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汉朝初年其实也还是有非常多的话可以说的,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在这个朝代建立起来也是非常的不容易的,可以说还真的是内忧外患了啊,所以在处理了内患之后,那么对于他们来说外患是不是也更加的可怕呢?下面我们就这个问题一起来分析揭秘看看吧,感兴趣的网友可一定别错过了!
谈论西汉初年的汉匈战争,最常被拿来说的例子是两个:“白登之围”和“冒顿单于致信羞辱吕后”。
这两个情节曲折的故事,再配上汉朝长期施行的和亲政策,送女人给蛮夷换取和平的屈辱,借以撩拨男性观众们的神经,最后得出一个看似正确的结论,就是汉初曾经患上“恐匈症”,这个病,直到雄才大略的汉武帝才得以根治。
这样的故事,如果再加上“弱宋”的岁币和蒙古骑兵横扫欧亚的威能,足够成为某些一知半解者笃信的定论,然而,事实并非如此。
在汉初君臣的眼中,匈奴从来都算不上汉王朝的大患,其军事力量更是摆不上台面。
不信?
那就引用不同时代的几句时人的评断,以助理解。
根据诺因乌拉匈奴贵族墓出土的衣物复原的匈奴人形象
《汉书·晁错传》:
今匈奴地形、技艺与中国异。上下山阪,出入溪涧,中国之马弗与也;险道倾仄,且驰且射,中国之骑弗与也;风雨罢劳,饥渴不困,中国之人弗与也:此匈奴之长技也。若夫平原易地,轻车突骑,则匈奴之众易挠乱也;劲弩长戟,射疏及远,则匈奴之弓弗能格也;坚甲利刃,长短相杂,游弩往来,什伍俱前,则匈奴之兵弗能当也;材官驺发,矢道同的,则匈奴之革笥木荐弗能支也;下马地斗,剑戟相接,去就相薄,则匈奴之足弗能给也:此中国之长技也。以此观之,匈奴之长技三,中国之长技五。陛下又兴数十万之众,以诛数万之匈奴,众寡之计,以一击十之术也。
这里是汉文帝时晁错的一道上书,里面谈到了匈奴和汉军的长技,匈奴有三,汉军有五,非常有意思的是,匈奴的长技并非我们理解的“平原无敌”的蒙古骑射,反而是:
能爬山越溪的良马,也就是越野能力;
山川谷地往来驰射的骑术, 也就是山地作战能力;
顶风冒雨抗冻挨饿的坚忍,也就是持续行军能力。
反倒是平地冲锋、弓弩对射、或是下马格斗这些真正的战阵对抗,全都是汉军胜出,最后说起数量,汉军完全是以十当一。
说的直白点,此时的匈奴骑兵与后世能骑射骚扰,也能重骑兵冲凿的蒙古骑兵根本不是一个物种,反而更像先秦时代的山戎、北宋西军面对的横山蕃部,翻山越岭你不行,真刀真枪我不行。
这种状态,一直维持到了现在网上著名金句“明犯强汉者,虽远必诛”的发明人陈汤的时代,也就是晁错之后150年左右,《汉书·傅常郑甘陈段传》记载陈汤的评价:
夫胡兵五而当汉兵一,何者?兵刃朴钝,弓弩不利。今闻颇得汉巧,然犹三而当一。
也就是说,在匈奴从汉地吸收了大量文明成果之后,其在军事上也不过稍稍拉近了与汉军之间的差距,由五个顶一个,进步到了三个顶一个……
西汉军队复原图
有人或许会说,这是汉武帝打出来的自信,恰恰相反,在汉武帝之前的晁错口中早有评断(《汉书·晁错传》):
胡人衣食之业不著于地,其势易以扰乱边境。……今使胡人数处转牧行猎于塞下,或当燕、代,或当上郡、北地、陇西,以候备塞之卒,卒少则入。陛下不救,则边民绝望而有降敌之心;救之,少发则不足,多发,远县才至,则胡又已去。聚而不罢,为费甚大;罢之,则胡复入。如此连年,则中国贫苦而民不安矣。
匈奴因为游牧生产、生活方式,免不了骚扰边境,对于汉地的侵害,也不过主要是对边郡的疾行抢掠,你调兵防备,人多了他就跑,人少了他就来,问题是兵多成本就高,撤了屯兵,他又来,不胜其扰,整体上,晁错算的就是一笔经济账。
所以晁错开出了药方,就是移民实边,或者说用厚利诱民实边,最终兵民一体,抗拒游牧人的抢掠。
今人看史书就能发现,虽然汉文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匈奴入塞的记载一直到汉武帝时代仍是持续不断,可见被动防御下的汉朝边境仍不安宁。
然而,当我们细读史书,又会发现,在汉初的朝堂之上,对于匈奴的议论并不少,却从没有将匈奴视为能够威胁汉朝存亡的政治问题,算的往往是经济账、面子账,换句话说,它就是个小把戏,恶心,却不可怕。
之所以如此,司马迁在《史记·匈奴列传》里已经写得很清楚:
兒能骑羊,引弓射鸟鼠;少长则射狐兔:用为食。士力能毌弓,尽为甲骑。其俗,宽则随畜,因射猎禽兽为生业,急则人习战攻以侵伐,其天性也。其长兵则弓矢,短兵则刀鋋。利则进,不利则退,不羞遁走。
匈奴的兵员实际上就是普通的牧民,依靠他们的生活技能来从军作战,而他们的武器则非常落后单调,长兵,也就是及远的武器就是弓箭,短兵,也就是肉搏武器则是刀和鋋,即短矛。
胡汉交战图,匈奴人用的就是短矛、剑和弓
从考古发掘来看,匈奴的弓多木质,上有华丽的装饰构件。由于木头容易腐朽,目前还没有发现完整的匈奴弓,大多是一些残留的弓饰件,具体形制无法得知。但根据弓腐朽后残留的痕迹看,其最大长度可达1.3米,而箭头材质则多种多样,有铁、铜和骨质,其中铁质的箭镞占多数。
在短兵上,除了缴获或者仿制的汉式环首刀,匈奴人自己的“鄂尔多斯式”刀都非常短,一般长度都只有20—30厘米,早期的匈奴剑也不长,一般也只有20—30厘米,不过由于匈奴人和西域、中原都有长期接触,后来也开始拥有近一米的长剑。匈奴人使用的肉搏武器还有短矛“鋋”,可击刺也可投掷,类似中原戈的鹤嘴锄,以及各类狼牙棒。
身穿木质风翼甲的古代武士复原图
至于说甲胄,匈奴墓葬中既有中原式的铁扎甲,也有斯基泰式的青铜鳞甲,更有意思的是,由于材料获取的不易,匈奴人还有木甲装备,比如匈奴统治下的北方的丁零人往往用木板保护手臂和腿部,甚至做成高高的风帆状物来遮挡箭与寒风。
整体来说,无论是武器装备还是作战方式,汉初的匈奴人对于汉军只有劣势,没有多大的优势,所以才无力进行真正意义上的主力会战,那么或许有人会反问,“白登之围”算怎么回事?这个,且听下回分解。
汉代的建立给国人注入了一个反抗和不屈的精神。1、因为汉代是第一个由最底层人民建立的王朝;2、并且给以后所有的被压迫的人民一个
