夷陵之战是三国三大战役之一,也是决定蜀汉国运的关键一战,但最后的结局却是刘备惨败,几乎等同于全军覆没。刘备此番伐吴过于激进,一早便踏入陆逊设下的陷阱,诸葛亮又不在刘备身边,所以刘备并没能及时撤出。不过刘备此次出征为什么不带上诸葛亮呢?其中的原因并不是像演义中说的那样。下面就为大家揭秘历史上真实的夷陵之战到底是怎么样的,赶快来一起看看吧。
夷陵之战,作为三国时代三大战役之一,与官渡之战、赤壁之战一样,不仅战役规模庞大,而且对历史进程产生了重要影响。
这场战役的结局相当惨烈,不仅蜀军东征部队大部被歼、业已称帝的刘备也因战败含恨而死,军事物资损失殆尽,诸葛亮在隆中对里为刘备勾勒的匡扶汉室的蓝图也化为泡影。
面对如此惨烈的失败,许多人都对刘备的这次东征人事安排发出了质疑——刘备常说,得到诸葛亮辅佐是“如鱼得水”,为何这次“鱼”东征、水却不同行?这种意见更进一步,有人认为如果这次作战带上诸葛亮,说不定东征就能成功。
那么事实是否果真如此?
至于刘备为什么不带诸葛亮,通俗的观点是认为诸葛亮对刘备伐吴之谋并不赞同甚至反对,因此刘备在这次军事行动中没有召诸葛亮同行。这是三国演义中的基本观点,但在现实中是站不住脚的。
首先,刘备伐吴未必招致全国上下一片反对,更不一定存在诸葛亮竭力劝阻的可能。
此时孙权刚刚吞并荆州、斩杀蜀汉名将关羽,使得蜀汉元气大伤,如果刘备对此毫不回应,不仅无法给部下一个交代、也会留天下人一个笑柄。另一方面,荆州不仅是刘备的起家之地、谋臣将领的来源之处,更是隆中对中的战略基地,这样一个肘腋心腹之地被孙权夺取,蜀汉集团怎么可能不想方设法拿回?从关羽被杀到刘备出兵,前后历时三年,期间还经历了刘备称帝,长时间的战争准备,身为丞相的诸葛亮不可能朝夕劝阻、也不可能消极怠工、而更可能是与刘备一起准备战争事宜。
其次,便是诸葛亮在蜀汉阵营中的定位。
受到演义以及后来长期领军经历的影响,诸葛亮给人一种“能打仗、打胜仗”的杰出军事统帅的形象,但我们仔细浏览一下诸葛亮追随刘备时期的简历,会有一些不同的发现。
赤壁之战以后,刘备逐渐拥有了自己的地盘与人马,开启了扩张征伐之路,直到夷陵之战战败,他一共有三次大规模亲自率军作战的经历。
一是夺取西川。这场战争从建安十六年一直持续到十九年,在战争期间,刘备的随军谋士一开始是庞统,后来是法正,诸葛亮是在何时加入战争的呢?是李严率军投降刘备、西川最后的堡垒都被攻破的时候,这时战争早已进入尾声。而诸葛亮、张飞受命溯流而上的任务,是刘备要“分遣诸将平下属县”——换而言之,收拾地盘转移主要根据地到四川了。所以对蜀汉集团而言规模不小、影响颇大的进兵西川之战、诸葛亮并没有像水追随鱼一样跟在刘备身边。
二是孙权派遣吕蒙突袭长沙、零陵、桂阳三郡。其起因是刘备夺取西川以后孙权想收回荆州,而刘备不允。在吕蒙突袭的消息传到成都以后,刘备迅速出动,率领五万人马并会同关羽一起南下讨伐吕蒙。在此期间曹操夺取了汉中,对刘备北面构成直接威胁,刘备不得不与孙权讲和回到成都,很可惜一场吴蜀大战的好戏没能上演。不过这一次,诸葛亮也没来。
三是夺取汉中之战。一开始,刘备派遣张飞等人在宕渠击败张郃进而收取南郑,后来又调遣吴兰雷铜进攻武都(被击败)。最后刘备亲自出马,在阳平关坐镇一年后,于建安二十四年主动出击,在定军山指挥黄忠击杀曹魏大将夏侯渊及赵颙等人。尔后曹操亲自率军自长安来,刘备镇定自若地说道:“曹公自来,无能为也,我必有汉川矣”,凭借险要硬是把对着鸡肋感叹的曹操熬了回去。整场战役诸葛亮也并未作为军事谋臣在身边出谋划策。
那么诸葛亮在哪?
