虽然现在感觉得不是很明显了,但是其实我们还是和以前一样,人死后需要安葬在故乡,那么这样就很明显了,刘备当年死亡之后,也是需要运回成都成算走完人生,不得不说人们的这种意识形态已经根深蒂固,对故乡的的情感亘古不变。
好几年前,胖喵正在园子里缅怀先主和丞相,正神游天外间猛听到一导游的小喇叭震耳欲聋——
这惠陵就是刘备墓,但没有任何史书记载刘备就是埋葬在这里的,所以这里只是刘备的衣冠冢。
胖喵气得哟......
似胖喵这种温厚有爱谦逊有礼的金牛座都忍无可忍,直接放开嗓门怼了过去——
《三国志》就有记载!先主传——五月,梓宫自永安还成都,谥曰昭烈皇帝;秋八月,葬惠陵。自己不看史书,就说没有记载,你这种导游是不是只会带人购物啊?
其实现在回想起来,胖喵当时还是有些欠礼貌。但若时光回转,重来一次......还怼。
咱们今日就来聊聊,为什么,刘备必须葬回成都。
最最最根本的原因就是——
礼 制
两汉关于修建皇陵、皇帝入葬等有一系列繁复的礼仪制度。季汉作为汉室的传承者,无论是先主、丞相,还是刘小胖,在各方面都不能有丝毫马虎。
寿 陵 制 度
《汉旧仪》记载有
天子即位明年,将作大匠营陵地……
翻译成白话文就是:皇帝在即位的第二年,就开始着手修寿(奇)陵(观),为身后事做准备。
一般来讲,该工程进度得一直持续到皇帝驾崩之日。皇帝在位多久,就修建多久——因为不能很作死的跑去对皇帝说“圣上,您的墓修好了,请您择吉日进去……”
因此,诸葛丞相可能在章武二年就开始准备先主的安葬之所。
另外一种观点是,先主称帝后立即兴师伐吴,其余事情可能顾不上。所以一直到章武二年冬,先主病重的消息传回成都,丞相才不得不开始着手帝陵的选择与修建。
项目总监 诸葛丞相
根据礼制,帝陵在修建前要经过严格的选址、规划、设计等过程。此等国之大事,以我亮那事必躬亲、典型的处女座性格,必定亲自挂帅。
选址
首先,根据礼制,帝陵必须在都城附近,两汉帝陵无一例外。所以先主长眠于成都,是季汉承袭汉制的必然结果。
然后,在传统文化中,以南方为尊。是以惠陵便坐落在了成都南郊。
配套设施
通常来讲,帝陵还有原庙(后文详细介绍)、神道、翁仲等一系列配套设施。并且为了辟邪,往往会大面积的种植柏树,这也是我祠“柏森森”的来历。
光武帝刘秀墓的神道(图据网络)
因为各种原因,我祠的神道大幅度缩水,所以大家可以参考下刘秀墓的神道。
并注意神道尽头连绵不绝的深绿色——柏树。刘秀墓便被簇拥在其中。
入 葬 陵 寝
大致步奏是这样的:
1 皇后下诏
由皇后亲自确认皇帝遗体,然后下达诏书,委托三公等执政大臣操办治丧事宜。可以理解成,必须先拿到皇后开的死亡证明,皇帝的葬礼才能进行。
2 哭踊之礼
三公穿丧服,陪皇后、太子及众皇子皇女等在先王遗体的灵前表达哀痛。可以理解成小范围的告别仪式。
3 哭临之礼
文武百官穿白单衣,白帻不冠,到现场哀悼先王。可以理解成大范围的告别仪式。
新版三国中的刘备大葬(图据网络)
4 小殓
穿寿衣、放置陪葬礼器等。
对照东汉许多王、侯都穿金缕玉衣的情况来看,先主很可能也是如此。
5 新王登基
太子即位于先王灵柩前,百官跪拜新帝。这种“无缝对接”的流程,即象征着政权的延续不断(也就是“国不可一日无君”);亦象征着新王从先父手中继承王权,名正言顺,合礼合法。
简言之,如果刘备的遗体不返回成都,后主小胖还没法登基。
以上环节,还必须在皇宫里进行。
而当时的季汉皇宫,便在今日天府广场一带。在不久前的考古中,该处出土了大量季汉时期的宫殿建材与文物。
6 追谥
新皇帝向先皇奉上谥号。
7 大殓
将先皇的灵柩安葬进陵墓中,并放入各类陪葬礼器,最后密封陵墓,国葬仪式也就此完结。
刘备墓史称惠陵。根据《史记•正义•谥法解》:“爱民好与曰惠。”即仁惠爱民,乐善好施之意。刘备生前就是仁慈爱民的好皇帝,故得此名。
与先主一处长眠的还有甘皇后和穆皇后。
三国志记载,甘皇后早逝,葬在南郡。先主对她极是思念,追谥她为皇思夫人,下令将她的灵柩迁葬回成都。
但刘备却没能再见甘夫人一面,毕竟折戟夷陵、自己落幕于白帝也不是能预料到的事。当甘夫人的灵柩抵达成都时,刘备的梓宫还在路上。而且根据礼制,甘夫人因为是迁葬,应该是先入住惠陵的。所以到正式国葬时,先主是唯一主角。
二十多年后穆皇后吴氏过世,她也住进了惠陵。因此我们推测,惠陵的墓门墓室应该是可以开启的砖室结构。
