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些时候对曹操墓的挖掘有了一定的进展,虽然被不少网友调侃,不过从认真的角度出发,谁还能不犯错误呢?对历史的考证本来就是一次次的修改也重新认知,不过,曹操墓还是给我们呈现出来很多不一样的东西,同时也很疑惑为什么曹操当年的遗书没有被执行。
最近,曾经受到过广泛关注的曹操墓又有了新进展,河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发布了曹操高陵(俗称曹操墓)2016-2017年度考古发现,其中又确认了两件事:
一是基本确认找到了曹操的遗骸,也就是说,位于河南省安阳市安丰乡西高穴村的这处大墓即曹操墓。曹操主墓旁边发现了一个小墓穴,专家认为这或是曹操长子曹昂的衣冠冢。
二是确认曹操墓陵园范围内存在内外夯土基槽、神道、东部建筑、南部建筑等五大主要建设结构,也就是说,曹操墓在当初是公开的建筑,没有什么“疑冢”。
看来,围扰人们千百年来的一系列疑团,随着考古发掘的最新进展正在逐渐消解,神秘的曹操墓逐渐揭开了厚重的面纱,即将完整地呈现在世人面前。
然而,也不是没有其它困惑,比如曹操生前为自己陵园建设专门颁布的《终令》,就仍然存在疑团。
对这份《终令》颁布的时间《三国志》记载得很明确,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6月,这个时间点非常特殊。
建安二十年(215年)曹操夺取了汉中,但之后刘备率兵前来攻打,于建安二十二年(217年)底发动了下辩之战,汉中危险,曹操决定向汉中增援。
曹操亲率主力由邺城向长安进发,出发的时间是建安二十三年(218年)的7月,而《终令》颁布于这一年的6月。
这个时候曹操63岁了,在人均寿命只有30岁左右的汉末三国时代,曹操也算到了“烈士暮年”,或许感到自己已经老了,或许觉得汉中这一仗非同小可,所以曹操在出发前专门颁布了这道《终令》,内容如下:
“古之葬者,必居瘠薄之地。其规西门豹祠西原上为寿陵,因高为基,不封不树。《周礼》冢人掌公墓之地,凡诸侯居左右以前,卿大夫居后。汉制亦谓之陪陵。其公卿大臣列将有功者,宜陪寿陵。其广为兆域,使足相容。”
这道命令不算正式遗嘱,所以称为《终令》,它集中说的是曹操给自己规划建设陵园的事,明确了以下几个问题:
一是陵园区要选在贫瘠的土地上,这样做可以不浪费宝贵的土地资源,符合曹操务实的一贯风格,具体地点曹操都看好了,就在邺城外西门豹祠西边的高地上。
二是陵墓建设一切从简,工程量不要太大,利用当地较高的地势作为墓基,上面不堆土,也不种树,也就是“不封不树”,目的不是为了保密,还是为了节俭。
三是规定了陪陵制度,曹操是魏王,参照汉朝的陪陵制度,他要求公卿大臣以及列将中有功的,都可以陪葬在自己的寿陵。为此,曹操要求尽可能扩大陵园范围,使之能容纳下足够的逝者。
相关要求是明确的,规定是具体的,没有半点含糊的地方,考虑到该命令颁布的时间点,更说明曹操是严肃认真的。
按理说,曹操的接班人曹丕应该执行曹操的这道命令,在邺县附近应该有一个庞大的陵园区,不仅埋葬着曹操本人,还有一大批文武官员埋葬在此,但结果并不是这样。
此次大规模的考古发掘,尚未明确高陵附近发现有曹操手下文武官员墓葬群的存在。其实,即便再下一些功夫去找,也未必能找到,因为曹操手下的一些重要人物葬在各地的都有,下面是小编整理的一些资料:
贾诩墓,河南省许昌市北尚集乡岗王村东;
荀彧墓,一般认为在安徽省寿县,这里曾出土过荀令君的残碑;
郭嘉墓,一般认为在河南省许昌市襄城县范湖乡城上村;
荀攸墓,安徽省淮南市寿县境内;
陈琳墓,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县西郊射阳湖镇赵家村;
华歆墓,山东省高唐县城东涸河镇大华村;
钟繇墓,河南省长葛县增福庙乡孟庄村;
毛玠墓,河南省许昌市东五女店镇毛王村金龟岗;
郄虑墓,河南省许昌市东张潘乡郄庄;
夏侯渊墓,河南许昌市城西河街乡贺庄北;
夏侯惇墓,河南省许昌市城西河街乡贺庄北;
张辽墓,安徽省合肥市逍遥津公园内,不过一般认为为衣冠冢;
徐晃墓,河南省许昌市东张潘镇城角徐村;
李典墓, 山东省巨野县昌邑乡;
典韦墓,一般认为在河南省邓州市汲滩镇……
这些人都是曹操的“老部下”,大概也是曹操最想让来陪陵的人,事实上他们都葬在了别处。当然,他们有些人的身人身份不太符合曹操《终令》里所说的“公卿大臣列将”,因为有的人严格来说是“汉臣”而非魏王麾下之臣,但曹操让人扩大陵园,显然也主要是给这些“老战友”“老部下”准备的。
他们中一些人死在了曹操之前,比如典韦,限于当时的条件,可能就近安葬了,但后来条件成熟,如果想移陵也是可能的。他们为什么没有安葬在曹操的高陵的陵园区呢?这恐怕也是一个迷。
这次对曹操高陵的考古发掘还发现,虽然高陵当初有庞大的地面建筑群,但在考古现场几乎没有发现建筑的残存,“除了南部发现一块较大的绳纹板瓦残片之外,仅在部分柱洞中发现有少量碎小的绳纹板瓦和筒瓦残片”,这说明曹操高陵原有的地面建筑被“有计划地拆除了”。
这与史书的记载相一致,《晋书》记载,黄初三年(222年)曹丕下诏要求“高陵上殿屋皆毁坏”,目的是“以从先帝俭德之志”,这次“有计划地拆除”行动其实是曹丕干的。
曹丕为什么要这么干呢?显然遵循父亲曹操的遗志并不是关键理由,如果按照曹操的遗志去办的话,高陵庞大的陵园区不仅不能拆除,还应该大大地扩建,以容纳更多曹操的“老战友”“老部下”在此安葬。
曹丕当然也不可能对父亲有大不敬举动,真的会来一场“毁陵行动”,他的举动或许与现实中的尴尬有关。
曹丕搞了个汉魏禅代,当上曹魏的皇帝,按理说他是曹魏“开国皇帝”,父亲曹操的魏武帝身份是追认的,曹操生前是汉朝的魏王,属于“汉臣”,厘清这些关系,就会发现问题。
如果以魏武帝的身份为曹操营建寿陵,邺城附近就不合适了。曹魏的国都定在了洛阳,即便要搞陪陵,也应该重新规划,重新开始。
如果以魏王的身份为曹操营建寿陵,那让文武大臣们都来陪陵就更不合适了。朝代虽然换了,但人其实还是那拨人,都去了邺城,曹丕死后谁来给他陪陵呢?
所以曹丕要压缩曹操高陵的规模,陪陵的事也没有再去执行,之后他把曹魏陵园建设的重点放在了洛阳附近,曹丕死后葬在了洛阳附近的首阳陵,他的儿子曹叡死后葬在了洛阳附近的高平陵。
曹丕临终前颁布《终制》,对后事进行了详尽安排,也强调“因山为体,无为封树”,但陪陵的事经过高陵一折腾已变成敏感话题,他干脆就不再提了。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中可以说是非常强力的了。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说是非常的坚定。但是关羽的实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这么生性多疑的一个人,却对司马懿似乎没有看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古代皇帝死后,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功臣,便可拥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份荣誉。那曹操的太庙是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只是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夏侯惇,他作为曹操手下的武将,可以说曹操对他可是非常的喜欢和重视。对于曹操而言,他非常喜欢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
