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如今我们都知道,佛教徒,也就是和尚们,都是吃素的,而且在各种影视剧中,古代的和尚也是吃素的,这是佛教斋戒的一部分。然而你知道为什么和尚要吃素吗?其实吃素并不是佛教诞生之初就有的规定,很多人认为,都是南北朝时期梁武帝的一项规定,才影响了后世千百年,导致佛教徒都是不能吃素的,这究竟是为什么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梁武帝萧衍是个非常有意思的皇帝,他崇尚佛教,为佛教的推广发展,可谓是不遗余力。可以说佛教对他的洗脑工作,那是做得相当到位了。
梁武帝一天到晚就想着拨款给佛教建寺庙,可是他也不好意思直接动用国库的财产。于是他想出了一个昏招,那就是自己出家,然后让大臣们花巨资把他赎回来。这种把戏还不是搞了一次,连续搞了四次,耗费了国库大量钱财。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这句诗里的480座寺庙,全部都是梁武帝萧衍主持修建的。因此南北朝时期,从梁武帝萧衍开始,佛教就逐渐传开了。
以至于发展到什么程度?人人都要出家做和尚做尼姑,没人从事生产工作了。因为梁武帝规定,只要做和尚做尼姑,那就可以不用交税了。
你看看人家这脑袋给洗的,结果南朝梁国国力日渐衰败,没办法啊,青壮年都跑去参禅打坐了,田里的庄稼也荒了,朝廷的赋税也收不上来了,不败亡才怪。
所以说三武一宗灭佛事件,那是真的情有可原。这老百姓都跑去念佛了,都去供养佛祖了,那谁来供养皇帝呢?
秋九月辛巳,朱雀航华表灾。癸巳,幸同泰寺,设四部无遮大会。上释御服,披法衣,行清净大舍,以便省为房,素床瓦器,乘小车,私人执役。甲午,升讲堂法坐,为四部大众开《涅槃经》题。癸卯,群臣以钱一亿万奉赎皇帝菩萨大舍,僧众默许。乙巳,百辟诣寺东门奉表,请还临宸极,三请乃许。帝三答书,前后并称顿首。---《南史》
不过你以为和尚、尼姑会感谢梁武帝吗?恰恰相反,梁武帝做了一件事,导致后世和尚、尼姑打心眼里恨透了他。
梁武帝在翻译佛经的时候,忽然发现了一段内容,这上面写着佛教子弟是不能吃荤的。这下子可就炸开锅了。原来过去他信佛的姿势不对,每天念完经就回家大快朵颐,那哪成啊!所以说梁武帝就武断地宣布,天下和尚、尼姑都不准吃肉了。
其实梁武帝没有搞清楚,荤和肉还是有很大区别的。当时的荤指的是:蒜、葱、薤、韭、兴渠这五荤,跟肉一毛钱关系都没有,顶多算个配料。大家不吃这五荤就行了,至于鸡鸭鱼肉,和尚、尼姑们是从来不断绝的。可皇帝下了旨意了,这么信奉佛教的皇帝可不能得罪,所以大家乖乖开始戒掉了肉食。
此后梁武帝越想越不对,一天不吃肉,这嘴里就迷茫的很啊。连他这么笃定信奉佛法的人都有这样的感觉,那其他人自然是更加嘴巴空虚了。为此梁武帝想了个办法,为了让大家忍住不吃肉,他找了好几个听起来很有道理的理由,让这帮和尚、尼姑每次想到吃肉,就有罪恶感。
第一个理由:佛教中万物分为有情和无情两类,植物也就是素菜,那是无情的。可动物和人类一样,那是有情的。因此要想修成正果,就必须要摒弃吃那些有情的动物。
第二个理由:和尚、尼姑成天坐在蒲团上打坐,身体姿势要求他们必须要气血通畅。可是吃了肉势必会造成气血不畅,很不利于自身的修行和身体健康。
第三个理由:动物被杀之前,那些惊恐、愤恨和恐惧等情绪都会注入到自己的每一寸肌肤里,你吃下了他们的肉,也就带入了他们的这些情绪,不仅不利于身体,更不利于修行。
梁武帝的理由实在是过于充分,以至于没有人可以反驳。得了,这肉看来是真的吃不成了,所以后世和尚、尼姑不吃肉,就是从这儿传下来的。
梁武帝的确是一位修行很深的人,他对《大般涅槃经》的研究,已经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算是小有所成了。可是难道佛教之中就没有其他哪位大师,曾经翻译到过不准吃五荤的经文吗?除了不准吃五荤以外,其实《大般涅槃经》里,还有戒杀生的记录。
晚乃溺信佛道,日止一食,膳无鲜腴,惟豆羹粝饭而已。或遇事拥,日傥移中,便嗽口以过。制《涅槃》、《大品》、《净名》、《三慧》诸经义记数百卷。听览余闲,即于重云殿及同泰寺讲说,名僧硕学,四部听众,常万余人。---《南史》
这两者一结合,所以梁武帝才联想到了吃肉的问题。可是其他大师没有联想到吗?吃肉和杀生之间,难道没有互相矛盾的地方吗?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难道不是真理吗?
