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这个题目,先别急着反对,汉武帝的名声的确要比纣王好很多,纣王是古代暴君的代表人物,但是后人将一切与残暴有关的事情都堆在纣王身上的时候,有没有想过,这些事情是真的吗?事例从何而来?有什么绝对的证据吗?正所谓成王败寇,纣王的生平是如何,他其实是没有资格去写的,为他写书的都是后人,后人又了解什么呢?但是说汉武帝比纣王还要残暴,这件事情是否有依据呢?
为什么这么说呢?先来看看这位伟大帝王的斑斑劣迹:他在位五十四年,他总共清算掉两位皇后(陈阿娇、卫子夫)、一位太子(刘据)、数位公主,逼死皇子刘弗陵的生母钩弋夫人(此案存疑),消灭掉六位丞相(李蔡、严青翟、赵周是自杀,窦婴、公孙贺、刘屈牦是被杀),铲除的大臣更多。
汉武帝最擅长的绝活是灭族。李陵孤军深入,杀敌过当,援绝被俘,降入匈奴,被灭三族。太史公司马迁为李陵说了几句公道话,就被施以惨无人道的腐刑;李广利与丞相刘屈牦私议立储之事,被奸人告发,加上咒诅主上的重罪,结果李广利被灭族(他本人降入匈奴),刘屈牦被腰斩于东市。
汉武帝疑心迷信
汉武帝晚年特别怕死,疑心遭人诅咒,巫蛊之祸流毒极深。他听信奸人江充的诬告,逼反太子刘据,逼死皇后卫子夫,卫皇后的娘家人几乎被斩尽杀绝。汉武帝还下令杀死了几位不守妇道的公主。丞相公孙贺(汉武帝的连襟)也惨遭灭族。在汉代,灭一次族,保守估计也要杀掉上百人,其规模效应、惊悚效应难以言述。
汉武帝重用酷吏执法,尤其令人不寒而栗。赵禹、宁成、张汤、义纵、王温舒等酷吏,个个心狠手辣。淮南王、衡山王二狱,牵涉甚广,死者数万人。
先军政策穷兵黩武
除了实行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文化专制,汉武帝还推行先军政策。穷兵黩武的代价很高,汉朝大将卫青、霍去病等人屡次深入漠北、挥师绝域,与匈奴作战,将士死伤不下百万人。汉武帝晚年,全国已经到了民穷财尽的地步。一位如此威猛剽悍的皇帝,竟然也要自寻台阶,颁下《罪己诏》,安抚臣民。当今务在禁苛暴,止擅赋,力本农,诏文轻描淡写,诚意有限,但是比起后世诸多怙恶不悛的超级猛人来,此举实属不易。
晚年的汉武帝刘彻愈加狂暴凶残,朝中大臣每日惊魂不定,回家时,首级仍在,就该谢天谢地谢祖宗了。丞相石庆深知伴君如伴虎的厉害,他年老体衰,屡次请求致仕,却得不到汉武帝的恩准,只好硬着头皮在烤架上等候死神的召唤。相比同行,石庆已算万幸,毕竟他逃脱了刑戮。试想,石庆贵为丞相,尚且如临深渊,如履薄冰,全国臣民的日子还能好过到哪儿去?可惜,受后世史学家们思想的影响,我们现在已不能公正的看待汉武帝刘彻这个人物了。
以成败论英雄,这种观点是很肤浅的。要知道历史,就是任人打扮的小姑娘。话语权,就是掌握在写书的人手里。那些史籍就是随他们怎么写,怎么加盐添醋。历史上很多帝王,总是那些给政敌贬得一无是处,昏庸残暴的,反而是没那么昏庸残暴,有很多优点,而那些英名伟主,很多只是威名掩盖了污点,他们后期都老糊涂,犯下了很多战略错误,贻害无穷。
汉武帝并不像史书上吹嘘那么英明,而且后期非常残暴。汉武帝追求的,就是唯我独尊,谁不听话就打谁,谁敢冒犯就灭谁。汉武帝自尊心极强,而且好大喜功,喜欢滥用武力,动不动就把人灭族,只是前期比较幸运,有一批良臣名将,卫霍大败匈奴,成就了汉武帝的千古威名。后期没了这些良臣名将,他的昏庸残暴,识人用人水平低下的缺点,就暴露出来了。他只是因为爱夫人,就重用夫人的亲戚,卫霍就是这样才当上将军的,李广利也靠他姐给汉武帝宠幸,才得以当将军,不幸的是李广利平庸之极,打仗不行,葬送十万汉军,还敢无耻蒙骗汉武帝,再增兵十几万大军才打赢,但伤亡惨重,比起卫霍差太远。汉武帝如此宠信李广利,还给他封侯,可李广利最后还投降匈奴,可谓天大讽刺。
但另一位真的忠臣良将李陵是被迫,而且还是假意投降匈奴,汉武帝却又不辨是非,大怒下令灭李陵全族,司马迁为李陵辩解求情,也给汉武帝下狱判死,司马迁不想死,为写完史记,迫不得只好选择宫刑,汉武帝发现了司马迁写史记,居然有骂他的,大怒之下就烧了史记,幸亏有备份。如果汉武帝前期还有点英名君主范,后期简直是老糊涂,昏君暴君,晚年的巫蛊之祸,牵连极广,被冤杀枉死者数万人,几乎都快把自己子孙杀光,也害死不少良臣,搞得全国人心惶惶。
汉武帝独尊儒术,极力打压其他学说,毁掉很多文化典籍。汉武帝开疆拓土,完成大一统,加强中央集权有功,但晚年的昏庸残暴,穷兵黩武,民生凋敝,烽烟四起,差点就亡秦覆辙,只是他又幸运地幡然醒悟,恢复休养生息。历史上还有一个人的性格,跟汉武帝非常相似,就是隋炀帝杨广,一样志向远大,雄霸天下,但都是过于心急,同时搞太多事,穷兵黩武,反倒落得身死国灭,还要给诋毁的下场。
一向给诋毁的纣王,也就是帝辛。纣王只是周武王给贬损他而强加其上的称号,事实上,自春秋以来,大量学者都为帝辛翻案,包括孔子的学生子贡就曾经质疑周给帝辛扣上的罪名,考证很多史料。从很多为帝辛翻案的学者的辩叙,可以知道这位帝辛,并没有那么残暴,而且对内是比较好,而且优点很多,相貌英俊,才思敏捷,勇武好战,是个勇猛帝王。他功绩不少,消灭了当时商朝的大威胁东夷,征服不少部族,开疆拓土,大力开发东南地区,而且比较能听女人言,换到今天,绝对会给女权主义者歌颂。
帝辛只是晚年比较怠政,忽视了西北的威胁,这是战略缺失,并不是残暴。商朝遗民一直祭奠帝辛,知道秦一统天下。商朝也不是给自己的人民推翻,而是给小弟推翻。周原本是商的附属国,一直想取而代之,趁商灭周后,财政空虚,可用之兵不多,大军在外,国都防御空虚,拉拢了很多不满商统治的部族,大举伐商,帝辛仓促之下,只能以俘虏应战,战俘大举反戈,商军大败,帝辛没有逃跑,而是选择自焚而死,死法可谓中国帝王历史上最刚烈的。
商朝的灭亡,归根到底是积重难返,自前几代就已经有衰落趋势,不能全怪罪在帝辛头上。但周为了标榜自己的政权的合法性,极力诋毁帝辛,什么听妇人言,掏心挖肺,祭拜鬼神,用人牲,酒池肉林等加盐添醋,基本是照搬夏桀的罪名。而且随着时间推移,堆砌的罪名就越多,明朝小说《封神榜》几乎把帝辛黑得体无完肤。唯一真实的是,帝辛确实比较刚愎自用,把自己的叔叔比干处死了,毕竟还是帝王,即使是亲叔叔,话说得太难听,还是忍不住发帝王之怒的。这样的性格,又有点像项羽。