原 庙 制 度
根据汉代礼制,修建帝陵时还得建一个非常重要的配套设施——原庙。
墓前立碑的习俗是唐代才出现的。在两汉三国时,用来表明墓主姓氏身份、相当于墓碑的,便是庙。
原庙是正庙之外另立、后来修建的宗庙。
何谓正庙——先主传中记载刘备称帝时“置百宫,立宗庙,祭高皇帝以下。”刘备的正庙是他称帝时就已修建好、祭祀汉室祖先的宗庙。
一般来说,天子立七庙,诸侯立五庙,大夫立三庙,士立一庙,庶人无庙,以此区分亲疏贵贱。七庙指四亲(高祖、曾祖、祖、父)庙、二祧(高祖的父和祖父)庙和始祖庙,也就是往上七辈。但先主不按套路出牌,直接把两汉所有皇帝一起供奉了。
汉昭烈庙便是惠陵的原庙。反正最多的用途就是后主小胖每年(正月、生日、祭日)带着文武百官来扫墓。
再后来,古人又将丞相的祠堂迁建到汉昭烈庙旁,以示君臣一体,如鱼如水。在两千多年的沧桑变化后,君臣合祀的圣地成为了今日的成都武侯祠博物馆。
所以,尽管先主刘备崩殂于奉节白帝城。但由于礼制等原因,诸葛丞相必须不惜一切代价的将刘备遗体运回成都,这是他、小胖、乃至整个季汉的唯一选择。
题外话:古代尸体防腐
有一个比较有争议的话题便是:先主崩殂于四月,天气炎热,遗体难以保存,所以可能就地安葬。也可以这么理解,前文解释了为什么要运回成都,而这个问题则是在技术层面能不能运回成都。
事实上,古代遗体的保存技术,在西周便已基本解决,到汉代时已发展到了很高水平——想想辛追夫人。而且根据史料,西汉皇帝过世后,遗体大多能保存相当长的时间,年代越往后,遗体保存的时间也越长。汉哀帝过世后一百零五天才下葬。
《后汉书》记载帝王死后要“槃冰如礼”,大意就是在遗体下放一大盘冰。
此外,根据马王堆辛追夫人的一些情况来看,还要添加香料。
而且帝王遗体和葬礼,往往还有极重要的政治意义——就为了这个,不要说冰盘、香料这种高级货了,李斯赵高可是连咸鱼都用上了。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说到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了吧,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既然刘备愿意花这么多的心思请诸
吕布败给曹操后,曹操还在犹豫是否要杀吕布,毕竟吕布武艺高强,而曹操又是爱才之人,所以一度陷入纠结当中。此时,刘备一句话点醒了曹操,曹
说到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里面太经典了。也正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才请来了诸葛亮。但是话说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起徐庶这个人,这是三国末期的一位名士,也是刘备成功起义,能够最终建立蜀国的重要谋
绝对不会杀关羽,因为丢荆州、丢麦城,关羽有错,但非战之罪!按演义里面的故事设定,刘关张三兄弟亲如一人,在整个中国历史上都是人人称道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说起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不会陌生。夷陵之战刘备惨败,其原因并不是因为刘备无能,而是因为“太能干”了。作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里面的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在三国历史上都非常出名的,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曹操战败。而且就因为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所带领的蜀汉,在前半生的时候基本上都是颠沛流离的,而且经历了很多次的失败,这是大家都有目共睹的。刘备
