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说曹丕唯一超越曹操的地方,恐怕就是曹丕当上了魏国皇帝,终结了汉朝百年的统治。其实曹操在世时肯定也有称帝的想法,但一路上的阻碍太多,最终都没能如愿,其中士族力量逐渐壮大,使得曹操难以坐上皇帝的宝座。那曹丕继位后,什么他就能获取士族的信任,从而顺利登基呢?这是很多人感到好奇的一点。那曹丕到底是如何计划的?下面就一起来了解看看吧。
许多人都很奇怪,为什么曹丕一担任魏王就迫不及待的逼迫汉献帝禅让,自己做皇帝。
其实,曹丕最初并没有想这么早就当皇帝的。
曹操和曹丕父子篡汉自立之路,是经过了一个“急篡——缓篡——急篡”的过程的。
曹操那句“若天命在我,吾为周文王”普遍被视作曹操并不准备篡汉自立的证据,但是,事实上曹操最开始是准备在他这一代就篡汉自立的。
只要我们稍微梳理一下公元212年到公元216年曹操做了什么,就能看出曹操在217年之前确实是有条不紊的进行“篡汉”工作。
公元212年:春,正月,曹操还邺。诏操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如萧何故事。
公元213年:五月,丙申,以冀州十郡封曹操为魏公,以丞相领冀州牧如故。又加九锡。十一月,魏国开始设置尚书、侍中和六卿等官职。
公元214年:三月,献帝颁发诏书,确认魏公曹操地位在诸侯王之上。
公元216年:五月,进封魏公曹操为王,礼仪与仪仗与天子相同。
可以说,如果一切顺利的话,曹操很可能在217年就让汉献帝禅让了。
但是217年爆发席卷整个中原的大瘟疫改变了曹操的想法,这场瘟疫不但造成大量民众伤亡,曹操集团里主张曹操“称帝”的那部分士大夫也病死了不少,比如“建安七子”一下子就病死了5个。
这一下子把曹操吓住了,要知道东汉时期是谶纬学说最流行的时期,换言之,就是东汉时期士大夫都相同迷信。
曹操把这场瘟疫视作是上天对他企图篡汉自立的警告,不然怎么会那么多拥戴他称帝的士大夫病死?
之后218年、219年曹操在事业上应该说也处于低潮期,尤其是与刘备争汉中失利,夏侯渊被杀,这更加让曹操坚信自己目前还没有得到“天命”。
所以曹操才会在219年说“若天命在我,吾为周文王”。
但是,这里我要提醒大家注意,曹操说他要当周文王,并不是说支持曹丕继位后马上称帝,因为历史上周武王也是在伐纣之后,一统天下后才称天子,并不是说周武王在周文王死后就称帝的。
因此,在曹操的设想中,曹丕应该先消灭刘备和孙权统一天下,这样曹丕自然而然就获得了“天命”,然后再篡汉称帝。
然而建安二十四年,也就是219年发生在邺城的一起针对曹操以及曹氏宗族的叛乱改变了曹丕的想法。
这就是发生在219年9月的魏讽谋反事件。
为什么魏讽谋反给曹丕这么大的刺激呢?
这叫要从东汉盛行的“二元君主观”说起了。
所谓“二元君主观”指的是东汉士大夫对征辟自己做官的领导态度,对待这样领导犹如对待君主一样;比如东汉太守、刺史、三公和将军有开府自置僚佐的权力,一般来说只要不是中央直接任命的州郡县长官、三公九卿校尉等官职,士大夫能在地方州郡中央公府任职某掾、某掾属、功曹、长史、司马之类的官职都源自地方长官和中央公府长官的征辟,算是这些长官的属吏。
甚至发展到这些被征辟的士大夫要为征辟自己的长官服丧三年的地步。
东汉末年刘表派韩嵩代表自己去许昌朝见汉献帝,韩嵩居然说“圣达节,次守节。嵩,守节者也。夫事君为君,君臣名定,以死守之;今策名委质,唯将军所命,虽赴汤蹈火,死无辞也。以嵩观之,曹公至明,必济天下。将军能上顺天子,下归曹公,必享百世之利,楚国实受其祐,使嵩可也;设计未定,嵩使京师,天子假嵩一官,则天子之臣,而将军之故吏耳。在君为君,则嵩守天子之命,义不得复为将军死也。唯将军重思,无负嵩。”
这番话是什么意思呢?
