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古代有很多的古诗,涉及到了很多不同的类型,也有很多不同的风格,因为诗人当时写诗时候的经历、心境都很不一样,所以写出来的诗也有很大的区别。那么,下这些不同的古诗当中,是否有杀气最重的一首诗呢?古代杀气最重的一首诗是什么,究竟是谁写的呢?为什么要写这样一首诗,当时是有着怎样的历史背景呢?
一个人若有大仇不能报,心头大恨不能平,阴柔者就会口出诅咒,咒语能用多恶毒就用多恶毒,咒仇人不得好死;凶狠者就会公开撂狠话,杀气腾腾、气势汹汹,断言某年某月某日报仇雪恨。
不过,以上情况,多为私人间的恩怨情仇,除了被咒骂、被恐吓一方,其他人不会有太多感觉。
历史上陈琳写《为袁绍檄豫州》,骆宾王写《讨武曌檄》,凌厉峻切、言辞激烈,也不过止使曹操汗出、武曌色变,仅此而已。
明末流寇张献忠,却公开要与天下人为仇敌,写七杀诗,并立碑明志,碑文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 ,杀、杀、杀、杀、杀、杀、杀。”
因为有七个“杀”字,世称“七杀碑”。
关于这通石碑,上世纪三十年代,华西大学博物馆林名均先生曾写《四川张献忠碑屺》(发表于《逸经》专刊第33期)记:“幼时曾到成都县署,见有碑一通,以土拥之,外围以栅,相传为‘七杀碑’。迷信人言,偶有开视者,即不利于县官,故人多不敢观。”
又有李受天君写《为何张献忠的七杀碑不可摹?》(发表于《老成都》专刊第21期)记:“有时到少城公园游览,在柳树回绕的荷花池畔,有民众教育馆陈列室,主楼两侧右一栋平房为兵器室,左侧平房为金石文物展览,有明末清初大西农民首领张献忠所书的七杀碑,碑高约一米,碑面好像涂过墨,石刻字迹已经开始风化,碑文竖书两小行为‘天生万物以养人,人无一物以报天’,第三行为七个碗大的张脚舞手的‘杀’字……”
立碑之外,张献忠还作“七杀诗”,全诗为:
天生万物以养民,民无一善可报天。
不知蝗蠹遍天下,苦尽苍生尽王臣。
人之生矣有贵贱,贵人长为天恩眷。
人生富贵总由天,草民之穷由天谴。
忽有狂徒夜磨刀,帝星飘摇荧惑高。
翻天覆地从今始,杀人何须惜手劳。
不忠之人曰可杀!不孝之人曰可杀!
不仁之人曰可杀!不义之人曰可杀!
不礼不智不信人,大西王曰杀杀杀!
我生不为逐鹿来,都门懒筑黄金台,
状元百官都如狗,总是刀下觳觫材。
传令麾下四王子,破城不须封刀匕。
山头代天树此碑,逆天之人立死跪亦死!
所谓言为心声,七杀诗杀气滔天,“天杀星”张献忠杀人、恨人之心,狰狞毕现。
据《明会要》卷五十记载:明万历六年四川有“户二十六万二千六百九十四,口三百一十万二千七十三”。张献忠入川,原本物力丰饶天府之国登时变为百里无烟的狼奔豕突之地。顺治十八年(1661年),清代第一次户籍清理,四川省仅有八万人左右。清康熙二十四年,人口更是少至“一万八千零九十丁”。
有人认为,张献忠是李逵一类粗人,大字不识一箩筐,哪能写诗?是,张献忠为人低俗残暴,语言粗野,现在有一道据说是他制止部将刘进忠进攻汉中的“圣旨”,里面是这样写的:“奉天承运,皇帝诏曰:‘咱老子叫你不要往汉中去,你强要往汉中去,如今果然折了许多兵马。驴球子,入你妈妈的毛!’钦此。”
计六奇《明季南略.张献忠乱蜀始末》中也有记,1645年,张献忠要娶原崇祯朝阁臣陈演之女为皇后,礼部送来册封皇后的诸多礼仪。张献忠不耐烦,破口就骂:“皇后何必仪注?只要咱老子毬头硬,养得她快活,便是一块皇后矣,要许多仪注何用?!”
