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一部《上阳赋》让很多人对历史上琅琊王氏这个大家族感到非常好奇,尤其是王蔺直接给当朝太子打了一耳光的这段情节,看起来似乎很不可思议,但其实放在琅琊王氏的身上,就很说得通了。那么历史上真实的琅琊王氏到底有多大的权力,曾有一种说法叫做“王与马,共天下”,这个王就是琅琊王氏,他们真的比皇帝还要厉害吗?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1、琅琊王氏的起源
秦始皇建立帝制以后,中国的王朝兴替基本都走不出“国祚难超300年”的魔咒,然一些未曾登顶权力巅峰的家族,反倒能够维系数百乃至上千年的风光,其中琅琊王氏公认是排在第一位的。据统计,从两晋到唐末琅琊王氏一直维持强盛势头的家族,总共出了五品以上官员199人,高居首位。
琅琊王氏的发迹,是从“一世祖”王吉开始的。
汉武帝时期,王吉因精通五经,学问和人品都相当出众,因此被推举为孝廉,后任昌邑国王中尉。王国中尉,掌管国中军队,是郡国中非常重要的武官。王吉以文官身份,出任这么重要的职位,可见朝廷对他的信任。
在昌邑国,王吉辅佐的昌邑王在历史上赫赫有名,那就是后来的汉废帝、海昏侯刘贺。
史载,刘贺游猎无度,王吉苦苦劝谏,没用。但刘贺为了感谢王吉的忠心,曾派人赠送王吉500斤牛肉。
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因其无子,大将军霍光便召刘贺入朝,立为皇太子。谁都知道,西汉的朝政当时已被霍光牢牢握在手中,王吉趕紧提醒刘贺说:“臣愿大王事之敬之,政事一听之,大王垂拱南面而已。”意思是要刘贺韬光养晦,向霍光示弱,待时机成熟再夺回国家统治权。
后来的结果证明,刘贺又没听王吉的劝谏。仅仅当了27天皇帝,刘贺就被霍光废掉,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被废的皇帝。霍光还黑他,说他在位27天,干了1127件荒唐事。
王吉因此受到牵连。他曾告诫子孙“毋为王国吏”,就包含了他自身的惨痛教训。
王吉的儿子王骏、孙子王崇,谨守王吉的训导,做官不仅恪守臣道,而且在复杂的政治斗争中韬光养晦,趋利避害。两人最后官都做得很大,位居三公。
2、琅琊王氏的发展
王崇之后,琅琊王氏大约传了六代人,到王祥这一代,开始真正的爆发。
王祥是谁?就是二十四孝里“卧冰求鲤”的主人公,被后世称为“孝圣”。(这个故事就不再说了。)
民间演绎的故事有些夸张,但历史上,王祥确实是因为孝行而受到地方政府的关注。州郡多次请他做官,他都拒绝了,直到继母去世,他才在同父异母弟弟王览的劝说下出仕为官。
此时,正好是魏文帝曹丕当政时期,用人政策一改其父曹操“唯才是举”的做法,首推品行,再看才能。王祥以孝行闻名天下,自然受到朝廷器重,其后为官30余年,步步高升,位列三公。
西晋代魏之后,王祥仍为三公,并进封睢陵公。
王祥临终前,给子孙留下48字遗训,此后成为琅琊王氏族人遵循的家训。遗训这样说:“言行可覆,信之至也;推美引過,德之至也;扬名显亲,孝之至也;兄弟怡怡,宗族欣欣,悌之至也;临财莫过让。此五者,立身之本。”
白话文就是:为人表里如一,有始有终,信守诺言,不圆滑世故,这是诚信;把荣誉和成绩让给他人,勇于担当过失和责任,谦逊低调,任劳任怨,此为“推美引过”;孝有大小,孝敬父母只是小孝,而提高修养,建立功业让家族扬名、父母有光,才是大孝;兄弟团结,家族和睦,此为悌;面对利益懂得谦让,生活保持清廉俭朴。
这五条,便是王祥所坚守的“立身之本”。临死前,他希望他的子孙后代都能谨记敦行。史书记载,琅琊王氏“子孙皆奉而行之”,王祥也因此成为琅琊王氏家风的奠定者。
3、琅琊王氏有多厉害
从王祥这一代起,琅琊王氏逐渐进入历史长河中最灿烂的一段。具体来说,琅琊王氏此后有三个支系人才辈出,影响两晋南北朝300多年历史:
一支起自王祥。他有5个儿子,3个早亡,剩下两个均官至太守,第三代、第四代也都是五品官。东晋南迁后,王祥这一支留在洛阳,后来慢慢衰落。
一支起自王祥的同父异母弟王览。王览以“悌”出名,保护哥哥王祥免受继母迫害,后来做到三品官。他有6个儿子,其中三品官2人、六品官4人。到第三代,出了王導、王敦、王旷等牛人,一下子把琅琊王氏推至家族显赫的顶点。第四代则有王羲之、王允之等人才。
整个琅琊王氏,王览这一支,人才是最盛的。史书说“奕世多贤才,兴于江左矣”,指的就是王览的后人在东晋建功立业。
还有一支起自王祥、王览的从祖兄弟 (同一个曾祖父、不同祖父的兄弟) 王雄。王雄有2个儿子,一个做到梁州刺史,一个做到平北将军。第三代出了两个牛人,一个是“竹林七贤”之一的王戎;另一个是王戎的堂弟、清谈大师、玄学领袖王衍,曾统帅西晋十几万军马,后被石勒围歼。总之,王雄这一支,在西晋末年的名声,盖过了王祥、王览那两支。
西晋王室衰微之际,琅琊王氏已为家族未雨绸缪。当时,认定“中国已乱”的王衍,分别派弟弟王澄、族弟王敦,出镇荆州和青州,说你们两个在外,我留在洛阳,这样家族就有“三窟”,可以确保无虞了。与此同时,王览的嫡长孙王导则举族奉琅琊王司马睿南下。这成为东晋王朝的起点。
至此,琅琊王氏四点两面对朝廷政治所形成的牵制格局已经形成。
司马睿移镇建康 (今南京) 后,南方的士族并未把这位向来没啥名气的西晋皇室放在眼里。很长时间,都没有一个士大夫来拜见他。
王导有意树立司马睿的权威,就和族兄王敦商定,在上巳节当天,让司马睿出游,而他们兄弟俩跟随在后。江南大族一看,琅琊王氏这样的北方望族都对司马睿这么毕恭毕敬,于是纷纷下拜。后来,王导又亲自出面,说服纪、顾这两个江南大族的人出来辅佐司马睿。纪、顾带头后,示范效应就出来了,史书说此后“百姓归心”。
西晋灭亡后,317年,司马睿在建康称帝。北方世家大族迫于战乱,纷纷南迁,但他们看到司马睿后,都大失所望,认为此人不能成功立业。当他们见到王导,并与他深入交流后,这才放下心来:“江左有辅佐霸业的管仲,我们可以不必担忧了。”
在东晋,王导辅政,王敦掌军,朝中军政要员,多为琅琊王氏家族出身。琅琊王氏迎来全盛时期,史称“王与马,共天下”。
后来,王敦想为家族谋取更进一步,两次起兵作乱。由于失败,琅琊王氏从全盛时期进入守成阶段。
一直到唐朝时,李唐皇族刻意打击山东旧世族,并以科举取士取代魏晋南北朝的九品中正制,琅琊王氏虽然衰落了,但仍未解体。等到唐朝灭亡,所有世家大族均烟消云散,琅琊王氏才连同着彻底失落。
