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讯

首页 > 资讯 > 热门解密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时间:2021-02-26 00:53:11 栏目:热门解密

对于19世纪时期的英国来说,这是一个和平年代,海军军舰的数量从1813年的1009艘到1826年锐减到了179艘,由原本的14.5万海军人员缩减到了2.3万人。即便如此,英国的海军实力仍然是稳居世界第一的,仅仅战列舰的总吨位就达到了25.7万吨,与当时的美国、法国、西班牙、荷兰、丹麦、瑞典这六国战列舰的总吨位之和还要多出8.8万吨。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中国人耳熟能详的鸦片战争,在英国海军史上仅仅属于不起眼的小事,如果问现代英国人,19世纪初期他们的海军干了些什么?可能他们印象更深的是从1807年后几十年进行的的查禁奴隶贸易行动。

在1807年之后的几十年里,英国海军的首要任务一直都是在大西洋上拦截奴隶走私船。

从1807年开始,英国本土议会禁止从非洲贩卖奴隶,而当时在英属殖民地西印度群岛,占有奴隶却仍然是合法的,在北美和南美,反对这一禁令的国家更不在少数,因此从1807年开始,英国海军开始派战船在非洲沿海巡逻,每当找到贩奴船,不管这船来自哪国,英国海军找缴获后,都把奴隶送回西非。

执行这项任务最出色的军舰是“黑色玩笑”号(Black Joke)及“罗莎蒙德美人”号(Fair Rosamund),在1830年到1832年期间,共俘获了9艘贩奴船。

“他们脚带镣铐,两人一组绑在一起,到达目的地被解除镣铐后,他们无不心满意足,感激涕零”。--- 一位英国海军军官日记

海军的基层军官和水手对解救奴隶的任务乐在其中,因为按照规定,海军每解救一名奴隶,就可以获得相应的奖金,更别提获得的感谢和社会声誉。因此在几十年缺少战争的时期,英国海军一共拦截了上千艘奴隶船,解救了15万名奴隶。

我们现代人有一个问题是:到底英国人为什么要平白做好事解救奴隶?

要知道,英国人曾经是世界头号奴隶贩子,从1631年开始,英国人就开始在西非黄金海岸建立了第一个贩奴堡垒,在这里他们大量购买西非本土商人手中的奴隶,再卖往美洲盈利。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17世纪到18世纪,英国逐渐抢占了位于加勒比海域的一系列岛屿,当时这里被称为“英属西印度殖民地”,这里对非洲奴隶有几乎无穷无尽的需求。

为何要叫“西印度,”呢?因为1492年西班牙派遣哥伦布到达这一带时,坚持认为这里是印度。还称呼当地人是“印第安人”。虽然后来欧洲人搞明白了真相,发现这里不是印度而是块新大陆,但原有的称呼却已经根深蒂固了,于,是只好叫这里是“西印度”,而真正的印度南亚地区,就被叫成“东印度”了。

哥伦布在美洲虽然找到了黄金,但真正的财富可不仅仅是黄金。欧洲人发现,西印度群岛非常适合种植甘蔗,而甘蔗榨出的糖有高热量,可以替代大量的食物。《国富论》的作者亚当 · 斯密承认 : “ 在十七世纪过了四分之三以后 , 英属西印度群岛任何一个糖业种植场所获得的利润 , 要比欧洲和美洲其他从事各种种植业者所获的利润大得多。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但甘蔗榨糖需要大量的劳动力,美洲本土的印第安人数量不足,于是殖民者想到从隔着大西洋的西非买进黑奴来干这种活。

不过要指出的是,奴隶买卖从古一直都有,欧洲人往往也并不是直接去捕捉黑奴,而是直接从西非沿海城市的奴隶商人或者上层黑人那里购买黑奴,除此之外,还要给当时的西非黑人国家缴税。不管来源是怎么样的,大量的西非奴隶就这样被运送到了美洲,为欧洲人的种植园生产蔗糖。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所以跨大西洋的三角贸易,是西欧各国起家的根本:非洲的奴隶送到美洲,美洲的糖和酒等原料送到欧洲,欧洲的工业制成品又卖去非洲,英国的著名口岸利物浦一度就是靠血腥的奴隶贸易起家。

1709年,利物浦拥有的商船仅占全国的2%,而到了1730年涨为10%,到1771年,英国1/3的商船都来自利物浦。到18世纪末期,利物浦成为臭名昭著的世界奴隶贸易第一港口。1783年到1793年,英国人运送和贩卖了30万奴隶到美洲,占到了全欧洲奴隶贸易的3/7。在整个奴隶时代,英国人是头号奴隶贩子,他们贩卖的奴隶比其他欧洲国家加起来还多4倍!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不过,虽然奴隶贸易使得英国人赚的盆满钵满,也有人还保有良心,从1783年开始,就有宗教人士在伦敦组建了伦敦废奴协会,他们四处搜集证据去证实奴隶贸易的非人道,展开说教活动去扭转英国社会各阶层的态度。

