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为了削弱各诸侯王的势力,选择颁布推恩令。推恩令要求此后诸侯王只能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后代子孙,直到地尽为止。当年汉景帝也曾推行削藩策,导致爆发七王之乱,但汉武帝这次却没有任何诸侯王反对,这究竟是为什么呢?或许这就是汉武帝的高明之处。其实自汉文帝开始,就在思考如何才能有效抑制各个诸侯王的势力,其中最好的办法便是限制他们的领地,但处理过程又要小心,最好是能避免爆发战争。
汉高祖开国初期,实施的是郡县制与分封制并行的统治方式,为确保刘家天下永世不绝,刘邦大封同姓王,结果造成了尾大不掉的局面——诸侯国实力强大,严重威胁到中央统治。
汉景帝时期,为了彻底解决藩国问题,御史大夫晁错提议削弱诸侯王势力、加强中央集权。景帝三年(公元前154年),汉景帝采纳了晁错的建议,开启了中国历史上第一次大规模削藩。
结果,吴王刘濞、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等刘姓宗室诸侯王立即以“清君侧”为名发动叛乱。国家迅速陷入动乱,史称“七国之乱”。
虽然在大将周亚夫的镇压下,“七国之乱”在三个月内就被平息,但仍让大汉王朝损兵折将、损失惨重。
到了汉武帝初期,虽然大一统帝国的国势已经相当强大,但诸侯国的势力仍不容小觑,一些大国仍然连城数十,占地千里,更有甚者自恃实力雄厚,不把皇帝放在眼里,时常违抗中央政令,严重威胁到中央集权的巩固。
诸侯国问题一直是汉武帝的心头大患,武力削藩必将再酿动乱,听之任之又唯恐夜长梦多,正当汉武帝左右为难时, 朝臣主父偃提出了一个“万全之策”。
汉武帝元朔二年(公元前127),主父偃上书建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用以安全有效解决诸侯国威胁中央的问题。
汉朝初期,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都是由其嫡长子单独继承的,而其他幼子、庶子则分毫土地得不到。所以,无论过了多少代,诸侯国的实力都不会改变。
按照推恩令的规定,以后不再由嫡长子单独继承诸侯王的爵位和封地,而是所有子弟都可在原封国内封侯,分别拥有自己的侯国。
按照汉朝的法规,王国独立存在,不受地方管辖,而侯国地位相当于县,直接由各郡管理,隶属于中央,而不再隶属于诸侯国。
如此一来,王国不但化整为零,越分越小,而且新诞生的侯国脱离了诸侯王的统治,直接成为中央管辖的一个县。不出几代,原本庞大的诸侯国就会被分解殆尽,彻底失去与中央抗衡的实力。汉武帝加强中央集权的目的就达到了,而且不费一兵一卒。
通过以上分析不难看出,所谓的推恩令,名义上是施恩惠,实际上则是削弱诸侯国的势力,是一种变相削藩。对此,你我尚能看透本质,当时的诸侯王自然更加知晓其中厉害。既然如此,为什么那么多诸侯王,竟然没有一人奋起反抗,来阻止推恩令的颁布呢?
对于这个问题,笔者简要分析如下,如有不妥或不足,欢迎留言共同探讨。
当年,汉景帝削藩引发了七国之乱,这是因为,削藩侵害到了诸侯王的利益。毫无疑问,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同样也侵害到了诸侯王的利益,诸侯王没有反抗,不是不想,而是不能。
我们知道,由于生活安逸,妻妾众多,古代的王爷比皇帝还能生,儿孙数量甚至达到了惊人的地步。比如,中山靖王刘胜(汉景帝刘启之子,汉武帝刘彻之兄),《汉书》记载,他仅儿子就有一百二十多个。刘备之所以敢自称是中山靖王之后,正是因为他后人太多,无从查明真伪。
仍以中山靖王为例,汉武帝的推恩令,损害的只是诸侯王以及他的嫡长子的利益,但对于其他一百二十多个幼子和庶子来说,却是实实在在的恩惠。原本,他们得不到分毫爵位和土地,但有了推恩令后,他们大小也有了自己的土地和侯国,所以,他们无疑会成为推恩令最直接的受益者,以及最忠实的拥护者。
诸侯王如果要反叛,要抵制推恩令,第一个跳出来反抗的就是这些幼子和庶子,他们人数众多,如果联手对付老爹,想必诸侯王还没等起兵,早已被亲儿子砍杀在家中了。
所以,诸侯王们纵然知道推恩令是糖衣炮弹,也不得不叩头谢恩,欣然领旨。
另外,由于文景两朝对诸侯国的一次又一次打压,到了武帝时期,他们的实力确实也大不如前,纵然是真的奋起反抗,也没有全胜的把握,与其以身试险,不如苟且偷生,至少,可以保证自己在世时的利益,至于子孙后代,也只能听天由命了。
综上,同样是削弱诸侯国势力,汉景帝削藩引发七国之乱,而汉武帝颁布推恩令却非常顺利,这都是有历史原因的,只能说,主父偃比晁错高明,汉武帝比汉景帝幸运。
汉武帝刘彻,16岁即位,71岁过世,在位55年,击败匈奴人,平定县藩王统治之乱,统一货币,罢黜百家,八股取士。他在位期间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
因为清新的演技和姣好的容貌,孙艺珍在后续的几年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资源,并且留给观众们极其深刻的印象。被观众们熟知,然后迅速走
说到汉武帝,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在历史上,汉武帝的名号可是非常响亮的。他的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但是要知道这个汉武帝刘彻是每天都会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提升中央集权发布了推恩令。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推恩令就是削藩,其实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削藩手段一般比较委婉,担心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
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战全面爆发之前,异常堪称是开幕之战的大剧在边境小城马邑正式上演:汉朝先是使出了无中生有的计策,准备是瞒天过
说起卫子夫,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汉武帝之所以一开始就喜欢卫子夫,那是因为卫子夫长的好看有气质,而且还能歌善舞的,非常有才气,可以
说到这个窦婴,大家应该都知道,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所以窦婴在朝中的权利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关系很硬。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还是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之间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是汉武帝杀死了刘据,但是关于刘据的死其实是他
汉武帝时期,因太子派和反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而卫氏家族也被诛灭,曾是汉武帝最信任
霍去病年仅17岁就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并且立下战功,19岁升骠骑将军,在河西一战中重创匈奴,漠北之战更是封狼居胥。17岁在现代只是一个高
