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天气非常的热,但是我们小的时候好像没这么热的,所以大家就非常的好奇,在古代是不是也这么热呢?其实话说在乾隆八年是有历以来有记载的最热的夏天,那么当时有多热呢?还有乾隆八年又为什么那么热呢?下面我们一起来简单的分析揭秘看看。
根据《中国三千年气象记录总集》的记载,乾隆八年(1743年)可以说是中国历史上最热的一年,这场热浪遍及当时的半个中国,北京、天津、河北、山西、山东等地天气异常炎热,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二经过研究换算,发现该年7月20日至25日下午的气温值,均超过了40℃,7月25日更是达到了44.4℃的峰值,而这个记录至今也没有被打破。
关于这一年的高温,清朝地方志多有记载,《浮山县志》有载,“夏五月大热,道路行人多有毙者,京师更甚,浮人在京贸易者亦有热毙者”。浮山县便是今天的山西省临汾市浮山县,明清时期属于平阳府,这里从五月份开始便进入高温天气,导致行人多有被热死者,京城高温更为严重,该地在京城做生意的也有被热死者。
《续天津县志》也记载,“五月苦热,土石皆焦,桅顶流金,人多热死”。从五月开始天津天气便变得酷热难耐,就连土石都被晒焦,屋顶上的瓦片都被晒裂,同样多有百姓被热死。
《青城县志》则记载,“旱千里,室内器具俱热,风炙树木向西南辄多死。六月间,自天津南武定府逃走者多,路人多热死”。青城县位于今天的山东省淄博市高青县以西,清朝隶属于武定府,这里干旱肆虐千里,就连室内器具都热的发烫,树木也因天气而枯死,六月时为躲避高温多有天津人士南逃至此,多有路人被热死。
《续东华录》则记载,“六月丙辰(7月25日)京师威暑”,直接在“暑”字前面加了个“威”字。
《高邑县志》也记载“五月廿八(7月19日)至六月初六日(7月26日)薰热难当,墙壁重阴亦炎如火灼,日中铅锡销化,人多渴死”。高邑县便是今天的河北省石家庄市高邑县,乾隆年间隶属于赵州,从其记载不难看出,天气热的让人难以承受,就连墙角阴凉处都如同火烧一般,中午时分就连铅锡等金属都被晒化。
△传教士A·Gaubill关于北京酷热的记述片段
当时,有一位法国传教士正在京城,根据他寄往巴黎科学院的信件所述,当时北京城的老人都说,从未见过如此高温的天气,而他又统计了当时朝廷官员上报的各地灾情,表示光是北京城内及城郊,仅半个月内便有多达1.14万人被热死,而当时全国死于这次“热灾”的,则多达20万以上。
根据史料记载,当时全国各地先后有多达48个地区向朝廷上报了这次“热灾”,以至于乾隆最终不得不公开下“罪己诏”,“谕、京师自五月杪以来。天气亢旱。且溽暑炎蒸。甚于往岁。明系上天垂象以示儆。朕夙夜忧惕。莫释于怀。皆因朕躬之阙失。或用人行政之失宜”(《清实录·高宗实录》)。
乾隆公开表示是因自己的过错导致了这场天灾,之后则一面下令给百姓发放降温用的冰块和解暑降温的药品,下拨一万两白银的抗高温经费,一面嘱托官员及时医治因高温导致的疾病,“添盖蓆棚,给予冰汤药饵,无致病暍””,甚至为此将牢中罪行较轻的犯人都予以了释放。
与此同时,持续的高温又引发了北方的大规模旱灾,并一直持续到了第二年的五月份,老百姓们不仅要忍受极端高温天气的折磨,还失去了赖以生存的粮食,以致到秋天时大量难民开始涌入京城,一时间京城人满为患。
面对流离失所的难民,乾隆要求京城及周边各地广设粥棚,搭建临时场所,安置蜂拥而至的难民。同时,为了避免瘟疫爆发,乾隆还要求各地在设粥场的时候,注意保持间隔距离,防止人员大规模聚集引发感染。
至于导致这场“热灾”的原因,有说法认为源于从康熙年间开始的大规模伐木,这种说法仍然有待查证,而中国气象局国家气候中心古气候研究室主任张德二在《1743年华北夏季极端高温:相对温暖气候背景下的历史炎夏事件研究》中的分析,无疑更为科学一点。
张德二认为,乾隆八年(1743年)之所以会出现极端高温天气,“是由于暖高压系统自7月初以来直至7月26日,长久稳定地控制华北地区所致,于7月26日由一次冷空气活动而宣告结束”。至于原因,则主要有以下三个方面:
一是位于明清小冰河期温度回暖期,18世纪恰好位于明清小冰河期1620年至1690年和1810年至1890年两个寒冷期之间一个相对温暖的时段,也就是说从1690年至1810年正好处于气温回暖期,而1743年又恰好位于这段回暖期中气温持续上升的过程中。
二是受太阳活动的影响,根据太阳活动峰年资料来看,1743年正好位于1734年至1745年太阳活动周的m-2年的位相上,而按照现代关于太阳活动周与盛行大气环流型的对应统计关系,在这个位相上对应于纬向环流的增强。
三是受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场的影响,研究表明,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场是影响我国天气气候的重要因素,而1743年正处于赤道太平洋海面温度相对较低的情形。
以上皆摘自张德二先生《1743年华北夏季极端高温:相对温暖气候背景下的历史炎夏事件研究》,由于本人学识有限,除了第一条之外,其余两条均未能完全理解,仅列出以供大家参考。
电视剧《如懿传》中,如懿因为海兰处死了凌云彻,没有原谅她。凌云彻被卫嬿婉设计陷害与如懿有私,惨遭皇帝嫉恨、阉割,受了百般折磨。为
康熙通宝为清朝铜币,铸于清圣祖康熙年间(1662年~1722年)。康熙通宝钱径2.5-2.8CM,重3.8-5.5克,面文“康熙通宝”以真书直读。康熙通宝
乾隆是清朝时候的一位皇帝,乾隆皇帝比较出名,由于十分风流,也被称之为风流皇帝。历史上记载,乾隆一共有38位嫔妃,而且还有27个儿女,在其
乾隆帝一向慕雅致,擅于骑射,墨笔留于大江南北,还是一个著名的文物收藏家。清宫字画大部分是他收藏的。但乾隆为人重奢侈浪费,暮年时国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乌拉那拉氏是乾隆帝的第二位皇后,在她之前,乾隆和富察氏恩爱夫妻,亲密无间,相互依存,心心相惜,可谓是帝王家爱情的楷模。当时乾隆和那拉
他是清朝有名的贪官。1、公元1799年,嘉庆皇帝传旨将和珅撤职下狱;2、抄其家产时获得的钱财约有8亿两,再加上古物和至宝;3、等同于清廷
乾隆生母是熹妃。熹妃姓钱要比姓钮祜禄合理得多。清朝是旗人的天下,为了抬高身份,汉人改满姓的有,满人改汉姓的无。所以我们判断,乾隆
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史当政时间第2长的皇上,仅低于祖父康熙,并且是寿命最久的皇上。雍正在位时乾隆被封被宝亲王。雍正
乾隆在位时长共六十年,仅次康熙帝,是历史上有名的长寿皇上,他也活到了89岁高龄,有关乾隆的身世,研究学者之间一直众说纷纭。乾隆的父亲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乾隆白菜的名称来自于一段小故事,乾隆下江南玩乐,返回京郊时已经大年三十,实在是饥饿难耐,发现只有一家小酒铺开着门。但是酒馆里的厨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乾隆皇帝名字叫做清高宗爱新觉罗·弘历,1711年的9月25日在北京紫禁城出生,是清朝时期的第六位皇帝,与此同时也是清朝建都北京后的第4
