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到袁崇焕其实现在争议最大的就是他到底是个好人还是坏人,在先前的时候很多人反正说他是汉奸的,我们先不论这个事情,我们要说的就是他既然是汉奸,当时为什么不直接打开山海关呢?为什么不直接放清军进来呢?下面我们就着这个问题一起来揭秘分析看看吧!
《剑桥中国明代史》称:“他(崇祯皇帝)相信了谣言,于1630年9月22日在北京杀了他最有才能的将领袁崇焕。”
袁崇焕当然有才,是文人转职当武将的典范。其中天启六年(1626年)的宁远大捷,以一万多守军凭借西洋利炮击退后金的六七万精兵,并导致努尔哈赤在此役中受伤,后郁郁而终;天启七年后金军进攻宁远、锦州未果,六月撤兵,史称“宁锦大捷”。这两战说明袁崇焕在守城战上有突出的才能。
然而他又毕竟是一个文人,文人最大的特点之一就是——恃才傲物,所以他给崇祯帝夸下了“五年平辽”的海口。后来三法司给袁崇焕定下十一条罪状中,第一条就是“付托不效”,指的是崇祯皇帝命袁崇焕为蓟辽督师,指望他五年复辽;而他辜负了皇帝的嘱托,致使后金军队长驱直入,攻打京师(这个后面会说到)。
另外,袁崇焕也并不是完人,其在督辽过程中也犯过一些错误,从而给了三法司定他其他罪名的理由——专恃欺隐。这是指责袁崇焕依恃崇祯帝的信任而行欺骗和隐瞒。但这一条如果也扯到“五年平辽”目标没有实现上,似乎有点牵强附会(而且当时袁崇焕督辽才一年多)。更重要的原因在于:
一、首先对于蒙古喀喇沁部三十六家背叛明朝而投靠后金的事实,袁崇焕有意轻描淡写。从而给人留下其“谎报瞒报"的口实;
二、瞒着崇祯,斩杀在丁卯之役中发挥出色的将领毛文龙。袁崇焕杀毛文龙,和后来崇祯帝杀袁崇焕类似,更多是出于政治斗争的原因——因为袁是文人,与毛文龙产生矛盾之后,毛不喜欢有文官监制自己,上书争辩,于是加深了矛盾,袁下决心斩杀毛文龙。这还给了三法司另一条定袁崇焕的罪名——“斩帅践约”,意思是指责袁崇焕与后金约定而杀毛文龙。同学们,如果你是袁崇焕,这时候也是百口莫辩的——谁让自己贸贸然就因为个人矛盾就杀了得力将领呢?
而导致袁崇焕最终倒下的,就是后金攻打京师这件事,史称“己巳之变”。
崇祯二年(1629年)十一月,后金主皇太极举兵数十万分别进入龙井关、大安口,袁崇焕听闻后率领祖大寿、何可刚入关守卫,所经过的蓟州等各城,都分兵留守。崇祯帝得知后非常高兴,下令嘉奖袁崇焕的部下,并让袁崇焕统领指挥各地援军。
但不久后,明军在遵化战役中失利,后金军越过蓟州往西,直逼京城。袁崇焕忙率兵护卫京师,驻军广渠门外。
袁军与后金军鏖战,袁军在彼此都付出较大死伤代价情况下击退后金军,并在之后炮轰其军营,后金军撤退。京师之围遂解。在奋勇作战中,袁崇焕被后金军的箭矢射的两肋如猬,但因身穿重甲没被射穿。
值得一提的是,这次可不是守城战,而是野外白刃战。袁崇焕并非据城固守,而是面对面的单挑,在军事形势上并无优势可言,但却以一万人不到的兵力击退了十万敌军。从客观角度来看,更多是靠着明军誓死守卫京师的高昂士气,吓退了深入明朝腹地的后金军,其实存在着一定的侥幸;但袁崇焕的指挥才能、冷静判断力也是毋庸置疑。但在这一战中立下大功的袁崇焕,却在此后风评急剧下降,为啥呢?
