司马懿的孙子司马炎完成了统一三国大业,还建立了晋朝,可能在这之前谁都没想到三国最后的赢家竟然会是司马家的人。但是晋朝却把整个中原带入到了一个最黑暗的时期,就是后来发生的八王之乱和五胡乱华了,导致整个中原没有一片安详之地,到处都在打仗像是回到了战国时期一样。那到底是谁引起的五胡乱发呢?司马懿到底需不需要为发生这样的事负责任呢?
这是一个老问题了,《军师联盟》播出的时候,已经有人骂了一波司马家了,言之凿凿地痛斥司马懿应该为“五胡乱华”中丧生的华夏儿女负责。
不过,这话到底靠不靠谱呢?
还是先看下原问题:
为什么说五胡乱华这一场悲剧,罪魁祸首就是司马懿?
这条出自网友的问题指向性够明显的,基本上已经把司马懿先期钉在耻辱柱上,唾上三天的痰了,但是三解,还是得好好拆解一下。
回答如下:
这个设问逻辑,其实就是“安史之乱的罪魁祸首是唐太宗李世民”、“鸦片战争惨败的罪魁祸首是努尔哈赤”或者说,“土木堡之变的罪魁祸首是朱元璋”,为啥?因为制造这些悲剧的都是他们的后人啊。
这么延展一下,可能有朋友要笑了,其实一点都不可笑,因为这种逻辑在我们讨论历史问题时无比常见,也就是“找罪犯”,安排一个责任人,这个责任人未必真的切实相关,但是得耳熟能详。
一般来说,知道西晋的开国君主是晋武帝司马炎的,已经比知道司马懿的少了,能把八王之乱的一群司马家藩王名字对得上的,就更是少之又少,既然《三国演义》流行,那么,司马仲达就给你的一干子孙背背锅吧……
再进一步来说,对于很多观者而言,强汉、三国的马蹄声仍在耳畔,五胡的屠刀就落在了中原,实在让他们感情上无法接受,既然我们2000年来一直是先进的、强大的,为什么会这么“弱”?
为了把“弱”这个结论排除掉,近代史上最流行的“抓汉奸”游戏,就必须要上演,所谓主流是好的,可惜领头儿的是蠢蛋……
其实,五胡乱华的结果是历史发展的必然。
北方、西方少数民族的内附,并不是自西晋开始的,而是从西汉、东汉时代已经开始了。
首先是南匈奴的内附,长期居于并州,也就是今天的山西省。
其次是羌人,东汉永和六年,“东、西羌遂大合。”这个大合的时代,是在东汉顺帝治下,公元141年。
对于东西羌的定义,胡三省注《资治通鉴》说:
羌居安定、北地、上郡、西河者,谓之东羌;居陇西、汉阳,延及金城塞外者,谓之西羌。
上述的郡名,都是正经的“汉郡”,可不是塞外之地。
羌人的折腾,甚至还要上溯30多年,在东汉安帝永初二年(108年),先零别种滇零称天子于北地,滇零“招集武都参狼,上郡、西河诸杂种,众遂大盛”。
永初五年(111年)“羌既转盛,而二千石、令、长多内郡人,并无战守意,皆争上徙郡县以避寇难。朝廷从之,遂移陇西徙襄武,安定徙美阳,北地徙池阳,上郡徙衙。百姓恋土,不乐去旧,遂乃刈其禾稼,发彻室屋,夷营壁,破积聚。时连旱蝗饥荒,而驱蹙劫略,流离分散,随道死亡,或弃捐老弱,或为人仆妾,丧其太半。”
这说的是为了躲避羌人的侵袭,东汉朝廷干脆迁徙了陇西郡、安定郡、北地郡和上郡的郡府所在地,而其迁徙的目的地,襄武是在陇西境内,美阳、池阳、衙都在三辅境内。
所谓三辅就是汉代关中的行政区域——京兆、左冯翊、右扶风,已经算是关中的核心区域了。
然而,在羌人的迁徙进攻之下,东汉朝廷只能一步步地退却。
为什么会出现这种情况?
