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今天一起来看看历史上的唐朝,历史上的唐朝非常的强大的,我们都说盛世唐朝。其实,当时的唐朝不管在经济上,军事上还是社会风气实力都很强,在这种环境下,人们的生活还是很富裕的,不过,说到唐朝就要说到唐朝的开国皇帝李渊了,当时的李渊和隋朝的隋炀帝杨广其实是兄弟,为什么李渊会把杨广推向深渊的?当时的李渊又是怎么做的?具体的一起来看看!
将杨广推向火坑
就在李渊刚刚下定决心造反,并且和手下人精心谋划时,命运和李渊开了一个天大的玩笑。
杨广的第二封诏书到了,其内容是:赦免李渊无罪,恢复原职。
恢复原职?哇噻!杨广怎么了?苍天啊!大地啊!这是哪位天使大姐,让我们的杨广先生良心发现啊,居然赦免了我。
高兴归高兴,接下来的一个问题是:造反的理由没了。这可令李渊一时不知所措。
“要不再等一等?毕竟现在师出无名了。”
不可以,李渊,你要知道,现在所有的人都知道了你在策划谋反,即使你现在想放弃,也已经晚了,杨广知道了,你还是死路一条!
既然已经不能回头,那我只有勇敢地向前冲。前边也许是万丈悬崖,但我宁愿摔得粉身碎骨,也不愿受杨广的杀戮。不过,造反大计虽然定下,但是具体的实施步骤,还是应该精心策划一下。
李渊毕竟不是嘴上无毛、办事不牢的青少年。
接下来要走的每一步,都必须谨小慎微,因为一旦出现差错,那将功亏一篑。既然已经下定决心,就要赢得最终的成功。
第一步:聚齐家眷。
当时李建成和李元吉都在河东郡,女婿柴绍(平阳公主的丈夫)在长安,李渊迅速地召集他们齐聚太原,因为如果不召回他们,也许你在太原刚刚起兵,他们的人头就会随之落地。
第二步:取得群众的支持。
造反不同于打群架,几个人抄家伙一拥而上,将对方打个鼻青脸肿。造反是需要有群众基础的,不走群众路线,任你天大的本事,也是白搭。那么如何争取群众的支持,这是门学问,而李渊是这门学问的专家。在当时来讲,想要群众支持你,首先要让群众对隋朝产生反感。
随后,李渊出了个损招,让刘文静诈写杨广的诏书,具体内容是:征发太原、西河、雁门、马邑诸郡的百姓二十岁以上、五十岁以下者皆为兵,定于年终在涿郡集合,攻打高丽。
损!实在太损了!简直把杨广往火坑里推啊!
诏书一宣布,群众一片怨声载道。
“怎么又去打高丽?还有没有完啊?”
“是啊,打了人家三次,都没打赢,还要去送死啊!”
“反正我是不去!”
“这日子没法过了。”
……
看着群众怨声载道的样子,李渊的心里乐开了花,果然达到了预期的效果。
接下来进行第三步骤:招募军队。
在这里首先说一下,在隋唐时期,即使是封疆大吏,自己手中能调动的兵力也是极其有限的。朝廷有令,各地方遇到紧急情况时(包括外敌来袭、叛乱等),各地方长官可以招募军队,但同时必须立刻上报朝廷。
现在群众都知道如果参加了李渊的部队,就不会跟着隋军前往高丽送死,所以如果李渊征兵,相信大家一定会积极地响应,但是有一个问题,阻碍了招募军队这件事。
目前没有紧急情况啊,想要征兵,给个合适的理由先?
事实证明,李渊的运气那是相当的好。不久以后,一个合适的理由出现了。
刘武周杀死了王仁恭。刘武周是谁?这和李渊征兵有什么关系?
征兵
刘武周是马邑太守王仁恭的手下,时任鹰扬府校尉。杀死王仁恭,是因为他和王仁恭的小妾私通,怕事情泄露。
这个理由要是说出来,天下人是会笑掉大牙的。所以刘武周就散布舆论说王仁恭不体恤百姓,如何如何腐败,如何如何有生活作风问题等,结果还真忽悠了一批人,趁着王仁恭视察粮仓的时候,做掉了王仁恭。
自己的上级领导,那可是朝廷命官,诛杀朝廷命官,这事要是传出去,杨广非得把自己挫骨扬灰不可。所以,刘武周一不做,二不休,干脆反他娘的。凭什么他杨广就是真命天子?现在全都忙着造反,我也当把弄潮儿!
