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史上各朝各代的皇帝们,似乎很少听说有哪一个在位的时候就将皇位让出来自己不干了的,大多数要么是病逝,要么是意外死亡,要么是被逼下位。然而,宋朝时期,却有这样一个皇帝,五十六岁的时候,说什么也不当皇帝了,非要闹着禅让,他当时也没病没灾,最后活到八十多岁才死。那么,这位皇帝为什么要这样做呢?
在《竹书纪年》中,揭开了一个血淋漓的事实,即:尧舜禹的禅让,很可能充满了阴谋和血腥,而不是温情脉脉!可以说,在真正的权力面前,禅让是一个可笑的词语,谁愿意真正放弃手中的权力?
即便是后来的乾隆,嘴上说禅让,但依然大权在握。所以,乾隆一死,嘉庆就迫不及待的处理和珅。显然,乾隆早太上皇期间,依然把持权柄,否则嘉庆可能早就要收拾和珅了。
然而,在中国历史上,赵构却是真的禅让。赵构一共活了81岁,但在1162年,他56岁的时候,闹着要禅让,大臣怎么劝,他都坚定的要退位。
史书记载,右相朱倬认为“靖康之事,正以传位太遽,盍姑徐之”。意思是,当年北宋靖康耻,就是因为传位太急促了,导致这一惨剧发生,所以传位应该从长计议。但赵构回答是:“老且病,久欲闲退”!
56岁的人,身体健康,后来还活到81岁,就自称“老且病”?显然,做了35年的皇帝之后,赵构是真的不想干了。那么,赵构为什么闹着禅让,不愿当皇帝了呢?
第一,赵构胆小,当皇帝不能随便跑,但当太上皇却可以随时撤退!南宋建立后,面对金人多次劫掠,赵构一度曾躲到大海之上。但如果皇帝随便跑,不仅大臣会劝谏,而且也会遭到民众耻笑。所以,与其如此,不如早点禅让。1163年,南宋兵败之后,赵构“日雇夫五百人立殿廷下,人日支一千足,各备担索”,随时准备撤退!
第二,养子赵眘已经36岁,如果死了再传位,就没办法施恩与他了!大家都知道,古代皇帝死了之后,太子才能继位。但如果皇帝活的太长,那么太子上台时,可能都年过半百了,甚至都熬不过就先死了!当时,养子赵眘已经36岁,年纪很大了,为了施恩于赵眘,所以赵构干脆就早点退位,让赵眘念到他的好,而不会产生怨恨!
第三,赵眘是赵匡胤后代,为了历史评价或晚年生活,赵构要早点传位,以确保赵眘顺利登基!赵构在台上时,不愿接受金国送他兄弟姐妹回来,致使“诸王、后妃”惨死异国他乡,让他备受同宗责难,死后很容易遭到“反攻倒算”。因此,赵构要早点退位压阵,确保赵眘顺利登基,这样他以后就不会遭到“恶评”和“非难”了!
第四,赵构在处理岳飞之事上,后来也知道错了,所以干脆早点退位!《宋史》中岳飞云:“金人不可信,和好不可恃”!后来,果然如此,金人毫无信用,随意撕毁条约,所以赵构也知道自己被戏弄了。响应金人杀岳飞才议和的提议,最终却自断膀臂。因此,干脆早点退位,让赵眘为岳飞平反,还能赢得朝野的一片呼声和支持!
第五,在对金国的战斗中,南宋刚打赢了一场仗,赵构想见好就收!赵构禅让之前,南宋军队刚刚在采石之战中大败金人,迫使金帝完颜亮为部将所杀,造成金国一度政局动荡不安。对此,南宋人心振奋,民呼万岁。这是南宋对金国少有胜仗,所以赵构干脆见好就收,早点退位,让自己有一个历史好名声。
或许,正因为这五点情况,所以才促使赵构禅让。1162年,赵构退位之后,继任者赵眘立即为岳飞平反。显然,这一决定也是赵构点头同意的!值得一提的是,老赵家个个都是文艺大师,赵构就精于书法,善真、行、草书,笔法洒脱婉丽,自然流畅,颇得晋人神韵。在这一点上,后来附庸风雅的康熙乾隆,根本无法与之相比!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什么样的皇帝都有,而且不管是在位时间长或者短,怎么说都有个几年的时间。但是在唐朝,一位皇帝当了二十五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高宗赵构在位时期,当时岳飞可是带领着众军北伐,为的就是能够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地位,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宋高宗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是不愿意北伐的,但是岳飞已经在北伐的路上,结果没想到赵构还把岳飞给招回来了。那么这个赵构为什么不
公元1162年,宋高宗主动禅位,将皇位传给赵昚。宋高宗的举动使得宋朝皇帝血脉又回到了赵匡胤一系。赵昚继位后的第二个月,就下诏替岳飞
最近不少人也都在说这个赵构杀岳飞的真正原因,很多人都说什么功高震主了,也有人说岳飞有谋反的想法,感觉这些也都有可能,那么有没有真
说到宋朝真的是有太多的事情可说了,但是很多人首先想到的就是这个岳飞冤死吧,真的是非常的惨烈了,那么也有人要问了,这个岳飞死后,这个
宋高宗赵构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在南方建权之后,就开始各种收复故土。所以到了后面之后,就没人能够撼动他的皇位了。可是就算是这样
其实关于这个岳飞,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非常受人尊敬的,而且是知名将军,对于后代来说自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作为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为
说到宋高宗赵构,他是南宋帝国的缔造者,宋徽宗的儿子。作为皇帝,宋高宗赵构还是非常又能力的,而且能够保证南宋的政权不倒。但是他活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