很简单,打不过。
东汉王朝并不是不想雄起,但是前后数次的平羌战争,耗费了数以十亿计的钱财,结果也不过是遏制了羌人种落由农牧分界线(长城线)向内的迁徙进攻,这种军事上的形势,有多方面的成因。
既有东汉王朝统治中心东迁,关中地区相对空虚的因素;也有政治、军事制度变迁,守内虚外的不足;更有气候变冷导致的求生疯狂,以及农业区域逐步南移的迫不得已。
不过无论如何,这个进程到三国时代也没有完结, 反而由于各个割据势力互相残杀过程中造成的编户齐民的减少和地方的残破,而给这些胡族的迁移带来了更多的便利条件,甚至还有主动招引各胡族部落进入中原参战的。
此时出现在中原争霸战争中的胡族,就至少有匈奴兵、鲜卑兵、乌桓兵和羌兵、氐兵,除了羯人仍旧在南匈奴的统治下作为附庸低头为奴为婢,其余的种落,都在一步步向中原进发,并逐步学习了南方的文明。
到了西晋时,晋人江统在其《徙戎论》中曾惊叹:
关中之人百余万口,率其多少,戎狄居半。
这个结果,不是司马家变出来的,而是汉末的争霸战争杀出来的。
实事求是讲,关中只有百余万口,已经是很惊悚的事情了,在西汉末年,仅仅长安和几个陵县周边,就不止这些人口,而其中竟然还有一半的戎狄外族,就更是在地广人稀之上增加了新的困境。
这样的人口背景下,胡人种落以部落为单位的社会单元,至少在武力上,终于对地方上的诸夏人群形成了实质性的威胁。
试想,所谓的“坞堡”部曲只不过是聚集几千农夫自保,其中真正合格的军人,可能连百分之一都没有,也就是只有几十人的核心武力,而一个胡族部落,其部落武士通过掳掠的补充,合格士兵比例要远远高于聚族而居的晋人。
在此条件下,胡族终于有资格成为与朝廷争夺人户控制权的“竞争者”。
我们知道,晋朝的军事制度,脱胎于曹魏,曹魏的中外军、士家制度,归根结底就是一套“国家部曲”制。
世袭的兵户就是皇帝、国家的“私兵部曲”,在削除地方的州郡兵权后,以“专职”的兵户来维持国家的国防。这部分“国家部曲”在“八王之乱”中屡屡卷入,最终自我消耗,无力对抗北方蛮族的跃马弯刀,这个责任,确实是要司马家的诸位“野心家”来负。
但是更重要一点是,无论是匈奴汉的刘渊,还是后来的羯人的后赵,乃至于前秦、北魏,其崛起都不单单靠着骑马的本部族兵,而仰赖于当时仍在北方的汉人家族支持。
无论他们是寒素出身也好,是累代公卿也罢,都是他们构成了这些“乱华”的霸史的基石,比如后赵石勒、石虎部下出身乞活军的李农,冉闵等人,谋士张宾、程瑕等人,比如前秦苻坚部下的王猛,比如北魏的三朝元老崔浩等等。
这些汉人士人为了改变命运,一展抱负而屈身事胡,也赖不着司马懿,毕竟就算是文景之治的时候,汉朝也能出中行说这样的汉奸……而这些胡人政权如果只靠着本族武力和财力,也根本不可能问鼎中原,更没法最终建立政权。
在很多人的脑中都有一个错误概念,就是敢杀人者得天下,或者说,五胡就是靠着敢于吃人的残忍才乱了“华”。
事实上,中国历史上从来不缺类似的“兽军”,在隋末有吃人魔王朱粲,唐末有捣人为肉饼的黄巢,元末用铁刷子刷人的“淮右军”,就连明末在登州反叛的东江兵,据守锦州的祖大寿,都没少吃人,真成气候,得天下,靠这种弥漫着流氓无产者气息的残忍,是远远不够的。
真正的力量是政权组织的力量,谁能快速地化家为国,化部为国,谁才能掌握这股真正强大的力量,而五胡乱华的十六国更迭,恰恰是因为他们走向了文明,而不是依赖着低档次的野蛮。
这种文明的输出和士人的卖身投靠, 也可以说是西晋的门第制度扼杀了人才的上升通道……可它是从曹魏那儿继承来的啊……难道各位还要再追着骂一骂曹丞相不成?
