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献帝是汉朝最后一位皇帝,虽然他是被董卓扶持的傀儡皇帝,但这皇位一做便是31年。其实说汉献帝运气好也行,说他运气不好也行,当傀儡能当31年最后还是善终,这足以证明汉献帝的好运。但汉献帝在位期间,竟然没有任何反抗的举动,这也让他成为汉朝的罪人,可谓是生不逢时。不过汉朝的灭亡真的是因为汉献帝太无能吗?可能这个锅不能由汉献帝一人来背。
由于小说《三国演义》的广泛流传, 汉献帝刘协已为大家所熟悉。他既不昏庸, 又不残暴, 然而, 这个既不是昏君、又不是暴君的皇帝, 却偏偏成了亡国之君, 成了绵延400多年的两汉王朝的最后一位君主。他生于公元181年, 9岁登基, 40岁逊位, 做了31年有名无实的傀儡皇帝, 于公元234年病逝, 享年54岁。何谓“献”?献者, 贤也;根据古代谥法, 聪明睿智曰献。
袁绍、曹操等组织关东联军讨伐董卓;董卓焚烧洛阳宫室, 胁迫献帝西迁长安;王允等设计刺杀董卓, 董卓的部将李傕、郭汜等又进犯长安, 杀王允而为董卓报仇;李、郭二人大火拼, 李傕劫持了皇帝, 郭汜劫持了文武官员, 长安的宫阙又被焚毁殆尽;大臣杨奉、董承等护卫着献帝逃回了洛阳;建安元年 (公元196年) , 镇东将军曹操将献帝迎至许昌, 随即把东汉的都城也迁到此地, 称为许都。从这时开始, 16岁的汉献帝刘协才算结束了7年的颠沛流离之苦, 过上了比较安定的日子。
但即使在那些颠沛流离的日子里, 只要偶然出现了相对安定的环境, 汉献帝也尽力想将自己的这个国家治理好。比如说初平四年 (公元193年) 九月, 献帝让有关部门对40几个儒生进行了考试, 有关部门建议将考得最好的赐以郎中之职, 考得次一点的当太子舍人, 只有考得最差的才“罢之”。献帝却颁发诏书说:“孔子叹息‘学之不讲’ (《论语?述而》) , 不去讲求学问, 学到的知识也就逐渐忘却。如今有些60岁以上的老儒为了逃避战祸、谋求生计而不得不背井离乡, 不能专攻学业, 他们从孩童时开始学习, 直到头发白了还委身于乡野之间, 没有荣登仕途的希望。朕非常同情他们, 那些考得差的, 仍然让他们当太子舍人吧。”
鼓励学习, 提拔读书人是治理国家必不可少的条件之一, 献帝在那种环境下的这一政策, 至少说明了他亟盼国家得到治理的心情。兴平元年 (公元194年) , 14岁的汉献帝“加元服”, 表示已经成年, 可以亲自处理朝政了。谁知从四月到七月, 出现了少有的旱情, 献帝避开正殿以向苍天祈雨, 又令人至狱中重新审核、讯问囚徒, 有冤情的固然要平亾反, 轻罪的也予以释放。然而旱情并未减缓, 长安地区“谷一斛五十万, 豆麦一斛二十万, 人相食啖, 白骨委积”。献帝令侍御史侯汶拿出太仓的米豆, 为饥民亾煮粥赈济。
哪知赈济之后, 饥民的死亡率并未下降。献帝怀疑其中有“猫腻”, 亲自量米煮粥测试, 终于发现了克扣现象, 便令侍中刘艾代表自己严厉地责备有关部门。这一来, 自尚书令以下的官员都来谢罪, 并声称已经逮捕了侯汶, 确实是他克扣了赈粮。献帝降诏道:“不忍心对侯汶施以重刑, 杖五十以示儆戒。”从这以后, 饥民“多得全济” (《后汉书?孝献帝纪》) 。这不是他用自己有限的权威, 为老百姓办了一些好事么?