韩嵩是告诉刘表,他这次代表刘表朝见天子,他既侍奉刘表为主君,主从之间的关系明确,将以死守节;现在奉命前往朝廷仕宦献身,是因为刘表的命令,他即使赴汤蹈火,也是万死不辞。但是他也说的很清楚,如果汉献帝给授予他韩嵩官职,那他就是天子的臣子,就不在是刘表的臣子,他就要对天子尽忠了,刘表就只是他韩嵩老上级而已了。
之所以引用韩嵩的话,是因为韩嵩这番话很形象的诠释了什么是“二元君主观”:没有天子任命,那士大夫就把征辟他的长官视作君主,向他效忠;而一旦接受天子任命,那么只把长官视作老上级,此时士大夫与长官不再有效忠关系。
之所以魏讽谋反对曹丕刺激这么大,就是因为魏讽严重违反了东汉士大夫群体这种潜规则。
魏讽其实不是汉官,他是魏官。
前面说了,从公元213年开始,汉献帝允许曹操建立独立于汉朝之外的魏国,并且可以设立丞相、尚书等职务,这就是把魏国视作汉朝的属国或者说盟国。
按照当时“二元君主观”,魏讽如果不满曹操“欺凌汉室”,那么他完全可以不做魏国的官;但是魏讽并没有拒绝魏国丞相钟繇的征辟,做了魏相属吏。
按照东汉惯例,严格来说魏讽和汉朝其实没什么关系了,毕竟他首先效忠魏国丞相钟繇,其次是魏王曹操,最后才是汉献帝;事实上东汉士大夫把提拔自己的长官看得比皇帝还重并不奇怪,比如贾诩,他对汉献帝和汉朝皇室真是毫无忠诚度可言。
公正来说,曹操以及曹氏集团和士大夫们的关系其实是建立在互相尊重东汉以来各种“潜规则”之上的,用大白话说,就是大家都讲规矩。
公元218年太医吉本与少府耿纪、司直韦晃等反动了针对曹操的武装叛乱,但是请注意,史料专门记载了吉本是“汉太医令”,也就是说这是一起汉臣针对曹操的叛乱,站在曹操和曹丕立场,他们并不觉得汉臣谋反有什么特别严重的问题。
他们的应对措施也很直接,就是不断削弱汉朝中央朝廷的权利,并且不断在汉庭安插亲曹操势力。
也就是说曹氏父子认为“汉臣反对曹操”,这个是在规则允许范围内。
但是魏讽以“魏臣”的身份反对曹操以及曹氏,这就属于打破了曹氏与士大夫之间不能言说的默契以及潜规则。
曹操之所以计划等到曹丕“统一天下”再让汉献帝禅让,依仗的就是士大夫之间这层潜规则,但是魏讽以“魏臣”身份谋反等于是士大夫主动打破这潜规则,那么这一下对于曹丕以及曹氏宗族来说,篡汉自立已经从功成名就(统一天下)后的奖赏变成保护自己与家族身家性命的必要保障。
因此,曹丕才会在当上魏王后迫不及待的与以陈群为代表的士大夫们谈判、妥协,取得了士大夫们的默许后曹丕这才篡汉自立。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曹丕勃然大怒,表示自己称帝是顺应天命,斥责为汉朝痛哭的曹植。曹植本就与曹丕有争夺世子的旧恨,他还敢在此时忤逆曹丕。如此一来,曹丕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中可以说是非常强力的了。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说是非常的坚定。但是关羽的实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这么生性多疑的一个人,却对司马懿似乎没有看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古代皇帝死后,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功臣,便可拥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份荣誉。那曹操的太庙是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只是这
朱建平是东汉末年人士,他精通相术,据说所做预言十分灵验。在曹丕还是五官将的时候,曾找朱建平替他看相。朱建平称曹丕可以活到80岁,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夏侯惇,他作为曹操手下的武将,可以说曹操对他可是非常的喜欢和重视。对于曹操而言,他非常喜欢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
曹操有没有建立魏国,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建安十八年五月(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公爵在汉朝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外姓是没有
说起貂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关羽描写貂蝉的版本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在演义当中,貂蝉是王司徒王允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吕布,那可真的是一位猛将,基本上在三国里面无人可挡。但是最后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只是吕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从深夜战到天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张郃和赵云交手十余回合,就打的赵云夺路逃走,如果不是阿斗的神光吓退了张郃,赵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临死前杀了杨修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好奇,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呢?毕竟司马懿的野心可是非常明显
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当时赵云为了救刘备儿子阿斗,在曹操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其勇武程度就连曹操都感到敬佩不已。其实曹操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在曹家可以说是忍耐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到了之后就开始准备他的夺权计划,然而在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曹操的
曹操之所以将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不允许有其他姓氏的女性在后宫从政,毁了他的伟大成就。这种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说到许褚和典韦,在三国里面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两个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人。他们都是曹操的手下,就是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而且在曹操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曹操死的时候他的5岁的儿子竟然喊曹丕为爹,嗯?这又是什么情况呢?怎么会有这样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是一个非常生疑的人。朱灵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虽然之前是袁绍的手下,但是后来归顺了曹操。但是就算是归
说到典韦,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他也算是三国里面非常出名的一位武将了,出了名的勇猛。同时也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将,而且曹操
说到这个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都有学习的。只不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小编
因为曹洪比较小气,当初曹丕向曹洪借钱,受到刁难,便记恨在心,所以要杀曹洪。此外,曹丕也可能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皇位,所以要杀曹洪。不过
说到曹洪,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堂弟,他和曹操一起打仗期间,一共救过曹操两次命。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洪也算是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曹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曹操,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惜人才之人。对于人才的招揽一直都是非常的用心,但是就是为人太过用于心机,所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可见即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帮手才可以,尤其在古代,想要做成一番事业,就需要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