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们的影像当中,三国时期曹魏与蜀汉的猛将是最多的,貌似动物好像是一直都被忽视了一样。然而事实上东吴真的有那么弱吗?能够与曹魏和蜀汉肩并肩的存在,绝对非等闲之辈,而且东吴也是三国之中最后被灭掉的国家,很显然没那么简单。只不过发生在东吴地区的战事不是很多而已,所以也没有太多的记载。那么今天我们就来盘点下东吴有哪些猛将吧。
潘璋是东吴大将,跟随孙权后得到其赏识,加上其作战勇猛,不断升迁,其一生为孙权东征西讨,在合肥之战、追擒关羽、夷陵之战、江陵保卫战中多次立下战功。但其为人奢侈贪财。经常设立军市,又劫杀将士以获得财物,但孙权念其有功未予深究。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吕蒙原本是孙策部下小将,以勇猛著称;孙权统事后,渐受重用,从破黄祖作先登,封横野中郎将。从围曹仁于南郡,破朱光于皖城,累功拜庐江太守。后进占荆南三郡,计擒郝普,在逍遥津之战中掩护孙权逃生,并于濡须数御魏军,以功除左护军、虎威将军。鲁肃去世后,代守陆口,设计袭取荆州,击败蜀汉名将关羽,使东吴国土面积大增;但不久后便病死了。
凌统是凌操之子,颇有其父之风,年少时便勇武异于常人,为人有国士之风,多次战役中表现出色。在从征黄祖时,他作为先锋,阵斩张硕;后随军攻破皖城、随吕蒙夺取刘备的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在逍遥津之战,他拼死保护孙权逃生,自己则是最后一个逃生的将领。但可惜在凌统二十九岁时就病死了,被陈寿盛赞为“江表之虎臣”。
丁奉年少时以骁勇为周瑜帐下一员虎将,经常奋勇杀敌,屡立功勋。公元222年,因射杀曹魏大将张辽而名声大噪,此后又于公元252年的东兴之战中“雪中奋短兵”,大破进犯的魏军。吴景帝孙休在位时,丁奉设计诛杀权臣孙綝替吴景帝夺回了皇权,官拜大将军、徐州牧,封都亭侯,开始掌握吴国军政大权,成为吴国后期的中流底柱;历任东吴四任君王,当真是长寿。
徐盛是东吴老将,早年徐盛抗击黄祖,因功升为中郎将。在濡须浴血奋战,拼死保护孙权逃走。刘备伐吴时,徐盛跟随陆逊攻下蜀军多处屯营;曹休伐吴时,徐盛在形势不利的情况下以少抗多,成功防御。后来,曹丕大举攻吴,吴国依徐盛的建议在建业外围筑上围墙,曹丕被迫退走。徐盛曾获得君主“大壮”,三国时期仅有张辽、徐盛二人获此殊荣。
孙策平定江东时与同郡蒋钦一起加入孙策军,随孙策左右,从征刘繇、严白虎、王朗等人。后成为孙权部将,周泰多次于战乱当中保护孙权的安危,身上受的伤多达几十处,就像在皮肤上雕画一样。从征黄祖,在赤壁之战抵御曹操,皆有战功。后来,孙权为了表彰周泰为了东吴出生入死的功绩,而赐给他青罗伞盖,使他留督濡须,吴将朱然、徐盛等因此对其拜服。
甘宁年轻的时候应该算是“水贼”,后历仕于刘表和黄祖麾下,未受重用。于是甘宁就去投奔了孙权,开始建功立业。曾经力劝孙权攻破黄祖占据楚关,随周瑜攻曹仁夺取夷陵,随鲁肃镇益阳对峙关羽,随孙权攻皖城擒获朱光。率百余人夜袭曹营,斩得数十首级而回。在逍遥津之战,他保护孙权蹴马趋津,死里逃生。孙权曾说:“孟德有张辽,孤有甘兴霸,足相敌也”。
太史慈身长七尺七寸,美须髯,猿臂善射,弦不虚发,是个真正的神射手。曾为救孔融而单骑突围向刘备求援。原为刘繇部下,后被孙策收降,自此太史慈为孙氏大将,助其扫荡江东。孙权统事后,因太史慈能制刘磐,便将管理南方的要务委托给他。但在四十一岁的时候,太史慈就病死了……
以上便是三国时期的八大猛将,当然,会有人会说,孙策不是猛将吗?孙策当然是猛将,而且是顶级猛将,但孙策是君主,所以不列入其中;当然,东吴的猛将远不止这些,但由于东吴的战事相对于蜀汉和曹魏来说,实在是太少了,而且东吴多是在平定内乱,所以被记载的猛将少了太多。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不管是刘备,曹操还是孙权,他们三个人的身边总会有一些非常厉害的人。比如说孙权身边的三位大都督,他们三个可是孙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东吴又四大英杰,分别是周瑜,鲁肃,吕蒙和陆逊,这四位被封为东吴四大都督。