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斯是秦灭六国的功臣,也是秦朝著名政治家、文学家。其实以李斯的才能,他可以获得大好前途,但最后却得了一个夷灭三族的下场。很多人不理解李斯为什么要选择和赵高同流合污,不仅害了自己还害了秦朝。李斯在位期间,参与立法,还统一了文字、车轨,算是为后人做出了不俗的贡献。但李斯却被眼前的利益所蒙骗,导致晚节不保。李斯的一生究竟该如何评价呢?
在春秋战国时期,家国观念虽然存在,但并未被士人放在首位,毕竟不管是楚国还是赵国,亦或是被视作蛮夷之地的秦国,都是周王朝的属国,皆出一脉。因此战国时期的士人秉持着“士为知己者死”的观念,许多士子远离祖国,来到他国,只为实现自己的抱负,甚至还有张仪这样的纵横家,在秦朝大殿说出“我为名利而来”这样的话语。由于当时各国都在争霸,因此都非常渴求人才,尤其是从羸弱小国艰难强大起来的秦国,更是求贤若渴,而李斯,就是在这样的背景之下,从楚国来到秦国的。
李斯是楚国上蔡人,他年轻时做过上蔡掌管文书的小吏。关于李斯为何辞官拜荀子为师的说法很多,目前最可靠的是司马迁在他的《史记·李斯列传》中记载的故事。据说李斯在一次上厕所时看到厕所里有许多老鼠,浑身污秽、面黄肌瘦,看到人就立刻仓皇逃窜。之后,李斯又在粮仓里看到许多老鼠,这些老鼠惬意的吃着粮食,胆子极大,看到人走过来也不惧怕。于是李斯感慨道:“人之贤不肖,譬如鼠矣,在所自处耳!”在李斯看来,层次决定一个人的高度,做人就一定要像粮仓里的老鼠,这样才可以出人头地,享受荣华富贵。李斯的观点也是当时士人们的主流观点,在那个充满机会的时代,每个有能力的人都想飞黄腾达。因此李斯辞掉官职,慕名来到荀子门下,并拜荀子为师。
荀子是著名的儒家宗师,但他的思想和主张却极其接近法家,因为荀子重视现实,但老一套的儒家思想很难解决现实问题,所以荀子才会以儒家宗师的身份,教出许多法家弟子,而李斯,就是其中著名的一位。
李斯学成之后,许多人都劝说他回到自己的祖国,大展才干,然而李斯却认为楚国已经日落西山,其他国家更是腐朽没落,只有秦国朝气蓬勃,因此李斯毅然来到秦国。李斯来到秦国之后的仕途颇为顺利,“至秦,会庄襄王卒,李斯乃求为秦相文信侯吕不韦舍人;不韦贤之,任以为郎”。李斯与秦王相见之后,他大谈天下局势,为秦王建言献策,他与秦王的这次谈话,就是秦朝版的“隆中对”,而李斯对于天下局势的分析丝毫不输后来的诸葛亮。料想此时的李斯,应该是意气风发、心潮澎湃而又气宇轩昂的。
在李斯的建议下,秦王派人持金玉收买、贿赂六国的君臣,以达到离间的作用,最终效果很好,因此秦王愈发器重李斯。只是正当李斯的事业进展的如火如荼的时候,秦国大臣却因为韩国间谍郑国而对他国客卿产生质疑,许多朝中元老借此向秦王上疏,希望驱逐秦国内的外国客卿,秦王采纳,下达逐客令,而李斯也在被逐之列。李斯愤而作《谏逐客书》,文章站在秦国的大业角度,分析逐客的利弊得失,引经据典,有理有据,用委婉的语气指出了秦王逐客的错误。看到李斯的《谏逐客书》后,秦王幡然醒悟,立刻取消了逐客令,而李斯也因此升为廷尉。
在秦朝统一天下的道路上,李斯的贡献是无法替代的。废除分封、实行郡县、完善法律、书同文、车同轨……秦朝统一的所有伟业当中都有李斯的印记,他就是一直默默站在秦始皇身后的那个人。如果没有发生意外,想必李斯也会成为一代名相,名垂青史,只是可惜的是,当初从上蔡走出来的那位年轻人,始终还是太过狭隘,即使他出人头地,却还是“粮仓当中的老鼠”,鼠目寸光。
李斯的政治能力和文学造诣都极高,但他的心胸却非常狭隘。当自己的同门韩非来到秦国时,他因嫉妒和害怕韩非的能力,因而害死韩非子,使得秦朝乃至整个时代失去一位法家宗师。除此以外,后人一直对秦始皇诟病的“焚书”一事,其实也是李斯所为,目的就是为了统一思想,或者说以法家思想为尊。只是李斯作为一位法家代表,同时作为秦王朝的丞相,这些行为有情可原,但当他向赵高妥协时,当初那位从荀子门下走出来的李斯就已经死了。
