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武帝时期,在主父偃的建议下,汉武帝决定实行推恩令。推恩令虽然有个“恩”字,但最终目的是为了削弱各个诸侯的势力。推恩令规定,以后诸侯王需要把自己的封地分给子孙,一直到土地用尽为止,这样原本势力强大的诸侯领地便会被越分越小,大大减少对朝廷的威胁。各位诸侯肯定也明白推恩令的真正目的,为什么这次他们没有起兵反抗呢?其实汉武帝这招阳谋让他们根本没有起兵的理由。
何谓阳谋?简单点说就是顺势而为,用计光明正大,即便对手知道你的目的也是无可奈何,因为无法破解,所以只能眼睁睁的看着你达到目的。
历史上有名的阳谋不少比如孙膑的两次围魏救赵、宋太祖赵匡胤的杯酒释兵权、以及今天要说到的推恩令,推恩令堪称史上最妙的阳谋,困扰西汉几任皇帝的大难题,被此人一招解决。楚汉相争时刘邦实力不如项羽,为了拉拢更多的实力派只能分封异姓诸侯王以和项羽对抗,立国之后虽然陆续消灭了异姓诸王,但是刘邦有感于秦亡的原因之一就是没有分封同姓子弟为王镇守地方,所以刘邦在异姓诸王的旧土上又分封了齐、楚、荆、淮南、燕、赵、梁、代、淮阳九个刘氏宗室诸侯王。
刘邦在位时这些诸侯国还起到了一些积极作用,但是这些诸侯王权柄很重,不仅拥兵自重,还自行征收赋税、铸造钱币,所以到了汉文帝的时候,这些诸侯国已成尾大不掉之势;原本刘邦分封刘氏诸侯国是为了拱卫中央,现在反倒成了中央朝廷的莫大隐患,双方的矛盾逐渐加深,叛乱也时有发生。
到了汉景帝的时候这种矛盾已经到了临界点,御史大夫晁错向汉景帝上《削藩策》,请求削减各地诸侯王封地,以此为契机汉景帝先后削了赵王刘遂、胶西王刘昂、楚王刘戊等诸侯国的一些封地,下一步就是要对付实力最强的吴王刘濞。
吴王刘濞不愿坐以待毙,联系了楚王刘戊、赵王刘遂、济南王刘辟光、淄川王刘贤、胶西王刘昂、胶东王刘雄渠一起七个诸侯国起兵反叛,这就是汉初的七国之乱。
七国之乱虽然最终平定,中央朝廷的权力也得以大大加强,地方诸侯王的实力被大大削弱,但是问题并未得到根本解决,诸侯国的存在仍是一个大大的隐患,直到汉武帝时的重臣主父偃提出推恩令,才在根本上解决了这个困扰了西汉几任皇帝的大难题。
元朔二年(前127)主父偃正式上书汉武帝提出推恩令,建议令地方诸侯推私恩分封子弟为列侯:原本诸侯国的继承者是嫡子或长子(有嫡立嫡,无嫡立长),这样一代代下去那些大的诸侯国仍然连城数十、地方千里,对中央的威胁依然存在。
现在推恩令一出,不仅嫡子或长子有继承权,其他庶子和次子也要分封,如此一来上一任诸侯王去世后,所有的儿子都有继承权都要分封,一个大诸侯国势必就被分成了若干个小诸侯国,如果子嗣更多的话小诸侯国更多,这样几代下去诸侯国越来越小,对中央的威胁几乎就可以忽略不计了。
主父偃此举并非首倡,其实汉文帝时期的贾谊就提出“众建诸侯而少其力”的类似建议,只不过汉文帝有所顾忌没有真正推行下去,而主父偃的推恩令不仅更加细化而且得到汉武帝的大力支持。
可以毫不夸张的说推恩令就是赤裸裸的阳谋,对于地方诸侯来说接受吧后果显而易见,不接受吧,庶子和次子们肯定不答应,祸起萧墙发生内乱几乎是可以预见得到的,强势的汉武帝更可以借此行废立之事,后果更惨,所以推恩令简直是无解的阳谋,各地诸侯都无可奈何不得不捏着鼻子执行。
汉武帝刘彻,16岁即位,71岁过世,在位55年,击败匈奴人,平定县藩王统治之乱,统一货币,罢黜百家,八股取士。他在位期间完成了政治、军事、意识
因为清新的演技和姣好的容貌,孙艺珍在后续的几年里得到了不同程度的好资源,并且留给观众们极其深刻的印象。被观众们熟知,然后迅速走
