说起周武王伐纣的历史故事相信很多小伙伴们都听说过了,这是中国上古历史中的真实事件。当年为了反对商纣王的暴政,周武王便召集了天下几百个小国家组织成为了周联军,准备东征伐纣。在这个过程中,最著名的战役就是牧野之战了,那么现在小编就带着大家一起来了解下吧。
商朝自商汤灭夏建立,经历六百多年后,传位至第三十一位国王帝辛(商纣王)时,已是危机四伏。据《史记·殷本纪》记载:帝辛“资辩捷疾,闻见甚敏;材力过人,手格猛兽;知足以拒谏,言足以饰非,矜人臣以能,高天下以声,以为皆出己之下”,但“好酒淫乐,嬖于妇人”。政治上帝辛耗巨资建鹿台、矩桥,造酒池肉林,使国库空虚。宠信爱妃妲己以及飞廉、恶来等一帮佞臣,妄杀王族重臣比干,囚禁箕子,造成诸侯臣属纷纷离叛。军事上帝辛致力于用兵于东南夷族,虽然战争取得了胜利,俘虏了“亿兆(上百万)夷人”,帝辛也被誉为“百克(百战百胜)”,但商军主力远征东夷,造成商都朝歌(今淇县)空虚,无兵可守。
周本来是渭水中游的一个古老部落,居住于今陕西中部的一些地区,依靠优越的自然环境逐渐发展起来。到姬昌时,对内重用吕尚、散宜生、太颠、闳夭、南宫适等一帮贤臣,国力日强;对外姬昌宣扬德教,积极调停各方国间的争端,使诸侯纷纷依附。姬昌趁机大搞统一战线,而各国由于要供应商朝攻打东夷的大量军队和物资,又受到商王的猜忌和钳制,早已苦不堪言,当然也乐于向“西伯”靠拢。据《史记》记载:“天下三分,其二归周,太公之谋计居多”。
姬昌及其幕僚又开始抓意识形态,为灭商大业奠定思想基础,商王宣称自己的王权得自“天命”,周人就讲“天命无常,惟德是辅”,说商王无德,西伯有德,所以天命已经转移到姬昌身上,公元前1056年,姬昌对内称王,即周文王。另一方面,文王对商朝仍然小心翼翼,殷勤贡奉,甚至在自家祠堂祭祀商朝先王(在周原还有相关的甲骨文出土),以麻痹帝辛的耳目。文王据说被关在里的时候作了 《周易》 ,自然深谙与时变化之道,知道如何把握出兵的最佳时机。
公元前1055年,姬昌出兵伐犬戎。翌年又讨伐侵凌邻国的密须,解除了伐商的后顾之忧。公元前1053年,姬昌出兵东向攻黎(山西省长治市西南);公元前1052年,攻邘(今沁阳市);公元前1051年,攻取了商王宠臣崇侯虎的崇国。这三场战争胜利后,周切断了商朝同西部属国的联系。同年,姬昌迁都于丰(今陕西省西安市西南角),使国都不易受戎狄的侵扰并更有利于向东进兵。至此,姬昌伐商的战略部署已经基本完成。
公元前1050年,周文王姬昌病逝,世子姬发继位,即周武王,武王继位后,以示仍秉承文王之天命,继续利用商朝暂时无暇西顾的良机向东扩张。公元前1048年,牧野之战前两年,周武王曾观兵于孟津(今孟津县)。《史记》 中说“不期而会盟津者八百诸侯”,其实不是“不期而会”,根据甲骨文所揭,此次出兵早有联络,关中和江汉间的许多方国都有参与,但诸侯恐怕并无八百之多,从牧野之战的情况看,基本上都是西南方的羌、戎各国。
而此时的商朝发生了激烈的内乱。帝辛杀了伯父比干,囚禁了另一个伯父箕子,另一些被牵连的贵族如微子等则审时度势,投奔了周国。武王无疑从来奔的殷商贵族那里得到了不少朝歌的机密情报。时机已经成熟,武王决定出兵伐商,同时通知在盟津的与盟诸侯一起出兵。
伐商的战略计划是:趁商朝主力军滞留东南之际,精锐部队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深入王畿,击溃朝歌守军,一举攻陷商都,占领商朝的政治中心,瓦解商政权,让残余的商人及其附属方国的势力群龙无首,然后各个击破。 《诗经·大明》 中记述此事,称之为“燮伐(偷袭进攻)大商”,或“肆伐(快速进攻)大商”,和二战的德国“闪电战”颇有异曲同工之妙。
公元前1046年1月26日(《尚书》及利簋铭文均称“甲子日”,但年份不详。本词条采用“夏商周断代工程”的观点),周武王亲率战车三百乘,虎贲(精锐武士)三千人,以及步兵数万人,出兵东征。同年2月21日,周军抵达孟津,与庸、卢、彭、濮、蜀、羌、微、髳等部族会合,联军总数达4.5万人,不少方国的国君亲自赶来。联军于2月26日布阵未完就下了雨,史称联军共有“六师”。军事史家推测,大概是三百乘战车,三千名虎贲为一个“装甲师”,为第一梯队。其余四万多人分为五个“师”,在后面组成方阵,为第二梯队。后来联军冒雨继续东进从汜地(今荥阳市汜水镇)渡河水(黄河,一说由孟津渡河)后,兼程北上,至百泉(今辉县西北)折而东行。
27日清晨,在牧地,周武王庄严誓师说:“俗话说,母鸡司晨,是家中的不幸。现在纣王只听信妇人之言,连祖宗的祭祀也废弃了。他不任用自己的王族兄弟,却让逃亡的奴隶担任要职,让他们去危害贵族,扰乱商国。今天,我姬发是执行上天的惩罚!……战士们,努力呀!”周军将士们士气大振,即为《尚书》所记载之“牧誓”。