袁崇焕的原本计划便是截断后金军退路,把其围困住,等到各路勤王兵抵达,再四面合围,进行决战。即使不能在此役全歼后金军,也当能给以重创。
这时有两路勤王兵赶到,袁崇焕并未把他们留下守卫北京,而是一路派去昌平保卫皇陵,另一路退至三河截断满兵后路。他自己的主力预计很快即可赶到,可以开始实施合围计划了。
不料,朝中大臣却有很多人认为是袁崇焕放清兵入关,于是纷纷诽谤袁崇焕与清军有勾结,崇祯帝也起了疑心。此时清军也设计离间,说袁崇焕与清军有秘密约定。十二月,朱由检将袁崇焕下狱。魏忠贤遗党王永光、高捷、袁弘勋、史褷等人想趁机给魏忠贤报仇(前朝皇帝时候,袁崇焕和魏忠贤也不对付,得罪了太多人),于是就在三法司活动了一下,给袁崇焕定下了十一条罪名。除了前面说的三条,另外还有四条与己巳之变有关:
谋款诱敌:指责袁崇焕以议和来引诱后金攻打北京。评价:众口铄金积毁销骨,袁崇焕百口莫辩。
纵敌长驱:指责袁崇焕纵容后金铁骑长驱直薄京师,而不加阻拦。评价:敌人吓到了皇帝,袁崇焕当了背锅侠。
顿兵不战:指责袁崇焕虽然率领辽军入援京师,但是保留实力,而不与后金军作战。评价:计谋太深远,有时候反而会起反作用。尤其是同僚能力明显比你弱,关系又不融洽的情况下。
遣散援兵:指责袁崇焕遣散前来增援京师的明军。评价:同上。
注意了:上面每一条罪名,都是死罪。
崇祯三年(1630年)八月,袁崇焕被凌迟处死,家人被流徙三千里,并抄没家产。本有资格进行凯旋式的名将却成了当时众人唾弃的罪人。
当时及后来的一些评论,褒贬不一:
余大成:“力捍危疆,而身死门灭,其得罪大略相似。但武穆有子霖、孙珂,能白其冤。而督师竟允绝,圣世谁复为《金陀粹编》者?可叹也!”
王在晋:“毛文龙径袭辽阳,旋兵相应,宁锦之围解,文龙与有力焉。此出于崇焕之自陈,剧称其牵制之功,则文龙何可杀耶?文龙杀而虏直犯京城,明知而故悖之,崇焕之祸,其真自取耳!”
唐甄:“当是之时,非无贤才也,袁崇焕以间诛,孙传庭以迫败,卢象升以嫉丧其功。此三人者,皆良将,国之宝也,不得尽其才而枉陷于死,使当日者有一张居正为之相,则间必不行,师出有时,嫉无所施,各尽其才,而明之天下犹可不至于亡。”
计六奇:“自辽事者,所用人鲜有胜任者。当时所望成功者,惟熊廷弼、袁崇焕、孙承宗。”
乾隆帝(最有名的评论):“袁崇焕督师蓟辽,虽与我朝为难,但尚能忠于所事,彼时主暗政昏,不能罄其忱悃,以致身罹重辟,深可悯恻。”
金庸:“袁崇焕真像是一个古希腊的悲剧英雄,他有巨大的勇气,和敌人作战的勇气,道德上的勇气。他冲天的干劲,执拗的蛮劲,刚烈的狠劲,在当时猥琐萎靡的明末朝廷中,加倍的显得突出。”
迟浩田:“袁崇焕是我们中华民族的一个伟大英雄,我们岳飞、袁崇焕都是在中华民族历史上有褒有贬,经历坎坷,但是最终一条,人民的眼睛是雪亮的,历史是公正的。”
我认为:
1)首先这个问题本身当然是无厘头。袁崇焕是汉奸的可能性极低。 说他是汉奸,与当时愚昧的老百姓(袁崇焕被凌迟时不少老百姓起哄较好)又有何异?
2)袁崇焕这个人物,让我想起古罗马共和国末期名将卢库鲁斯。两者都是军事指挥才能卓著(卢库鲁斯可能还略胜于袁,在米特拉达梯战争中大发神威),但却因为性格有所缺陷的原因,下场都不太好。卢库鲁斯尽管在东方连战连捷,但由于他平时对部队的管理非常严厉,部队经常哗变。公元前66年,其政治对手用其阴谋手段解除了他的军事指挥权,而由庞培替代。而袁崇焕大家都看到了,是更悲剧的人物。所以,历史上的那些名人名将,你以为他们只会打仗?他们更会做人。
3)在明末那个时点,袁崇焕一个人无法扭转大局。明末的问题出在国家财政上。国库极其亏空,巨额财富被豪族贪官巨绅占为己有,且不肯贡献一个子儿给国家。明政府又不具备金融意识,没有以国家信用为担保发行国债,或是以借债方式从巨贪们手里抠一点出来。保罗肯尼迪在《大国的兴衰》中就指出,良好的政府信用和金融手段是英国成为世界霸主的重要原因。国家没钱,就无法保持有战斗力的常备军,那么在变乱时期自然也就无法维持统治。
这是任何英雄人物都无法改变的客观现状。
有不少人认为,袁崇焕被杀,是明朝将自己能够翻盘的火种熄灭了。或许这个说法有些夸张,但当时袁崇焕的确是明朝不可多得的将领,他立下战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当时杀了毛文龙之后这个后果又是什么呢?其实也还是比较好理解的,我们仔细的一分析就知道了,可以从明朝当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是被冤枉的,但是最后还是被崇祯皇帝杀了,那么很多人也非常的好奇,那么这个崇祯皇帝知道不知道袁崇焕是