在宋辽金的时候,早就不见匈奴的身影。长城从秦汉时代就是为了抵御匈奴而建立的,与我汉族争斗近千年,怎么就突然不见了?其实在宋朝更早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汉灵帝晚年时期,遭遇着选取皇太子问题。何皇后生要皇子刘辩,自小送养在坊间一个姓史的道长家中。刘辩比刘协年老,并且是皇后娘娘所生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脏唐臭汉”四个字并不怎么陌生,多多少少也都听过,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唐朝和汉朝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
最近看到一些人留言,他们也都说了,这个汉朝的皇帝好像都比较喜欢寡妇,仔细一分析好像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现象,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因为萧何把韩信留住,最后才帮刘邦战胜了项羽。不过最先发现韩信的人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场战争会想这一场战争那般充满着魔力,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伟大王朝的诞生。在这场战争当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经历了各种洗礼的,要么是被灭亡,要么就是被取代了。但是历史上这个汉朝,虽然有很多,比如说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匈奴人,一直都是那种非常凶猛的,而且和汉族一直都是水火不容的那种,但是最后还是把匈奴给消灭了,所以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朝,自从把秦朝给灭了之后,也是发展的不错。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了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新的制度
位于河北的武安磁山以及河南新郑裴李岗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当中,都有出土过大量的犬类遗骸,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上豢养家犬的
刘定国在历史上,是一位不怎么被人们熟知的人物。那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刘定国的故事,看看汉武帝为什么要处置刘定国,还将他的封国
在我国的历史上,结束了数百年大混战,突然间大一统的估计只有秦国和隋帝国了。但是这两个都是毫不例外的在一统之后不到一代人的时间
其实说到清朝的功臣,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尔衮,当然他确实是清朝建立不可或缺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李成梁,多尔衮的功绩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中行说这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这个人可是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中
说到匈奴这个民族,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是一个游牧民族,基本上居无定所,所以常年征战和汉人打交道也是无可厚非,但是为什么匈奴人抓到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些朝代的对外战争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对外战争其实要看这个胜率的,那么这个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
说到烤串,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喜欢吧?毕竟烤串这个东西,在中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仅是现代,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烤串,尤其是
东汉末期,汉皇室基本已经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在乱战中,曹操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真正的掌权者。从他迎奉天子那一刻开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
汉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王朝了,继秦朝之后。而且汉朝还分成了东汉和西汉。对于这个王朝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
说到古代各个王朝都有各自的制度,而且每个皇帝也都有自己特殊的手下,比如说明朝时期的锦衣卫,那可是响当当的,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再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在古代非常的重要,毕竟是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一个文明强盛的重要途径。但是话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