28日拂晓,联军进至牧野。《诗经》记载:“牧野洋洋,檀车煌煌,驷騵彭彭。维师尚父,时维鹰扬。凉彼武王,肆伐大商,会朝清明。”
朝歌方面,第一批紧急军情前脚刚传到,联军自己后脚就跟着来了,着实被打了个措手不及。朝歌城内没有足够的精兵可以破敌,而且也没有可用的战车,单靠步兵,很难和冲击力强大的战车阵相抗衡,更何况周军士气正锐。 帝辛惊闻周军来袭,只好仓促武装大批奴隶、战俘,连同守卫国都的军队,开赴牧野迎战。根《史记》记载,帝辛出动的总兵力有七十万人,另一些文献记载是十七万。《诗经·大明》 称:“殷商之旅,其会如林”。
《逸周书·克殷》记载 :周军先由吕尚率数百名精兵上前挑战,震慑商军并冲乱其阵脚,然后周武王亲率主力跟进冲杀,将对方的阵形彻底打乱。商军中的奴隶和战俘全无斗志,纷纷倒戈,帝辛既然强迫这些奴隶和战俘上战场,自然会在后方以亲信部队押送,防范他们反叛或逃跑。这些少量忠心的禁卫军,也是帝辛手中最后的底牌。然而前方的徒众在周军的强大冲击下慌不择路地往回跑,遭到了后方精兵的阻拦。好汉不敌人多,在人潮的冲击下,这些武士也阵脚不稳。奴隶们为了逃命,加上被后面人潮推动,于是倒戈相向,乱打一气。再加上身后联军的战车、甲士、步兵一层层的进攻,帝辛的最后一道阵线也守不住了,不得不快马加鞭,逃离战场。商军残余的抵抗仍然持续了一天,但已无力挽回局面。帝辛见大势己去,返回朝歌,登上鹿台,”蒙衣其珠玉,自燔于火而死“,商朝正式灭亡。周武王赶到鹿台时,用“轻吕”击刺帝辛的尸体,并亲自斩其头颅悬旗示众。另有一百多个商朝的大臣贵族被俘。他们将被带回周京,作为武王祭祖的人牲被杀死。
第二天,武王在几个将帅的簇拥下,在商宫中举行了盛大的“受命”的仪式,表示革命成功。但攻克殷都并不意味着战争的结束,更重要的任务是消灭东方的商朝残余势力。按照事先的方略,联军随即兵分四路,向东南方进发,去征讨商的残部和忠于商的方国。剩下的商军由于后方根据地已经失掉,前方又处于敌对夷人的包围下,实为两面受敌,经过激烈战斗,也大部被击溃。史称周军驱逐商朝大将蜚廉(即后世传说中的黄飞虎)于海滨而杀之,可见战线已经拉长到了东海。
出身戎狄的联军进行了长时间的屠杀和劫掠。《逸周书·世俘》称:牧野之战周武王大获全胜,被杀死的商人有十八万之多,被掳为奴隶的有三十三万,这么大的数量不都是军人,还有有大量的平民,周人还在商人的国土上大肆捕猎,虎、熊、犀牛、鹿等动物仅在武王名下就被猎杀了一万多头,并掠夺了大量的珠宝财物,仅佩玉就达到十八万块。
不到两个月内,主要的战斗已经结束。四月中旬。武王在商都建立祭室,向列祖列宗告捷。祭室的地点就选在牧野,正是这个地方,奠定了周朝八百年的大业。
但牧野之战并没有完全消灭商朝,商朝原领地的一部分作为帝辛之子武庚的封地,建立殷国,作为商朝的延续,商朝南征的军队也没有被完全消灭。周武王死后,武庚联合周室的管叔、蔡叔、霍叔发动“三监之乱”,最终被周公旦和周成王平定,商朝的残余势力才被完全消灭。
牧野之战是中国历史上以少胜多,以弱胜强,先发制人的著名战例,也是中国古代车战初期的著名战例。它终止了六百年的商王朝,确立了西周王朝的统治,为西周时期礼乐文明的全面兴盛开辟了道路。牧野之战中所体现的谋略和作战艺术,也对中国古代军事思想的发展具有不可低估的意义。
随着时间的推移,牧野之战也蒙上了一层又一层神秘的面纱。当时的记录下,帝辛尚不失为一个有严重缺陷的英雄人物,然而到了后世,“纣王”却成了荒淫无耻、残暴不仁的昏暴之君,被泼上了越来越多的污水。与之相应,牧野之战这场“血流漂杵”的征服战争,也就成了吊民伐罪的反抗暴政的正义之战。在后世儒家的传说中,周军“前歌后舞”,没有杀一个人,没有流一滴血,商朝就自行崩溃,在人民的拥戴下,武王登上了天子的宝座,从此刀枪入库,马放南山,天下太平。当然,这样的神话,在后世仍然一场又一场地上演,不过再也没有像牧野之战这样成功的了。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朱元璋是平民皇帝,也就是草根出生然后当上皇帝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中国历史这么长,那有没有和朱元璋一样都是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中国历史上,每个朝代的皇帝都是各种各样的,毕竟朝代不同,所经历的也都不一样。而且每个朝代所出现的人也不一样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有钱人,大家应该都知道,很多富商甚至是“富可敌国”。但是在最早的时候,女首富可谓是让秦始皇都刮目相看,甚至是将她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众多皇帝,相信大家应该都了解一些比较出名的,比如说唐玄宗,秦始皇,汉武帝等等,这些都是每个朝代所代表性的皇帝,而且他