刘武周确实有造反的能力。
集兵万余人;攻破雁门郡、楼烦郡;占据汾阳宫,自称太守;开仓济贫;投靠突厥,被突厥封为“定扬天子”。
五个步骤环环相扣,一气呵成。
刘武周把该做的事全都做了。这是一个和李密、窦建德、杜伏威一样有勇有谋的猛男。只是更狠!更坚决!更干脆!
刘武周来势汹汹,下一个目标很可能就是太原。
这样一来,李渊就有了征兵的理由。身为太原的地方长官,北边发生了叛乱,再不采取行动,除了朝廷追究你的责任之外,相信老百姓的口水也会把你淹死。借着刘武周叛乱的机会,招募军队,这个理由再合适不过。
可是会不会有人识破呢?尤其王威、高君雅这两个小子,别看打仗一副熊样,一沾这种事,那是相当的敏感,万一让他们看出来,在杨广那给我打个小报告,弄不好兵没招来几个,再把自己的命搭进去。
如何摆平这俩小子呢?最好是,征兵这件事,从他们的嘴里说出来。李渊决定召集部下,召开紧急会议,商议怎样对付刘武周。
会场的气氛是严肃的。李渊首先致开场词:
“诸位啊!太原危急!山西危急!我大隋王朝危急啊!”
李渊的开场词震荡人心。
“唐公,此话怎讲!”
“刘武周大逆不道,杀死朝廷命官投靠突厥,已经占领雁门关,距离我们太原只有三百里。”李渊装做不知所措。
“哦?有这样的事?发兵立刻讨伐他!”王威首先表态。
“哎呀!王将军,我又何尝不想这样做啊。只是……”
“只是什么?请唐公明言!”高君雅马上追问。
李渊你不是要消极怠工吧?
“只是咱们兵不多啊。按说应该向朝廷申请即可征兵,可是皇上在三千多里之外的江都,等皇上同意咱们征兵了,那个时候刘武周也打过来了,可是没有皇上的同意,咱们是不能擅自征兵的啊!”李渊说完,瞟了一眼王威和高君雅。
两个臭小子,看你们怎么回答。
“唐公您是这里的最高长官,这事不能不管啊。您尽管征兵,皇上那里我们去说!”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拍着胸脯说。
“这个……”
“哎呀!唐公您就别犹豫了!”
这就是应了那句老话:让人卖了,还帮人数钱呢。所以我奉劝那些经常参加各种会议的人,尤其是年轻人,在开会时,千万不要急于表达自己的意见,不能犯王威和高君雅这样的错误。
李渊,你别想消极怠工,保存实力。要不是我们哥俩积极促进,太原说不定就落入刘武周手里了,别以为我们哥俩不知道你怎么想的。
嘿嘿,其实你们俩就是不知道我怎么想的。两个白痴,要的就是你们的这个态度。
李渊不仅是个政治老手,还是个投机分子,利用了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钻了隋朝法律的空子,合法地进行征兵。
这一次,李渊共征集了三万人。枪杆子里面出政权!手里有兵,感觉就是踏实。
心生毒计
下一步,就是要给手下人分派任务。
王威和高君雅高兴了,这两个人认为,李渊肯定会把新招来的兵分给他们一部分,毕竟两个人是二把手,除了李渊就数他们最大。
领导,这次分给我们多少兵啊?
让你们带兵?当我白痴啊?那我还怎么造反?
王威,你和裴寂一起掌管军粮,负责后勤工作,这可是个重要的职位,好好干啊,你很有前途。
高君雅,你把守高阳城,盯着点刘武周,如果他打过来,你先替我顶一阵啊。如果有什么疏忽,我唯你是问!
领导,那您呢?
我?嘿嘿。
史书记载:以兵马铠仗,战守事机,召募劝赏,军民征发,皆须决于帝。
兵权当然要掌握在自己手里。至于你们俩,当然要一脚踢开。
李渊决定让李世民、长孙顺德、刘弘基三个人分管新招来的兵。
李世民、刘弘基大家都很熟悉。在这里,介绍一下长孙顺德。
长孙顺德是李世民夫人的族叔,他的经历和刘弘基有点相似,也是杨广征高丽时,不愿意到前线去当炮灰,结果跑到太原,投靠了李渊。这个人是后来玄武门事变中的头号主力队员。
虽然长孙顺德和刘弘基这两人是朝廷的罪犯,但在李渊看来,他们现在有个共同的身份:心腹。让自己人带兵,当然放心了。
但是很快,这个决定就引起了王威和高君雅的怀疑。
什么?让长孙顺德、刘弘基带兵,咱领导是怎么想的?王威和高君雅百思不得其解。
李世民是领导的二公子,让他带兵,我们没有意见。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是什么人?临阵脱逃,那是朝廷的罪犯啊?官府还曾经通缉过他们,让他们带兵,我们不服。是不是李渊这个老狐狸有什么不良企图啊?