说到刘备,大家都知道,他的实力一直都是非常不错的,毕竟他的手下还是有很多厉害的人物。那么关于刘备的全盛时刻,他所带领的蜀汉到底有
从结果来看,荆州的确是丢在了关羽手上,那蜀汉是否还有其他将领更合适守荆州呢?有朋友提出,如果刘备派赵云担此重任,结果会不会更好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三国时期,刘备攻打孙权的东吴可以说是非常的仇恨啊,刘备不管怎么样都要把孙权的东吴给打下来。但是关于这
廖立是三国时期,刘备身边非常重要的谋臣,诸葛亮对廖立都有很高的评价,称他是一位奇才。不过廖立的知名度不算很高,在蜀汉远远不如诸葛
首先,无人邀请,诸葛亮从归隐山林之后,便只与好友徐庶等来往,知其者少,知其智者更少,若不是徐庶在刘备面前推荐,刘备又如何会三顾茅庐请一
公元200年,曹操派曹仁攻打刘备,刘备不敌回到袁绍领地。此后刘备决定脱离袁绍,联合刘表,便率兵到汝南。一年后,曹操亲征讨伐刘备,刘备投
易中天老师曾说过,刘备是三国时期人缘最好的人,大家愿意追随刘备,除了他的身份,还有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刘备的为人令人钦佩。刘备在乱世
刘备拿下益州后,接着又打赢了汉中之战,便让刘封和孟达占据上庸,此时刘备势力达到顶峰。曹操虽战败,但最紧张的人还不是他,而是孙权,因为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孙权的一些事情,大家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孙权其实比曹操还有刘备多活了好多年的,但是最后大家或许也都
说到这个夷陵之战,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战役在三国历史上也是非常的出名。据了解,三国演义里面说刘备发动这个夷陵之战是为了好兄弟关
但凡看过《三国演义》的人,肯定会有人认为刘备仁义,对汉室忠贞不二。事实上,刘备并没有那么高尚,他的所谓"复兴汉室″不过是一个
黄权的一生中给三个政权服务过,先是在刘璋的手底下,之后投在了刘备手下,最终投降了曹魏,称谓了曹丕的部下。而且黄权在投降曹魏的时候
曹丕篡汉建魏后,刘备就听到了传言,以为是汉献帝已经遇害了,乃发丧制服。在此之后,蜀汉群臣上书,请刘备称帝。于是在221年4月,刘备于成都
说到刘备和孙尚香,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这一对在三国历史上也是比较出名的了。但是刘备和孙尚香结婚的了之后并没有孩子,这是怎么回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不管是古代还是现在,都是备受议论的。很多人对于刘备乐视很多的敌意啊,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刘备的出生家
刘备以仁慈宽厚著称,被认为是三国时期人缘最好的人物,很少招至骂名。不过在刘备身上也曾出现过一个不太好的称号,就是“大耳贼”。这
庞统不死刘备能不能一统天下呢?或许是受《三国演义》的影响,其实问题所侧重的也不是庞统的个人才能到底有多出色,而是庞统死后所引
说起夷陵之战,相信大家也不会陌生了。这场战争是三国时期蜀国由盛转衰的一个转折点,是一场非常重要的战争。不过就是这么一场战争,刘
张飞在阵前醉酒,刘备听闻后大惊失色,诸葛亮却笑了,说主公不要大惊小怪,看我再送五十瓮佳酿让翼德喝个痛快!诸葛亮之所以慷慨送酒为张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刘备当时携民撤离这个新野的事情,很多人比较好奇,这个一般人都是不愿意离开自己的家乡的,那么当时跟随刘备一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王国,又或是穷困潦倒艰难自保的小国,都会有一只保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