这里就可以看得出,什么叫做选择性信仰了。对自己有利的东西,完全可以接收过来,但是有一些不利的东西,却可以刻意回避掉。比如说吃肉这件事,大师们嘴巴也寂寞啊,心里也想着要吃啊。肥美的烤五花肉上撒点孜然,它难道不香吗?
所以说大师们心里很矛盾,最终吃肉的想法战胜了信仰,因此选择性地把这一块给规避掉了。可见,梁武帝的境界还是挺高的了,他能够勇于面对自己的欲望,对它下狠手。
不光我们选择性忽略这些真理,其实全世界的和尚和尼姑们都选择性地忽略了这个问题。没有买卖就没有杀害,既然戒杀生,就应该不吃肉。可事实上,除了我们本地的和尚、尼姑外,全世界其他任何地方的和尚和尼姑都是可以吃肉的,他们只负责戒杀生,不负责不吃肉。
当年释迦牟尼佛带领他的僧团出去传教的时候,也必须要吃肉。为什么?因为他们自己没有储蓄,只能靠化缘来填饱肚子。人家家里有什么饭菜,他们就只能吃什么饭菜。别以为那个时候肉多金贵,当时天竺那地方打猎是再正常不过的事情了。所以说他们化缘的时候,时不时就能要到一个鸡大腿或者猪蹄膀。
吃什么对他们来说并不重要,修心才是最根本的事情。酒肉穿肠过,佛祖心中留,这或许也是一种解释吧。
总结:梁武帝是岁数大了,这方面欲望消失了而已。
你以为梁武帝是个意志力多么顽强的斗士吗?其实我们都错了,梁武帝颁布这项法令的时候,已经是垂垂老矣了。
他自己没了吃肉的欲望,忽然又想通了戒杀生和吃肉之间的关系,自然就不准大家吃肉了。虽然天下人都怨声载道,可是经不住梁武帝刚愎自用啊。
岁数大了以后,皇帝的脑子都会有些糊涂,这是很正常的。可惜这样就苦了后来中原地区的和尚和尼姑们,他们越想越觉得梁武帝说得有道理,于是不吃肉就成了戒律之一了。
1、起源不同;2、教规不同;3、宗教节日不同。印度教建立于2世纪前后,奥义书集大成,六派哲学理论渐成,它是结合多种宗教,主要是婆罗门教信
白龙王是泰国一位非常著名的法师。1、名叫周钦南,很多香港明星都找她问过前程;2、他的预言据说也是非常准,一开始只是一位小法师,给别
无论是电视剧中或是在小说中,很多人见到东华帝君和白凤九两个人的交往都对凤九感到不值得,由于在电视剧中全是凤九一直在报恩努力付
大家都知道,地狱有十八层,人、仙或者妖做了恶事以后都会被打入18层地狱。地狱,是教派传说中阴曹地府的一小部分。据说人死后其灵魂将
禅宗派系是中国佛家门派之一,流传中国禅宗为菩提达摩祖师所作密宗由印度传出,可分成两派,一为胎藏界,一为金刚界。禅宗是对具备上根器
1937年周钦南出生于广东省潮州市,接着多年因为某些原因周钦南迁往泰国。泰国的文化古老悠久、带有一种神秘的色彩,泰国的人们也非常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佛教中的一些故事,话说这个“如来”到底是什么意思呢?对于这些问题相比大家也都清楚吧,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个朝代,而且每个朝代也都有各自朝代的特点以及文化等等。除非是相邻非常近的两个朝代,可能在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佛教是包含了很多说法的,而且最关键的是,佛教里面有包含了很多,比如说大乘佛法和小乘佛法。但是很多人并不知道
说到这个六根和六贼也还是比较有说法的,或许大家也应该知道了,也知道是什么意思,但是具体要让大家说清楚的话,估计也不太能说清楚,而且
说到这个梁武帝很多人也都认识,他不仅仅是一位皇帝,还是一位非常有争议的历史人物,话说这个梁武帝好像就禁止了僧人吃肉了,那么这到底
说起南北朝,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南北朝时期的时候,女子都是怎么打扮自己的呢?而在西安南郊的一处南北朝墓葬
在佛教文化中的《无量寿经》中有提到:在很久很久以前的世自在王佛时代的世界中,当时有一位国王听说了世自在王佛的说法后,心中变得十
说起中国关于佛教的名山,可能很多人就会立即想到了我国的“四大佛山”,峨眉山、五台山、普陀山和九华山。其实除了这四大佛山以外,我
佛教相信大家都很熟悉,在佛教中有着各种各样的神佛像,五方佛就是其中之一。其实五方佛并不是一个完全独立存在的佛,而是由东南西北中
说起舍利想必大家都非常耳熟了,但是却几乎没人多少人见过。舍利子是佛教中僧人死后所遗留的头发、骨骼、骨灰等一些东西。舍利的结
