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一直都说,谦让是一种美德,能够表示出一种不争名利的淡泊之心,不过随着时间的发展,谦让究竟还是不是一种很好的品质,就值得重新定义了,而且也有很多人拿着别人的谦让理所应当,这样的占有实在是令人厌恶。而历史上,刘备这个人一直被人们认为是很谦让的,陶谦多次要把徐州给刘备接管,他虽然想要,但是却一直都在拒绝,这又是为何?
受《三国演义》影响较深的朋友,通常总会觉得刘备为人太过谦让。比如,陶谦让刘备当徐州刺史,刘备是一再推脱;刘表临死前让刘备当荆州刺史,刘备还是一再推脱。
1.实际上,只要我们拿生活经验套一下就会明白,许多时候别人只是和你客气罢了;如果你面对别人的客气,真敢一点也不客气,通常只能是自讨没趣。
历史上有一个经典故事:在滕王阁的落成典礼上,阎都督作为主要负责人,希望由自己的女婿来写滕王阁的序文。但阎都督的女婿实在不是什么大才子,这种做法实在难以服众。所以,阎都督就假意邀请在场的文坛高手们出来写一篇序。
这种可能传名于后世的机会,通常都会经过私下运作。换而言之,谁去写序言,早已内定了,所以在场的文坛高手都知道是怎么回事。既然事前没有人通知你,现在主持这件事的官员居然让你来写,拿肯定只是和你客气一番罢了。如果你敢顺杆爬,肯定只会自讨没趣。所以,当大家受到阎都督的邀请时,都谦虚地表示不敢当。
但是,当阎都督让到王勃时,王勃可是一点也不客气,上去就接过了笔。看到王勃这么一副愣头青的样子,阎都督当时气得差点吐出血来。阎都督当时就说,我进后堂换身衣服,一会儿再出来。就是希望自己不在场,能有人帮忙收拾一下王勃,让你不知天高地厚!
但是,等王勃一提笔,那是越写越精彩,外面掌声雷动。而阎都督也觉得,自己女婿的文采与人家相比,实在不是一个档次。所以,终于出来表示自己刚才有点失礼了。
我们可以想象,如果王勃写出来的文字,不能让在场的文坛高手们掌声雷动,王勃当时肯定会非常难堪的。因为,一大群文坛高手在场,谁都懂得谦让。就你王勃一副当仁不让的样子,你是不是觉得你比大家都强?
给滕王阁作序的权利,有几个人愿意把头撇在裤腰带上争呢?有几个人恨不得杀死自己的竞争者呢?估计一个也没有,因为这不过就是几个文人的游戏罢了。但就算如此,王勃这种愣头青的表现,也差点被弄得下不了台。
2.而刘备和陶谦、刘表等人争夺的是什么权力呢?那是一个州的何去何从。围绕这种权力相争,通常都要流血千里伏尸百万。为此愿意把头撇在裤腰带上相争的人,数也数不过来。曹操和张邈那种铁哥们,为了一个兖州拼得你死我活;袁尚和袁谭那中亲兄弟,为了老爸袁绍的遗产拼得两败俱伤。在此过程中,死上几人或几千人,那都是小儿科;因为在此过程中,通常都是动则死上几万或十几万人。
在这种权利斗争中,如果有人跟你客气一句,你就敢顺杆往上爬,那你死了也不知道是怎么死的。因为类似的故事,在历史书上记载得太多了。
就算陶谦愿意让刘备当徐州刺史,徐州的实力派都愿意吗?陈登、糜竺和臧霸之类的人,怎么看也不像是省油的灯啊。刘备如果不能确定这几位大爷的态度,只因为陶谦一句话,就玩命地朝那个位置上爬。这几位大爷如果一个不高兴,要跟刘备血溅五步,刘备该找谁说理去呢?荆州也是同理。
再说了,陶谦和刘表说这番话时,谁知道有几分真心呢?在这种情况下,刘备表示谦让是最正确的做法。
如果对方是真心相让,在刘备表示谦让后,对方还会继续相让的。如果刘备一谦让,对方就不再相让。这本身就证明,对方只是跟刘备客气一下。如果刘备真把这种客气话当真,那只能证明刘备这些年都白混了。
而陶谦和刘表这类的人,之所以敢拿着一个州和刘备谦让,是因为以他们的生活经验可以判断出:刘备绝不是一个白混的人,他非常有城府,也非常懂进退。所以,他们和刘备谦让一下,就会获得世人的赞扬。
3.在《三国演义》中,吕布投靠刘备时,刘备也曾拿出刺史大印和吕布谦让。而吕布那种见杆就敢爬的主儿,自然一点也不想客气。可他刚准备伸手,一看关羽、张飞那副火冒三丈的样子,当场就懂事了。
事实上,刘表对刘备谦让荆州时,刘表的部属恐怕也跟当时的关羽、张飞一样的表现。刘备如果不识相,恐怕火并会直接上演。但陶谦和刘表不同,陶谦临死前让刘备入主徐州,应该是出于真心的。
因为当时天下还处于海选阶段,陶谦死了,他的后代绝没有机会继承陶谦的位置。不要说陶谦了,就是曹操和袁绍此时死了,也未必轮得到他们的后代继承他们的位置。
