庞统与诸葛亮同在刘备手下,自然也会为刘备献计献策。当刘备准备去攻打成都的时候,庞统就曾经给刘备出了三个主意,这三条计策是不同的,庞统将它们分为上、中、下三策,顾名思义,自然是最好、一般、最差的计策。然而,刘备听完之后却选择的是中策,而不是最好的上策,这又是为什么呢?
上策是昼夜兼道,在刘璋猝不及防时,直取成都;中策是装作回荆州,将白水关守将杨怀、高沛骗来杀掉,夺取白水关,然后进兵成都;下策是退回到白帝城,和荆州结合起来,再想办法图川。刘备最终采取了庞统献上的中策。
刘备入川,留下诸葛亮协助关羽守荆州,让庞统跟随自己入川。应该说,这是除诸葛亮之外最大的信任了,实际情况也是,刘备入川后,大的军事行动都是和庞统商量。但是,既然庞统自己看来是上策的计谋,刘备为什么不采取,而是要采取中策呢?
上策太险,一旦不成会全军覆没
庞统的上策是:“暗中选派精锐兵马,日夜兼程从小路捷径奔袭成都。刘璋没有战略才能,又向来缺乏守备措施,我们大军突然到达,一举便可平定成都。”实行这个计策的关键点在于达到战役的突然性,在不被敌人觉察的情况下兵临城下,同时要一战解决问题。但实行这个计策是要冒很大风险的,万一中途有个变故,局面将一发不可收拾。
首先是兵马问题,刘备本来兵马就不多,再要从中挑选出来一部分,能有多人兵马攻城?即便是刘璋这个人再无能,平常缺乏守备措施,这力量相差悬殊,列阵交战都没有任何胜算,何况是要攻城!再说了,刘璋好歹也是一方诸侯,总不能连一个忠勇之将也没有吧?其次是行军路线,直取成都要绕过白水、涪城、绵竹、雒城才能到达成都。要想绕开这条大道走捷径小道,一旦暴露行踪就会遭到攻击。至少,战役的突然性也就失去了。再就是一战解决问题,雒城离成都只有五十里,战役稍一迟延,必将遭到前后夹击。就刘备这点儿兵马,一旦出现这种情况,必定是全军覆没,连一个退路都没有。如果是刘备亲自带兵前来,出现意外将无路可走。假如刘备留在葭萌,精兵已经分走,剩下些弱兵同样不是招架挨打吗?所以,刘备是要考虑风险的,这种冒险行为刘备不采纳应在情理之中。
虽然说打仗就要冒风险,过去不是有个破釜沉舟和背水一战吗?但这两个战例都是在没有退路的情况下进行的,和刘备所处的情况并不完全一样。项羽破釜沉舟,是诸侯都在避战,也就是等着章邯各个击破,而章邯一旦得到赵地,项羽等联军只能是被动挨打,失败的后果就是灭族。韩信的背水一战,走的是井陉口,本来就没有退路,还不如将自己“置之死地而后生”。刘备有退路,因为刘璋是要送他走。一旦开打,两人就撕破脸,不成功可真是进退无路了。
还有,两人考虑问题的角度也有所不同。庞统仅仅从战役层面来考虑问题,就是以最快的方式取得成都;而刘备是从战略层面考虑问题,既要夺取成都,还要考虑获取益州全境,将荆州和益州连成一体。所以,在庞统看来这是上策,在刘备这里并不一定就是上策。
中策最终实行,实际最为稳妥有利
庞统的中策是让刘备率领大军来到白水关,号称是要返回荆州,然后通知白水关守将前来作别。白水关守将是杨怀和高沛,两人本来就敬佩刘备的威名,建议打发刘备走的意见又是他们提出来的,听到刘备要走,心里必然高兴。这样一来,两人就会轻装前来,只要他们来,就将他们扣押,趁机收编他们的军队,进而兵发成都。刘备同意了这个中策。
刘备入川是得到刘璋手下张松和法正等人暗中支持的,张松暴露后,被刘璋杀掉。刘璋命令各关将领不要再把文书传送给刘备。刘备将白水关督军杨怀和守将高沛招来,以这个理由将他俩杀了。刘备进入关内,将守关将士的妻子儿女押做人质,趁机收编了这只部队,让黄忠和卓膺带领他们向成都进攻。在绵竹,督军李严又率领众将投降了刘备,刘备军力更加强大,很快来到了成都很近的雒城。在雒城,刘备围而不攻,一年后雒城破,刘备来到成都城下,十几天后刘璋出城投降。
实际上,刘备走这条路线最为有利,攻下白水关,刘备既得了地又得了兵,攻下绵竹,刘备同样是既得了城又得了兵。围困雒城一年,虽然时间长了一点,并不是刘备没有能力早一点攻下来,实际是刘备的一种策略,那就是让刘璋不能分兵,腾出时间给诸葛亮、张飞等人攻城略地。等到成都打下来,益州的大部分城池已经掌握在刘备手中了。可见,这条路线是既稳妥又获利最多。
其实下策之外还有下下策
庞统的下策是让刘备率军退回到白帝城,连接荆州积蓄势力,慢慢图谋杀回成都。实际上,这个下策也不是一无是处,白帝城也属于蜀地,来到这儿后,马上从荆州调兵掠城占地,同样能够得川。由于刘璋昏暗无能,北部又有一个张鲁要防,他很难做出一个防住刘备的战略计划。即便是真要出兵应战,益州内部大臣将领各怀鬼胎,也很难说那时候就不会出法正、李严,来一个像绵竹一样的临阵倒戈。而这样计策的实施,虽然是慢一点,倒也稳妥。所以说,这下策也有可取之处。
除了这上中下三策,庞统还暗示了另一种情况,这就是等待不作为,也可以称之为下下策。庞统的话是这样说的:“如果犹豫不决,长久滞留此地,就将深陷困境,于理是难以长久的。”庞统这话虽然有让刘备赶快决断的意思,但说的也是实情。当然,刘备是战略家,又是从无数阵仗中拼杀出来的人,是绝对不会犯这种错误的。
不管是上策还是中策,刘备用的都是庞统的计策,只不过是所处的位置不同,考虑问题的角度不同,因而做出的选择也不同。这不像有些领导,一定要把下属的意见换一个说法,或者是换一个说法变成他自己的意见才来实行,一定要显得比别人高明。实际上,能用人的领导才是最高明的领导,也是最有才能的人。受文学作品的影响,刘备这个人好像没有多少本事,只不过是沾了皇叔名号的光,武靠着关羽、张飞的帮衬,文靠着诸葛亮的谋划,才让他有所成就。可真要回到史实当中看看,刘备还真不愧是天下枭雄,并不是浪得虚名。取成都用的虽然是庞统说的中策,可实行起来却是一种大框架大战略。也难怪他能在打下成都后短短时间内拥有益州全境,这就是一个主公和谋士的区别。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诸葛亮真实的身份是:官员大臣之后,名门望族子弟。三国诸葛亮出生于琅琊县阳都县官员大臣之家;四年(181年)。诸葛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1、赵云活了几岁: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死的时候几岁?建兴七年(公元)赵云病逝,享年七十六岁。赵云(年)字子龙,常山镇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
《新三国演义》剧中赤壁之战是在第42集。诸葛亮回到江夏,回营赶忙调兵遣将安排出战事项。刘军将领皆安排工作,却唯有不理关羽。没想
