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考古界发生了很多事情,其中有一件事情非常的让人悲伤,也非常的着急,那就是一座千年辽代白塔快塌了,那么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这个所谓的千年辽代白塔有什么样的历史故事呢?下面一起分析看看!
乍暖还寒,草木枯黄,内蒙古赤峰市敖汉旗的武安州白塔破败而悲凉。
这座身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约有1000年历史的辽代白塔,目前裂开至少18道黑缝,生出100多个黑孔,塔身倾斜,不时有砖块坠下。
记者调查发现,尽管各方都意识到了千年白塔岌岌可危,但是维修工作长达7年始终在“纸上”来回打转,迟迟不见修缮,导致千年辽塔状况一天不如一天,面临倒塌。
从远处看,破损的武安州白塔已发生倾斜。新华社记者王靖摄
当地群众和业内专家呼吁,亟须提高效率,立即对白塔进行加固维修,保护好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贵遗产。
千疮百孔成“斜塔”
从赤峰市敖汉旗出发,向西驱车30多公里,记者来到丰收乡白塔子村。武安州白塔(以下简称“白塔”)便位于村子西侧的一处高岗上。
然而,来到这座千年白塔脚下,记者看到的却是令人揪心的一幕。整座古塔已经严重破损,塔体发生歪斜,遍布千疮百孔,甚至面临倒塌危险。
67岁的村民李成仪住在白塔脚下。去年农历二月初二,村里举行“祭塔”仪式时,他猛然发现,自己老了,相伴60多年的白塔也“老”了:塔砖越掉越多,地上堆满了碎砖头;墙体外张,裂出一道道长口子;塔基座收窄,整个塔都变歪了。
“这塔恐怕不中了。”他担忧地说,“随时可能塌。1年?10年?一场大雨可能说塌就塌!”
邢玉华是白塔保护工作站的工作人员,他列举了一连串的担忧:墙砖松动,砖缝里的黄泥一抠就掉;裂缝变多、变大,塔北面有处缝隙甚至裂开10多厘米,南面的裂缝有4厘米;塔体已经向西北方向倾斜;塔基座缩进去一米多,头重脚轻……
他着急地说:“塌了可就瞎了,这可是老祖宗留下来的宝贝,是千年古迹啊!”
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辽宁省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等单位研究评估称,白塔是一座八角形密檐空心塔,是现存辽塔中始建年代最早、最具辽中期建塔特色,且仅存的空心式砖塔,同时还是唯一一座采用穹顶式佛龛的现存辽塔,具有极高研究价值。
2013年,该塔及所在地武安州遗址,被列入全国第七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千年白塔当前的处境十分堪忧。记者绕着白塔走完几圈,粗略一数发现,整座塔竟然有上百个大大小小的孔洞,18条明显裂缝,最多的一个塔面上有近30个孔洞,最长的裂缝纵穿5层塔檐。
从近处看,武安州白塔墙体坑坑洼洼,残破不堪。新华社记者安路蒙摄
此外,塔檐和塔顶上已经长出野草,还有鸽子在塔里筑巢。
“我小时候白塔还不这样,以前墙皮是光溜的,墙体也没往外劈,裂纹也没这么多。”眼前的白塔,让时隔20年回乡探亲的李桂芬大吃一惊。
匆匆瞥过几眼,她就带孩子离开了这里。
不少村民也意识到了危险。35岁的村民李金虎近几年把孩子看得死死的,严禁靠近白塔。“怕塔上掉砖头,砸坏孩子。”李金虎回忆说,小时候他经常去白塔玩,甚至爬上爬下,“现在用手就能把砖头扒拉下来,能不害怕?”