现在咱哥俩梳理一下,按道理来讲,李渊最应该把兵权给咱们,可是他偏偏不给,长孙顺德和刘宏基是罪犯,居然能带兵,最关键的是他们都是李渊的亲信。莫非……
李渊是不是要造反啊?
造反?
这可不得了!
先前咱哥俩还让他招兵呢,真是糊涂啊!
这个老狐狸,狡猾狡猾的!
没关系,现在咱们既然已经识破他的诡计,就应该阻止他,为皇上尽忠。
咱们先逮捕长孙顺德和刘弘基,看看李渊是个什么态度。
等一等,现在咱们毕竟只是猜测,说句心里话,人家不让咱哥俩带兵也有道理,咱哥俩到太原后,总是打败仗,人家让咱带兵,能放心吗?
那我也觉得他动机不纯。
要不咱去找武士商量一下。
好,找他去。
武士是个有钱人,靠经营木材生意起家,同时也是个名人,因为他有个大名鼎鼎女儿,就是后来的武则天。在长孙顺德、刘文静、唐俭、刘弘基等人都还没投靠李渊时,他就和李渊结成了密友,算是老资格了,也曾经忽悠过李渊起兵造反,还向李渊献过兵书,所以深得李渊的信任,担任行军司铠参军。
武士有个最大的特点:八面玲珑。
虽然是李渊的心腹,但是和王威、高君雅的关系也不错,毕竟这两位是中央派来的人,在当时来讲,李渊还没当皇帝,谁也不知道以后会不会成功,所以眼下还是必须要和这两个人搞好关系。不然的话,这二位在杨广面前说几句自己的坏话,那可是吃不了兜着走。
这就是武士的精明之处,武则天就遗传了父亲的这种八面玲珑的基因。
相信在平常的日子里,武士经常会和王威、高君雅这两个人,喝喝酒、下下棋什么的,关系很融洽。所以这一次,王威和高君雅才决定找武士商量。
“武参军啊,你说长孙顺德和刘弘基是朝廷的罪犯,官府还曾经下令通缉过他们,让他们带兵,真不知道唐公怎么想的。我们想把这两个人抓起来,你看怎么样?”
这两个白痴算是问对人了。
武士是个精明的商人,王威和高君雅在他面前,幼稚得就像幼儿园的小朋友。
虽然咱们关系不错,但是你们难道不知道,我的心早已属于唐公?
“哎呀!这个恐怕不好吧!”武士故作深沉状。接着武士缓缓地说了一句话:“长孙顺德和刘弘基都是唐公的人,在唐公的地盘上,二位要逮捕唐公的人,恐怕不会有好果子吃吧!”滴水不漏啊,这句话既是一种威胁,可是听起来,好像还是替王威和高君雅着想。这就是水平!
“嗯,还是武参军想得周到啊,看来此事还得从长计议啊。”
“谢谢啊!”
你看看,到此为止,王威和高君雅被成功忽悠。
但是,随着造反准备工作步伐的加快,造反这件事已经逐渐公开化。王威和高君雅两个人即使再白痴,也能够看得出来,毕竟纸里包不住火。作为隋朝的忠臣,王威和高君雅当然不甘心眼睁睁地看着李渊起兵造反。
李渊,只要有我们在,绝不会让你得逞。虽然我们曾经并肩作战,出生入死。但既然你选择走上造反这条路,那我们就不再是战友,而是敌人。李渊,拿命来!于是两个人,想出一条毒计。
将计就计
两个人决定除掉李渊。
王威和高君雅心里清楚,在山西这块地盘上,都是李渊的人,如果和李渊硬碰硬地对着干,肯定没戏,更何况自己的手里,没有兵权。
作为朝廷的特派员,不能眼睁睁地看着李渊造反,而不管不顾。所以两个人定下了智取李渊的计策:借口山西大旱,让李渊这个一把手到晋祠求雨,然后在那里结果了他,正所谓擒贼先擒王。
李渊要是死了,他手下那批人就会树倒猢狲散。到时我们哥俩就是这里的最高长官,还不是我们说了算。
妙计,妙计啊!