说起封神榜,在里面的故事大致是姜子牙带领着众将讨伐纣王,最后的话就是对在这场战争中有突出表现的人进行封神。一共是封神了365号
汉武帝刘彻,16岁即位,71岁过世,在位55年,击败匈奴人,平定县藩王统治之乱,统一货币,罢黜百家,八股取士。他在位期间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
因为清新的演技和姣好的容貌,孙艺珍在后续的几年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资源,并且留给观众们极其深刻的印象。被观众们熟知,然后迅速走
说到汉武帝,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在历史上,汉武帝的名号可是非常响亮的。他的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但是要知道这个汉武帝刘彻是每天都会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
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战全面爆发之前,异常堪称是开幕之战的大剧在边境小城马邑正式上演:汉朝先是使出了无中生有的计策,准备是瞒天过
说起卫子夫,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汉武帝之所以一开始就喜欢卫子夫,那是因为卫子夫长的好看有气质,而且还能歌善舞的,非常有才气,可以
说到这个窦婴,大家应该都知道,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所以窦婴在朝中的权利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关系很硬。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还是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之间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是汉武帝杀死了刘据,但是关于刘据的死其实是他
汉武帝时期,因太子派和反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而卫氏家族也被诛灭,曾是汉武帝最信任
霍去病年仅17岁就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并且立下战功,19岁升骠骑将军,在河西一战中重创匈奴,漠北之战更是封狼居胥。17岁在现代只是一个高
窦太后想让汉景帝传位梁王刘武只是一厢情愿,实力单薄,不合情不合理,决策者汉景帝在逗她和梁王玩,除了汉武帝幸运外,汉景帝和五个女人成
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例如币制改革、开辟丝绸之路、开疆扩土等。那其实汉武帝还有很多
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文学可是非常的受推崇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学风潮非常的流行。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汉武帝竟然实行了“罢黜
公孙弘是西汉时期名臣,了解他的朋友可能不多,公孙弘算是大器晚成,一生最大成就是推行儒学。公孙弘是汉朝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这在当时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商纣王和苏妲己的故事可是非常的出名,在《封神榜》里面,商纣王和妲己在一起的时间可是非常久的。但是最后在历史
说到汉朝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被称之为“无解阳谋”。对于这个计谋,到底是难在哪里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好奇。那么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打败匈奴这个事情,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一举奠定了汉强匈弱的格局。可是让人很不解的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打的“漠北之战”,直捣匈奴王帐,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
相信大家应高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武帝的时候,儒家可是春秋百家所追捧的文学。但是后面汉武帝竟然要独尊儒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
说到卫子夫,大家应该都知道,她本来就是一介女流,出身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再卫子夫入宫之后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汉武帝也是很快就把