曹操有没有建立魏国,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建安十八年五月(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公爵在汉朝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外姓是没有
说起貂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关羽描写貂蝉的版本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在演义当中,貂蝉是王司徒王允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吕布,那可真的是一位猛将,基本上在三国里面无人可挡。但是最后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只是吕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从深夜战到天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张郃和赵云交手十余回合,就打的赵云夺路逃走,如果不是阿斗的神光吓退了张郃,赵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临死前杀了杨修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好奇,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呢?毕竟司马懿的野心可是非常明显
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当时赵云为了救刘备儿子阿斗,在曹操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其勇武程度就连曹操都感到敬佩不已。其实曹操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在曹家可以说是忍耐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到了之后就开始准备他的夺权计划,然而在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曹操的
曹操之所以将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不允许有其他姓氏的女性在后宫从政,毁了他的伟大成就。这种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说到许褚和典韦,在三国里面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两个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人。他们都是曹操的手下,就是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而且在曹操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曹操死的时候他的5岁的儿子竟然喊曹丕为爹,嗯?这又是什么情况呢?怎么会有这样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是一个非常生疑的人。朱灵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虽然之前是袁绍的手下,但是后来归顺了曹操。但是就算是归
说到典韦,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他也算是三国里面非常出名的一位武将了,出了名的勇猛。同时也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将,而且曹操
说到这个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都有学习的。只不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小编
因为曹洪比较小气,当初曹丕向曹洪借钱,受到刁难,便记恨在心,所以要杀曹洪。此外,曹丕也可能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皇位,所以要杀曹洪。不过
说到曹洪,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堂弟,他和曹操一起打仗期间,一共救过曹操两次命。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洪也算是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曹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曹操,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惜人才之人。对于人才的招揽一直都是非常的用心,但是就是为人太过用于心机,所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可见即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帮手才可以,尤其在古代,想要做成一番事业,就需要在身边
三国人物中,司马懿在曹魏隐忍一生,最后取代了曹魏,并将天下收入司马家囊中。司马懿侍奉过曹操,曹丕和曹睿,但是都没有过非分之想,没有造
说到三国时期的铜雀台,是曹操修建的。当时的铜雀台被现在后人认为是曹操金屋藏娇用的,但是曹操一生还是比较简谱的,为什么会建立一个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孙权的一些事情,大家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孙权其实比曹操还有刘备多活了好多年的,但是最后大家或许也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