汉代的建立给国人注入了一个反抗和不屈的精神。1、因为汉代是第一个由最底层人民建立的王朝;2、并且给以后所有的被压迫的人民一个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汉灵帝晚年时期,遭遇着选取皇太子问题。何皇后生要皇子刘辩,自小送养在坊间一个姓史的道长家中。刘辩比刘协年老,并且是皇后娘娘所生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脏唐臭汉”四个字并不怎么陌生,多多少少也都听过,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唐朝和汉朝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
最近看到一些人留言,他们也都说了,这个汉朝的皇帝好像都比较喜欢寡妇,仔细一分析好像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现象,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因为萧何把韩信留住,最后才帮刘邦战胜了项羽。不过最先发现韩信的人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场战争会想这一场战争那般充满着魔力,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伟大王朝的诞生。在这场战争当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历史上,有很多个朝代,而且每个朝代也都有各自朝代的特点以及文化等等。除非是相邻非常近的两个朝代,可能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经历了各种洗礼的,要么是被灭亡,要么就是被取代了。但是历史上这个汉朝,虽然有很多,比如说西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朝,自从把秦朝给灭了之后,也是发展的不错。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了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新的制度
位于河北的武安磁山以及河南新郑裴李岗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当中,都有出土过大量的犬类遗骸,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上豢养家犬的
刘定国在历史上,是一位不怎么被人们熟知的人物。那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刘定国的故事,看看汉武帝为什么要处置刘定国,还将他的封国
在我国的历史上,结束了数百年大混战,突然间大一统的估计只有秦国和隋帝国了。但是这两个都是毫不例外的在一统之后不到一代人的时间
其实说到清朝的功臣,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尔衮,当然他确实是清朝建立不可或缺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李成梁,多尔衮的功绩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中行说这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这个人可是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中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些朝代的对外战争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对外战争其实要看这个胜率的,那么这个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
说到烤串,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喜欢吧?毕竟烤串这个东西,在中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仅是现代,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烤串,尤其是
东汉末期,汉皇室基本已经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在乱战中,曹操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真正的掌权者。从他迎奉天子那一刻开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
汉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王朝了,继秦朝之后。而且汉朝还分成了东汉和西汉。对于这个王朝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
说到古代各个王朝都有各自的制度,而且每个皇帝也都有自己特殊的手下,比如说明朝时期的锦衣卫,那可是响当当的,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再汉
说起南北朝,相信大家不会陌生了。不过大家有没有想过在南北朝时期的时候,女子都是怎么打扮自己的呢?而在西安南郊的一处南北朝墓葬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在古代非常的重要,毕竟是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一个文明强盛的重要途径。但是话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