在大本营。
进攻西川、诸葛亮在荆州镇守;进攻汉中和抵御吕蒙、诸葛亮则坐镇成都。可这是否说明,诸葛亮在刘备军中并无太大作用?
恰恰相反,诸葛亮在刘备建国期间居功最著。就如同刘邦在平定项羽之后,论功行赏时定萧何为功臣第一,原因是“虽有野战略地之功,此特一时之事,萧何常全关中以待陛下,此万世之功也。”诸葛亮在刘备阵营中,起到的就是萧何这样的作用。
在刘备率军平定荆州时,诸葛亮“为军师中郎将,使督零陵、桂阳、长沙三郡,调其赋税,以充军实。”;在刘备攻克蜀川之后,“成都平,以亮为军师将军,署左将军府事。先主外出,亮常镇守成都,足食足兵。”一直是坐镇后方,调度后勤。
在秩序混乱生产荒废的三国时代,后勤力量往往成为两军决胜的主要因素。如果后方不稳、后勤不继,前线军心根本无法维持,曹操正是采用军屯制、使得后方军资充沛,部队家室安稳,形成稳固的作战集团,才能成功逐鹿中原。所以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确实是功臣第一、并无争议。
所以这个第一功臣的作用,是坐镇后方调度粮饷、补充军力,而非追随主上左右出谋划策,这就是诸葛亮在刘备军中的真正定位。所以,刘备这次东出伐吴,没有召诸葛亮同行,是其基本操作——一直以来都是这样、并非心生嫌隙、故意排斥的结果。
至于有人假设诸葛亮随同刘备一起东征伐吴,是否有取胜的可能?
首先,这个假设本身就很难实现。在丞相还存在的时代,丞相是政府首脑、皇帝是国家元首,两者相互依存运行国家机器,自古以来、皇帝亲征,丞相的作用便是镇守后方保持稳定,极少有陪同出征的例子。一旦前线发生不测,如果没有丞相及时镇压,政权会旦夕瓦解——事实也确实如此发展。
其次,假设诸葛亮真的随同出征,以其才略是否能够击败吴军?那我们要梳理一下吴军的战法和诸葛亮的手段。
吴军战法很简单,熬。从史书反馈来看,蜀军并没有缺粮少饷的记载,那么吴军在熬什么?熬蜀军的士气,等士气疲惫、找出破绽发起突然袭击并不难。
而诸葛亮在,会有什么方法破局?诸葛亮的长处在于治军严明,很少走险棋,如果诸葛亮置身于夷陵之战的刘备军中,军队大概会更严整、防务会更牢固,让陆逊找不出破绽。但吴军本土作战、人数上与蜀军不相上下,旷日持久的消耗,最先撑不住的一定是国力更弱的蜀军。
况且诸葛亮五次北伐,其中两次都是粮尽而退,可见打极限战争不是他所乐见的。如果孔明在刘备身边,一定会在粮草耗尽的前一个夜晚,劝刘备设下伏兵后全军退还,当然这样,刘备的损失会小得多。
文:左光斗
参考文献:《裴松之注三国志》
文字由历史大学堂团队创作,配图源于网络版权归原作者所有
诸葛亮真实的身份可怕诸葛亮真实的身份是:官员大臣之后,名门望族子弟。三国诸葛亮出生于琅琊县阳都县官员大臣之家;四年(181年)。诸葛
在《三国演义》中,刘协自小就作为傀儡皇帝生存着。佞臣换了一个又一个,最后曹操坐上丞相,才稳定下来。可是曹操却不是为了做丞相而稳
周瑜是三国时期著名的名将,他与诸葛亮之间的较量也流传千古,虽然最后以周瑜的失败而告终,但不得不承认,周瑜的军事才能也是非常突出的
三国,群英并起,各界诸侯国为造就霸业使尽各类方式,在这期间有人名落孙山消失在历史长河,也有人功成名就成为一方霸主名垂千史,他们的故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刘备临死的时候托孤,大家应该都知道,当时刘备托孤给了李严和诸葛亮,这两个人都是蜀汉的大臣,然而刘备把非常重要的兵权交给了李严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对于诸葛亮和赵云这两个人之间的关系一直都很疑惑吧?有的人认为诸葛亮不信任赵云,有认为诸葛亮害赵云,但是也有的人认为诸葛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这个人,从一开始的时候,他就称自己为“刘皇叔”,对外宣称自己是皇室的后裔。但是即使是如此,刘备的前半生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提到三国的诸葛亮,肯定很多人都知道,他可是蜀国的第一军师,而且是三国时期非常重要的军事家和政治家。这样一位厉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看过三国演义的朋友们对于刘备“借荆州”这一段肯定不会陌生了,相信很多人都有所耳闻,刘备和孙权因为此事而结成了盟友关系。不过在