谁此污秽不堪的语言,谁不相信张献忠就是个名副其实的老大粗?!但这个老大粗却也曾读过书,爱附庸风雅,爱舞文弄墨。
张献忠本人曾非常认真对一个读书人说过,自己也是读书未成,屡次落第,这才投军的,先是投到洪承畴标下吃粮,还到辽东打过后金,后来在中牟县领着黄虎起事,播乱人世。
张献忠并非瞎说,徐鼐《小腆纪年附考》记,1643年张献忠攻陷蕲州,纵兵大杀。前任陇右道李新寻父亲死于乱军之中。李新寻父尸体不得,大骂张献忠。张献忠七窍生烟,杀了李新,亲手在蕲州驿墙壁上题的一首悼诗。
顾景星的《白茅堂集》收录了此诗,诗云:山前山后皆出松,地平平地柳成阴。桃李笑柳柳笑松,千秋万古还是松。
落款是:关西张秉吾题吊李新。诗作水平与“七杀诗”是一样的。
法教士利义思和安义思的《圣教入川记》也收录有张献忠另一首诗:高山有青松,黄花生谷中。一旦冰雹下,黄花不如松。诗是歪诗,却充分显示出了张献忠不但识字,还喜欢吟诗的特点。
彭遵泗《罗碧》记,张献忠占领成都后,正式建立政权,初称大西国王,不久称帝,并开科取士,改八股为策论。张献忠自己写了一篇《万言策》,“历评古今帝王,以西楚霸王为第一”,颁发学宫,供士子学习。
此外,张献忠还经常有一句口头禅挂在嘴边:“人命在我,我命在天。四方有路,在劫难逃。”
所以,“七杀碑”和“七杀诗”出自张献忠之手并无可怪之处。
“七杀碑”和“七杀诗”暴露出张献忠的变态心理:他把自己比喻为天,厌恶和仇恨天下一切人。
张献忠死后,其义子孙可望、李定国领余部出蜀,遭到南明兵部尚书李乾德投书指责,书云:“自入蚕丛,荆棘塞道,万里烟绝,一望凄凉。茂草荒林,惟有马迹,狐游虎逐,罕见人踪。间存一二遗黎,又皆五官残废。割耳截鼻,刖足剁手,如游异域。忽睹罗刹形不类人。喘延余息,备询厥故,始知令先君(张献忠)之造福于川,盖功德若此其惨毒也。乃曾不旋踵而令先君(张献忠)身首异处,尸饱馋鸦,可见天之所报,人之所为,已足昭鉴。公等碌碌,犹尚不悛。欲挟令以欺天,逞前奸之故,智词多悖,碜煮实险。深窃揣中藏,岂以皮王视我也。尚修邻好,奉教有期。如云会猎岷峨,则水路可通舟揖,陆路可容车马,弟惟有叉手瞠目而听之矣。”
孙可望、李定国二人读李乾德书,惶然不知所对。
张献忠为何如此嗜杀?张献忠多次跟身边人说自己杀人,这是受了上天指使。《蜀难叙略》记载,“逆尝向天诅云:人民甚多且狡,若吾力所不及,愿天大降灾殃,灭其种类。”
其实,鲁迅在《晨凉漫笔》中有深刻分析过其杀人原因:“他开初并不很杀人,他何尝不想做皇帝,后来知道李自成进了北京,接着是清兵入关,自己只剩没落这一条路,于是就开手杀,杀……他分明感到天下已没有自已的东西,现在是在毁坏别人的东西了,这和有些末代的风雅皇帝,在死前烧掉了祖宗或自己所搜集的书籍古董宝贝之类的心情,完全一样。他还有兵,而没有古董之类,所以就杀,杀,杀人,杀……李自成已经入北京做皇帝了,做皇帝是要有百姓的,他要杀之他的百姓,使他无皇帝可做。”
这就是张献忠残暴嗜杀的根源,并非缘于简单的愚昧、野蛮的兽性,而在于精神分裂和过度变态后泯灭了人性。
张献忠确实在四川省地区制造过大规模残杀事件。1、这一点不容置疑,但在残杀总数上,存有异议;2、清初四川省地区人口的骤减的缘故是由
由张末执导,张小斐、李鸿其领衔主演,惠英红、王子异特邀主演,洪浚嘉、尹子维、包上恩、王弋萱主演,汤镇业特别出演,刘
“横看成岭侧成峰,远近高低各不同。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宋代文学家苏轼在游历庐山时,由观景角度产生对人生的思考,并
《登兖州城楼》是大诗人杜甫早期的作品。当时杜甫的父亲杜闲在兖州任司马,杜甫前来探亲,期间他初次登上兖州南楼,内心有感而发,从而写
李商隐游访武侯祠的时候,突然有感而发,写下了这首《武侯庙古柏》。该诗应该有朋友读过,那作者是借用诸葛亮的故事,来表达出自己的心情
最近很多人在问这个大暑节气相关的古诗词的事情,很多人想知道有哪些关于这个大暑节气的古诗词了,而且还要4言的,这个就非常比较复杂
《答友问》这首古诗非常值得大家细细品读。作者白居易是对人的才能和品德之间的关系进行了一些思考,他认为人才同样需要有高尚的品
《古朗月行》这首五言古诗,应该有不少朋友都读过,毕竟是出自大诗人李白之手。那这次李白在他的作品中,添加了很多想象的成分,利用自己
《初到黄州》这首七言律诗其实非常有名,喜欢苏轼的朋友,应该都有读过。那这首诗是苏轼当年被贬到黄州时所作,内容将作者复杂的心情描
韦应物是古代著名山水田园派诗人,任何景色在他的笔下往往会更加生动,并且能给读者形成很强的画面感。那今天就准备和大家一起欣赏下