那一年, 献帝被李傕、郭汜等劫持着东归, 途中被杨奉、董承等救出, 李、郭二人在后面紧紧追赶, 并在曹阳 (陕县西南七里, 以曹水之阳而得名) 打败了董承等, 少府田芬、大司农张义都死于乱军之中, 百官士卒死者不可胜数。有将士劝献帝道:“事情危急了, 陛下快快上马, 我等护送陛下杀出重围!”献帝却道:“朕怎能舍弃百官独自逃生呢?他们一路追随着朕, 有何罪过而要遭罹李、郭的荼毒呢?”在那种情况下, 他还能想着手下的文武百官, 不愿自顾自地逃命。
到了许都后, 汉献帝的物质生活有了保障, 一开始, 曹操对这位皇帝也比较尊重, 与李傕、郭汜不可同日而语。而李、郭二人呢, 一个兵败被杀, 一个被部将杀死, 其部众也星流云散, 再也不可能对皇帝的生命构成威胁了。然而, 实权在握的曹操很快就暴露出专权跋扈的真面目:他总揽朝政, 汉献帝仍然只是一个“守位而已”的傀儡, 连皇帝的警卫部队也都是曹氏的党旧姻戚。
成年的汉献帝有一次对曹操:“你如果能够辅佐我, 自然很好;如果不能够, 希望你垂恩相舍吧。”言下之意, 此处不留人, 自有留人处, 我毕竟还是堂堂的大汉皇帝啊!曹操大惊失色, 这位一代奸雄竟然也“俯仰求出”。
献帝不甘于傀儡地位, 于建安四年写了一份衣带密诏给自己董贵人的父亲———车骑将军董承, 要他联络天下义士, 共同除掉曹操。当时还没“丈人”一说, 因此董承就被称为“国舅”。国舅董承联络了左将军刘备, 偏将军吴子兰、王服, 长水校尉种辑, 议郎吴硕等, 准备伺机行动。谁知第二年春正月, 事情泄露, 除左将军刘备出征在外、逃过一劫外, 董承等全部被夷灭三族。
献帝的正宫娘娘———皇后伏寿写了封信给父亲伏完, 让伏完设法除掉曹操。伏完鉴于董承等被灭族的教训, 哪敢有所行动?建安十四年 (公元209年) , 伏完病逝, 直到建安十九年十一月, 事情才泄露出来。曹操大怒, 立即自拟了一份废掉伏皇后的“诏书”, 逼迫献帝认可。曹操命人抓获伏皇后,当时汉献帝在外殿, 伏皇后披头散发, 光着脚板哭着与献帝诀别道:“皇上啊, 难道就不能再让我活下去了吗?”献帝凄然答道:“我自己也不知道还能活多久呢!”
然而, 堂堂大汉皇帝, 总不能没有皇后啊。不要紧, 就在前一年, 建安十八年, 曹操让自己的三个女儿:长女曹宪、次女曹节、幼女曹华都进入皇宫, 并且都被封为夫人。第二年, 也就是伏皇后被杀的前不久, 三女又一齐被拜为贵人。建安二十年正月, 即伏皇后死后两个月, 曹节被册立为皇后。于是, 曹操与董承、伏完一样, 成了汉献帝的老丈人, 只是人们只称他“曹丞相”、“魏公”、“魏王”, 没人称他“曹国舅”罢了。曹节既然当了大汉王朝的末代皇后, 就和丈夫献帝一条心, 坚决反对自己的兄弟曹丕。
5年之后, 曹操病逝, 其子曹丕逼迫汉献帝禅位, 变汉为魏, 并将汉献帝的延康元年 (公元220年) 改为魏国的黄初元年。曹丕派人向曹皇后求索皇后的玺绶, 曹皇后怒而不与。使者来来往往好多次, 曹皇后眼看着拖不下去了, 才将使者唤进来, 狠狠地训斥了一番, 又将玉玺掷于阑板上, 泪流满面地说:“天不祚尔!”说白了, 就是上天也不会保佑你们这些篡位者, 你们的“国祚”势必不会长久!左右侍从们也都悲伤得抬不起头来。
从公元前202年汉高祖刘邦称帝到公元220年汉献帝刘协禅位, 两汉王朝绵延了422年;若从公元前206年刘邦被封为汉王算起, 则426年。禅位后的刘协被封为山阳公, 又活了14年, 至魏明帝曹睿青龙二年 (公元234年) 病逝, 享年54岁。而原来的曹皇后、后来的山阳公夫人曹节呢, 则一直活到魏元帝曹奂景元元年 (公元260年) , 少说也有60多岁了。被她不幸而言中的是, 曹魏的“国祚”果然也不长久, 明帝曹睿死后没几年, 曹魏的实权便转移到司马氏手中, 曹节眼看着曹家后来的几个皇帝或与汉献帝一样成为傀儡, 或因不安于傀儡之位而被杀死, 不知该是怎样一种心情?她是将怜悯之情转移至娘家的侄辈、侄孙辈, 还是在心中暗暗痛骂:活该, 报应?
《后汉书孝献帝纪》在结尾处有一段短短的“论曰”———“天厌汉德久矣, 山阳其何诛焉!”这儿的“诛”为谴责的意思。确实, 绵延400余年的大汉王朝早已腐朽不堪, 再难维持下去了, 这就是所谓的被上天所厌弃吧?至于山阳公刘协, 又何必过多地去责备他呢?“论曰”之后还有一段更短的“赞曰”———“献生不辰”。确实有道理, 汉献帝刘协的悲剧, 从某种角度来说, 不就是生不逢时么?