公元前210年,秦始皇在巡行路上暴病而亡,按照惯例,应该由皇长子扶苏继位。当赵高携胡亥找到李斯时,李斯贵为大秦帝国的丞相,他手中还有秦始皇留下来的遗诏,而赵高不过是一位太监,李斯完全有能力拒绝赵高的要求,履行秦始皇的遗诏,让扶苏继位。
如果李斯这样做了,秦朝二世而亡的历史可能会被改写,李斯自己的命运也会改写,只是可惜的是,当李斯听到赵高说扶苏会立蒙恬为丞相时,他惧怕了,他妥协了。李斯与赵高勾结在一起,害死公子扶苏和大将蒙恬,而李斯则继续做他的丞相。
只是此时的李斯早已经不是当初那位在大殿上与秦王纵横睥睨天下的李斯了,此时的他,为了讨好胡亥无所不用其极,他推出所谓“督责之术”,成为残杀忠良的工具。当秦朝即将陷入绝境时,李斯终于觉悟,他前去规劝胡亥,却因此入狱,最终因赵高的构陷以“谋反罪”而被腰斩于闹市,并被诛灭三族。
纵观李斯的一生,他年少踌躇满志,中年位极人臣,最终却落得凄惨下场,他本可以成为一代贤相,却死于自己的私欲与狭隘。正如司马迁评价道:“李斯以闾阎历诸侯,入事秦,因以瑕衅,以辅始皇,卒成帝业,斯为三公,可谓尊用矣。斯知《六艺》之归,不务明政以补主上之缺,持爵禄之重,阿顺苟合,严威酷刑,听高邪说,废适立庶……不然,斯之功且与周、召列矣。”不知若是再给李斯一次机会,他是否还会想成为“粮仓里的老鼠”。
《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一直受到大家的喜爱。第二场演出结束了,节目中的一些兄弟也将离开节目的录制。其中,沈梦辰的淘汰,让很多
通过热播《乘风破浪的姐姐》这个节目我们认识了很多“宝藏姐姐”,三十位姐姐都各自有自己的闪光点,乘风破浪的姐姐王智和李斯丹妮的
近日在《乘风破浪的姐姐》中,万茜在喂李斯丹妮吃泡芙,本以为是一个温馨和谐有爱的画面,却因为泡芙中的奶油而打破了这个画面,只见李斯
冬至清晨,杨远如同往日般准备送儿子上学,儿子却在楼道间离奇消失。而随着孩子的失踪,一系列有关爱与救赎的秘密也逐渐浮出水面……
《大秦赋》李斯扮演者是李乃文。李乃文,1974年10月18号出生,1998年因出演自个第1部电影《乐在其中之全科门诊》而正式开始演艺之旅,
其实说到中国历史上的商业发展,大家应该都清楚,商业这一块的发展意味着这个国家是否富强。在秦朝之前,商人的地位非常高,毕竟他们所担
赵佗是南越国的建立者,虽然他当时在南越的地位和皇帝无异,但其身份并不被认可。赵佗原本是秦朝将领,曾奉命攻打百越,当时秦军士气正猛
对于秦朝的过早灭亡,有人认为是意料之内,有人觉得十分意外,好不容易一统六国,然而秦朝仅存在14年就被取代了。而秦朝之所以会衰落的如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秦朝,在历史上可是第一个大一统的封建王朝。不得不说秦始皇对于中国历史有着非常大的贡献,毕竟他可是“千古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秦朝和隋朝,两个朝代之间相隔还是比较远的。但是这两个朝代都是历史上承上启下的大一统王朝,对于这两个朝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秦朝那可是盛极一时啊,秦始皇在位的时候,他可是被称之为“千古一帝”的。完成了华夏的大一统。但是后来秦朝灭亡
秦始皇完成一统大业后,便开始进军岭南百越之地。此后赵佗率领大军平定岭南,并任龙川县令。赵佗一边防止范越人反抗,一边大力安抚当地