这不马上端午节了吗,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端午节纪念纪念还有更多的说法的,怎么说呢?其实不仅仅是吃粽子这些,话说还可以背诵相关的古诗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端午节马上要到了,其实大家也知道,端午节和屈原关系还是非常大的,所以很多人在求这个《端午节》古诗屈原写的那一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端午节的时候,很多人也都知道的,这个端午节还是比较值得纪念的,那么很多人也知道历史上关于这个端午节的古诗
说到这个张献忠,大家肯定都会想到张献忠屠川,毕竟这个事情对于大家的印象真的是非常的可怕!那么这个张献忠到底是个怎样的人?真的是很
可能谁都想不到,被称为史上杀气最重的一首诗,作者并非出自职业诗人之手,而是明太祖朱元璋写下的《不惹庵示僧》。这首诗在历史上并不
说到明末的起义军领袖张献忠,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非常有钱的。而且当时在古代的时候还有很多关于张献忠埋藏宝藏的传说,不过
说到这个北宋的汴京到底有多繁华,我们每次也都只是听说,听说这个北宋非常的繁华啊,那么有没有实际的证据呢?有没有相关的历史资料记载
关于这个描写谷雨节气的古诗词有哪些呢?其实也还是比较多的,今天小编给大家收集盘点了一些,如果有感兴趣的可以一起来学习欣赏看看,中
春天又称春季,是一年中的第一个季节,是万物复苏的季节。在北半球为公历3—5月份,而在南半球(如澳大利亚)则从9—11
品味古诗词中的秋天 秋天,是丰收的季节,也是文人咏诗颂词的时节。“空山新雨后”的沁人心脾,“江清月近人”般的静谧
冬天,指冬季。北半球一年当中最寒冷的季节,其他的为春、夏、秋。天文学上认为是从12月至2月,中国习惯指立冬到立春
炎炎夏日,并非一味的燥热,夏天也有他的诗情画意。看文人墨客笔下的夏天,描写夏天的古诗是那样的精妙,看一看描写夏天
立冬到了,证明冬天来临了。古代很多人对于立冬这个节气是相当有情怀啊,那么今天小编就来和大家介绍一下立冬的古诗
随小编来一起看看关于“雨”的诗词,看看古人们在下雨时都会做些什么吧~ 雨的古诗大全 描写赞美雨的古诗有哪些
说到历史上的路温舒,他作为西汉非常著名的司法官,自然是受到很多人的拥戴,那么关于他自己而言的话,在历史上有哪些经理呢?他本人是一样
这不知不觉已经到了这个春分了,春季已经过去了一半了,所以时间真的非常紧迫啊,今天春分,所以这个关于春分的诗词大家也要来读一读了,所
所谓的寒露,其实指的就是24节气中的第17个节气。在《月令七十二候集解》有讲到:“九月节,露气寒冷,将凝结也。”这寒露的意思指的就是
说到这个惊蛰大家也知道的是中国的传统节气里面的一个节日,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了,这个惊蛰相关的古诗词有没有呢?其实也是有的啊,下面
一年一度的清明节马上又要到了,这一天我们寄托思念,祭祖扫墓,是否想过古代的人们在清明节这一天是如何度过的呢?那么今天就跟着小编
这不知不觉已经立夏了,所以说啊,夏天的时间是真的要到了,最热的时候也要到了,立夏是中国二十四节气里面的节气之一,那么古人都是怎么看
说起大暑,这是夏季的最后一个季节,同时也是一年当中最热的季节,烈日炎炎,乱蝉嘶叫。湿热交蒸在这一季节中达到了最高点,在这一季节里,民
说到张献忠其实大家都知道他剿四川的事情吧,不管是四川人还是说我们中国人,但凡是和炎黄子孙挨边的人都要问一个问题,那就是这个张献
这个问题看起来还是有些不可思议的,毕竟预言这种东西其实还是有些虚无缥缈,作为还没有发生过的事情,一个预言在刚提出来的时候,恐怕不
说到端午节大家都并不陌生,端午节是中国的传统节日,每到端午大家会吃粽子划龙舟,当然了,其实,端午节是为了纪念伟大的诗人屈原的,划龙舟
明天就要正式开始端午小长假了,不知道各位小伙伴们是怎么安排好各自的假期呢?当然除了放假,一些关于端午的诗词句我们也应该了解一
今年是狗年,等到明年春节这一轮的生肖就过完了。其实生肖和西方的星座差不多,都能从中体现出很多性格方面的差异,很多人找对象也喜欢
今天是重阳节,在古代重阳节是一个非常吉祥喜庆的日子。古人在重阳节会举行各种活动,例如登高、晒秋、赏菊等。而如今的重阳节又多了
张献忠是明末农民军领袖之一,和李自成齐名,也是大西政权的建立者。历史上对于张献忠的评价也呈两极化,张献忠出身贫寒,但自小聪明好学
古人用来抒发自己情感的其中一个途径就是写诗,不管是亲情、爱情、友情还是各种情感,都能包含在一首诗当中。而诗词是可以让读者和作
项羽虽然不是楚汉之战的胜者,但后人似乎对项羽的评价会更高,刘邦的存在感反而不如项羽。很多文学创作者都喜欢把项羽给塑造成英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