天下还处于海选阶段,就意味着各地的权力都没有集中起来。各方力量那是你方唱罢我登场,父死子继不过是美梦一场罢了。从理论上,当时的刺史或州牧也只是政府高级官员。他的下属,名义上与他只是上下级同事关系。可如果刺史或州牧变成了王和皇帝,那就是另一回事了。在这种背景下,他的下属就是他的臣子。身为臣子,如果还视忠诚如无物,那就是天大的罪过。
陶谦是刺史。刺史死了,应该由谁来接班呢?好像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说,应该由刺史的儿子来继承。刘备是皇帝。皇帝死了,应该由谁来接班呢?好像没有一个人敢公开说,应该由德高旺重的丞相来继承。
从相关的历史去看,陶谦显然没有一个威望过人的后代。既然如此,陶谦死后,继承他位置的肯定是异姓之人。在这种背景下,陶谦还指定(推荐)刘备继承他的权力,应该是发自真心的。
而且,陶谦肯定也会积极帮助刘备继承他的权力。如果陶谦临死前推荐刘备当徐州刺史,而刘备却被徐州的某个实力派火并了,那个火并上台的实力派会怎么对待陶谦的后代呢?如果陶谦殚精竭虑还没有办法让自己制定的继承人接班,那陶谦这番作为到底是图啥呢?
所以,陶谦让刘备接管徐州时,肯定对徐州实力派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分析之后还想让刘备继承自己的位置,就说明陶谦不但真心让刘备接管徐州,更认为刘备有这种机会。
当然了,准备工作做得再好,遇到突发情况该抓瞎还是得抓瞎。徐州实力派实在是太杂太多太强了。如果这些实力派都不希望刘备入主徐州,刘备不管多强,都是很难接管徐州的。
为了摸清徐州实力派的底牌,刘备进入徐州后立刻和光同尘。总而言之,我刘备哪有资格接管徐州呢?希望大家另请高明。袁术就不错,我们应该让袁术来当徐州刺史。
面对刘备的这种谦让,糜竺和陈登就站出来代表徐州各大实力派说话,劝说刘备一定要接受这个徐州刺史。而且,青州的孔融也出来力劝刘备,接受陶谦的这份盛情。
在这种背景下,刘备自然可以顺利上位。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诸葛亮真实的身份是:官员大臣之后,名门望族子弟。三国诸葛亮出生于琅琊县阳都县官员大臣之家;四年(181年)。诸葛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1、赵云活了几岁:赵云在三国演义中死的时候几岁?建兴七年(公元)赵云病逝,享年七十六岁。赵云(年)字子龙,常山镇定(今河北省正定)人。身长八
《新三国演义》剧中赤壁之战是在第42集。诸葛亮回到江夏,回营赶忙调兵遣将安排出战事项。刘军将领皆安排工作,却唯有不理关羽。没想
《新三国》蔡氏扮演者是曹曦文。曹曦文,本名曹雪,一九八三年11月16号出生,是1个中国大陆的演员,2000年因出演自己第1部影视作品《生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会看一些国内的名著,比如说《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等,都是非常经典的。但是对于这些名著,在民间还是有一些非常经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要知道,在中国历史上,一般情况下皇帝的女儿都是比较难嫁的,毕竟想要找到一个门当户对的驸马确实是不容易,毕竟这样的驸马必须要有非常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有很多那种非常厉害的武将,但是在三国演义里面总会被忽略,或者就是存在感非常低。比如说曹真,他作为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庞统和诸葛亮二人是很好的朋友,当然,在谋略方面两个人也是互相牵制,毕竟他俩可是号称“卧龙凤雏”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各个国家的将军职位都是不一样的,毕竟东汉末年,三国乱世中有实力的人非常多。当然,也有一些比较特殊的职
说到三国里面“单刀会”这个故事,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故事当中,讲述的是东吴鲁肃设计了一个赴宴让关羽前来参加,而且希望
