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龙所著作的陆小凤系列的小说《决战前后》里面,除了白云城主叶孤城与孤高剑客西门吹雪之外,还有一个人让人的印象非常深刻,这个人就是杜桐轩,人称城南老杜。在小说的开端的情节中,他与号称仁义满京华的李燕北之间的一场赌注,是整部小说的线索人物之一。
古龙书迷都知道,陆小凤的名字和武功来源于李商隐的《无题》:"身无彩凤双飞翼,心有灵犀一点通"。同样的,城南老杜这个人物也有其原型:在"上海皇帝"杜月笙公馆的客厅里,悬挂着民国首任大总统黎元洪秘书饶汉祥手书的一副对联:"春申门下三千客,小杜城南五尺天",城南老杜,即出于此。
对民国历史略有了解的人都知道,上海滩有三位黑道大亨:黄金荣、张啸林、杜月笙。论辈分,杜月笙不如黄金荣;论凶悍,杜月笙不如张啸林。但为何最终只有杜月笙被称为"上海皇帝"呢?
其实从他的生平事迹看来,除了他的豪阔,更重要的是他为人处事的风范与气度,虽然身在江湖,但心胸之大、眼界之宽、人脉之广、手腕之圆滑老道,着实担得起"皇帝"这一名号。
杜月笙虽然读书不多,但多有妙论遗留后世。他曾说:"钱财用的完,交情吃不光,别人存钱,我存交情。"杜月笙能够横行上海数十年而不倒,他在黑白两道存下的"交情"的确起了大作用。
杜月笙"存交情"的一大方式,就是有恩必报。在他的发迹史中,黄金荣是一个关键角色:杜月笙十四岁时,拜在青帮头目陈世昌门下,并由陈世昌介绍,在黄金荣手下当差,从此一发不可收拾,一步步走上了上海青帮的顶点。
虽然后来杜月笙已经可以和黄金荣平起平坐,但他一直还记着黄金荣提拔他的旧恩。1920年,上海督军卢永祥的公子卢筱嘉在黄金荣的荣记大舞台听戏,冲黄金荣力捧的名伶露兰春叫了一声倒好,被黄金荣派打手揍了一顿。
隔天,卢筱嘉找上门来,带着人马将黄金荣绑架了。得知消息的杜月笙上下打点,花了三百万大洋,终于把黄金荣赎了出来。
除了有恩必报,杜月笙还着意结交各界军政名流:黎元洪下台后,四处受人冷遇,但到上海时,杜月笙却招待得极为热情周到,前文提到的那副对联便是此时所得。
在当时的杜公馆中,可说是高朋满座,往来皆无白丁:少帅张学良、名士杨度、章太炎、章士钊等都曾是杜月笙的座上客,杜月笙的"月笙"二字,便是章太炎所起。
1931年,杜月笙花五十万大洋,在浦东高桥修建了"杜氏祠堂"。落成之日,国民政府自蒋介石以下,何应钦、胡汉民、孔祥熙等一干大员和段祺瑞、徐世昌、曹锟等北洋元老纷纷送来匾额祝贺。
三天的庆典中,杜月笙请来以四大名旦为首的各路名角献艺,累计开席上万桌,盛况空前,堪称民国第一堂会。
历来对杜月笙的评价褒贬不一,但有一点是各方所公认的:杜月笙在民族大义上不含糊。
抗战期间,上海滩三大亨的行为迥然不同:张啸林非常干脆的当了汉奸,最终被戴笠派人暗杀;黄金荣虽不愿与日本人合作,但舍不得上海的偌大事业,只能委曲求全;而杜月笙却毫不动心,先赴香港、后去重庆,始终拒绝日本人的收买。
不仅如此,淞沪抗战期间,杜月笙掏出大把真金白银,资助抗日军队:谢晋元率部死守四行仓库,抵抗日本数万人进攻时,杜月笙筹集五卡车物资,冒死送去宝贵的补给;向抗日军队捐献5000把手枪,还集合自己的门徒1500人,组建抗日别动队,真刀真枪的与日本人交战。
淞沪抗战失败后,杜月笙带头将自己拥有的数艘轮船在江面上凿沉,堵塞长江航道,延缓了日本军队进入长江。
来到重庆后,杜月笙出任中国红十字会副会长。他亲自筹建了重庆医院,收容救治了大量受伤的抗日军民。他还在私下里援助过八路军,帮助购买过许多军用的通讯器材,当日本人在抗日根据地实施毒气战时,杜月笙立即购买了1000个荷兰生产的防具面具,辗转送到八路军手中。
除了明面上的抗日工作,杜月笙还充分利用他在青帮中的龙头地位,在严令手下门徒不得做汉奸的同时、还组建了人民行动委员会,统领各地江湖帮会,通力抗日。