说到汉武帝,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在历史上,汉武帝的名号可是非常响亮的。他的一生一共有六个儿子,但是要知道这个汉武帝刘彻是每天都会
汉武帝在位期间,为了提升中央集权发布了推恩令。可能很多人会觉得,推恩令就是削藩,其实还是有一定区别的。削藩手段一般比较委婉,担心
公元前134年,汉武帝下令在全国推行儒家思想,并罢黜其他思想学派。不过汉武帝推行的儒学,并非是春秋时期儒家思想的原貌,还融合了道家
在汉朝与匈奴之间的大战全面爆发之前,异常堪称是开幕之战的大剧在边境小城马邑正式上演:汉朝先是使出了无中生有的计策,准备是瞒天过
说起卫子夫,相信大家不会很陌生了。汉武帝之所以一开始就喜欢卫子夫,那是因为卫子夫长的好看有气质,而且还能歌善舞的,非常有才气,可以
说到这个窦婴,大家应该都知道,窦婴是窦太后的侄子。所以窦婴在朝中的权利也是比较大的。而且关系很硬。窦太后是汉文帝的皇后,还是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和太子刘据之间的事情,在历史上还是有争议的,有的人认为是汉武帝杀死了刘据,但是关于刘据的死其实是他
汉武帝时期,因太子派和反太子派之间的斗争愈演愈烈,最后酿成了巫蛊之祸。太子刘据和卫子夫自杀,而卫氏家族也被诛灭,曾是汉武帝最信任
霍去病年仅17岁就率领大军深入大漠,并且立下战功,19岁升骠骑将军,在河西一战中重创匈奴,漠北之战更是封狼居胥。17岁在现代只是一个高
窦太后想让汉景帝传位梁王刘武只是一厢情愿,实力单薄,不合情不合理,决策者汉景帝在逗她和梁王玩,除了汉武帝幸运外,汉景帝和五个女人成
汉武帝之所以被称为千古一帝,是因为他在诸多方面都有着卓越的成就,例如币制改革、开辟丝绸之路、开疆扩土等。那其实汉武帝还有很多
说到汉朝汉武帝时期,儒家的文学可是非常的受推崇的,毕竟那个时候的文学风潮非常的流行。但是没想到的是,后来汉武帝竟然实行了“罢黜
公孙弘是西汉时期名臣,了解他的朋友可能不多,公孙弘算是大器晚成,一生最大成就是推行儒学。公孙弘是汉朝第一位以丞相封侯者,这在当时
说到汉朝汉武帝推行的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被称之为“无解阳谋”。对于这个计谋,到底是难在哪里呢?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的好奇。那么
说到这个推恩令,大家应该都知道,这是汉朝汉武帝推出的,这个政策推出之后可以说是非常的无解啊。但是再无解的政策,总有那么一点不一样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汉武帝打败匈奴这个事情,确实造成了很大的影响,而且也一举奠定了汉强匈弱的格局。可是让人很不解的是,为什么
大家都知道汉武帝时期,卫青霍去病打的“漠北之战”,直捣匈奴王帐,虽然付出了很大的代价,但使得其从此无力大举南下,造成了“是后匈奴远
相信大家应高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武帝的时候,儒家可是春秋百家所追捧的文学。但是后面汉武帝竟然要独尊儒术。很多人其实并不知道,这个
说到卫子夫,大家应该都知道,她本来就是一介女流,出身并没有什么优势。所以再卫子夫入宫之后并没有什么亮眼的地方,汉武帝也是很快就把
