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良、萧何、韩信三人中,下场最惨的是韩信,而最自由的是张良。帮助刘邦建立汉朝后,张良不仅保住一命,而且功成身退,最后带着自己的徒弟游历天下,得以善终。张良不仅谋略出色,情商也非常的高,早就看出刘邦称帝以后,会疑心大增,于是选择主动隐退。张良和萧何都是“三杰”之一,但这两人为人处世的方法完全不同,所以最后下场也不同,下面就来讲讲张良的高明之处,一起了解下吧。
张良的家庭背景很显赫,他于公元前250年出生于颖川的贵族之家(也就是今天的河南禹州),其祖父张开地、父亲张平两人任过五代韩王之国相,只因秦始皇平定六国一统山河后,张良显赫的家景才中断。
张良由此走上反秦的道路,史载"古博浪沙刺秦"的故事讲的就是张良在公元前218年,散尽家资寻求勇士在武县刺杀秦始皇的故事。
只是刺杀失败,手拿一百二十斤重铁锤的大力士仅匝中秦始皇的副车。
后来此事不了了之后,张良便隐于沂水之中。幸运的是,张良在此地得遇"圯上老人"即有名的高士黄石公,得其真传《太公兵法》。
于是,张良潜心研习兵书,俯仰天下大事。数年后,张良深谙韬略,成为当世足智多谋、文武兼备的一代名士"智囊"。
公元前209年,陈胜、吴广在大泽乡率领农民起义后,失志不渝的张良也扯起反秦的大旗,在下邳一带遇上刘邦的义军队伍后,张良毅然加入刘邦大军,还大赞:"沛公刘邦大概是上天派到人间的吧"。
张良的这一"神话"吹捧,正是刘邦所需,便对张良产生了好感。
从此张良就坚定地追随刘邦,得其信任与器重,为之南征北战建立大汉王朝不遗余力地献计献策:劝谏刘邦撤出秦宫、笼络韩信灭楚、封赏雍齿安定人心、虚抚韩彭、暗渡陈仓等等。
可以说,张良为刘邦立下了不朽之谋,他无愧"谋圣"之称,其功不可没。最有名的就是"智斗鸿门",也就是"鸿门宴"的故事。
公元前206年,项羽在咸阳郊外的鸿门设宴招待刘邦,意欲杀之。宴前,张良先悄悄贿赂了项羽的季父项伯,与之疏通好关系后,才与卫士樊哙陪着刘邦共赴"鸿门宴",一番斗智斗勇,使得刘邦此行有惊无险。
当项伯成功阻止"项庄舞剑、意在沛公"后,卫士樊哙马上保护着刘邦先行撤退,张良留下来处理善后工作,使得"妇人之仁"的项羽失去良机,埋下了后来"乌江自刎"的隐患。
张良协助刘邦打下天下后,意识到可能"功高震主",便选择了"功成身退",避免了被刘邦猜疑的风险。
在刘邦称帝封赏有功之臣时,刘邦要张良"自择齐三万户"。刘邦婉言谢绝,只选择了"留"这一小块地方,从此无欲无求地知足生活。
留侯张良的名号由此得来。刘邦一见张良此举,便放了心,不再怀疑张良有不臣之心。从此一以贯之,对张良尊重有加:将张良誉为"汉初三杰"之首,从不直呼其名,皆使用敬称"子房"。这是萧何、韩信从未享受到的待遇。
张良得以安度晚年,随师父黄石公云游四海,后来在黄袍山(今湖北咸宁通城县东南处,距张师山约50公里距离)修建良山道观隐居,修建伐桂书院教授孩子们读书,直到61岁时病逝(公元前189年)。
北宋诗人黄庭坚就曾游历于此,赋诗大赞张良:
牧童骑牛过前村,短笛横吹隔陇闻。
多少长安名利客,机关用尽不如君。
张良死后,得赠谥号"文成",其子张不疑也得以封袭为侯。相传,张良羽化后成仙,位为大玄童子,宋时奉为"凌虚真人",其八世孙就是张道陵,天师道的创建人。
张良献计,为刘邦赢得天下做出了卓越贡献,但他一生并不"居功至伟",始终追求诚和隐忍。
在刘邦入都关中后,张良见刘邦的帝位已渐次稳固,便逐步从"帝者师"退居到"帝者宾"的地位,从不贪恋权位。
这就是精通黄老之术的张良,他真正做到了"进退自如",践行了"可有可无、时进时止"的立身处世原则。后来,刘邦称帝后,掀起了翦灭异姓王的残酷斗争。
张良便恪守"疏不间亲"的古训,通常情况都以老病缠身为由,闭门不出,不为双方出谋划策,也不参与其明争暗斗之中。
由此,张良避免了被人算计的隐患,没有如萧何那样落得"成也萧何,败也萧何"的笑柄,还迎得汉室上下及朝廷大臣们的敬仰,视之为最靠谱之人。
刘邦后来宠信戚夫人,还一度打算立其子赵王如意为皇太子,让吕后心慌不已。她深知,若自己的儿子已立为皇太子的刘盈太子之位不保,被废后,她母子俩的下场可想而知。
吕后便问计于张良。因"立嫡立长"事关国本,含糊不得。在这个问题上,张良没有迴避。更何况,这不仅是帮助吕后,还是自己能否"明哲保身"的需要。
于是,张良义不容辞地向吕后建议,可请"商山四皓"下山,待之为上宾,陪伴太子刘盈一段时间。
这"商山四皓",即有名的"商山四老":东园公、绮里季、甪里先生、夏黄公,均系当世德高望重、节义清高年过八十的隐士。刘邦见太子刘盈身边有"商山四老"陪伴后,大惊,认为太子刘盈现在已"羽翼丰满",这样的高士都出来支持他,擅动不得,便放弃了改立太子之念。