总之,不论杜月笙之前的所作所为如何,在抗战期间,他做了一名中国人所应该做的一切,应当得到承认和纪念。
现在网络上讨论起杜月笙来,往往着眼于他做的诸多正面事迹。但不能讳言的是,杜月笙之所以能够攀交情、搞慈善,做出一副社会名流的姿态,其根源仍然是他有着冠绝民国的财力,而他的生财之路,就不怎么光彩了。
投奔黄金荣之初,杜月笙先是负责经营他名下的赌场:"公兴俱乐部",后来又贩卖鸦片,自此获得了人生的第一桶金。
随着在帮会中地位的增长,杜月笙敛财的路数也越来越多,但总不过"黄、赌、毒"三项。1925年,杜月笙联合张啸林、黄金荣,在上海成立了三鑫公司,垄断了法租界的毒品交易。依靠法国人的势力,三鑫公司建立起了一张涵盖上海、西贡、马赛等地的毒品交易网络,有研究材料表明,当时世界上的海洛因交易,百分之八十以上要经过三鑫公司。
如此规模的毒品交易,杜月笙自然赚的盆满钵满。据统计,当时三鑫公司一年的利润,甚至超过整个北洋政府全年财政收入的三分之一,称得上是富可敌国。正是有如此强大的财力支持,杜月笙才能够挥金如土。据当时人估计,杜月笙全家一年的日常花销,竟达到两百万大洋之巨,奢靡程度令人咋舌。
即使在抗战期间,杜月笙在积极运作抗日事宜的同时,也没有放过一切能够生财的机会。在重庆期间,杜月笙创办中华贸易信托公司等多家贸易机构,在后方与沦陷区之间大搞物资贸易,大大的赚了一笔。
虽然杜月笙也曾开设银行、医院等机构,竭力想要将自己的身家洗白,但事实就是事实,杜月笙的巨大财富中始终有着挥之不去的血腥与黑暗。
说杜月笙的结局是一个悲剧,似乎有些言过其实,毕竟在上海滩三大亨中,能够平安善终的只有他一人。但正如他自己所说:"那些政治大官,其实当我们是夜壶。晚上尿急了,想到用我们。用完了,一脚踢到床下,嫌我们又脏又臭。"
在杜月笙的发迹路上,没少做这些"又脏又臭"的事,其中最为臭名昭著的,就是他参与"四一二"反革命政变,帮助镇压上海的工人运动的残酷之举。
1927年4月11日晚上,杜月笙邀请上海工人运动的领袖汪寿华到府上做客,汪寿华为了摸清青帮对工人运动的真实态度,慨然只身赴约。
但当汪寿华到来后,杜月笙忽然变脸,指使打手打晕汪寿华,并将他装入布袋,活埋在了上海的枫林桥。随后,杜月笙等三大亨的手下倾巢而出,四处袭击工人纠察队,成为了这场反革命政变的主要凶手之一。事后,杜月笙被国民党授予了一个少将的头衔,一时之间大出风头。
但是,抗战胜利后,上海的租界已然消失,凭借租界实力发家的黑帮失去了最大的依靠。此时的杜月笙也失去了以往说一不二的地位,成为了国民党眼中的多余人物。
1945年,当杜月笙从重庆坐火车返回,接近上海时,他的门人传来消息,上海北站竟然挂满了声讨他的标语,而组织悬挂这些标语的,竟然是他的昔日门生、如今的上海市副市长吴绍澍。
1946年,上海参议会选举,杜月笙也参加了,但在投票前,蒋介石派人给杜月笙带话,希望由自己的亲信潘公展担任议长。失望透顶的杜月笙虽然在随后的投票中以最高票当选议长,但马上宣布辞职。从此,杜月笙刻意远离政治,专心做起了生意。
上海解放前夕,国共双方都曾经争取过杜月笙。然而,他权衡再三,终于还是举家迁往香港,从此再也没有回到过上海。
1951年,杜月笙在香港去世。去世前,杜月笙将历年来别人给他写下的所有借据找出来,吩咐子女将这些借据全部烧掉。在他看来,走到生命的最后时刻,无论是他欠别人的、还是别人欠他的,只能统统一笔勾销了。
弥留之时,杜月笙留下了这样一句话:"我没有希望了,你们还有希望,中国还有希望。"这位最后的青帮大佬,却留下了这样的遗言,的确是意味深长,耐人寻味。
杜月笙去世之后,他的门徒等人就希望能够找人写出杜月笙的传记,最终由恒社同人公决,请当时颇负盛名的章君榖执笔。 不过,杜月笙的传记不好写。杜月笙事迹虽多,但杜月笙毕竟是青帮出身,留下的文字材料不多,门徒更是多白丁。