说起刘备,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三国时期蜀汉的君主,是汉献帝刘协的皇叔。但是刘备却比较特殊,虽然贵为皇叔,但是却是织席贩履之徒,说
三国中刘备这个人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人可是在三国非常出名的,而且作为蜀汉的领头人,很多人其实对他都非常的崇敬。但是在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说到诸葛亮,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他可是三国时代非常著名的政治家和军事家。而且在三国演义中,诸葛亮必定是故事最多的一位,历史上流传
说到街亭,大家应该都知道,在这场战役中,马稷因为失守,最后被诸葛亮挥泪斩杀。在当时的情况,街亭的防守还是非常重要的,既然这一点大家都
刘备入川打刘璋,为何不带上关羽、张飞、赵云、诸葛亮他们?其实这个问题很简单。留下来看家的那些人都是从外地带过来的老班底了,主
说到刘备,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非常受争议的人,而且他的名气非常大。毕竟是蜀汉的领军人物。可是历史上对于刘备这个人物的评价有的
说到三国中刘备和陶谦的故事,可能大家都知道这个刘备三次拒绝陶谦让的徐州吧?不得不说,这个故事确实是非常出名,对于刘备的这个做法,很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庞统和诸葛亮二人是很好的朋友,当然,在谋略方面两个人也是互相牵制,毕竟他俩可是号称“卧龙凤雏”的
说到这个水镜先生,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他可是三国里面的一位隐士,完全不和世俗同流合污,但是这个水镜先生叫司马徽,所以按道理来讲的
说到刘备临死前,大家都知道他是托孤了诸葛亮,毕竟刘备希望诸葛亮能够好好的辅佐刘禅,但是同时也说出如果刘禅无所作为,您就要替代他这
刘备有四个儿子,最大的一个是养子刘封,也就是说,不是他自己的。后来刘备在立太子的时候,关羽说刘封不是亲生的儿子,不适合继位。刘封因
说到五虎上将里面的张飞和马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这里面的每一位都实力非常高强的。一开好似的时候,这个“组合”直邮关羽和张
若是荆州没有丢,诸葛亮北伐一样不会成功。诸葛亮北伐无法成功,其根本原因只有两点,首先就是蜀魏之间的综合国力相差太大,同时诸葛亮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在登记当了皇帝之后打造了八把宝剑,这个宝剑虽然不是什么传世神器,但是毕竟是刘备自己亲自打造的,所以质
说到古代的打仗,大家应该都知道,古人打仗都是需要战阵的,也就是所谓的阵法。然而对于阵法,大家应该都知道诸葛亮的八卦阵吧?不得不说,诸
说到三国的诸葛亮,大家应该都知道,他的谋略可以说是非常厉害的,不仅仅在打仗方面,在军队运输方面更是技高一筹。在当时那个运输困难的
说到三国时期,诸葛亮发明的这个“木牛流马”,确实是一个非常厉害的东西,最重要的是,这个东西帮助打仗的士兵减轻很大的压力,而且在行军
在刘备账下谋士中,往往有一人常被忽略。在他的帮助下,刘备先是夺取益州,后又拿下汉中,是刘备最为信任和重用的人士。而且此人还有一项
喜欢看三国的朋友,大概都会为陈宫感到不值。他是个有大才的人,却没能遇上明主。一个曹操让他觉得三观不合,一个吕布更是扶都扶不起来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白帝城病危的时候,在临死之前召集了诸葛亮和李严托孤,而且是将军国大事全都交给了诸葛亮。对于这个托孤,李
说到三国里面孙权借给刘备荆州这个故事,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对于这个故事,看上去孙权借给刘备荆州,但是实际上是孙权必须要和
其实刘备的识人能力还是非常不错的,不输曹操、孙权。不过再厉害的人,也会有失误的时候,有朋友认为刘备一生错看两人,其中一人害死关羽
说到陈宫这个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开始是曹操的谋士,不过后来因为曹操的绝情离开了,后来就投靠了吕布。但是对于这个事情,陈宫本来完
