐怀不乱的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吧,对于这个柳下惠,他是周朝时期的鲁国人,很多人提到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关于他
说到衔环结草这个成语,可能很多人并没有听过,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蕴含了两个故事,而且这两个故事都是关于感恩的。“衔环结草”这个成语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尾生抱柱的事情,很多人也不知道这个尾生抱柱的意思和典故,其实这个典故非常的有意思,简直能把人给看傻了,那么
“班姬团扇”的典故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过,这是专门来形容失宠遭到冷落的人,同时也比喻一种凄凉哀怨的情感。班姬团扇的主人公就是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班姬团扇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班姬团扇的历史故事是什么,还有班姬团扇的出处,这些问题也都还是值得我们去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徐娘半老”的成语,很多人其实只是知道年纪稍微大一点的女性。其实后面还有一句,那就是“风韵犹存”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还有这个瓦岗一炉香的典故是什么,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下面我们就一起来简单的分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的典故出处非常的感兴趣,想知道“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尤唱洞庭花”是用的哪个
喜欢吃饺子的人很多,但了解饺子起源的朋友就不多了。饺子距今已有一千八百多年的历史,一般被认为起源于东汉年间,是由“医圣”张仲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爱知道,关于历史典故的一些成语真的是很多,而且每个成语基本上都代表了一个主人公,那么关于“燕然勒功”指的是历史
说到伯夷叔齐这两个人,他们俩是商末时期一个贵族世家的两个亲兄弟。不得不说,这两个人可是非常受尊重的。而且关于他们两的典故被史
说到历史上的的一些富豪,相信大家应该都多多少少的了解一些,毕竟不管从古到今,只要是富豪,那么精彩事迹肯定是少不了的。比如说这个石
说到这个成语,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的熟悉,毕竟在网上很多这种成语故事都是通过历史上来拓展的,而且又的还是通过历史来完成成语创造。那
一诺千金这个成语的意思是指讲信用,诚信是我们非常重要的品质,所以一诺千金的分量是很重的。那你了解这个成语背后的典故故事吗?如
说到成语故事,在历史上其实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而且大部分的意思都是通过历史上的一些典故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噤若寒蝉,其实这
说到这个杯酒释兵权的故事也还是比较给力的,很多人也都说这个典故,那么这个典故到底是什么内容呢?下面给大家简单的带来相关的内容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饺子的事情,关于饺子的故事太多太多了,今天就说一个北方比较常见的一个习俗,那就是进门饺子然后出门面这个说
说到这个“二桃杀三士”,本来是古代的一个历史故事,不过后来变成了成语“二桃三士”。其实还是又很多关于这样的成语历史故事。但是
说到三国里面的郭嘉和诸葛亮,这两个人真的是有点英雄惜英雄的感觉,郭嘉在曹操手下当谋士的时候,诸葛亮是处于隐士的状态。那么关于这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在以前也是经常能够用到的,但是关于这个成语的具体意思并不是很了解,而且
说到一些成语的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毕竟在历史上,很多成语的故事典故都是从一些历史上流传开来。那么关于成语“羊车望幸”,是什
历史上的曹操那可真的是有仇必报,如果惹到曹操,或者有什么事情迁怒到了他,那么这个人肯定是要被自己给赐死的。但是在历史上,有这样一
说到成语高山流水,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个成语主要也是用于中国的十大古曲之一。而且这个词语也是让人有一种非常清晰的含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