于是,章君榖采用了跑新闻的写法,白天带着录音机采访杜月笙的亲朋好友。
到了晚上再把收集的资料整理。 当时写出来后,在传记文学杂志登出,一发表就好评如潮。 就连杜月笙的门人陆京生看了也赞叹不已。 说这本书里的人物写谁像谁,如果杜月笙自己来写自传,大概也就是这个样子了。 而且章君榖原本就是沪上人物,他写作时保留了当时不少的俚语俗话,一下把读者拉入到旧上海那个风云变幻的时代。 这套书后面引进大陆,成为杜月笙唯一值得阅读的权威传记。如果你要了解杜月笙,读杜月笙传,这一本就可以了。 很多人也常问我,自己情商低,应该看什么书,我一般推荐三本书,一本是杜月笙传,一本是胡雪岩传,一本是曾国藩传。当官要读曾国藩,经商可读胡雪岩,混社会当然可以看一看杜月笙传。 前面给大家推荐过这套书,不到一天多就卖完了,好多读者在问,但也没有补上。因为这套书现在是尾货阶段,而且后面不会再加印了。毕竟杜月笙是一个争议人物,不好评说。
她是上海青帮大佬黄金荣的前妻,她一生叱咤风云,黄金荣虽然名义上是上海青帮的头头,但实际上林桂生才是青帮的创始人,才是这一黑帮组织
无论是清末,还是民国,对于近代的中国来说,需要的是专制,而非民主。身处水深火热之中百姓,迷茫的中国,渴望强人政治,需要有一个英雄强势崛
杜月笙,上海滩三大流氓之一。他心狠手辣,杀人如麻,却又明辨是非,爱国护家。有人曾用六个字评价他:有本事,没脾气。从1个水果小贩混成上
林桂生是上海本地人,其父是当地一个小有势力的流氓,与林家交往的也多是黑道人物,从小在这样环境下长大的林桂生就成了一个不爱红妆爱
于震主演青帮小老大叫《上海滩生死较量》。《上海滩之生死较量》是由王少威、由甲、赵伟编剧,赵青,王德功执导,于震、胡可、范雨林、
最近正能量电视剧备受好评,从《觉醒年代》开始,演员们优秀的人演技配上制作精良的历史背景,再加上那一段革命先
先说一下这位民国时期的作者,名叫许啸天,汉族,是个江南人,同盟会的元老级人物,之后远离了政治。早在17岁的时候就减掉了长辫子投入到了
在中国二十世纪的上半业,中国的经济命脉,中国的政治被当时的四个大家族控制着,这四个家族分别是蒋家,宋家,孔家和张家。当时张静江在接
蒋方良是蒋介石长子蒋经国的苏联媳妇,蒋方良只是这位苏联媳妇的中国名,原名叫做芬娜·伊巴提娃·瓦哈瑞娃。在中国抗日战争的这8年
说起中国近代史上的上海,那真是一个鱼龙混杂的地方。黑帮云集,青帮,斧头帮,各种各样的黑帮势力到处都是。都知道杜月笙是青帮的老大,很
说起败家娘们,估计很多人就会想到香港的章小蕙了,她的败家事迹简直是让人叹为观止,愣是败光了2个亿万富翁,不得不说她真的很牛。然而
说到明国时期的黄鱼其实大家多多少应该知道的,其实就是一种金条了,但是我们经常性的看到一些电视剧里面好像送黄鱼都是一箱一箱的送
春节作为我国的一个非常重要的传统节日,可能我们很多人所了解的春节的历史,就是它是如何在漫长的时间里演变到现在的样子。但是可能
说起周佛海相信大家都不是太陌生了,他是咱们中国共产党的早期领导人,出生于湖南省沅陵县凉水井镇窝溪村。在早年的时候去日本留过学
说起杜月笙,相信大家都不会太陌生了,这是曾经在上海滩上叱咤风云了半个多世纪青帮老大,在当时的上海可谓是家喻户晓,社会的各界人士没
1930年我国与外界尤其是与日本之间的政治关系非常的紧张,为了应付未来即将发生的民族危机,南京国民政府展开了一系列军备筹建。其中
1926年年底,我国军阀混战时期,蒋介石作为北伐军的总司令,率领着10万军队开始了中国近代历史上的又一次北伐。在那个时候,当时很多人都
说去杜月笙,相信大家都不陌生了,曾经民国时期上海滩黑帮老大,原名叫做杜月生,被称之为上海滩的“黑帮教父”。与“青帮头子”黄金荣、