纸上“修缮”已多年
千年古塔何以破败成如此模样?记者调查发现,除了自然原因,还与漫长、低效的维修审批过程有很大关系。
从2016年加固工程立项获得国家批复,白塔竟是在纸上“修”了多年,实际维修一拖再拖,迟迟未动。
在多数村民眼里,年久失修是白塔面临倒塌的主要原因。
邢玉华指着南墙裂开的口子说:“这几年村里下了几场大雨,加上风吹日晒,裂纹明显变宽了。墙体裂成那样,遇到大暴雨或者地震,可能一下就倒了。”
李成仪也很纳闷,作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都破得要塌了,就是不见有关部门出手,“塔跟房子一样,没人管、没人修,可不就是塌嘛?何况白塔已经有一千年了!”
据敖汉旗博物馆馆长田彦国介绍,目前没有资料显示,武安州白塔在历史上有过修缮的记录。
记者查阅文件发现,早在2016年,国家文物局就在《关于武安州遗址—武安州塔保护加固工程立项的批复》中,同意白塔的修缮工作。可之后迟迟不见内蒙古启动维修,直到2018年白塔的处境被媒体报道引发关注,敖汉旗方面才回应“不知道工程立项在2016年时就通过了”。
2018开始,敖汉旗终于着手起草维修方案,但逐级向自治区上报了2次《武安州遗址—武安州塔保护维修方案》,都接连被第三方评审打回修改,截至目前修缮仍未开始。
敖汉旗一位不愿具名的干部透露,实际上当地向上提交修缮计划最早可追溯至2013年,“上面重视不够”没啥实质进展,现在翻回头看,白塔一直在纸上“修缮”了多年。
除此之外,白塔也存在被人为破坏的现象。61岁的村民李桂金说,过去日子不好过,一些村民家垒兔舍、盖猪圈用的都是白塔上的砖,“用铁棍使劲一撬,崩下来的砖头就拉回家用了”。
在不少村民的记忆里,过去在白塔上爬进爬出非常容易。
即便现在,村民或外地人还经常到白塔南面的洞内烧香拜佛,地上残留着纸钱灰烬,多处墙壁被熏黑。塔口处,烟花炮皮、酒瓶子、易拉罐等废物乱扔一地。而白塔四周的砖块上,刻了数不清的人名。
白塔南面的洞里,人们烧香拜佛,废物一地。新华社记者安路蒙摄
保护工作拖不起
白塔维修方案设计方——辽宁省文物保护中心等三家单位做出的现状评估显示:塔体破损十分严重;塔基座面砖全部脱落,基座根部有多处盗洞;塔身部分破损十分严重;一层大檐全部掉落;塔顶和塔刹早已缺失,原形制不清。
内蒙古文物局称,塔基空心,形势危急。敖汉旗政府则表示,目前白塔倾斜3度。
当地群众和文物专家呼吁,白塔修缮拖不起等不起,亟须提高效率,加快启动白塔修缮。
白塔维修方案迟迟未通过,除方案本身有待完善,也与第三方评审专家组成员换来换去、意见层出不穷有关系。
第一版方案提交后,因为专家组成员持有不同意见,最终未能通过。然而,按照专家意见修改并提交的第二版方案,却再次被专家组否决。
记者采访了解到,当时参与第二版方案评审的专家组成员,全是新面孔,并不认同“前任”提出的修改意见。
当地干部担忧,第三次维修方案正在提交,评审专家又再次换人,“除了一次次划叉,我们更需要完善的维修方案。”
对此,内蒙古文物局文物保护处处长陈亚光回应,针对第三版维修方案,文物局将联络专家进行指导,帮助其通过方案审议。“资金和技术不是问题,维修方案一经通过,将立即维修。”
白塔已成危险建筑,存在坠砖、倒塌等险情。但游客并不知情,千年辽塔吸引着源源不断的外地人前来。
为了安全,白塔外围起一圈铁丝网,可塔东边的铁丝网早被人踏倒,南边的门锁也被拆掉,游人随便进出。
记者在现场统计了一下,一下午时间就有近三十人前来游览。他们翻过铁丝网,钻进白塔洞内烧香拜佛,没有提示、没人管。
敖汉旗的一位文物专家建议,白塔修缮前须严加管理,避免加剧对白塔的损害,同时避免事故发生。
白塔的损坏、修缮的缓慢、管理的松垮,暴露出当地文物保护工作的整体窘境。
契丹辽文化的一位研究者表示,对待文物、古建要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能“急诊”的就不“门诊”。
