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元节也是传统节日中一个非常重要的节日了,而中元节也叫做鬼节,但并不是鬼过的节日,而是一个祭奠祭祀和怀念的节日,有一些习俗类似于清明节。不过中元节一般都在七月十五,但中元节却还有一个名字叫做七月十四,那中元节到底是在七月十五还是七月十四呢?中元节又是一个什么样的节日,有哪些习俗和习惯,又有什么样的禁忌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中元节,俗称鬼节、施孤、七月半,佛教称为盂兰盆节,与除夕、清明节、重阳节三节都是中国传统的祭祖大节,也是流行于汉字文化圈各国的传统文化节日,绝大部分华人都将中元节定在农历七月十五日。
中元节是本土文化的产物,源于华夏民族的孝道,七月十五原是小秋,有农作物成熟,民间按例要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报告秋成,清乾隆《普宁县志》言:“俗谓祖考魂归,咸具神衣、酒馔以荐,虽贫无敢缺”,而海外华人华侨则会借此节日寄托对祖先的哀思和故乡的思念,也会寄批银回家以尽孝。
传说中元节当天阴曹地府将放出全部鬼魂,民间普遍进行祭祀鬼魂活动,凡有新丧的人家,例要上新坟,而街头巷尾则要祭孤魂野鬼,所以中元节也有放河灯、焚纸锭的习俗。
广东人和福建人对中元节很是重视,特别是潮汕人,除了祭祖先及灶神外,还会举办非常隆重的潮人盂兰胜会。潮人民间既奉道又信佛,所以道教的中元节、佛教的盂兰节逐渐与民间的鬼月俗信相互融合的,成为了一个集祭亡、祀鬼、解难、赦罪为一体的盛大传统民俗节日。盂兰胜会各会场设有施孤台、建醮台、戏台、大士台、神坛等。各街坊的戏台,以潮剧演出为主,还有形式多样的文艺活动和手工技艺作品展示。
2010年5月18日,中国文化部公布了第三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推荐项目名单,香港特别行政区申报的“中元节(潮人盂兰胜会)”入选,列入民俗项目类别的非物质文化遗产。
中国大部分地区的中元节是在农历七月十五,广东的潮汕人和客家人也是如此,但广府人却是七月十四,据传是因当年元兵南下,为了避兵灾,故提早一天过节,但不管是哪一天,中元节对于所有华人来说,都具有深刻的节日内涵,通过祭祀过节,既可阐扬怀念祖先的孝道,又是发扬推已及人、乐善好施的义举。
慈悲、祖先信仰而有人情味,中国传统节日,或许只有中元节能做到。
1、床头挂风铃
风铃的声音很特别,很多人都喜欢,而贵兄弟同样喜欢这样的声音。传说如果在床头挂风铃的话,很容易招来好兄弟,而顺道的,他看到熟睡的你会做出些什么来都是情不自禁。
2、夜游
八字轻的人在鬼节这一天千万不要夜游,因为这一天鬼门关大开,幽魂孤鬼都出来游荡,如果让他看到了阴气沉重的你,说不定会把你误认为是同伴,将你邀请回家做客。
3、非特定场合烧冥纸
冥纸是烧给好兄弟的,金纸是烧给神的,在鬼节这一天大多数人们都会提前为路过的好兄弟烧些纸钱,然后等到隔天再来收拾残局。因此,烧冥纸的结果只会招来更多的好兄弟,通常都会同意时间同一地点,千万不可以在非特定场合时间烧冥纸。
4、偷吃祭品
在鬼节这一天人们会为鬼兄弟准备一些祭品,因此这些是属於好兄弟的食物,未经过他们的同意就动用,只会替自己招来难以解决的厄运。
5、晚上晒衣服
在鬼节当天晚上最好不要在外面晾衣服,因为当好兄弟觉得你的衣服好看,他就会借去穿,顺便在衣服上留下他的味道。
6、喊名字
如果不得已在鬼节当天晚上还在外面的朋友要小心了,夜游的时候千万不要叫出名字,尽量都以代号相称,以免被好兄弟记住你的名字。
7、游泳
鬼节这一天忌下水,此时好兄弟会和你玩鬼抬脚的游戏,一不小心,命就被抬走了。
8、乱看
俗话说人不犯鬼鬼不犯人,他们难得出来一趟自然是兴奋异常的。好兄弟喜欢躲起来吓人,万一乱看被吓到了,就是他们入侵你最好的时候。
1、放河灯
河灯也叫“荷花灯”,河灯一般是在底座上放灯盏或蜡烛,中元夜放在江河湖海之中,任其漂泛。放河灯的目的,是普渡水中的落水鬼和其他孤魂野鬼。放河灯,尤数黄河里放灯壮观。
2、烧街衣