最近发现了一件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中国历史上有没有两朝皇帝是见过面的,打比方说就是汉朝的皇帝和唐朝的皇帝见过面吗?这种现象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商纣王和苏妲己的故事可是非常的出名,在《封神榜》里面,商纣王和妲己在一起的时间可是非常久的。但是最后在历史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秦始皇,他可是中国历史上第一个自称皇帝的君王。并且是历史上公认的“千古一帝”!奠定中国两千余年政治制
说到历史上的状元,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的科举基本上全都是男的,在科举考试里面找到一个女的都难,更不用说女状元了。但是在中国历史
说到中国历上的元朝,大家可能对这个朝代并不怎么了解,虽然元朝可是中国历史上首次以少数名族建立起来的大一统王朝。那么关于元朝,它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称帝的是秦始皇,但是历史上第一任皇后并不是秦始皇的妻子,这是为什么呢?那么这样看来的话,历史上
说到中国历史上的所有皇帝,从秦始皇开始称帝到最后一位皇帝溥仪退位,一共是又422位。在这么多皇帝当中,能够活过70岁的只有9人,活过80
说到商纣王,大家应该都会想到一些影视作品种的他,对于他的印象大多数都是非常不好的,比如说他是一个暴君,是一个迷恋美色的皇帝,那么在
说到“斧声烛影”这个成语,相信大家应该都有听过,至于其中的意思,可能知道的就是关于这个成语讲述的是宋太祖赵匡胤的死。但是至于到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中国历史上,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事情发生,比如说这个迁移都城。毕竟对于国家来说,一个都城的地点也是非常重要
说到中国的这个百家姓,相比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尤其是这个姬姓。姬姓可是上古八大姓之一,虽然说现在很多人都是姓别的,但是最开始都是
说到历史上的富商,相信大家多多少少都了解几个,但是并不全面,毕竟很多人大家都不认识,每个朝代的人都不一样。对于历史上的一些富商确
姜子牙在中国历史上,算是一个半人半神的人物。作为周王朝的开国元勋,姜子牙身上有太多令人好奇的故事。不过抛开那些神话因素,作为一
说到这个中国历史上的各个朝代,比较熟悉的也就是一些比较热门的朝代了。比较冷门的朝代确实是了解比较少。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最穷的
说到这个中国古代有才的男性,确实是非常的多,毕竟在古代男人的文化水平普遍是要比女人高的。而且很多历史文学家都是男人。那么在中
说到中国古代的剑客,想必大家应该都又自己心目中喜欢的剑客。毕竟在历史上,剑客厉害的还是挺多的。但是能够通过提剑四处行侠仗义的
纵观我们中国历史,那可是非常悠久的。很多人对于中国历史上的一些朝代都是比较了解的。而且对于各个朝代的一些军队都了如指掌,毕竟
说到这个“黑社会”,大家可能第一反应就是那种比较残暴,黑暗的,专门来犯罪的一些组织。但是在中国历史上,最早的黑社会组织其实并不是
说到这个“圣人”,大家应该都知道,这可是非常崇高的评价,而且在中国古代历史文化中基本上是最高的地位,不仅仅是德高望重,而且是做出的
3岁的时候封储,12对就登基为皇帝,14岁就当了爹,18岁禅位,23岁归位。这一连串的数字清晰的勾勒出了少年天子拓跋弘辉煌而又悲愤的一生
纵观中国历史,相信很多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国的历史可谓是历史悠久,自然也会有很多功臣和罪人,有的功臣自然是被大家铭记,大家在学习历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