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很多人都在问这个李陵到底是一位什么样的人呢?其实李陵这个人真的不错,但是就是悲剧了一点,什么意思呢?就是贡献非常大,但是结局太差了,今天就给大家来说说这个李陵为什么不归汉吧,话说他被匈奴俘虏之后,应该是有机会归汉的,为什么却没有归汉呢?这个问题也非常值得探究了,下面一起来分析看看!
李陵,是西汉名将,后为匈奴名将,飞将军李广的长孙。
他擅长骑马射箭,爱护士卒,在军中有着良好的口碑。李陵曾与匈奴交战,最后因寡不敌众兵败投降。
后来,李陵有几次可以归汉的机会,但是他都放弃了。这是为什么呢?
1、兵败被俘,不能归汉。
公元前99年10月,李陵奉汉武帝之命出征匈奴。11月,他的5000步兵遇到匈奴单于11万骑兵。
李陵带兵浴血奋战8天8夜,50万支箭全部射尽,武器全无,军队陷入绝境。
他回到军营,左思右想,决定把军队解散。解散令一发出,军中一片哗然,各自逃生。
半夜,李陵带十余位壮士向南突围,准备回汉,被凶奴骑兵数千人紧追。眼见已到穷图末路,李陵将手中的剑举向脖颈,准备自杀。
“且慢!”一声顿喝从不远处传来,是且鞮(dī)侯单于。单于知道李陵之祖父“李广难封”的传说,以及李家人始终没能在朝廷中大展身手的魔咒。
他用“振兴家族使命”“死节易,活节难”等语,劝李陵。此刻,李陵的生命意识突然变得很强烈。
经过激烈的思想斗争,他终于把剑收回,决定先投降,然后再从长计议。
虽然如此,李陵这个受“文死谏,武死战”传统教育的儒家弟子,又怎么能禁受得住道德的谴责,以及良心的拷问?
李陵兵败投降的消息传到大汉以后,汉武帝大怒,当时很多大臣都斥责李陵,只有司马迁为李陵辩解。
可是当时汉武帝正在发怒,于是就迁怒于司马迁,把司马迁处以宫刑。
2、国仇家恨,不愿归汉。
冷静下来的汉武帝也明白了李陵的委屈与无奈,就赏赐了李陵的残部,同时又派公孙敖带兵深入匈奴去接李陵回朝。
这个公孙敖也是个不靠谱的主儿。他来到目的地以后,却听说有个姓李的汉朝降将正在教单于练兵,准备对付汉朝军队。
他也没问到底是“哪个姓李的”,就返回了汉,把听到的消息告诉汉武帝。
汉武帝听后勃然大怒,对李陵彻底失望。大怒之下,他就把李陵的母亲、兄弟、妻子全部处死。
李陵听到他全家被杀,悲痛欲绝。其实当时替匈奴练兵的不是李陵,而是李绪。这李绪本也是汉朝人,后来投降匈奴,并且地位还在李陵之上。
李陵深恨李绪,因为李绪为匈奴练兵,却让他全家被汉武帝所杀,于是李陵就杀了李绪。虽然这样做稍稍解了恨,可也改变不了他全家被杀的事实。
他想,如果汉武帝当初念他杀敌有功,理解他投降的无奈,保全他的老母亲,能够给他一个回归的理由。
他也可以像古人那样,逼迫敌人签下和平条约,戴罪立功,用另一种方式为汉家奉献光和热。
可是,有一种委屈是,我想付出全部,你却没有给我机会。
悲痛欲绝的李陵现在已有国无家,大汉再无亲人可以牵挂,回汉后只能触景伤情,因此,李陵在心里不得已关上了那扇回汉的大门。
3、知遇之恩,不忍背离。
当李陵杀了李绪以后,凶奴的正妻因为更看好甘心投降的李绪,对李陵特别仇视,于是扬言要杀死李陵,为李绪报仇。
而单于为了保护李陵,亲自护送他到北方苦寒之地避难,又将自己最喜爱的拓跋公主嫁给李陵。
李陵成了单于的驸马,自然没有人再敢动他。单于还立李陵为右校王,并给足李陵时空,“有大事,乃入议”,任他沉浸在个人的悲痛中,收拾支离破碎的内心。
单于尊重李陵,见他消极抗汉,也尊重他一颗赤子之心,从此不再派兵攻打汉。
单于为了李陵一再破例,一再退步。对于对自己有知遇之恩的单于,再想想薄情寡恩的汉武帝,李陵百感交集。他内心的天平彻底倾斜,也彻底断了回汉的念想。
4、恐再受辱,拒绝回汉。
汉武帝死后,汉昭帝即位,李陵旧时好友霍光、上官桀当政。
向李陵递来了橄榄枝:他们派遣李陵的一个旧任前往凶奴,劝李陵回国,为大汉效力,并且也让李陵不用担心回去后的前途和富贵。
打量着穿着胡人衣服的李陵,老友好不辛酸。李陵也感慨万千。好久,李陵抚摸着自己披散的头发,感叹道“吾已胡服矣!”其实李陵内心也有些挣扎。
如今的新君即位,他到底是明君还是昏君?是不是依然如汉武帝一样对自己的过往揪住不放?