他认为,内蒙古尤其是赤峰,红山文化等史前文化、契丹辽文化、蒙元文化灿若繁星,文物众多,价值不可估量。亟须在保护理念、保护力度、保护方式上“更走心”“更给力”,统筹好文物保护与经济社会发展。要把祖先留下的文物、古建一个不少地传下去。
武安州遗址简介
武安州遗址位于,是辽、金、元时期的古城遗址。
武安州有三重城垣,一重略呈方形,边长近800米;第二重城垣呈方形,边长约650米;第三重城垣略呈方形,边长约270米,出土辽、金、元代的瓦当陶节、围棋子、象棋子等遗物。
2013年5月,被国务院核定公布为第七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武安州遗址历史
武安州是耶律阿保机最早建置的头下州之一,并由此开创了头下军州制。《辽史》载“武安州,观察。唐沃州之地,太祖俘汉民居本叶山上,因建城以迁之,号杏埚新城。复以辽西户益之,更日新州。统和八年改今名。初刺史,后升。有黄柏岭,袅罗水、个没里水。”这一记载说明了武安州的形成过程和在辽朝建国前的重要位置。专家们在评价该城时说:“阿保机的龙化州、杏埚新城,都在城西楼为皇都之前,这说明头下城的初起――是草原建城或建立据点的先驱,也就是缩小游牧移动的开始”所谓“杏埚”,即“新的斡鲁朵”,阿保机在幽燕一带掠抢大批汉人,先在木叶山那里建宗庙,即最初的“斡鲁朵”,建完后把这批汉人又移至这里建他的又一个“斡鲁朵”,故传音为“杏埚”。
在阿保机建国之后,仿唐制把这里改制为“新州”,并“以辽西户益之”,在辽统和八年(990)由新州更名为武安州,在这一年的三月,又一次建城,并“以宋俘实之”,第三次迁入汉民。这里说的“宋俘”即当时著名的辽宋高梁河之役所获,把新州改为武安州似乎也与此有关,也就是对高梁河之役所获胜利的一种纪念,体观了契丹族的尚武精神即取“以武安天下”之意。金、元两代设县,由武安州改为武平县。
中国拥有几千年的历史,拥有灿烂无比的文化,先人穿造出了非常多的文物,有很多古代的国之重器也留了下来,这些放到现在都是妥妥的国宝,那
华夏文明博大精深,中华五千年连绵不断,光耀于世,浩瀚无垠的文化艺术古书和鬼斧神工的历史文物佳品构成了国内历史风云中一小段段华采
今日(8月4日),芒果TV益智类实景解密互动综艺《密室大逃脱》第四季第四期《古宅惊魂(下)》上线。为探索陶宅真实过往,密逃团步步深入,劳
在很对人的严重考古是一件非常神秘的事情,而在我国的考古历史当中,这里曾经发生过非常多让人感到神奇的事情。有时候专家们会费尽心
最近在网上看到了一个说法,那就是这个康熙陵寝的事情,很多人说这个康熙陵寝是有蹊跷的,为何这么说,其实是有原因的,因为当时国家的考古
在古代冷兵器时期,战争频繁发起,往往都是成千上万人的兵戎相见,死亡数量非常的庞大,满地死尸。那么问题就来了,发生的战争那么多,但是却
咱们中国古人,对于死后的事情是非常重视的,不论是什么阶级,平民或是贵族,都会竭尽全力的去为自己创造一个更加优质的墓葬环境。而对于
陈文锦当年所在的考古队到底是怎样进入张家古楼的呢?感觉这个过程的确有些蹊跷。张大佛爷组织的盗墓计划虽然是以失败告终,但他们
历史给人充满神秘感,在考古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很多奇妙的事物,而其中有一些足以让世人感到震惊。就比如说由死掉的人类头骨所制做而
最近很多人对这个郭沫若为何要挖这个定陵相关的问题非常的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定陵还是非常珍贵的,没有好的技术也还是不建议
最近在网上有出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新闻,那就是关于陕西乾陵博物馆的,话说这个陕西乾陵博物馆里面的文物竟然长毛了,那么为什么保存完
说到考古这个东西,本来就是一个非常小心的事情,毕竟谁也不知道会发生什么事情,或者就是再考古的过程中弄坏东西。但是有这样一种东西