在西汉时期,丞相多半是功勋外戚,出身都非常的高贵,而且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甚至在汉武帝统治初年的时候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说到商纣王,大家应该都会想到一些影视作品种的他,对于他的印象大多数都是非常不好的,比如说他是一个暴君,是一个迷恋美色的皇帝,那么在
汉武帝时期,他让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不过最开始,汉武帝命张骞开辟西域,并不是冲着发展经贸去的,而是希望能和西域众国联
说到汉武帝,那可是一代霸主啊,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那么他有多少个儿子呢?最后的皇位也是传给了幼子刘弗陵。那么汉武帝的儿
今天我们来聊聊西汉的故事。据说在西汉后期,汉武帝指派了一名叫做苏武的人出使到匈奴去谈事情,结果没想到却卷进了匈奴造反的事情当
金日磾是匈奴人,但他却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甚至最后还将他任命为托孤大臣,这足以证明汉武帝有多信任金日磾。想必大家也会很好奇,金日
最近很多人都在争议这个六安的六到底读liù还是lù,其实这个问题吧早就已经解决了,不管是汉武帝时期,还是说现在的民政部回应都给出
对汉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窦太后的孙子,按照咱们中国人的隔代亲的习惯,这祖孙俩应该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但是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早年时间,卫青只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马夫,之后其姐姐被汉武帝宠幸之后,卫青就开始飞黄腾达了,慢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武帝当时在位的时候,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可是非常怕窦太后的。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你一个皇帝这么怕一个老
说起淮南王刘安,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个刘安处处跟汉武帝作对。其实严格来说也谈不上是作对,算是政见不同。
说到汉武帝和钩戈夫人,汉武帝在61岁的时候邂逅的钩戈夫人,后来也是有了一个孩子。汉武帝对钩戈夫人可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在后来汉武
爱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爱,总会有一个理由的,同时恨一个人也是如此。汉武帝一开始喜欢卫子夫是有理由的,之后又恨卫子夫也是由着原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妲己和纣王的故事,很多人看封神榜的时候估计也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妲己总是在喂这个纣王吃葡萄,那么有人要问
《封神榜》这部剧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这部剧是由古典神话小说《封神演义》所改编而来的电视剧。主要讲述了我国商末周初的时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后好黄老学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
说起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没成为宠妃之前,其地位是非常低微的,平民出身。李夫人的父母兄弟都是对音乐很精通的戏子,以乐舞为职业的艺
说到汉武帝,那可真的是一个整年都在大家的朝代,汉武帝为了出征这个匈奴,真的是萨菲苦心啊,而且也是因为这个战役,消耗了汉朝当时非常多
说到钩戈夫人,她可是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最宠爱的人。不得不说,这个钩弋夫人死的也是很可怜啊,毕竟她正式风华正茂的时候,却被汉武帝给赐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汉朝是一个非常强硬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汉武帝攻打匈奴也是有一段时间
在公元前139年的某个午后,仅仅18岁的天子应邀去了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中做客。在那里,汉武帝无意中发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发个女。歌女
说到卫子夫和汉武帝,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一般,虽然卫子夫出生并不怎么样,但是容颜非常好看,并且还有一定的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