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把孙权当做英雄,但是心里最佩服的还是孙权,因为在他们三人当中,孙权的学习能力和适应能力都是最强的。看似孙权的出身是最好的,江山都已经被哥哥给打了下来,不过孙权继位后想要保住这个地位就变得非常不容易了。当时在东吴比他声望高的大臣也是有好几个,想把孙权弄下来也不是不可能,所以孙权能在这夹缝中稳固自己的政权也是需要非常大的能力的。
孙权在提拔吕蒙和蒋钦后,对二人工作之外还提出了另一个要求:“卿今并当涂掌事,宜学问以开益。”就是说你们二人已经掌握当涂主要事务,应该通过学习进一步提升管理水平。这就是著名的《孙权劝学》。
武将吕蒙听孙权说完后也解释了颇为有理的不能学习的苦衷和理由:“在军中常苦多务,恐不容复读书。”孙权听后,苦口婆心地又说了一番话:“孤难道让你去研究经学当博士(官职)吗?只是叫你涉猎一点常识知识,你说你公务忙,那你还赶我忙吗?”
接下来孙权又给他讲了许多自己读书往事,大意是从走上东吴领导岗位后,再忙也要抽时间读书,看史学、看兵法,这么多年下来很有益处,像你和蒋钦最应该读《孙子》、《六韬》、《左传》、《国语》及三史。最后孙权又指出光武帝刘秀不光上阵杀敌,而且手不释卷,还提了一个他的大对手曹操说:“孟德亦自谓老而好学,卿何独不自勉勖邪?”曹孟德都说自己老而好学,你们为啥就不能自己勉励学习呢?
孙权劝学不光是得益于自己读书心得,更是希望手下骨干力量能够组成一支文武兼备的团队,从而在激烈的天下角逐中提高软实力,最终达到自保、自强的根本目的。
《三国志?吴主传》注引《吴书》记载了中大夫赵咨出使魏国故事,在魏文帝面前大赞孙权好学精神:“吴主浮江万艘,带甲百万,任贤使能,志存经略,虽有余暇,博览书传历史,籍采奇异,不效诸生寻章摘句而已。”
孙权从少年之时,父亲经年征战,他就跟着其母到处迁徙,居无定所,十四五岁就开始学习军事,被授予军职,跟随其兄征战。既阅世艰辛动荡,又历练了自我胸襟,在不断学以致用后,终于坐拥江东,纵横捭阖而三分天下。
在称帝后,他立即“诏立都讲祭酒,以教诸子”《三国志》表明他要把对儿子们的教育正规系统化,下令建设中央学府,并任命“都讲”,一时之间,江南孙吴的春风飘过缕缕书香。
孙权重视儒学传统教育,长史张昭就是因为是儒家学问深厚才得到孙权持续重用,他的丞相步骘也是因为才学出众得以孙权看重:“昼勤四体,夜诵经传”,做了丞相后,“犹诲育门生,手不释卷,被服居处有如儒生”。孙权听说张纮虽然没有出身没有太学毕业学历,但是因其治学水平非常高,特意选拔到学府担任教职,这些都说明孙权用人首重学识和能力。
不光如此,虽然高度重视儒家人才教育和教材,孙权对诸子学说并不排斥,对擅长道家老子学问的人才也不断使用,郁林太守陆绩“博学多识,星历算术无不该览”而得到孙权看重。《陆绩传》
以吕蒙为代表的孙吴团队中坚力量在加大学习后非常具有独立战略能力。自从听了孙权教导读书后,“始就学,笃志不倦,其所览见,旧儒不胜”。吕蒙以武将后发读书,竟然连一些东吴高级老学究都不如,可见孙权以身作则的读书劝勉起到了深刻影响。
有一次,当执掌东吴军权的鲁肃从吕蒙那路过,“意尚轻蒙”,就是有点看不起这个大老粗。喝酒时,吕蒙突然问鲁肃说:“君受重任,与关羽为邻,将何计略,以备不虞?”鲁肃对这个“大老粗”被突然能提出如此高大上的战略问题难倒,一时语塞,只以“临时施宜”进行搪塞。吕蒙不以为然,侃侃而谈说:“今东西虽为一家,而关羽实熊虎也,计安可不豫定?”吕蒙深刻认识到战略根本问题,必须提前设计好,不然临时仓促应对,势必失败。接着吕蒙为鲁肃“为肃画五策”。鲁肃听了很是震惊,于是“越席就之”,拊其背说:“吕子明,吾不知卿才略所及乃至于此也。”、“吾谓大弟但有武略耳,至于今者,学识英博,非复吴下阿蒙”。吕蒙听了也很自豪以:“士别三日当刮目相待”作为回应。
蒋钦自从上次和吕蒙听了孙权劝学后也是加倍学习,孙权在谈话中知道他的进步很是高兴。在此后继续鼓励别人读书时,又举了二人例子:“人长而进益,如吕蒙、蒋钦,盖不可及也。富贵容显,更能折节好学。”《三国志》
孙权之所以大力表彰武将学习,就是要他们文武兼备,以一当十,培养执行力和决策力极强的武装骨干历练,在其不断培养选拔下,东吴一时之间文武人才层出不穷,相较曹魏和西蜀的武将文化水平低下,而孙吴其以早期周瑜和后期的陆逊为代表的二人都有儒将之风,这与孙权软实力水平建设之高有着深层关系。
《三国志》作者陈寿在写孙权时,以非常赞许的笔触写到:“孙权屈身忍辱,任才尚计,有勾践之奇,英人之杰矣,故能自擅江表,成鼎峙之业。”
老对手曹操甚至用羡慕的口气说:“生子当如孙仲谋”。最大的敌人,往往是最好的知己,作为顶层对手的政治家来说,思想和学问才是最大的软实力。
孙权从小读书获得了深刻的学习认识,他希望自己的将领和所有官吏,无论文武都要加强学习,围绕儒家经典和历史经验教训以及对当时最实用的兵法和诸子之学都要学懂弄通,最终用到东吴的整体建设上来,仅以此可见,便可知道孙权作为一名政治家的高层软实力的设计,绝非普通割据者所比。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他们三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比如说孙权身边的三位大都督,他们三个可是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东吴又四大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被封为东吴四大都督。不得不说,这四位对东吴都是起到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一般都是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之所以会发动这个夷陵之战,不仅仅是因为孙权偷袭了锦州,更重要的是因为孙权还杀了关羽!毕竟关羽对于刘备来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