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三国演义当中的描述,曹操暗杀董卓失败后逃到了陈留,和袁绍一起商量对付董卓的办法,最后提议集结十八路诸侯一起讨伐董卓。所以董卓讨伐战也是三国当中非常重要的一次战役,虽然这个过程有些虎头蛇尾,而且并没有彻底击败董卓,但是对整个东汉末年天下局势的影响是非常大的。按道理来说十八路诸侯一起进攻董卓,董卓是根本无力防守的,但是这十八路诸侯也是各怀鬼胎都不愿让自己去当炮灰,所以多数时间都是只屯兵但不增援。导致众军心根本就不齐,所以最后算是讨伐失败。
我们都知道最后董卓是被吕布所杀,如果说这十八路诸侯有做什么贡献,那可能就是逼董卓迁都从洛阳迁都到长安,但是并没有对董卓产生什么致命的打击。对于董卓来说可能他也明白这十八路诸侯不可能团结起来,大家都想保存兵力能,够割据土地对他们来说才是最重要的事情。虽然曹操做出了这个提议,不过他也是为了自己能够上位,后来关东军有起了内讧所以大家也都不在团结,形成了联军决裂、群雄割据的局面。
这十八路诸侯分别是,后将军南阳太守袁术、冀州牧韩馥、豫州刺史孔伷、兖州刺史刘岱、河内郡太守王匡、陈留太守张邈、东郡太守乔瑁、山阳太守袁遗、济北相鲍信、北海太守孔融、广陵太守张超、北平太守公孙瓒、上党太守张杨、乌程侯长沙太守孙坚、祁乡侯渤海太守袁绍、骁骑校尉曹操、西凉太守马腾、徐州刺史陶谦。期间也只有孙坚和孙策的军队是一直全力进攻董卓的,最后也是孙策带兵击败了董卓,才迫使董卓迁都。所以孙坚和孙策损失也是最大的,不过好在天佑孙家,后来孙策和周瑜一起打下了江东这块地方,开始了他们的东吴政权。
其实十八路诸侯讨董卓会失败也是因为大家都有各自的私心,证明当时的汉室对他们来说已经没有任何吸引力,如果都想称王称帝那肯定是不能团结一致的。而且袁绍和袁术两兄弟本来就不合,所以拥有最强两支部队的袁家军也是忌惮对方所以不敢出兵。这样下去联军之间的信任迟早会被瓦解,最终袁术暗地陷害孙坚不给运粮,盟军从一起对抗董卓转变成了各自开拓自己的领土,所以董卓迁都时也没人想着去截杀他。
其实这个时候天下就已经成大乱的局势了,各地诸侯都各自为战成了对手。只有曹操选择在陈留起兵,最后击败了一路上和自己争权夺势的人,最后控制了徐州把自己的势力扩大到了黄河以北地区。之后就发生了大家非常熟悉的官渡之战,曹操胜利统一北方。至此三国趋势才初显苗头。
朱儁是东汉末年名将,他的出生并不算好,但朱儁为人十分重情义,其品德受人尊敬。后来,朱儁被举为孝廉,担任兰陵令,期间政绩颇佳,后来也是一
《三国演义》中,王允和貂蝉一起上演了一出连环计,使得吕布杀掉董卓。不过这段剧情可能并不是真的,其实貂蝉这个人物在历史上是否真的
说到三国演义中,大家应该都知道,吕布是因为董卓调戏貂蝉,所以吕布最后忍无可忍的就直接把董卓给杀了。但是在正史中,并没有貂蝉这个角
说到东汉末年的董卓,那可是一个实打实的军阀。他在当时那个时期,各种欺负弱小,而且后来曹操还有过刺杀董卓,但是却刺杀失败了。后来董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提到董卓这个人,第一个想到的肯定是吕布吧?毕竟吕布是董卓的义子。虽然最后两个人分道扬镳。而且关于董卓的评价
我们都知道董卓是东汉末年权臣,彻底毁灭东汉政权的人。当时董卓扶持汉献帝,挟天子以令诸侯,这一招曹操也是跟他学的。董卓能够这样做
说起董卓,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先后担任过羽林郎、军司令、西域戊已校尉,官至并州刺史、河东太守,参与过东汉朝廷对羌人的战争。到了
董卓本有改朝换代的机会,但他手段太过粗暴,导致遭受天下诸侯的讨伐,最后栽在了司徒王允的计谋下,被自己的义子吕布杀死。看来,董卓虽然
对于王允杀死董卓这个事情,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但是就是很多人并不知道王允是怎么杀死董卓的,毕竟董卓也是一个身经百战的人,所以
说到王允,大家应该都知道, 他作为击杀董卓的功臣,可以说是一大功臣了,毕竟董卓可是出了名的乱臣贼子,人人得而诛之!所以击杀董卓完全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