这是香港自开埠以来一直保存至今的民间风俗。一踏入农历七月,人们都会于入黑后,带备香烛、金银衣纸和一些祭品如豆腐、白饭在路边拜祭一番。人们“烧街衣”的目的是让那些无依的孤魂有衣物御寒,有食物裹腹。
3、做茄饼
民间认为,茄饼可以成为已故祖先前往盂兰盆会的干粮。每到中元节这天,老南京人家家户户做茄饼,也就是把新鲜茄子切成丝,和上面粉,用油煎炸。其实,茄饼如今已是一道再寻常不过的家常菜,想吃的话随时可以做一盘解解馋哦。
4、烧袱纸
四川省俗以中元祭祖烧袱纸。即将纸钱一叠、封成小封,上面写着收受人的称呼和姓名,收受的封数,化帛者的姓名及时间。俗传七月十五鬼门关闭,各家都要“施孤送孩”。
5、吃濑粉
在中元节那天,东莞有吃濑粉的习俗,而且几乎在整个东莞都通用。当然,不同片区,吃濑粉的方法还是有所不同的。
6、祈丰收
中元节施祭孤魂与祈望丰收又常联系在一起。施孤之夜,家家户户要在自己家门口焚香祷祝稻谷丰收,并把香枝插于地上,这叫做“布田”(插秧),插得越多越好,以此象征着秋收稻谷丰登。
7、吃鸭
农历七月十五中元节这天,全国很多地方都会选择吃鸭子。为什么呢?原来“鸭”就是“压”,取其谐音,吃鸭子是为了压住鬼魂。东莞人一般会吃莲藕煲鸭。在山东的独陵县,中元节被当地人称为“掐嘴节”,家家都有吃粗茶淡饭的习俗。在江苏省的东县乡,很多乡民在中元节当天都会吃扁食(一种以面粉和糖作成畚箕形的食品)。在浙江省台州市的天台,中元节他们会吃“饺饼”,一种类似于春卷的食物。
8、祭祖
祭祖节在阴历七月十五日,所以简称为“七月半”祭祖。民间相信祖先也会在此时返家探望子孙,故需祭祖。祭拜的仪式一般在七月底之前傍晚时分举行,并不局限於特定的一天。
9、祭祀土地和庄稼
七月十五,民间还盛行祭祀土地和庄稼。将供品撒进田地。烧纸以后,再用剪成碎条的五色纸,缠绕在农作物的穗子上。传说可以避免冰雹袭击,获得大秋丰收。一些地方同时还要到后土庙进行祭祀。定襄县民俗将麻、谷悬挂门首。
10、面塑
七月十五节前,民间妇女盛行面塑活动,晋北地区最烈。一家蒸花馍,四邻来帮忙。首先根据家庭实有人数(包括出嫁的女儿及女婿、外孙,另过的儿子及媳妇、孙子等等),给每个人先捏一个大花馍。送给小辈的花馍要捏成平型,称为面羊,取意羊羔吃奶双膝下跪,希望小辈不要忘记父母的养育之恩;送给老辈的花馍要捏成人型,称为面人,意喻儿孙满堂,福寿双全;送给平辈的花馍,要捏成鱼型,称为面鱼,意喻连年有余。
11、入庙祈福
准备素斋果品去寺庙,施佛及僧,诵读地藏王经卷和咒语,报答父母恩情,为去世的先人祈福。
12、放天灯
鬼节这天放天灯也有两个说法,其一是把自己家的小鬼用天灯放出去,把霉运带走,带的越远越好,让这些小鬼永远也回不来。这时候就很忌讳别人家的天灯落在属于自己家的地方,如果落下来,就要重新放飞出去。其二是说,家家都希望自己逝去的先人都能进入极乐世界,鬼节这天放天灯,是为在阴间准备飞升极乐世界的先人们照亮升天的路。
每一年的平安夜还没到,一个叫做“平安果”的东西已经开始在人们的手中悄然传递着。这个叫做“平安果”的东西,其实就是我们日常吃的
今天被古尔邦节的事情刷屏了,但是作为中国人并不知道这个古尔邦节到底是什么节日了,但是看名字应该是国外的节日,所以这个古尔邦节到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上巳节的情况,很多人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上巳节是在三月三,所以很多人都会问三月三不是鬼节吗,那么这个上巳节
最近快到了这个三月三,小的时候这个三越三可是非常可怕的一个节日了,三月三鬼进犯,三月三小鬼撂青砖等说法也都是对三月三的描述,所以
说到这个中国的传统节热日,其实也还是比较多的,像大家比较熟悉的春节,清明节,元宵节,大家也有不熟悉的什么这个上巳节,中元节,当然了也不
传统节日形成,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历史文化长期积淀凝聚的过程。中国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中国悠久历史文化的一个重要组