乾隆是清朝的皇帝,在位期间开创了乾隆盛世,也是中国历史上最长寿帝、在位时间最长的皇帝。雍正在还是阿哥的时候,就早早娶妻生子,而他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康熙这辈子最难忘最挚爱的女人应该就是他的妻子赫舍里氏吧。她是康熙的第一任妻子也是第一位皇后,在一起生活了十年,虽然历史并没有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其实嘉庆对于乾隆是在其生前的时候是敢怒不敢言的。作为乾隆皇帝的第15子,期初乾隆皇帝并没有立永琰太子的。后来由于先后立的几位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那拉氏是乾隆帝第二任皇后,喜欢看清宫剧的朋友应该不会对那拉氏陌生。《延禧攻略》中,佘诗曼扮演的娴妃其原型人物就是那拉氏。感觉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胤禩是康熙皇帝第八子,雍正异母弟。胤禩从小深得父亲喜爱,是所有皇子中最年轻的贝勒。当太子被废后,胤禩想要替自己争取一番,不过他因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在乾隆的一生中有三个非常重要的女人,第一就是他的母亲钮祜禄氏,第二就是他的第一位皇后富察氏,第三位就是晚年时间得到的女儿十公主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历史其实是清朝给篡改了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说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明史是被清
乾隆皇帝不仅宠信和珅,还非常喜欢和珅的儿子丰绅殷德。丰绅殷德的名字其实就是乾隆帝赐的,意指“福裕”。其实乾隆帝会把十公主嫁给
说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他奠定了清朝的建立。不过很多人,在对于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有很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
乾隆是位孝子,在他为雍正出殡的时候痛哭不止,多次拦着别人不让为父亲盖棺,可就是这样一位有孝心的人,一即位就改变了许多父亲立下的制
说到一些古代皇帝的帽子,都是有个字的特点的。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些皇帝的帽子上面有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帽子的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
在这个世界上,很多事情都是难以预料的,经常会有一些无端的灾害发生。如今虽然有高科技助力,但是依然难以摆脱大自然所带来的威胁,还应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关于这个准噶尔汗国的事情,话说他们人口不到60万人,但是当时和清朝是对抗了接近70年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抱怨着工作太累,没有世间可以休息,非常向往古代人的那种山水诗画的田园生活。然而事实上,古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
说到清朝时期的戴梓,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是康熙时期武器制造的专家,对于火器制造可是非常的厉害。同时还发明出了28连发的火铳。
乾隆皇帝一共有17个儿子,颙琰是第15子,就排名来看十分靠后,为何乾隆会选择让颙琰继位呢?根据史料记载,颙琰是被秘密立为皇储,当时颙琰
说到清朝的内务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机构就是掌管宫廷的一些事物,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机构的说清朝独有的。基本上是清朝规模最大的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两个名字都长得比较像了,那么这两个官职到底谁的地位更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一些大臣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清朝的就不一样了,而且感觉明朝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电视剧,那些大臣在向皇帝行礼跪拜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拍打两下袖子,然后才跪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雍正时期他可是一个十足的劳模皇帝,不管做什么都是非常的节约,而且死前给乾隆留下了3453万两。不得不说,雍正确实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
经常看过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堂”这个职位吧?当时有很多人比如说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所以中堂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的戴梓,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吧,小编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就是发明了机关枪
说起乾隆皇帝,那可是一位风流一生的皇帝,只要是被乾隆皇帝看中的女人,不论有没有婚配,都要想办法弄到龙榻上的,要不然也不会出现还珠格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