最近小编有一个疑问,那就是历史上三国时期天天打仗,但是好像没有听说什么外族人入侵了,未必当时其它少数民族地区的人对中原地区不感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黄忠,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当中,对他比较熟悉的也就知道他是五虎上将其中的一个,但是关于其他的话真的是不怎么了解,要说猛将,那自
说到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里面一直都是一个比较神秘的人物。这样的一个人,是很多三国里面出名的谋士都比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吕布是三国历史上第一猛将,在他面前基本上没有谁能打得过。当然,吕布作为第一猛将,只可惜最后死于曹操之手。然而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其实说到三国中厉害的谋士确实是不少,脱口而出的就有好几个,比如说诸葛亮,司马懿,庞统,郭嘉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但是他们都
最近很多人发现了一个比较有意思的情况,那就是这个三国时期诸葛家族三兄弟好像最后别灭族了啊,那么这个说法对不对呢?这诸葛家三兄弟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说到郭嘉,庞统和周瑜这三位,那可是在三国里面的三大巨头啊,都是非常厉害的谋士。更是有郭嘉不死,卧龙不出的传言,可想而知郭嘉的实力有
可能是因为地图造成的错觉,表面上魏蜀吴的面积差不多,但实际上蜀汉和东吴的实际管辖面积和人口远小于曹魏,人们会认为魏蜀吴三国差不
《妯娌的三国时代》结局:冯雪心将何平以前送给自己存有100万的银行卡递到何平面前,何平望着冯雪手上的银行卡,然后又退回给了冯雪。
最近很多人对三国时期的这个人口超级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口有多少呢?话说很多人说三国人口等于被灭族了,那么这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关羽虽然名气大,但他性格有些傲慢,不易与他人相处。其实三国中有不少人内心是不服关羽的,他们有些和关羽有矛盾,有些是觉得关羽名不副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贾诩,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他可是三国里面顶级的谋士,更是对三国历史进程产生了非常深渊和独特的影响。最重要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马超,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作为五虎上将之一,他的名气在三国中也是非常响亮的,不仅仅人帅,而且实力很强。唯独就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历史上,胡车儿是汉末西凉军武将,张绣的心腹。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应该对胡车儿盗走典韦双戟的情节记忆犹新,那演义在介绍胡车儿时
最近很多人问这个三国时期谁的力气最大的问题,这个问题也非常的有意思,其实吧,大家也应该知道的,这个问题还是比较难的,小编一开始以为
说到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了吧,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既然刘备愿意花这么多的心思请诸
《三国机密之潜龙在渊》结局:黄初7年,曹丕英年而逝,司马懿开始大权独揽并跟其子孙结束了乱世。司马懿带上幼帝在街边奔波的时候看到
最近很多人又提到了这个三国时期的人才凋零的情况,或许大家也都看到了,那就是三国时期还真的是人才凋零了,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三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