自己离开大汉已经二十来年了,如果回汉,对时局一无所知,会不会有人在背后对自己指指点点?这些,都是未知。
而且自己“投降”的经历,会成为一生的“污点”,日后难免再被清算、受辱。思前想后,李陵又一次狠心拒绝回大汉。
几年后的公元前74年,李陵老死在匈奴。
后来,大权在握的两位老友下场都不好:上官桀以谋反罪被处死;霍光权高名重,死后,全家被诛杀。
李陵如果当初回汉,又因为他以前一段“不太光彩”的历史,他的下场一定比老友还惨。可见,李陵当时的担忧并不是多余的。
伴君如伴虎,面对充满变数的政治时局,李陵选择继续留在匈奴,也给自己留下了一条活路。
李陵因为军事力量悬殊,成为阶下囚,本想有朝一日再为大汉效力,没想到,一个讹传,让他家园荒芜、家族灭门,使他失去了对大汉的归属感。
反而是凶奴收留了他25年。这25年里,娇妻稚子,伯乐红颜,给了他那颗破碎的心太多的抚慰。
他心中虽充满国仇家恨的矛盾,他也因此害怕再次回到故园,触景伤情,再次受到来自各方的非议。因此,李陵纠结半生也没有归汉,而是选择在他乡终老。
李陵的人生丰富,经历坎坷,他的一生也饱受争议。若有罪,他已用消极抗汉的实际行动赎罪。
若要罚,他已被迫用亲人的惨死与半生的内心煎熬自罚。是非功过,都归于尘土,任由后人评说。
汉代的建立给国人注入了一个反抗和不屈的精神。1、因为汉代是第一个由最底层人民建立的王朝;2、并且给以后所有的被压迫的人民一个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汉灵帝晚年时期,遭遇着选取皇太子问题。何皇后生要皇子刘辩,自小送养在坊间一个姓史的道长家中。刘辩比刘协年老,并且是皇后娘娘所生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脏唐臭汉”四个字并不怎么陌生,多多少少也都听过,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唐朝和汉朝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
最近看到一些人留言,他们也都说了,这个汉朝的皇帝好像都比较喜欢寡妇,仔细一分析好像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现象,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因为萧何把韩信留住,最后才帮刘邦战胜了项羽。不过最先发现韩信的人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场战争会想这一场战争那般充满着魔力,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伟大王朝的诞生。在这场战争当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经历了各种洗礼的,要么是被灭亡,要么就是被取代了。但是历史上这个汉朝,虽然有很多,比如说西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朝,自从把秦朝给灭了之后,也是发展的不错。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了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新的制度
说到西汉时期,李陵可是一名非常厉害的武将,但是后来却变成了匈奴的武将。他还是飞将军李广的长孙。所以在射箭方面有非常高的天赋,但
位于河北的武安磁山以及河南新郑裴李岗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当中,都有出土过大量的犬类遗骸,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上豢养家犬的
刘定国在历史上,是一位不怎么被人们熟知的人物。那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刘定国的故事,看看汉武帝为什么要处置刘定国,还将他的封国
在我国的历史上,结束了数百年大混战,突然间大一统的估计只有秦国和隋帝国了。但是这两个都是毫不例外的在一统之后不到一代人的时间
其实说到清朝的功臣,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尔衮,当然他确实是清朝建立不可或缺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李成梁,多尔衮的功绩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中行说这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这个人可是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中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些朝代的对外战争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对外战争其实要看这个胜率的,那么这个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
说到烤串,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喜欢吧?毕竟烤串这个东西,在中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仅是现代,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烤串,尤其是
东汉末期,汉皇室基本已经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在乱战中,曹操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真正的掌权者。从他迎奉天子那一刻开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
汉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王朝了,继秦朝之后。而且汉朝还分成了东汉和西汉。对于这个王朝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
说到古代各个王朝都有各自的制度,而且每个皇帝也都有自己特殊的手下,比如说明朝时期的锦衣卫,那可是响当当的,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再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在古代非常的重要,毕竟是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一个文明强盛的重要途径。但是话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