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人将乐进列入曹魏五子良将之一,不过论知名度乐进完全不如张辽、于禁、徐晃和张郃。《三国演义》中,乐进虽然是最早投靠曹操的武将之一,但他出场的戏份并不多,整体表现一般,最后中了甘宁一箭,便再也没有登场。那乐进一生到底立过哪些功劳呢?其实乐进也有不少高光时刻,而且对手都是敌方大将,含金量算比较高,加上乐进的资历,位列五子良将并不意外。
《三国志》作者陈寿曾说过这样一句话:“太祖建兹武功,而时之良将,五子为先。”曹操戎马一生,对内灭二袁、平吕布、破张绣等割据势力,对外降服了南匈奴、乌桓等,最终完成了统一北方的大业,乃时之英雄也。当然曹操能有如此成就自然是大业离不开身边的谋臣良将辅佐,说到曹操身边的良将,陈寿写到了“五子为先”,即有五位良将是最为突出的,他们是谁呢?即于禁、张辽、徐晃、张郃和乐进。
于禁是曹魏众多名将中第一个被授予假节钺的人,在曹操时期,于禁是外姓将领中知名度最高的。张辽镇守重镇合肥多年,屡败孙权,以八百精兵破十万吴军名震天下,“张辽止啼”的故事更是世代流传。徐晃襄阳败关羽,曹操曾赞其“有周亚夫之风”。张郃街亭败马谡,多次抵御诸葛亮北伐,是后三国时期曹魏的柱国之臣。
而说起乐进,想必很多朋友都会有种陌生的感觉,乐进在后世的名气确实是远不如前四者,然却得与前四人并入五子良将之列,实在让人捉摸不透,那么乐进为何能“挤进”五子良将呢?主要有以下几个原因:
乐进追随曹操的时间比于禁还早,他是五子良将中资历最老的一人。据史料记载,于禁是于初平三年(192年)投入曹操帐下的,而当时的乐进早已是曹操的心腹将领,为什么这么说呢?看看这件事我们便知:
初平元年(190年),曹操讨伐董卓失利,损兵折将后曹操亲往扬州征兵,并同时派乐进回本郡征兵。据《三国志》记载:“遣还本郡募兵,得千余人,还为军假司马、陷陈都尉。”而乐进也因征兵有功被升为了军假司马、陷陈都尉。
乐进确实没有张辽破吴,张郃夺街亭那样流传千古的功绩,但并不能因此否定乐进。那么乐进都有哪些战功呢?我们一起来了解下:
一:募兵之功。
二:征战四方。濮阳破吕布,乐进因功被封为广昌亭侯。征张绣,攻刘备于小沛,乐进因功晋升为讨寇校尉。曹操与袁绍对战时,生擒袁绍部将淳于琼,烧毁乌巢粮草的领军将领正是乐进。曹操南征刘备孙权时,也皆有乐进的身影。
只知张辽威震逍遥津,然当年那场魏军以少胜多的合肥之战又怎是张辽一人之功,时镇守合肥的将领乃是张辽,李典和乐进三人,后来也是三人合力才彻底将吴军给击退的,我们不能只放大张辽之功而忽视乐进和李典。
乐进之功绝非文聘、田豫、满宠、臧霸等人可比的,他能位列五子良将之列无可厚非。
都说赵云在刘备麾下不受重视,但赵云也是蜀汉五虎将之一,并且他的个人人气一直很高。那这次我们来做个假设,如果赵云是曹魏将领,那以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乐进作为曹操的爱将,同时也是五子良将之一。对于他的实力,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而且他和关羽之间的对战,可是很精
五子良将地位最高、军权最大是口碑最差,存在感最低的于禁。这里讲的是在水淹七军之前,水淹七军之后于禁都别俘虏了,乐进也死了,都少了
说到五子良将里面的乐进,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吧,毕竟在三国演义里面,乐进感觉非常弱的样子,可是俗不知,在三国正式当中,乐进的实力非
不知道大家看完三国对田豫的印象深不深,其实田豫是曹操手下的一员大猛将,实力和赵云不相上下,而且还击败过孙权立下大功。不过这样的
三国时期可以说是一个名将辈出的时代,很多人都能说出三国时期很多名将的名字。而在曹操手下,也有著名的“五子良将”,虽然说这个名号
五子良将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是和五虎将齐名的大将。但八虎骑就没什么历史考究了,而是后人给曹操这些宗亲们起的名字。那五子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