小编认为若是扶苏登基的话,秦朝肯定不会这么快救亡了,或者说不可能历二世而亡,公子扶苏是秦始皇的长子,皇位的第一继承人,秦始皇也一直
说到春秋战国时期的秦国,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吧。毕竟在秦国有一位千古一帝秦始皇。但是在秦始皇在位期间,李斯和吕不韦两个人都是
若是秦朝延续了分封制,那么肯定不会在秦二世就速亡了,国祚肯定是要长一些的。因为分封制能很好的将矛盾转移化,局限到范围更小的各个
说到秦国那个时候,李斯作为一代宰相,可以说是一人之下万人之上。所以按照正常情况来看的话,李斯和赵高两个人如果发生什么事情的话,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迁是西汉时期的人,他生活的时间距离秦朝灭亡已经过了上百年了。那么司马迁在《史记》上描述的秦朝是不是自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朝,自从把秦朝给灭了之后,也是发展的不错。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了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新的制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朝代在灭亡之后都会有一些非常想要复国的人,比如说名气最大的就是“反清复明”。反对清朝复原明朝
提起金晨和李斯丹妮这对小姐妹,相信大家如果关注过之前的综艺《浪姐》的话,就对她们俩都不陌生。这两人的友谊
赵高杀胡亥和子婴杀赵高,再次向我们应证了一个道理:“机会是留给有准备的人的!”。赵高能政变杀了皇帝胡亥,是因为他对胡亥太了解,以
说到这个李斯,那可是秦朝的时候帮助秦始皇一统六国的丞相。帮助秦始皇很多忙的,但是后来却因为牵连被诛三族,上刑场的时候还是和自己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孔雀王朝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孔雀王朝还是非常非常有名的,而且如果拿这个孔雀王朝和我们的这个秦朝对
说到吕不韦和李斯两个人,他们都是秦始皇身边的大臣,然而吕不韦作为一个眼光非常好的人,自然是投资对了人,毕竟秦始皇最后可是千古一帝
秦国一路走来,明君能臣不断涌现,所以才能完成一统天下的伟业。按理说,秦朝建立后,可以直接网罗天下人才,但结果却是在很短的时间内,就面
李斯能够成为一代名相,是因为他前期做出了很多正确的选择,才能在秦国一路高升。谁知李斯结局却是晚节不保,被赵高污蔑谋反,最终夷灭三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秦朝的一些刑法和律法还是非常严格的,毕竟很多历史上的酷刑,都是在秦朝传出来的。比如说这个在脸上烙印就
秦二世继位后,正是吴广陈胜起义之际,而当时秦朝中的大将只剩章邯一位。章邯早期迎击起义军可以说是屡战屡胜,但后来在巨鹿之战和漳纡
公元前221年,嬴政经过了十年的征战,最终建立了首个大一统封建王朝。虽说天下已经大一统,但是人心却并没有一统。被灭的六国,每一个都
说到秦朝,大家都很熟悉看来,但是说到这个秦朝的军队,大家肯定都望闻止步。就是因为秦军的制度非常的严格,尤其是对惩罚的制度,不然秦军
这段时间对于秦朝灭亡的时候有着一些说法,说是秦朝灭亡之际,有30万的正规军防守着匈奴,守护着华夏大地的北门;60万镇守着百越,守护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