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们最终促成在19世纪初期,英国社会和国家开始倾向于废除奴隶贸易和奴隶制度。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之后几十年下来,英国在花费在废奴事业上的经费,和他们之前在奴隶贸易上挣到的财富数量大致相当。

不熟悉历史的人,往往喜欢把国家拟人化,从这个角度来看,很难理解为何英国社会投入那么大力量去废除一项对他们有好处的奴隶贸易。

真实的原因是,在英国社会内部,有着不满奴隶贸易的利益集团,他们的实力不断壮大,在19世纪超过了奴隶贩子和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们。

一,让人很诧异的是,对西印度奴隶制仇恨的一个集团,是我们亚洲人很熟悉的英国东印度公司。

在发展初期,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主们取得了一项垄断权,他们可以对英国本土进口的其他蔗糖征收重税以保证西印度群岛种植园的利润,而东印度公司同样在亚洲种植了蔗糖,所以在东印度公司看来,西印度的种植园主是可恨的竞争对手,能废掉西印度群岛的发家法宝----奴隶买卖,他们是乐观其成的。

二,与很多人想象的相反,奴隶制度并非就一定是低成本的,由于西印度群岛的土地退化,和奴隶反抗,从西印度群岛运到英国的糖,价格实际是偏高的。仅1828年一年,这些来自西印度群岛的糖让英国人多支出了500万英镑。

英国本土工业不断发展,糖也是重要的工业原料,所以逐渐强大的英国本土工厂主们,也越来越看西印度群岛不顺眼,他们要求废除西印度公司的垄断,能自由进口其他地方的廉价蔗糖。

所以越来越强大的英国工厂主是主张废奴运动的另一个推手。

三,支持废奴运动的第三种力量是曾经从奴隶运输中获利的海运商。在19世纪初期,英国出现了新的支柱产业---棉纺业。从美国独立后,从美国运输进口棉花原料成为利物浦商船的主要工作,原有的奴隶运输工作利润越来越小,利物浦这些港口的海运商们也希望停止奴隶运输,转而大举转入棉花运输当中。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说白了,奴隶贸易和种植园产业虽然赚钱,但他们是旧式产业,赚到的钱却只局限于在少数商人之间流通。而新兴的产业却觉得这些老古董吃的是独食,不仅牺牲了奴隶,也挡了越来越多英国人的路。这是英国人在19世纪转向废奴运动的很重要的原因。

但是,倾向于废奴主义的社会集团虽然人数众多,但如果没有把他们的力量联合起来,向社会大众争取支持,那么在英国这个议会政治的国家也是不能形成法律的。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所以我们也不能轻视首先站出来大声疾呼“奴隶制是罪恶的”的那些废奴主义者们的重要性。

1787年,废奴运动的“伦敦委员会”在一个书店里发表了简短的声明,声明认为奴隶贸易是不公正也不明智的,将搜集奴隶贸易的证据和信息,并公开出版。

这十二个人里,有两个是银行家,四个是商人,还有两个是工厂主,他们对各自的任务进行了划分,内容非常严谨,规定好每个人需要做的事情和完成的时间表。

这12个人起草了一个遍及34个郡的132名地方代理人名单,这些地方代理人负责将他们搜集到的证据印刷成书籍,小册子和期刊,最后的证据将通过政治渠道进入议会。

他们是英国最早的NGO,即非政府组织,在英国,民众议会外的政治组织在1750年前从未出现,废奴运动活动家是最早组织起来,从政府外部努力,去影响政治的第一批英国人。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从1788年到1792年这短短的四年间,英国的舆论环境就发生了天翻地覆的转变,反对奴隶贸易的书籍充满了全英国的各个书店,在城市和乡村里处处可见有人演讲,写作,和讨论奴隶贸易的罪恶。英国人似乎一夜之间良心发现了。

1792年,即英国向清朝派遣外交使团的那一年,英国全国向议会下院递送了519份请愿书,全国总签名人数达到40万个,占到当时全体男性人口的13%。请愿书的内容全部要是要求废除奴隶贸易。

英国为何会从奴隶贩子转变成为了废奴主义者?这其中有何原因?

而英国人也并非光说不练,废奴运动的演讲家告诉人们:一个每星期食用五磅蔗糖的家庭,如果坚持二周不吃蔗糖糖也不喝朗姆酒,就挽救了一个与我们同样灵魂的生命。如果有8个这样的家庭坚持20年,就可以挽救100个奴隶的生命,如果有38000个家庭同时行动,就可以彻底摧毁奴隶贸易!

所以英国人开始了蔗糖抵制运动,最高潮时期,英国许多郡的蔗糖销量下降了1/3到一半,这对于西印度群岛的种植园和奴隶商人们来说,影响是致命的。

十几年后,有人充满感慨的描述了废奴主义发展到高潮时期的情景:

只有亲身见证了那一刻的人,才能想象到当时的民族热情高涨到何种地步,历史上从未出现过这样的局面,如此高尚的情感在社会所有阶层中的蔓延。当前的社会潮流是如此的强烈,发展得如此迅速,以至于没人能够阻止它。“

关键词 :

相关资讯

热门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