在西汉时期,丞相多半是功勋外戚,出身都非常的高贵,而且一个个都是位高权重的,甚至在汉武帝统治初年的时候皇权与相权的矛盾不断加剧。
汉武帝时期,他让张骞出使西域这件事,具有重大意义。不过最开始,汉武帝命张骞开辟西域,并不是冲着发展经贸去的,而是希望能和西域众国联
说到汉武帝,那可是一代霸主啊,更是历史上最伟大的皇帝之一。那么他有多少个儿子呢?最后的皇位也是传给了幼子刘弗陵。那么汉武帝的儿
今天我们来聊聊西汉的故事。据说在西汉后期,汉武帝指派了一名叫做苏武的人出使到匈奴去谈事情,结果没想到却卷进了匈奴造反的事情当
金日磾是匈奴人,但他却得到了汉武帝的重用,甚至最后还将他任命为托孤大臣,这足以证明汉武帝有多信任金日磾。想必大家也会很好奇,金日
最近很多人都在争议这个六安的六到底读liù还是lù,其实这个问题吧早就已经解决了,不管是汉武帝时期,还是说现在的民政部回应都给出
对汉朝历史比较了解的朋友们都知道,汉武帝刘彻是窦太后的孙子,按照咱们中国人的隔代亲的习惯,这祖孙俩应该是关系非常亲近的。但是事
人与人之间的关系是不断在变化当中的,早年时间,卫青只是平阳公主府的一个马夫,之后其姐姐被汉武帝宠幸之后,卫青就开始飞黄腾达了,慢慢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汉武帝当时在位的时候,窦太后还活着,汉武帝可是非常怕窦太后的。很多人都非常纳闷,为什么你一个皇帝这么怕一个老
说起淮南王刘安,了解汉朝历史的朋友们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这个刘安处处跟汉武帝作对。其实严格来说也谈不上是作对,算是政见不同。
说到汉武帝和钩戈夫人,汉武帝在61岁的时候邂逅的钩戈夫人,后来也是有了一个孩子。汉武帝对钩戈夫人可是非常的重视。但是在后来汉武
爱一个人不会无缘无故的去爱,总会有一个理由的,同时恨一个人也是如此。汉武帝一开始喜欢卫子夫是有理由的,之后又恨卫子夫也是由着原
窦太后曾权倾朝野,汉景帝死后,汉武帝和窦太后之间有过非常大的矛盾。当时汉武帝打算推行新政,但因动了权贵的奶酪,加上窦太后好黄老学
关于唐太宗李世民的死因,一般是有两种说法,一种认为他是病死;另一种认为他因服用丹药而死。其实李世民早期并不相信所谓的长生之术,他
说起汉武帝的宠妃李夫人,在没成为宠妃之前,其地位是非常低微的,平民出身。李夫人的父母兄弟都是对音乐很精通的戏子,以乐舞为职业的艺
说到汉武帝,那可真的是一个整年都在大家的朝代,汉武帝为了出征这个匈奴,真的是萨菲苦心啊,而且也是因为这个战役,消耗了汉朝当时非常多
说到钩戈夫人,她可是汉武帝晚年的时候最宠爱的人。不得不说,这个钩弋夫人死的也是很可怜啊,毕竟她正式风华正茂的时候,却被汉武帝给赐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汉朝是一个非常强硬的朝代,在这个朝代,不管是对内还是对外都是非常明确的。但是汉武帝攻打匈奴也是有一段时间
在公元前139年的某个午后,仅仅18岁的天子应邀去了姐姐平阳公主的家中做客。在那里,汉武帝无意中发现了一位貌美如花的发个女。歌女
说到卫子夫和汉武帝,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非常不一般,虽然卫子夫出生并不怎么样,但是容颜非常好看,并且还有一定的唱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