说起杜月笙,了解过民国历史的小伙伴们对这个名字肯定不陌生,1951年8月,曾经的上海滩大亨杜月笙病逝于香港。杜月笙是我国近代史上颇
《智取威虎山》这部经典电影相信大家都看过了。在我国早年期间,《智取威虎山》是以样板戏的艺术形式呈现在大家面前的,到了现在已经
说起人贩子,这是我们很多人都非常憎恨的一类人,事实上也确实这样。人口贩卖在我国是屡见不鲜。有多少父母看到自己的孩子被人贩子拐
银元这个东西,相信很多朋友们在影视剧中都有看到过了,这个就是历史上的普通家庭中一个月最基本的生活支出货币。如今人们的生活水平
在我国民国时期,1934年端午节的这一天,武汉市的武昌区粮道街61号爆发了轰动一时的“武昌掘金”案件。这起案件被称之为民国时期四大
说到蒋介石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蒋介石是国民政府总统,也是历史上非常了不起的人物,当然了,对于蒋介石,有的人说蒋介石非常非常坏
说到鲁迅小编相信很多人都是知道的,鲁迅原名周树人,是近代史上非常有名的文学家,鲁迅其实之前是一名医生,后来为了国家,为了人民,弃医从
相信各位亲们对杜月笙这个人不会很陌生了吧,毕竟如今有很多电影或是电视剧都专门有去拍这个人物的传记。问起这老一辈人,都知道这杜
民国36年(1947)年,在如今的武汉汉口发生了一桩奇案,这便是“双钉血案”。这起案件不仅仅轰动了武汉三镇,成为了老百姓茶余饭后的热门
最近在看杜月笙的故事,发现这个人很有意思,也很有能耐,的的确确也是一位厉害人物,还是挺让人敬佩的,最近看到了他的故事,话说他死之前做
张学良是民族英雄,而且也是民国四大美男之一。不过西站事变后,张学良就被蒋介石关了起来,这一关就是52年,等到蒋经国逝世后张学良才恢
蒋介石一生活到88岁,期间一共经历了四任妻子。当然其中最有名的肯定还是宋美龄,但是宋美龄和蒋介石属于政治联姻,两人之间并没有什么
说到杜月笙孟小冬,相信很多人对他们都可以说是非常熟悉的了,孟小冬是杜月笙的五太太,也是一位非常著名的京剧演员,是京剧著名老生余叔
说到杜月笙其实很多人都知道这个人,毕竟这个人真的是名声远扬了,但是就在1952年的8月16日,也就是历史上的今天他却逝世了,所以说再厉
在中国近代史上,都说宋氏三姐妹是美丽到了极点,个个的身世都是豪门,令蒋介石,孙中山,孔祥熙这三位中国近代史上的名人倾心。就在91年前
说起蒋介石,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他是中国近代历史上国名党的总司令。在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他成为了中国的最高统帅,到了中国解放战
说到民国时期的华夏首富盛宣怀,相信大家多少都会有些许印象了,这个人开创了中国多个“第一”,是中国实业与商业的领军人物。赚了这么
1949年的4月份,在上海滩一度叱咤风云的杜月笙算是穷途末路了。当时蒋介石撤退的时候一再多次召见他,想要让杜月笙跟着自己一去逃到
说起蒋介石身边的那些红人,了解的朋友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陈诚了。这人也没给老蒋灌什么迷魂药,反正就这么牛逼哄哄的在老蒋身边红
在民国时期,上海滩鱼龙混杂,四处都充满着不安,尽管如此,此处还是涌现出了不少的名人。所谓的乱世出英雄,那个年代的上海滩,若是提起杜月
说起杜月笙,可能年轻一带的人有很多不清楚的,但是老一代人的人绝对是没有不知道的。杜月笙可是在上个世纪二三十年代的上海滩上,无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