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萧规曹随”这个词,讲的是西汉时期的两位丞相,萧何和曹参。萧何死后,曹参作为他的接班人,一直按照他的规矩来办事,看起来似乎很像是墨守成规,但是如果了解其中的故事,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了。曹参作为丞相,上任之后,却整日花天酒地不务正业,别人来劝他,他还劝别人喝酒,完全一副贪图享乐的样子。可即便是这样,国家也还是被治理得很好,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古代贤明君王一定是求贤若渴,对待杰出人才也能做到礼贤下士。皇帝的用人策略对国家的发展走向也是起到至关重要的作用,所以皇帝对用人方面一定会仔细斟酌考量。今天,小编讲一个汉朝的故事,看看这位被皇帝看中的相国是如何花天酒地间治理国家的。
很多时候,古代的皇帝选举人才是通过科举考试,但是这种方式有点复杂,如果正值朝廷用人之际,皇帝就会让自己的心腹大臣、才智人品双全的大臣推荐靠谱的人才。
这不,汉朝的大功臣萧何病重了,刘邦的儿子汉惠帝去看望萧何,在一阵寒暄之后,汉惠帝问萧何:您百年之后,谁可以接任您的相国之位?萧何说道:最了解老臣的还是皇上您。汉惠帝就问道:您觉得曹参怎么样?萧何不顾病重的身躯连忙叩头道:皇上已经找到了人选,老臣就是死也没有什么遗憾了。
通过这段对话,可以看出汉惠帝是一个识人才重人才的皇帝,虽然萧何没有直接说推荐曹参为相,但是,如果汉惠帝不说曹参的话,萧何也一定会给汉惠帝推荐曹参。
果然,萧何去世以后,曹参就被封为了相国,很多人,当然也包括汉惠帝在内都觉得曹参会励精图治,鞠躬尽瘁的为朝廷效力。然而,令所有人没有想到的是曹参每日每夜都只顾饮酒作乐。
很多大夫、九卿等官员见曹参不理政事,于是,都来相国府劝说曹参,可是,每当这些大臣想要开口劝说曹参的时候,曹参都只是劝他们喝酒,一直没给这些大臣说话的机会。像这种情况已经是见怪不怪了。另外,其他人犯了小错误,曹参也是一贯的包庇纵容。
同时,曹参的儿子也在朝为官,这一天,汉惠帝向曹参的儿子抱怨曹参不理政事,并说道:难道是因为我年纪太轻?曹参一直看轻朕吗?汉惠帝让曹参的儿子回家去问问曹参。
结果没想到曹参把自己的儿子给打了二百下鞭刑,并责骂自己的儿子:国家大事岂是你能够探讨的,赶快回宫去侍候。到了上朝的时候,汉惠帝对曹参说:那天是我让您的儿子问您的。
曹参立即取下帽子下跪谢罪道:陛下,你和高祖相比,谁更圣明威武?汉惠帝说:朕哪里可以和高帝相比呢?曹参又问:那陛下觉得我的才能和萧何相比呢?汉惠帝说道:你好像比不上萧何。
曹参便说:陛下说的太对了,高帝与萧何平定天下,法令制度已经十分的明确了,现在陛下您治理天下,我们这些做臣子的只需要认真遵守,不违反法令,这不就够了吗?汉惠帝答道:对。
受到萧何推荐,汉惠帝重视的曹参是不是真的没有什么作为,只顾喝酒玩乐坑皇帝呢?并没有,小编觉得曹参做的很对,当时的汉朝刚刚建立没有多久,经过汉高祖刘邦和萧何的治理,天下已经安定,各项法令制度也已经比较完善。
如果曹参为了显示自己的才能,一上台就开始大刀阔斧的改革,肯定不如让大汉朝在之前的规章制度中稳步前进的好。
果然,事实证明,曹参做相国的前后三年里,国家一片安定,百姓安居乐业,百姓都称赞曹参:“萧何制法,整齐划一,曹参接替,守而不失,做事清净,百姓安心。”
说到汉朝时期,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朝是分为西汉和东汉的,在这两个时期,很多人可能了解的更多的是西汉的皇帝,但是对于东汉的皇帝并不是很
刘邦攻入咸阳后,项羽并没有遵守此前的约定,而是将刘邦封为汉王。此后项羽又把关中一分为三,这让刘邦十分恼怒,决定和项羽开战。当时刘
张汤是西汉酷吏,他曾得到汉武帝的赏识,地位也是水涨船高。关于张汤是忠臣还是奸臣这个问题,实际上是有一些争议的,可能不能简单的做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邦上位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了诸多的功臣。对于这些功臣刘邦直接以“谋反罪”定其罪名。所
陈平作为西汉开国功臣之一,他的知名度和存在感算是比较低的。大部分不太关注历史的朋友,应该也听说过萧何、张良、韩信,但他们可能并
刘邦称帝立汉后,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他的食邑是功臣中最多的。由此也能体现出萧何地位之高,不过此后萧何还是有些
万户侯是汉朝侯爵中最高等级,因为食邑有万户以上,所以被称为“万户侯”。刘邦一统天下后,总共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如此之大的分封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又很多比较长寿的人,都但是能够过百的长寿老人真的是屈指可数,比如说这个西汉的丞相张苍,他就活到了一百
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时候,韩信其实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萧何却笃定韩信是将帅之才。那么萧何为何这么盛赞韩信呢?他
说到古代的皇帝,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基本上每个皇帝都有自己的庙号,毕竟这是对于每个时期每个皇帝的代号。但是在西汉,只有四位皇帝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说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东汉和西汉之间有很多位皇帝,那么这些皇帝都有多少位呢?这些皇帝又分
其实封国制和分封制在本质上并没有太大区别,都是皇帝把土地分给自己的子孙后代,还有异姓王。刘邦称帝后,他采用封国制有些是出于被迫
刘邦年轻时游手好闲,心慕信陵君而到处游侠,可是身无分文有时不免穷途潦倒,便来到魏地依附信陵君的门客张耳,张耳也是豪侠之人,在魏国灭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关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出名的,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讲述了一个典故,而且这个典故非常经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昭宣中兴,完全就是西汉的汉昭帝和汉宣帝所处的时期,两个皇帝的治理有方多带来的盛世。那么关于这个昭
都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能被刘邦重用的确有萧何一份功劳,但真正发现韩信,并把他推荐给刘邦的其实另有其人。对于韩信来说,他还有
西汉大臣冯唐的具体出生日期不详,但他应该活了很久,不然也不会有“冯唐易老”的说法。冯唐为人正直,直言不讳,但也因此容易得罪人。汉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汉朝的开国元勋,是刘邦手下的悍将。汉朝成立后,若当年韩信效仿萧何自污的办法,那他不仅躲不掉吕后和萧何
说到这个陕西其实墓穴还是非常非常多的,最近在陕西又发现了一座汉墓,不仅仅如此,话说还非常罕见的发现了陶仓里面装满了小米,这样的发
说起萧何,他没有张良那样的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的才起,也没有陈平的奇计迭出和佐汉安刘之策,在军事上也没有韩信的攻城略地和战无不胜
萧何除掉韩信后,刘邦不仅对他加封,还给了他500名护卫,可见当时刘邦对萧何还是非常满意的。萧何内心也十分高兴,可好景不长,后来发生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夏侯婴最开始的时候仅仅只是一个车夫,但是他竟然能够从一个车夫变成西汉的开国功臣,可想而知中间到底经历了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