太子刘盈成功躲过此劫,后来顺利当上大汉的第二任皇帝,这就是汉惠帝。
张良由此得到吕后的敬重,也得到刘盈的感激。后来,刘邦死后(公元前189年),吕后掌权,对张良的爱惜认可更不亚于刘邦,还力劝张良不必那么不食人间烟火,可以出山自由自在如"闲云野鹤"一样生活,大汉可保障他衣食无忧,一生平安。
张良的晚年,果真安然无恙,实现了寿终正寝的最好结局。
【作者简介】李大奎,男,汉族,七0后,法学学士,贵州湄潭人,文学爱好者。
刘邦攻入咸阳后,项羽并没有遵守此前的约定,而是将刘邦封为汉王。此后项羽又把关中一分为三,这让刘邦十分恼怒,决定和项羽开战。当时刘
说到历史上的张良,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汉初三杰”之一。在他年轻的时候可是一个非常豪侠的人物,甚至是在博浪沙阻击过秦始皇,不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刘邦上位当上了汉朝的开国皇帝。就直接下令杀了诸多的功臣。对于这些功臣刘邦直接以“谋反罪”定其罪名。所
说到刘邦,大家都知道,他在当上皇帝之后,就杀了很多开国的功臣,当然这些功臣可以说是和刘邦平起平坐,刘邦为了稳固自己的地位,所以就对其
刘邦称帝立汉后,开始对功臣进行封赏,其中萧何被封为酂侯,他的食邑是功臣中最多的。由此也能体现出萧何地位之高,不过此后萧何还是有些
说到这个张良,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人是汉初三杰,就是因为想法独特,谋略高潮,因此还被称之为“谋圣”。但是他可是一直都想推翻秦朝的,但
万户侯是汉朝侯爵中最高等级,因为食邑有万户以上,所以被称为“万户侯”。刘邦一统天下后,总共分封了143个位次的彻侯,如此之大的分封
张良、萧何、韩信被称为初汉三杰。只是刘邦击败项羽称帝后,这三位也并不是说就可以安享富贵了,其中韩信的下场是最惨的。吕后找到萧
西汉开国功臣张良一共有两个儿子,长子名叫张不疑,次子叫张辟疆。今天准备和大家讲讲有关张辟疆的故事,可能是因为父亲太出名,导致很多
我们都知道,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时候,韩信其实这个时候并没有什么战功,但是萧何却笃定韩信是将帅之才。那么萧何为何这么盛赞韩信呢?他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刘邦杀韩信这个事情,存在很多的争议,很多人觉得刘邦不应该杀韩信,但是刘邦再历史上,作为一个开国皇帝,诛杀功
初汉三杰中,很多人最敬佩的就是张良,对他的评价特别的高。其实了解张良和刘邦这两人后,可能会产生一些疑问,例如张良当年为什么会选择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古代有很多非常有意思的成语,都是通过一些历史故事延伸出来的。那么关于这个“你有张良计,我有过墙梯”大家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关于“成也萧何败也萧何”这个成语,在历史上还是比较出名的,毕竟这个成语也是讲述了一个典故,而且这个典故非常经
都说韩信成也萧何,败也萧何,他能被刘邦重用的确有萧何一份功劳,但真正发现韩信,并把他推荐给刘邦的其实另有其人。对于韩信来说,他还有
在历史上有很多名人,有的为了享受荣华富贵而建功立业,有的是为了福荫子孙后代而奋斗着。然而在历史上有这么一个人,辅佐着帝王夺取天
说起韩信,相信大家都很熟悉了,汉朝的开国元勋,是刘邦手下的悍将。汉朝成立后,若当年韩信效仿萧何自污的办法,那他不仅躲不掉吕后和萧何
说起萧何,他没有张良那样的运筹帷幄和决胜千里的才起,也没有陈平的奇计迭出和佐汉安刘之策,在军事上也没有韩信的攻城略地和战无不胜
汉相张良什么时候播出大家知道吗?汉相张良的播出时间、更新时间分别是什么时候呢?几点更新?每周更新几集呢?主演
汉相张良这部电视剧题材是古代传记,于2018年3月开始拍摄,想知道汉相张良电视剧的剧情介绍吗?还有一共多少集?下面
萧何除掉韩信后,刘邦不仅对他加封,还给了他500名护卫,可见当时刘邦对萧何还是非常满意的。萧何内心也十分高兴,可好景不长,后来发生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