谁说我们哥俩不行,我们也是很有才的嘛。
实事求是地讲,王威和高君雅的计策还是十分可行的。在当时来讲,为民求雨关系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任何地区的领导人都不能无故推辞,李渊作为山西地区的一把手当然责无旁贷。
最重要的一点是,为了使自己的诚意感动上苍,在求雨的时候,不能带太多的护卫。趁这个机会将李渊干掉,然后带着李渊的人头去江都请功,相信这两位仁兄一定会升官发财。但是现在有个实际问题需要解决,两个人的手里没有兵啊。
即使李渊不带护卫,相信李世民到时也会在身边,那小子可是个猛人,有人要宰他老爹,他不抄家伙拼命才怪。
可是到哪里去找兵呢?刺杀这个活,不能靠我们哥俩单干啊?李渊身边的人,那肯定一个都不能找,要找就从下级里找。
于是这两位仁兄想到了一个人,这个人的名字叫刘世龙,时任晋阳乡长。在王威和高君雅看来,刘世龙是个听话的人,也是个三杠子打不出个屁的主,这样的人应该还是很令人放心的。
可是刘世龙却是个不折不扣的老油条。
“刘乡长,我们哥俩和你商量个事!”
“二位领导大驾光临,刘某人倍感荣幸,有事好说,有事好说啊!哈哈!”
“李渊这个老狐狸,吃了豹子胆想要造反,我们准备在他求雨时干掉他,不过现在我兄弟俩手底下没有兵丁,劳烦刘乡长,在你的乡里征点兵丁,借我们使使,事成之后,我们奏明皇上,保你升官发财。”
“好啊,好啊,李渊那个老鬼,我早就看他不是个好东西,您放心,征兵这事包在我身上。”
“嗯,好好,刘乡长很明事理啊,不过这个事千万不能传出去啊!”
“您就放心吧!您还信不过我这张嘴啊!”
领导发话,他刘世龙敢不听?正常情况下是要听的,但问题是现在情况不正常。
王威和高君雅走后,刘世龙开始积极地行动起来。怎么行动呢?向李渊报告。因为他和李渊有一种特殊的关系,这一点,王威和高君雅并不清楚。
早在李渊刚到山西任职的时候,刘世龙就在裴寂的引荐下前去拜访李渊,而李渊在见到刘世龙时,并没有摆出一副官儿架子,相反对刘世龙还很热情,并且虚心向他请教。山西地区最高的长官居然这样热情地对待一个小小的乡长,这使刘世龙很受感动,从那一刻起,刘世龙发誓,找机会一定要报答李渊。如今这个机会来了,而且是关系到李渊的身家性命,刘世龙怎能错过?
“性格决定命运”这句话真是有道理。李渊的性格决定了他的命运。
古今成大事者,除了他有勇气、智慧、意志坚强、机遇好之外,我坚信他的身上一定会散发出某种特殊的人格魅力。而刘世龙作为一个小人物,在历史长河中的某个特殊时刻,左右了历史的进程,也充分印证了那句话:历史是由人民创造的。
不要鄙视小人物,每一个生命都是独立的、有尊严的个体。
千万滴水汇聚一条长河,千万个人也汇聚成一条长河,历史的长河。
当李渊听到刘世龙说王威和高君雅要刺杀他时,并没有愤怒。因为他懂得,一个大厦将要倾倒时,总会有人想力挽狂澜。也许他独木难支,但他即使被这个大厦压得粉身碎骨,也在所不惜。
“愚蠢至极却又忠义可嘉啊!”李渊发出了由衷的感叹。
虽然我敬佩你们的忠义,但终究我们不同路。在这条你死我活的道路上,我想要成功,所以,你们只有死。
自编自演
大业十三年(617)五月十五日清晨,晋阳宫。
此刻李渊正在召开工作会议,参加会议的有裴寂、长孙顺德、唐俭、刘弘基、王威、高君雅等人。会议的内容是商议怎样防备刘武周南侵,以及到晋祠求雨事宜。
但是在这个会议上,首席谋臣刘文静却没有在场,他被李渊派去完成一个很重要的任务。这个任务远比参加会议重要。因为这是一个置王威和高君雅于死地的任务。
就在会议进行中,大家彼此交流意见之时,刘文静带着开阳府司马刘政会突然闯了进来。
“放肆!难道不知道正在开会吗?”李渊怒斥刘文静。
“启禀唐公,开阳府司马刘政会有事禀报。”刘文静并不慌张。
“那也应该事先通报一声啊!”李渊不快地说。
“这一点卑职当然明白,只因事情紧急,来不及通报,所以闯进来,请唐公恕罪!”
“什么事这么紧急啊?”
“刘司马有一旨密状要献给唐公。”
“密状?状告何人啊?”
“这个……”刘文静的眼睛转向了王威和高君雅。
“王威啊!赶紧把密状接过来,看看状告何人。”李渊对王威说。
“不行,唐公!这个密状就是状告两位副留守的,唐公必须亲自看才行。”这时候刘政会急忙说道。
“哦?状告副留守?怎么会有这种事?把密状拿过来!”