汉代的建立给国人注入了一个反抗和不屈的精神。1、因为汉代是第一个由最底层人民建立的王朝;2、并且给以后所有的被压迫的人民一个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汉灵帝晚年时期,遭遇着选取皇太子问题。何皇后生要皇子刘辩,自小送养在坊间一个姓史的道长家中。刘辩比刘协年老,并且是皇后娘娘所生
相信大家对于这个“脏唐臭汉”四个字并不怎么陌生,多多少少也都听过,但是并不知道是什么意思。可是唐朝和汉朝在历史上都是出了名的
说到汉朝的汉武帝时期,大家应该偶知道,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汉献帝的身份还是比较特殊的。虽然汉献帝刘协和三国的一些好汉想比,可能
最近很多人在说这个中国历史上比较知名的汉奸,其中很多人说这个“中行说”就是其中之一了,话说这个中行说直接是影响了这个汉朝当时
说到这个汉承秦制,相信对于秦朝和汉朝的制度都有所了解,就是因为秦朝在大一统之后,建立了一个以丞相为核心的中央官僚体制。那么这个
最近看到一些人留言,他们也都说了,这个汉朝的皇帝好像都比较喜欢寡妇,仔细一分析好像还真的有这样的一个现象,那么这个说法到底对不对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两汉时期也就是东汉和西汉,都有实行一个制度,那就是“察举制”。很多人对于这个制度并不是很了解,那么这个察举
曹操之所以将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不允许有其他姓氏的女性在后宫从政,毁了他的伟大成就。这种
相信大家都听说过萧何月下追韩信的故事,因为萧何把韩信留住,最后才帮刘邦战胜了项羽。不过最先发现韩信的人并不是萧何,而是夏侯婴。
在中国的古代历史当中,没有任何一场战争会想这一场战争那般充满着魔力,因为这场战争的胜负直接决定了伟大王朝的诞生。在这场战争当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很多朝代,都是经历了各种洗礼的,要么是被灭亡,要么就是被取代了。但是历史上这个汉朝,虽然有很多,比如说西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汉朝,自从把秦朝给灭了之后,也是发展的不错。但是一般情况下,一个朝代灭了一个朝代,都会有一些新的制度
位于河北的武安磁山以及河南新郑裴李岗等一些新石器时代的遗址当中,都有出土过大量的犬类遗骸,由此可以了解到,我国历史上豢养家犬的
刘定国在历史上,是一位不怎么被人们熟知的人物。那这次就来跟大家讲讲有关刘定国的故事,看看汉武帝为什么要处置刘定国,还将他的封国
说起汉献帝,很多人都在想,为何他不干脆一剑把曹操刺死了,把权利夺回来呢?事实上,这个想法十分天真幼稚的。政治一直以来都是很残酷的,
在我国的历史上,结束了数百年大混战,突然间大一统的估计只有秦国和隋帝国了。但是这两个都是毫不例外的在一统之后不到一代人的时间
其实说到清朝的功臣,很多人都会想到多尔衮,当然他确实是清朝建立不可或缺的人,但是如果没有李成梁,多尔衮的功绩可以说是白白浪费了。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中行说这个人,大家可能都比较清楚,这个人可是被后人称之为历史上第一个“汉奸”,为什么这么说呢?那是因为中
说到汉献帝和曹操之间的关系,那可真的是一层接一层,又是君臣,又是翁婿,又是亲人还是仇敌。本来汉献帝是被董卓限制的,不过后来又被曹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一些朝代的对外战争的问题,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对外战争其实要看这个胜率的,那么这个对外战争胜率最高的朝代
说到烤串,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喜欢吧?毕竟烤串这个东西,在中国是非常受欢迎的。不仅仅是现代,在古代也是有很多人非常喜欢吃烤串,尤其是
东汉末期,汉皇室基本已经失去了掌控天下的能力,在乱战中,曹操脱颖而出,他挟天子以令诸侯,成为当时真正的掌权者。从他迎奉天子那一刻开
说起汉武帝,相信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印象,那就是“穷兵黩武”。有这种印象的确不假,但是若是站在现代人的角度去看待这个问题的话,很容易
汉朝在历史上也是一个非常大的王朝了,继秦朝之后。而且汉朝还分成了东汉和西汉。对于这个王朝还是非常的厉害的,但是很多人其实并不
说到古代各个王朝都有各自的制度,而且每个皇帝也都有自己特殊的手下,比如说明朝时期的锦衣卫,那可是响当当的,让人望而生畏。但是再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丝绸之路的开辟,可以说是在古代非常的重要,毕竟是贸易和文化交流是一个文明强盛的重要途径。但是话说回来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