不得不说,这四位对东吴都是起到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历史上从古至今,一般情况下,都是子承父业,或者就是嫡长子继承皇位。所以一般情况下,皇帝在有子嗣的情况下,一般都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之所以会发动这个夷陵之战,不仅仅是因为孙权偷袭了锦州,更重要的是因为孙权还杀了关羽!毕竟关羽对于刘备来说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说到太史慈,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也是三国历史上比较出名的一名武将,最开始的时候是和刘备一起。不过后来太史慈就被孙策收下,成为东吴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说到于禁,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手下,而且是五子良将之一。和曹操一起可以说是立下赫赫战功。但是于禁在襄樊之战战败,投降于关羽
贾诩有才能,但品行并不是太好,所以后人在看待贾诩时,基本也是分开来说。三国时期,孙权就不怎么看得上贾诩,他得知曹丕要任贾诩为宰相时
相信大家对吕蒙这个人可是非常的熟悉吧?毕竟他可是斩杀关羽的人。吕蒙作为吴国的大将,除掉关羽这样一位大人物本应该非常开心的,但是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孙权,作为三国时期的霸主,毕竟是统治一方的王。所以他在选择自己的接班人的时候还是非常谨慎的,但是一般情
其实但凡有点政治头脑的人都不会干这事,说好听是联姻,说不好听的这等于是把自己女儿变成人质了。再说了如果二爷这么干你让刘备怎么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问这个孙权的一些事情,大家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孙权其实比曹操还有刘备多活了好多年的,但是最后大家或许也都
原因很简单,因为孙权根本就不想天下一统。在三分时代的大boss曹操、刘备和孙权三人中,只有孙权是坚决反对统一的。曹操希望一统天下
说到吕蒙和关羽,大家都知道,关羽是被吕蒙斩杀的,对于这个事情,很多人都非常的关注,毕竟关羽这个人物就这样被斩杀,确实是容易引起轰动,但
甘宁和关羽谁厉害,单是对比武力值还是可以的,但是若问谁打得赢谁,那么答案很明显,甘宁肯定不是关羽的对手。虽说有着曾咳嗽一声关羽就
军队是一个国家最重要的事情之一,在数千年的历史长河之中,不论是繁荣昌盛的强大的王国,又或是穷困潦倒艰难自保的小国,都会有一只保家
《三国演义》相信大家都有看过了,里面关羽走麦城的那一段可以说是看碎了不少观众的新。关羽在逃亡的路途中了埋伏,被潘璋的部将领马
说到孙权这个人,大家肯定都会想到三国历史,毕竟他在三国历史里面是一代帝王。而且大家所熟知的盗墓笔记里面的摸金校尉就是三国时期
三国时期的夷陵之战,这是人类一生中最后的一次惨败。在这场战争当中,刘备败在了陆逊的火攻,被迫退守到了永安,刘备率领出川的蜀军大多
在三国历史上,关于孙权和陆逊的故事还是挺多的。陆逊在很小的时候,差不多21岁吧,就已经成为孙权的军师了。所以他们两个人之间的关系
襄樊之战,这是关羽一生中最后一次进攻型战役。在此之间的长时间里,关羽都坐镇荆州。为了保卫刘备的大后方,一直处于防御姿态。在这场
说到吕蒙和关羽之间的仇恨,大家可能并不是很了解,关羽自从失去了荆州之后,最后是吕蒙杀了关羽,但是很多人肯定都想知道,这个吕蒙为什么
曹操,刘备,孙权这三人都是我们所熟知的三国时期魏蜀吴的领袖人物。这三人每个人都有着自己独特的性格和做事方法,每个都是在当时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