《新三国》蔡氏扮演者是曹曦文。曹曦文,本名曹雪,一九八三年11月16号出生,是1个中国大陆的演员,2000年因出演自己第1部影视作品《生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看一些国内的名著,比如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但是对于这些名著,在民间还是有一些非常经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女儿都是比较难嫁的,毕竟想要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驸马确实是不容易,毕竟这样的驸马必须要有非常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有很多那种非常厉害的武将,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总会被忽略,或者就是存在感非常低。比如说曹真,他作为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庞统和诸葛亮二人是很好的朋友,当然,在谋略方面两个人也是互相牵制,毕竟他俩可是号称“卧龙凤雏”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各个国家的将军职位都是不一样的,毕竟东汉末年,三国乱世中有实力的人非常多。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职
说到三国里面“单刀会”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故事当中,讲述的是东吴鲁肃设计了一个赴宴让关羽前来参加,而且希望
最近小编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历史上三国时期天天打仗,但是好像没有听说什么外族人入侵了,未必当时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对中原地区不感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黄忠,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当中,对他比较熟悉的也就知道他是五虎上将其中的一个,但是关于其他的话真的是不怎么了解,要说猛将,那自
说到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里面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是很多三国里面出名的谋士都比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吕布是三国历史上第一猛将,在他面前基本上没有谁能打得过。当然,吕布作为第一猛将,只可惜最后死于曹操之手。然而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其实说到三国中厉害的谋士确实是不少,脱口而出的就有好几个,比如说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郭嘉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但是他们都
最近很多人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这个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兄弟好像最后别灭族了啊,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这诸葛家三兄弟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说到郭嘉,庞统和周瑜这三位,那可是在三国里面的三大巨头啊,都是非常厉害的谋士。更是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可想而知郭嘉的实力有
可能是因为地图造成的错觉,表面上魏蜀吴的面积差不多,但实际上蜀汉和东吴的实际管辖面积和人口远小于曹魏,人们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差不
《妯娌的三国时代》结局:冯雪心将何平以前送给自己存有100万的银行卡递到何平面前,何平望着冯雪手上的银行卡,然后又退回给了冯雪。
最近很多人对三国时期的这个人口超级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口有多少呢?话说很多人说三国人口等于被灭族了,那么这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贾诩,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三国里面顶级的谋士,更是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非常深渊和独特的影响。最重要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马超,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名气在三国中也是非常响亮的,不仅仅人帅,而且实力很强。唯独就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历史上,胡车儿是汉末西凉军武将,张绣的心腹。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对胡车儿盗走典韦双戟的情节记忆犹新,那演义在介绍胡车儿时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三国时期谁的力气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其实吧,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的,小编一开始以为
说到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了吧,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既然刘备愿意花这么多的心思请诸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结局:黄初7年,曹丕英年而逝,司马懿开始大权独揽并跟其子孙结束了乱世。司马懿带上幼帝在街边奔波的时候看到
最近很多人又提到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才凋零的情况,或许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就是三国时期还真的是人才凋零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三国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三国时期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荆州这个地方一直有争议,那么这个地方如果拿今天的城市或者身份换算的话,应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