为何说袁崇焕一刀也不冤,其核心的原因就是袁崇焕死的不冤枉,被凌迟处死是应该的,但是关于袁崇焕的死很多人说冤枉,很多人又说不冤枉,那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和毛文龙的事情,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袁崇焕把毛文龙杀了之后导致了非常多的严重后果了,那么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个袁崇焕到现在来了争议是非常大的,不仅仅是现在人恨袁崇焕,话说这个当时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袁崇焕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袁崇焕非常的尴尬,尴尬的地方就是他的争议非常大,很多人对他喜欢,又很多人对他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到底是被那位皇帝所杀的,这个问题其实一般人还是都知道的,但是也有不知道的人,所以下面还是给大家简单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的事情,袁崇焕先好坏不说吧,话说袁崇焕也是很会写诗的,话说袁崇焕在临死之前是有写一首非常著名的诗词的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袁崇焕杀这个毛文龙比较感兴趣的,很多人都在说这个袁崇焕杀这个毛文龙是非常的有争议的,那么到底争议到底在什么地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袁崇焕的死争议很大,所以很多人都非常的好奇这个袁崇焕到底是罪人还是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袁崇焕的事情,话说袁崇焕被崇祯杀了,那么具体被杀的时间是什么时候呢?还有这个袁崇焕被崇祯杀了的话是不是非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袁崇焕的事情,对于这个袁崇焕其实争议还是非常大的,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袁崇焕的死到底是好是坏到现在也没有
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袁崇焕到底是哪里人这个问题,很多人非常想知道袁崇焕到底是广西人还是东莞人,还有袁崇焕墓的具体位置,所以这个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袁崇焕杀这个毛文龙的真相比较感兴趣,其实这背后的水还是有一点点的深的,但是把其中的关系理清楚之后会发现,然来也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袁崇焕的死一点也不冤枉,很多人也说这个袁崇焕的死非常的冤枉,反正都是各抒己见的,婆说婆有理,公说公有理了,那么我
最近还是有很多人在讨论这个袁崇焕死得冤不冤的问题,这个问题争议很大,但是其实也还是比较好去理解的,我们只要不站在某一方去讨论这
说到这个袁崇焕不知道大家是怎么理解的,反正也还是非常非常厉害的一个人,这个人想必大家也都都听说了,最近这个争议非常大非常大,很多
说到袁崇焕和毛文龙两个人都是明朝时期的忠臣,袁崇焕是文臣,毛文龙是一个武将。但是最后袁崇焕还是杀了毛文龙,不过他们两个人之间到
公元1629年,袁崇焕以借兵的名义来到皮岛,当时毛文龙亲自迎接。不过言语间,毛文龙对袁崇焕的态度十分傲慢,此后袁崇焕设计将毛文龙拿下
说到这个袁崇焕,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这个人可是明朝末期的抗清名将。在袁崇焕的人生经历中,可以说是大起大落了。最后结局却被崇祯帝
说到明朝末期的袁崇焕,大家应该对他都非常熟悉了,而且他作为抗清名将,依旧还是受到很多人的争议,毕竟他在历史上有很多做法是有点偏激
说到袁崇焕这个人,大家都知道,他可是明末时期的抗清名将,他的丰功伟绩更是非常的多,而且当时的他可是被捧上天的。那么历史上袁崇焕到
说起山海关,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是我国万里长城最为重要的一个关城。自从建成的那天开始,就成为了大明王朝的东大门,其得失关乎着
说到清朝的山海关之战,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这场战役是清军摄政王多尔衮率八旗军与明总兵吴三桂合兵,在山海关内外击败李自成大顺军。
有关袁崇焕是忠是奸的争议已经持续了百年,有人认为袁崇焕是被冤杀,但也有人认为他死的不冤,主要矛盾还是集中在袁崇焕杀死毛文龙是否
努尔哈赤曾经说个这么一句话:“朕用兵以来,未有抗颜行者。袁崇焕何人,乃能尔耶!”1626年,明朝于后金展开了宁远大战,努尔哈赤败给了袁
自我国历史从夏朝建立开始到现在,一共是出现饿了12个大型王朝,每一次改朝换代的时候都是乱世之秋,明朝末年也绝对不会例外。从万历皇
袁崇焕,明朝末期的一位将领,他曾经抗击后来的清朝,当时称为“后金”,将皇太极击退,是一位很有名的抗清名将。然而,这位名将最终之死却让
今天我们提到东北,基本上就是指辽宁、吉林和黑龙江这三个省,在改革开放以前,东三省也是我国最重要的工业省份。历史上,东北是指一个很
说起袁崇焕,相信不少朋友都知道这个名字,他是明末时期的抗清名将,是历史上著名的爱国英雄,民族英雄。袁崇焕生于万历十二年(1584年6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