说到三国里面的刘备,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了,作为蜀汉的主公,确实是人尽皆知。但是在称王之前,刘备也是投靠过别人的,不过最后还是自立称
在东汉末年那个时期,可以说是孕育出了很多非常厉害的英雄人物,再加上《三国演义》,更是有一些人物有特别的加成。比如说蜀国的刘备,诸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刘备和诸葛亮之间的关系,诸葛亮可是刘备三顾茅庐请出来的,而且诸葛亮可是在三国中最耀眼的存在,而且基本上是
说到三国时期刘备这个人,不得不说,大家对他的名字基本上都是非常熟悉的,而且在历史上关于他的战绩或者是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不过对
诸葛亮第一次北伐就开局不利,其原因和马谡有直接关系。诸葛亮其实也知道马谡刚愎自用,但没想到他会在如此关键的时间点上,犯下低级错
在三国时期蜀汉针对东吴的夷陵之战中,其实刘备是先胜后败,将多年积攒下来的军事实力在此战当中付之一炬。当时的动物挟大胜之威,在刘
说到诸葛亮和刘备之间,大家最熟悉的莫过于三顾茅庐了吧,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历史上可是非常出名的。既然刘备愿意花这么多的心思请诸
说到空城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里面可是非常出名的,侧面夸赞了诸葛亮的计谋真的是很厉害。但是最重要的是,为什么
最近不少人问这个诸葛亮被刘备三顾茅庐时的茅庐到底是不是在襄阳这个问题困扰了很久很久,发现相关的问题争议很大,毕竟诸葛亮太出名
吕布败给曹操后,曹操还在犹豫是否要杀吕布,毕竟吕布武艺高强,而曹操又是爱才之人,所以一度陷入纠结当中。此时,刘备一句话点醒了曹操,曹
夷陵之战是蜀汉由盛转衰的转折点,此战后,蜀汉遭受重创,元气大伤。东吴一方虽然获得了胜利,但孙权依然忌惮蜀军,因此派遣使者议和,刘备同
蜀汉五虎上将可能是被最多人熟知的三国将领了,他们每个人的实力都十分强悍,足以独当一面。不过蜀汉政权能够发展起来,除了有这些勇猛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中,诸葛亮和司马懿两个人真的是一对“鸳鸯”,互相牵扯着对方。正因为有诸葛亮,司马懿才能安稳的在曹操身边
说到三国中诸葛亮北伐和姜维北伐,都是对曹魏发起的进攻。诸葛亮北伐被称为“六出祁山”,姜维北伐被称为“九伐中原”。对比两次北伐
刘备病逝后,以诸葛亮在蜀汉的地位来说,他是权臣。不过这里的权臣不带贬义,诸葛亮是一位非常忠心的权臣,他的人品肯定值得信赖,这点毋庸
魏延的子午谷奇谋,诸葛亮为什么就是不采纳?首先,不得不说,子午谷奇谋,那是模仿了当年韩信的用兵之法,当年韩信明修栈道暗渡陈仓,一举拿
对于《三国演义》,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毕竟里面的一些剧情故事都是非常精彩的。比如说这个“诸葛亮舌战群儒”。这个讲述的是诸葛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演义里面,诸葛亮的这个舌战群儒可谓是非常的厉害啊。通过自己一个人的讲述,为的就是让那些犹豫不决的东吴
说到三顾茅庐这个故事,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毕竟这个故事在三国里面太经典了。也正是因为刘备的三顾茅庐,才请来了诸葛亮。但是话说
诸葛亮、关羽和张飞都是建立蜀汉政权的头号功臣,他们几位对后世的影响力,也是持续了上千年。不过似乎很少有人知道,这三位的后裔结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夷陵之战结束后,孙权可是战胜了刘备,当时就想要派陆逊去乘胜追击刘备,但是刘备并没有回成都,而是驻扎在白帝城。
我们经常会听到一句歇后语: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说起徐庶这个人,这是三国末期的一位名士,也是刘备成功起义,能够最终建立蜀国的重要谋
诸葛亮是一个有政治理想和政治信仰的人!他不是追求权力欲望的人。更不是穷奢极欲的追求物质享受的人。所以他为了实现他的政治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