窦太后想让汉景帝传位梁王刘武只是一厢情愿,实力单薄,不合情不合理,决策者汉景帝在逗她和梁王玩,除了汉武帝幸运外,汉景帝和五个女人成
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例如币制改革、开辟丝绸之路、开疆扩土等。那其实汉武帝还有很多
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文学可是非常的受推崇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学风潮非常的流行。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汉武帝竟然实行了“罢黜
公孙弘是西汉时期名臣,了解他的朋友可能不多,公孙弘算是大器晚成,一生最大成就是推行儒学。公孙弘是汉朝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这在当时
说到汉朝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被称之为“无解阳谋”。对于这个计谋,到底是难在哪里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好奇。那么
说到这个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汉朝汉武帝推出的,这个政策推出之后可以说是非常的无解啊。但是再无解的政策,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打败匈奴这个事情,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一举奠定了汉强匈弱的格局。可是让人很不解的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打的“漠北之战”,直捣匈奴王帐,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
相信大家应高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武帝的时候,儒家可是春秋百家所追捧的文学。但是后面汉武帝竟然要独尊儒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
说到卫子夫,大家应该都知道,她本来就是一介女流,出身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再卫子夫入宫之后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汉武帝也是很快就把
在西汉时期,丞相多半是功勋外戚,出身都非常的高贵,而且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甚至在汉武帝统治初年的时候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汉武帝时期,他让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不过最开始,汉武帝命张骞开辟西域,并不是冲着发展经贸去的,而是希望能和西域众国联
说到汉武帝,那可是一代霸主啊,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那么他有多少个儿子呢?最后的皇位也是传给了幼子刘弗陵。那么汉武帝的儿
今天我们来聊聊西汉的故事。据说在西汉后期,汉武帝指派了一名叫做苏武的人出使到匈奴去谈事情,结果没想到却卷进了匈奴造反的事情当
金日磾是匈奴人,但他却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甚至最后还将他任命为托孤大臣,这足以证明汉武帝有多信任金日磾。想必大家也会很好奇,金日
最近很多人都在争议这个六安的六到底读liù还是lù,其实这个问题吧早就已经解决了,不管是汉武帝时期,还是说现在的民政部回应都给出
对汉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窦太后的孙子,按照咱们中国人的隔代亲的习惯,这祖孙俩应该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但是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早年时间,卫青只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马夫,之后其姐姐被汉武帝宠幸之后,卫青就开始飞黄腾达了,慢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武帝当时在位的时候,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可是非常怕窦太后的。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你一个皇帝这么怕一个老
说起淮南王刘安,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个刘安处处跟汉武帝作对。其实严格来说也谈不上是作对,算是政见不同。
说到汉武帝和钩戈夫人,汉武帝在61岁的时候邂逅的钩戈夫人,后来也是有了一个孩子。汉武帝对钩戈夫人可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在后来汉武
爱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爱,总会有一个理由的,同时恨一个人也是如此。汉武帝一开始喜欢卫子夫是有理由的,之后又恨卫子夫也是由着原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后好黄老学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
说起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没成为宠妃之前,其地位是非常低微的,平民出身。李夫人的父母兄弟都是对音乐很精通的戏子,以乐舞为职业的艺
说到汉武帝,那可真的是一个整年都在大家的朝代,汉武帝为了出征这个匈奴,真的是萨菲苦心啊,而且也是因为这个战役,消耗了汉朝当时非常多
说到钩戈夫人,她可是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最宠爱的人。不得不说,这个钩弋夫人死的也是很可怜啊,毕竟她正式风华正茂的时候,却被汉武帝给赐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汉朝是一个非常强硬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汉武帝攻打匈奴也是有一段时间
在公元前139年的某个午后,仅仅18岁的天子应邀去了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中做客。在那里,汉武帝无意中发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发个女。歌女
说到卫子夫和汉武帝,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一般,虽然卫子夫出生并不怎么样,但是容颜非常好看,并且还有一定的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