说起考古,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这是一个非常令人向往的职业,但是却是一个非常有难度的职业。因为考古能让我们以最近的距离去了解古
不是知道大家有没有去过我国国家博物馆,在博物馆展览大厅中拜访的0001号国家一级文物是一座绞刑架,在这座锈迹斑斑的绞刑架躯干上,似
众所周知,我国是一个拥有者几千年里的国家,因此在我国出土的古董和文物也是不计其数的,因此也不乏出现一些让人感到耐人寻味,看起来十
原先巴乃考古队是要寻找张家古楼,但是考古队员因为派系不同,所以心生间隙。当时队员决定把比较消极的人关在另一个地方,然后让九门的
相信对考古有一些了解的朋友们会知道,在考古界中,最害怕的就是发现古墓里有鸡蛋。很多人认为,因为古墓中缺氧,盗墓贼就会先放个老母鸡
说到这个64件国宝级文物是哪64件的问题也还是比较好解决的,因为这64件就是大家熟悉的国家永久禁止出国展出的文物了,那么这64件到底
随着三星堆再次出土了一批文物事件迅速走红后,而在网上也有更多的人参与到出土文物的这个话题的讨论中,而大多数印象中最深的应该是
唐朝出土的十大文物是那十大呢?其实这个答案不太好说,因为大家也知道的,唐朝出土的文物实在是太多太多了,各个都能算得上是精品,所以你
听说过国际古迹遗址日这个节日吗? 这个节日由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于1982年4月18日提出,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2届大
鬼吹灯胡八一怎么进的考古队呢?众人的结局怎么样呢?正在热播的鬼吹灯精彩程度真的不错,小编都入迷了。可惜一周就
《司藤》这部剧自从播出以后一直会为引人注意,在短时间内无论是app还是关注量,《司藤》这部剧都可以说的上是顶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三星堆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这个三星堆是真的太神秘了,有太多无法解释的事情,也有太多让人无法理解的文物
我们都知道,中国是一个拥有者数千年的文明古国,我国历史上遗留下的文物也是极其丰富的,各种各样的,各种类型的应有尽有。不过在这些文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三星堆的文物在最近几天可以说是有很多重大发现,各种各样的文物都被一一挖掘出来,比如说大面具,大立人像以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这一次我国发现三星堆有重大突破,目前已经找寻500余件的重要文物。再诸多文物中,也是发现了很多非常奇特的物
2021年三星堆又出现了全新的6个祭祀坑,以前只有2个就已经出土了不知道多少文物了,现在又出现了6个,这个就非常重要了,所以这一次又有
都说乾隆皇帝是“印章狂魔”,任何字画凡是到了他的手上,基本都会留下一个专属标记。实际上,乾隆不仅对字画下手,汉代的陶器他也没放过
曾侯乙是战国曾国国君,他的出生年份大约是在公元前475年左右,也就是战国初期。不过史书中并没有记载曾侯乙此人,有人认为曾国就是随
说到古代打仗吧其实我们总感觉他们都是超级多的人一起上阵的,几乎都是几十万级别的,而且也有几十万被歼灭的情况发生,那么有的人要问
大英博物馆成立于1753年,是目前世界上历史最悠久、规模最大的综合性博物馆。不过大英博物馆里的藏品不仅仅是英国的,基本上还珍藏了
中国是一个具有5000年历史的国家,但从目前考古上的发现来说,出土最久远的文物只是在3000多年前,所以想证明最早的那两千年历史可能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