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实在现在看来,上一任皇帝选择一个下任皇帝的候选人,也是一件类似于下赌的事情,选对了,皇帝勤勉朝政,治国有方,国家能够繁荣,选错了,皇帝昏庸无能,也会把整个国家一起拖垮。在西晋的历史上,就有过这样一个“傻子”一般的皇帝,而且还是晋武帝司马炎经过考虑之后最终决定的。那么,既然这样,为什么选出来的还是一个没有治国才能的人?难道只因为嫡长子的身份吗?
自从秦始皇以来,中国历史上大约出现了数百名皇帝。在这数百名皇帝中,既有青史留名的圣主明君,也有遗祸无穷的昏君庸主。而在这些昏君庸主中,最有名的代表就当属西晋的第二位皇帝、晋惠帝司马衷了。
司马衷是晋武帝司马炎之子,司马懿的重孙子,从小就表现得为人痴呆,“何不食肉糜”就是这位“傻皇帝”当太子时的“杰作”。而司马衷登基之后更是无力处理朝政,以至于引发了著名的“八王之乱”,西晋也因此短命而亡。
说起来有意思的是,司马衷在当太子的时候就是满朝皆知的“傻太子”,很多重臣当时都劝晋武帝换太子。可是在明知太子是个“白痴”的情况下,有过犹豫的晋武帝还是把皇位传给了司马衷,这又是怎么回事呢?
首先,司马衷是晋武帝的嫡长子(司马衷的同母哥哥两岁时便夭折)。根据中国古代“嫡长子继承”的礼法制度,司马衷本就应该立为太子。“嫡长子继承制”的关键就是保证皇位继承的稳定性,晋武帝也不敢随意改变。
其次,司马衷此人虽然昏庸无能,但并不是一个医学上的“先天白痴”。根据史书记载,司马衷的基本智商还是相对正常的,那些笑话基本都是生活环境和教育的问题。晋武帝可能觉得这个儿子还能教育好,所以没有换太子。
第三,司马衷的儿子司马遹是幼年聪慧。晋武帝很喜欢这个孙子,评价其是“此儿当兴我家”,曾经当着群臣的面夸司马遹很像当年的晋宣帝(司马懿)。可能是出于对孙子的喜爱,晋武帝最终还是将皇位传给了司马衷。
最后,西晋是在士家大族的支持下建立的,因此西晋士家大族的政治影响极大,就算皇帝也要看他们的脸色。司马衷之母杨艳是弘农杨氏出身,东汉时期就是“四世三公”的大士族。单论家世的话,司马皇族都比不上杨家。
司马衷之妻贾南风的娘家在东汉时就是大姓,曹魏时期更是一等大士族。贾南风之父贾充在司马氏篡夺曹魏的过程中立下了汗马功劳,被尊为“西晋开国第一功臣”。论政治影响的话,贾家在当时是西晋第一等的政治大家族。
正因为司马衷的母族和妻族都是当时第一等的大士族,在他们的庇护下,司马炎才没有换太子。可以说司马衷能够成为昏君表面上看是司马炎的错误决策,实际上是西晋士族门阀政治缺陷引发的直接恶果。
说到这个晋朝的开国皇帝司马炎,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是司马懿的孙子,在实现统一全国了之后,骄奢淫逸,怠惰政事。可以说是对于
说到司马昭,大家肯定都会想到这句话“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吧?不得不说,司马昭的野心还是很大的。但是在正史种,司马昭是因为中风而死
司马昭灭蜀后,过了两年他便病逝,所以没时间接着伐吴。此后司马炎登基称帝,改朝换代,但他为何又等了十几年才决心出兵伐吴呢?实际上,东吴
说到西晋傻皇帝司马衷,大家应该多多少少都了解关于司马衷的事情。而且他还是历史上有名的“傻子”皇帝。对于这个事情,还是非常好奇
看过三国演义的小伙伴们肯定知道这一幕,那就是在刘禅死后,司马炎在刘禅的随葬品当中放了三样东西,草鞋、戏服以及酒杯。司马炎放这三
三国归晋随时历史大势所趋,但是司马氏所开创的晋朝却让后世感到很难堪。所谓大乱之后必有大治,哪层料到晋朝却又快速的开启了另一个
有句俗语叫做“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讲的就是司马昭对帝位的觊觎之心不是一天两天了,但事实上他却始终没有称帝,而是立了一个“傀儡
汉族的历史上曾经发生过一次几近灭绝式的灾难,那就是西晋时期的“五胡乱华”,这件事情说起来让人心惊,汉人在这一场灾难中几乎被屠杀
话说媳妇和公公婆婆的关系问题好像从古到今一直是个大难题,不仅我们现代人苦恼,古代人好像也没找到个解决办法。但是我们今天要说的
可能在三国时期谁都没想到最后的赢家会是司马懿,司马懿在世的时候已经完全架空了曹氏,所以他的两个儿子才能那么如鱼得水就连皇帝都
很多人都认为,三国时期,篡夺曹魏政权建立晋朝的司马家族,或许都是司马懿那样的阴险狡诈之辈,正所谓“鹰视狼顾”,从面相上面就已经是奸
晋武帝司马炎是晋朝开国皇帝,此后他发动灭吴之战,重新统一了全国。但总感觉晋武帝在一众皇帝中的存在感并不高,虽然他是开国皇帝,还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