自从中国古代印度的佛教传入了中国,便开始在中国的历史文化上占有者一席之地了,随着佛教的普及,很多地区的人们都开始信仰佛教。在历
说起佛教,相信很多人都非常熟悉了,在我国也有很多人信仰佛教。佛教从古至今已经有着两千多年的历史,而且对中国的文化有着巨大的影响
在《西游记》最后,师徒四人成功取得真经返回长安,唐僧功德圆满被如来封为旃檀功德佛。而孙悟空一路功劳最大,所以被封斗战胜佛,猪八戒
说起雕塑艺术,古希腊的雕塑艺术可以说是无比高潮的,至今还影响着整个世界。如果要是接触过各个地区的雕塑艺术的话,相信或多或少都会
要说李靖这个托塔天王,到底是佛教的神还是道教的神,或许很多人会因为他在天庭而认为,他是道教神。但是李靖从地域上来讲,确实算是道教
隋文帝杨坚是隋朝的开国皇帝,尽管隋朝也是一个短名的王朝,但是杨坚的功绩却不是一个隋炀帝可以抹杀掉的。隋文帝可以结束两晋南北朝
最近很多人在网上看了很多关于这个预言,小编不知道大家怎么想的,反正小编觉得吧,其实都是假的,都是为了骗取点击,博取大家的眼球而已,大
说到历史上的今天8月3日其实还是有非常多的事件发生的,这其中就是有中国佛教禅宗的大师六祖慧能大师了,他在713年的8月3日圆寂了,这
我国历史上出现过非常多的皇帝,而皇帝当中也是有好有坏,有明君也有昏君,有仁君也有暴君,而说到暴君,很多人都比较容易想到历史上的夏桀
佛教,虽然不是我国本土产生的宗教,但是经过近两千年的发展,这样一个外来宗教已然在我国生根发芽,成为一种与本土宗教道教相提并论的教
很多人都过着人生苦短及时行乐的日子,也把这句话当做自己信奉的价值观。其实这句话原本也就没错,人的一生基本上都是要伴随着很多不
大家都知道,佛教起源于印度,但是佛教在中国的发展是最为广大的。从古代佛教被传入中国后,在千年里对中国的影响渊源流传,小到民间大到
印度人信仰的印度教是在婆罗门教的基础上产生的一个宗教,印度教在很多方面吸收了佛教的教义。印度教兴起是在伊斯兰教灭佛的事件当
我们经常会说一句话,做人的时候,善恶有报,人在做,天再看。从科学的角度来说,当人心里怀着善念的时候,人体的细胞中会分泌出健康的细胞的
说起回向这个佛教中的用语,估计很多人都并不了解是个什么意思?但是我们从小到大,父母,长辈以及老师都会教育我们要学会分享,而分享可
梁武帝萧衍出身兰陵萧氏,是梁朝的开国皇帝。在位初期,梁武帝纠正了之前宋、齐留下的种种弊端,还把各州的控制权收回朝廷,并且重用亲信
郗徽是梁武帝萧衍的结发妻子,嫁给萧衍后给她生了三位女儿。郗徽从小就喜欢读史传,而且善于写隶书,李昱和萧缅都曾想娶郗徽为妃,但都被
说到中国的佛教协会其实早在1953年的6月3日就正式成立了,那么当时是个什么情况呢?这个还是比较值得去探讨的一件事情了,那么当时具
在我国历史上的魏晋时期,国家的政权更替的非常频繁,思想也非常的自由开放,在文化上得到了很好的发展。文学、思想、艺术、书法等等各
在佛教文化当中,我们经常会听到一个词语,那就是“般若”。了解佛教文化的朋友或是信仰佛教的朋友对这个词肯定不陌生,因为在很多佛经
萧摩诃是南北朝时期陈朝名将,曾率军多次击败北齐军队,立下无数战功。萧摩诃被称为是南北朝第一猛将,那他的武力值到底有多高呢?从功
佛教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虽然原产自印度的宗教,但是却在我国得到了大力的发展。如今我国信仰佛教的人不占少数,经常会进出寺庙,见过大
佛教已经是我国的第一大教,同时也是世界三大宗教之一,能够做到这一步,其中一定是有着它本身魅力的。在佛经中有着一些话,总能让人心静
在我国历史上,自从印度的佛教传入到了中国,就在中国得到的大力的发展。随着时间的推移,佛教在中国的影响是越来越大越来越广。如今咱
刘裕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非常著名的政治家、改革家、军事家,同时i也是南朝刘宋的开国君主。刘裕字德舆,小名寄奴,出生于363年4月1
说起梁武帝萧衍,字叔达,是南兰陵郡武进县东城里人,也就是如今的江苏省丹阳市访仙镇人。他是我国历史上南北朝时期梁超的建立者,出身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