柏灵筠柔弱美貌,心机极深。司马懿的智谋与理想让她迷上这个男人,她也想插足司马懿的家中,但最终察觉到司马懿夫妇的爱不可撼动,于是改
说到司马懿,大家都知道,他在曹操手下隐忍了很多年,最后终于反叛成功,夺取了曹魏的政权,最后还是司马炎篡魏之后成功建立了晋朝,成为了晋
说的司马懿,大家肯定都非常的熟悉了,对于他的一生真的是非常的厉害啊,他从一个谋士,文弱书生。变成最后权倾朝野,不得不说他的能力确实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诸葛亮和司马懿相比,前者是流芳千古,后者是人所不齿,后世对两人的评价更是天差地别。司马懿一生成就不比诸葛亮低,为什么他的口碑会如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非常经典的一个故事,体现出了诸葛亮临危不乱,足智多谋的一面。相比之下,司马懿有些过于谨慎了,他带的兵力足以
说到司马懿,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作为曹操身边的谋士,一直都是任劳任怨的,不过最后司马懿还是抢夺了曹魏的江山。但是司马懿在忍耐的期间
有人说,诸葛亮病逝后,是一个攻打蜀国的好机会,为什么司马懿还不选择主动进攻呢?其实是否进攻蜀国,不是司马懿能够决定的事情,而且比起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这么生性多疑的一个人,却对司马懿似乎没有看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真的是一对“鸳鸯”,互相牵扯着对方。正因为有诸葛亮,司马懿才能安稳的在曹操身边
就个人能力和成就来说,司马懿其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人,但后人对于司马懿的评价并不是很高,主要还是因为他的品行不太好。不过历史上,司
高平陵之变,如果司马懿手上没有这些死士,那他根本无法控制京师,所以这些死士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司马懿很早便开始秘密训练这些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临死前杀了杨修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好奇,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呢?毕竟司马懿的野心可是非常明显
我记得电视剧《虎啸龙吟》里面,司马懿曾经对候吉说过一句话:刀已不在我手。什么意思呢?司马昭杀了候吉的未婚妻小沅,司马懿要为候吉
说到司马懿,大家应该都知道,他能造反成功,很大程度就是因为他有“三千死士”!在司马懿隐忍的过程中,暗地里就培养了三千名死士,不得不说
说到这个诸葛亮和司马懿,那可真的是三国里面的一对“鸳鸯”,毕竟两个人都非常敬佩对手。而且两个人也是非常珍惜。最出名的就是哪个
孟达被诸葛亮害死纯粹就是自己的原因造成的,他是个反复无常的人,对谁都不忠心。孟达先是投靠了刘璋,之后又是刘备。在荆州之战之后见
三国人物中,司马懿在曹魏隐忍一生,最后取代了曹魏,并将天下收入司马家囊中。司马懿侍奉过曹操,曹丕和曹睿,但是都没有过非分之想,没有造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的历史上,关于司马懿和诸葛亮之间的对垒可以说是非常的精彩,尤其是诸葛亮的空城计,不过历史上对于这个事情
说到曹家,司马懿可以说是一生都为曹家做事了,而且司马懿对于曹操可是非常的忌惮的,司马懿助完曹操之后又辅佐曹丕。但是为什么司马懿
说到曹睿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曹睿上位之后,势力可是非常强大的。而且一开始的时候曹睿是不信任司马懿的,但是司马懿对曹睿,本来就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这一生在都是在辅佐曹氏家族,但是很多人都知道,司马懿对于曹操,曹丕以及曹睿三个人都是惧怕的心理,不然早就
关于三国时期的司马懿,那可真的是非常重要的一名谋士了,他虽然一直屈身于曹操旗下,但是这个也是他最大的优点。最后成功的颠覆了曹家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这个人一直都是比较能忍的,一点都不锋芒外露,但是其实他作为曹操手下的谋士,为什么能够活那么久呢?毕竟曹操
曹爽在司马懿面前显得无比天真,特别是当他选择相信司马懿的那一刻,说明曹爽还没看懂当下局势,也不了解司马懿的为人,以为长期占据上风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司马懿本人在三国历史上那可是非常的厉害,而且是一个非常能够做大事的人。那么他的两个儿子司马师和司马昭同