刘政会将密状呈给了李渊。
“状告我们?这是谁这么有个性啊?”此刻王威和高君雅也许还不明白,他们的生命即将走到尽头。
当李渊看完密状后,脸色瞬间由红润变成铁青。
“混账!王威、高君雅你们两个人竟然敢勾结突厥犯我山西!”李渊拍案而起,眼睛喷射出愤怒的火焰。
“什么?勾结突厥?没影儿的事啊!”王威和高君雅瞬间被搞蒙了。
“来人!把这两个人给我绑了,投进大牢听候发落!”李渊下令。
长孙顺德、刘文静、刘弘基、刘政会四个人一拥而上将王威和高君雅五花大绑地捆了起来。
“唐公!我们俩冤枉啊!这是想造反的人存心污蔑我们啊!唐公,唐公……”
两个人的声音越来越远。当两个人即将被拖出晋阳宫时,他们看到李渊的脸上忽然露出了一丝诡异的笑容。两个人瞬间明白了,这是一个精心设计的圈套。原来,你全知道了!
是的,我全知道了,只有你们哥俩还蒙在鼓里。
李渊随即宣布起兵造反,史称晋阳宫兵变(晋阳起兵)。
直到现在我依然相信,参与晋阳宫兵变的所有人,他们的演技绝对不逊色于现在的任何一个大牌演员,而李渊绝对就是张艺谋!
李渊宣布起兵造反,很多人终于等到了这个时刻,文武众将一致拥护。
杨玄感和杨广只是君臣关系,两人并没有血缘上的联系。杨玄感父亲杨素和杨广父亲杨坚都是弘农华阴人,杨坚是汉太尉杨震的子孙,在杨素跟
关于杨广和李渊之间的关系,相信很多人其实都比较好奇。虽然他俩并不是一个朝代的君王,但是中间所发生的事情,确实是让人意想不到的,那
说起宇文娥英,相信很多了解过隋唐历史的小伙伴们都应说过了,她是北周的公主,又是隋文帝杨坚的外孙女。在我国隋朝建立之后,宇文娥英倍
说到杨广很多网友都知道其实他就是隋炀帝,隋炀帝有一个特色的啊,那就是杀人不眨眼,而且非常的暴烈了,但是其实这只是他的表面现象而已
很多人印象当中的隋炀帝杨广,就是一个无恶不作的反派坏人的形象,任何可以体现昏庸残暴的词,都会被人用在他身上。除了这些之外,还有祸
杨广是隋朝第二位皇帝,但是关于杨广上位有两种说法,一种是说杨广、杨素等人不断陷害杨勇,所以杨坚废了杨勇的太子位,立杨广为太子。还
商纣王、秦始皇、杨广,这三位都是史书当中非常有名的“暴君”,在史书中,他们几乎算是“无恶不作”,在他们的统治之下,当时的社会简直就
古代人非常相信会有因果报应轮回这种说法,做了坏事必然会遭受报应。而隋朝时期,当时只是一个皇子的杨广,为了能够当上太子,用尽心机让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杨广和这个隋朝的一些事情了,很多人都在说这个历史都是在丑化这个杨广和这个隋朝,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呢?
伍建章是隋朝开国九老之一,因为功劳极大,因此被封为忠孝王。不过伍建章最后下场却是满门抄斩,当时杨广夺权篡位,多数大臣为了自保不敢
《独孤皇后》同样是一部讲述历史上著名的隋文帝杨坚与他的皇后独孤氏的故事,不过电视剧的侧重点自然还是在两个人的爱情故事上,但是
在《独孤皇后》当中,独孤伽罗与杨坚的儿子杨广,从小就被送走,到了宇文邕的儿子宇文赟身边当太子陪读。不同于杨勇,也就是后来成为太子
虽然杨勇是伽罗还有杨坚的长子,但伽罗并不喜欢他,甚至还把他的太子之位给废了,转而立杨广为新任太子。不过我们都知道,隋朝基本上就是
伽罗和杨坚虽然有很多孩子,但基本上也没几个能让他们放心的。大女儿杨丽华根本就只顾自己前途,甚至不惜和杨坚反目;而杨广也在觊觎
《独孤皇后》迎来大结局,因为杨坚和伽罗之间的关系,加上杨广在其中作梗,杨勇最后被废,改立杨广为新任太子。等这个消息传到杨勇耳中后
《独孤皇后》最后的结局还是让人挺难受的,伽罗专门为杨坚留了一封遗书,希望杨坚不要因为自己的离世而太过伤心。虽然伽罗和杨坚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