距今大约15.3万年前,也就是在上一次的冰河时期开始的时候,位于如今伯利兹海岸附近的一个巨大洞穴开始形成。虽说在冰河时期,地球的海平面如此之低,甚至让不列颠群岛与欧洲大陆、俄罗斯、阿拉斯加等地区都是相连在一起的。但是在冰河时代结束之际,也就是1.5万年前。由于大量的冰开始融化,导致海平面上升,进而将英国与欧洲、俄罗斯与美洲分隔开来,并淹没了伯利兹洞穴,形成了如今地球上最大的水下深坑。
今天,大蓝洞(Great Blue Hole)位于伯利兹海岸40英里的地方,是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保护区的一部分。它整体呈现出圆形,直径超过1000英尺(300多米),深度超过400英尺(125米)。自从1971年水下探险家雅克·库斯托(Jacques Cousteau)乘坐他的“卡利斯托”号潜水器(Calysto)造访它以来,这里就一直吸引着世界各地的科学家、历史学家和潜水员。
1971年以前,人类对大蓝洞及其起源几乎一无所知,于是探险家雅克·库斯托决定前往大蓝洞内部一探究竟,虽然雅克·库斯托在进入大蓝洞之后的确有了一些发现,例如:洞内的喀斯特石灰岩和钟乳石,两者都是在海平面上升之前形成的,这意味着大蓝洞曾经是一个巨大的地面洞穴。根据一些钟乳石的倾斜角大于5度来推断,在过去的几千年里,大蓝洞在某个时刻发生了剧烈的变化。
但是这些发现还不足以完全解释大蓝洞的由来,随着深度的增加,洞穴内几乎漆黑一片,雅克·库斯托也不得不结束这次探险。然而,在雅克·库斯托对大蓝洞的探索之后,这里便开始受到全世界各国探险爱好者的关注,甚至在40年之后,雅克·库斯托的孙子法比安·库斯托(Fabien Cousteau)还曾带着一队科学家、探险家来到这里。
2018年12月,当法比安·库斯托(Fabien Cousteau)抵达这里时,大蓝洞已经成为了一个世界著名的旅游景点。然而,隐藏在它深处的东西,仍然是一个谜,因为在这个超过1000英尺(300多米)宽的大蓝洞里,太阳光根本无法将其穿透,因为在300英尺深度以下的地方,洞里的硫化氢层会将所有的光线全部吸收掉,越过那条边界,你能看到的只有黑色。
但凭借先进的技术手段,法比安·库斯托几乎可以在不依赖于光照的条件下,使用潜水器的声纳进行扫描,制作出洞穴内部的3D地图。其中最大的发现就是在407英尺深的地方发现的:由矿物组成的冰柱状钟乳石,而且法比安·库斯托还第一次用肉眼观察到了洞穴底部有巨大的痕迹。法比安·库斯托的研究团队表示,目前他们还无法确定大蓝洞底部这些巨大痕迹究竟是由什么原因造成的。
今天,伯利兹的大蓝洞仍然是地球上勘探次数最少的地方之一,尽管法比安·库斯托已经绘制了洞内的3D地图但是它仍在吸引着来自世界各地的探险者,似乎那里还有一些神秘之处在等待着人们去发现,你说呢?欢迎评论区留言,更多精彩内容请关注我的频道。
我国南北自然分界线,事实上首先是气候分界线,就热量带说是北方地区暖温带和南方亚热带的界限,在水分划分中则是北方地区干旱、半湿润
秦岭,分为狭义上的秦岭和广义上的秦岭。狭义上的秦岭,仅限于陕西省南边、渭河与汉江中间的山坡地,东以灞河与丹江河谷为界,西止乎嘉陵
对于很多中国人来说,巴林是一个非常陌生的海湾国家,然而事实上这个传统以现实并存的迷你小国却拥有着超过5000年的悠久历史。巴林王
美国政府近期看中了格陵兰岛,想心思想要花重金将格陵兰岛买下来,但是却被丹麦政府果断拒绝了,说是出天价也不会卖的。很多人都会说美
我国古代的各朝各代,都要有一个都城,是那个朝代的政治中心,而很多朝代选择的城市也不相同,但是也有很多朝代选择的是同一个城市。但是
明朝末年之所以会灭亡,不仅仅只是因为满人的进攻以及国家内部政治的混乱,另外还有个不容忽视的原因,就是当时明朝正好处于小冰期时期
1979年2月份,在首次世界气候大会上,全球变暖的情况在这里首次被提出。之后经过不断的科学研究,再加上联合国对于全球变暖的防控倡导,
说到竺可桢应该也是有很多人听说过他的,竺可桢是我国近代气象学家、地理学家、教育家,同时也是浙江大学前校长,他在地理学和气象学方
说起徐霞客,相信很多朋友们就会想起《徐霞客游记》了。徐霞客是我国历史上明朝时期著名的地理学家、旅行家和文学家。在他40年的考
四川地形复杂,高差悬殊,全省由山川、盆地、平原、高原组成,历史上是出了名的易守难攻之地。不过就是一个地貌如此复杂、又缺少资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