说到司马懿,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在三国历史上也是一位非常有才的谋士,他生平一直都在给曹操的家族打工,司马懿在年轻的时候就是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三国历史,司马懿这个人一直都存在着很多争议,毕竟他从一开始为曹魏做事,一直都是忠心耿耿的,但是最后还是起兵
三国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在这里面司马懿可谓是人人皆知的人物了,常常将他与诸葛亮相提并论。二人棋逢对手,给后人留下了不少耳
说到空城计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诸葛亮使用这个计谋劝退司马懿,很多人都认为诸葛亮是非常聪明的,险中求胜。但是很多人对于这
说到司马懿,大家都知道,他是三国历史上非常聪明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他从来都不打无准备的仗。就比如说他样的三千死士,这个可是他的杀
说到三国时期的水镜先生,大家可能对他并不是很了解。他的本命叫司马徽,是一个性格非常清雅,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的一位隐士。那么水
空城计是《三国演义》中最经典的故事之一。后世都很佩服诸葛亮的智慧,可以做到临危不乱,悠然自若,让司马懿自乱阵脚,无奈选择撤兵。不
曹丕死后,曹睿继位,司马懿为托孤大臣。曹睿和司马懿之间的关系比较特殊,有人说司马懿怕曹睿,其实大臣怕皇帝很正常,而且刚开始的时候,司
《军师联盟》是由东阳盟将威影视文化有限公司、江苏华利文化传媒有限公司、东阳多美影视有限公司等联合出品,张永
司马懿乃是最杰出的三国时期政治家、军事家之一,是三国时期魏国杰出的政治家、军事家、战略家,西晋王朝的奠基人。
诸葛亮和司马懿乃是一生的对手,那司马懿和诸葛亮到底谁更厉害呢?历史平价到底谁更高呢?下面让我们看一下吧。 司
军师联盟司马懿不愿称帝的原因是什么?司马懿为什么不愿称帝?其中有什么隐情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军师联盟司马懿为什么不喜欢张春华?司马懿爱的人是张春华吗?司马懿最后休了张春华吗?司马懿和张春华是什么关系?
军师联盟司马懿怎么死的?司马懿结局是什么?司马懿结局死了吗?是病死的吗?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军师联
军师联盟曹爽为什么投降司马懿?曹爽结局如何?曹爽结局死了吗?怎么死的?下面我们一起来看看详情吧。 军师联盟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司马懿结局是什么?司马懿是坏的吗?司马懿结局如何?最后死了吗?下面一起看看吧。 三国机密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什么时候播出?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播出时间是哪一天?几月几日播出?特化师讲诉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在哪个台播出?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在线播放平台是什么?全集可以在哪里看?网络
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什么时候更新?更新时间是什么时候?每天每周几点更新?更新几集?一共多少集?下面一起看看
电视剧大军师司马懿之虎啸龙吟主演是谁?人物角色是怎么样的?演员阵容如何?都有哪些演员参演?下面大家跟小编一起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司马懿,大家肯定对他都比较熟悉了,毕竟他在三国里面算是非常厉害的谋士了。但是作为一个厉害的谋士,自然是需要一个
说到司马懿,大家对他肯定都非常熟悉了,在三国演义中,他的能力可是有目共睹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人很的是一个非常厉害的谋士。可是就
对于《三国演义》里面的一些剧情,想必大家应该都非常的熟悉了,很多经典的战役都是非常精彩的,对于诸葛亮对阵司马懿使用的这个“空城
高句丽是在公元前37年,西汉时期建立了自己的政权,此后慢慢发展壮大。高句丽横跨中国东北和朝鲜半岛北部,是一个多民族古国。历史上,隋
八王之乱直接导致五胡乱华发生,这里的五胡是指当时最主要的五个胡人部落,实际数目要更多。五胡乱华整整持续了100多年,也被认为是古
《军师联盟》中的司马懿是个非常爱老婆张春华的,曹丕要把柏灵筠赐给司马懿的时候,他废了好大的劲才说服了张春华。但是历史上的司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