中华传统节日多种多样,是我们中华民族悠久的历史文化的一个组成部分。传统节日得形成过程,是一个民族或国家得“历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
鬼节,顾名思义,即鬼过的节日、祭祀鬼的节日。鬼节有中西之分,在中国有四大鬼节,分别是七月半,清明节,三月三,十月初一。
农历七月十五,也就是常说的鬼节或七月半,有的地方是七月十四,有的地方是七月十五,佛教徒一般称为盂兰盆节。另外,很多
中国四大鬼节的名称和时间:清明节(公历四月五日),中元节(夏历七月十五),上巳节(夏历三月初三),寒衣节(夏历十月初一)
鬼节的由来和来历 许多人都不知道中国“鬼节”的由来,实际上,“鬼节”源自佛教“盂兰盆会”。 盂兰节源于佛
中元节是什么节你知道吗?中元节的由来是什么?中元节的习俗是什么?中元节习俗都有哪些?下面跟小编一起看看吧。
七月十五鬼节禁忌有哪些?也就是中元节的禁忌有哪些呢?2016年中元节都不能做什么事情呢?你们也一定都很想知道吧
鬼节,大家一定都不陌生吧,但是说到中元节,可能很多朋友们都不是特别了解,其实鬼节是民间对中元节的另一个称呼。你们
很多人都知道中元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但是并不知道中元节是不是法定假日,那么中元节是法定节假日吗?中元节放假吗?
大家知道鬼节不止有农历七月十五吗?农历十月初一是不是鬼节呢?十月初一是什么节日呢?2016年的十月初一是几号?阳
重阳节是我国的传统节日之一,适合登高望远的节日,民间总传说这一天为鬼节,那么它到底是不是鬼节,一起来了解下吧。
腊八腊八,大家都知道有腊八节,但是很多朋友们都不知道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节日吧?那么腊八节是哪个民族的传统
中国数千年文化,博大精深,传统节日也是各种各样的,种类非常的多。这些传统节日也是中国悠久历史文化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千年文化长期
大家应该听说过在西方有一个宗教,叫做拜火教,这个宗教是在基督教诞生前在欧洲最具有影响力的一个宗教。其实像这种类似的宗教形式,在
相信大家有应该都知道,在中国的节日还是有很多的,但是很多人都只知道上元节是元宵节,但是其实还有中元节和下元节。那么关于这个“上
马上就要到端午节了,不知道大家有没有注意,中国有很多已经传承千年的传统节日,但是好像只有端午节是用来纪念人的。说起端午我们都知
农历七月十五,是民间的一个传统节日,中元节。这样说可能还觉得没什么,但是中元节还有另外一个名字,鬼节。这个名字就自带了效果加成了
今天是中元节,也是大家俗称的“鬼节”,其实中元节是中国历史上传统的祭祖大节。因为在古代会在这天祭祀亡魂,所以也被称为鬼节。很多
今天算是西方的鬼节“万圣节”,不过小伙伴们应该也已经发现了,为什么中国的鬼节大家都是在家里不敢出去,而西方的鬼节大家不光要出去
可能有很多小伙伴都会认为中元节和鬼节是一个节日,实际上这两个节日在古代还是有区别的。中国历史上过鬼节可不像万圣节那样,鬼不来
一年365天,每天都有着日夜,总有那么一天是属于鬼的节日。那么这一天就是中元节了。在这一天我们通常看不到的路会有着一群野鬼在那
节日是我们人类历史上每一个文明每一个民族都拥有的独特文化产物,在我国几千年的文化历程中有着非常多的传统节日。随着人类民族文
我国少数民族的怒族文化是中国民族文化不可缺少的重要部分。在很久以前怒族是个母系社会,与汉族的儒教思想相违背,在怒族尊崇的是女
在中国的历史上,每一个民族都是有着自己独具特色的节日的,我国少数民族仫佬族也不会例外,也是有着许多的传统节日,这些节日都是从很久
众所周知,我国拥有着上千年的历史,经过了这漫长的积淀,于是一个个具有传统文化意义的节日就出现了。同时我国又是一个多民族的国家,所
中元节又被称为鬼节,虽然名字听起来有些可怕,但是实际上,中元节并不是给鬼过的节日,也并没有鬼,而是用来祭奠亡者的节日,所以可能有很多
我国是一个有着千年文化的文明古国,在中国的传统节日当中,有着很多形式多样、内容丰富的传统节日,是我国悠久历史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