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在赤壁之战之前,见到了前来“投靠”的黄盖,我们知道黄盖和周瑜之前演了一场戏,黄盖被周瑜打的皮开肉绽,表现得恨死了周瑜,可是曹操为什么就那么容易直接就相信了黄盖,难道曹操就一点怀疑也没有吗?曹操是否知道黄盖这演的是一场苦肉计,他为何会相信黄盖,只因为黄盖被打得很惨吗?
三国时期赤壁之战,意欲统一江东的曹操在此战中遭受挫败,有生之年完成一统的梦想破灭,而在此战中,黄盖扮演了力挽狂澜的角色,利用诈降之计,击败了曹操,那么一世枭雄的曹操,为何会轻易就相信了黄盖的诈降呢?
首先要说的是,作为魏蜀吴三方,关于赤壁之战都在给自己脸上贴金,曹操说自己,公至赤壁,与备战,不利。於是大疫,吏士多死者,乃引军还。就是曹军是自己退的,并未发生和孙刘联盟的大战,将士折损只要集中在疫病爆发,以及班师途中被孙刘联军追击中,羸兵为人马所蹈藉,陷泥中,死者甚众。
刘备则说,先主遣诸葛亮自结于孙权,权遣周瑜、程普等水军数万,与先主并力,与曹公战于赤壁,大破之,焚其舟船,也就是刘备军是反击曹操的主力部队之一,并不是吴军自己打的,而且刘备是参与了焚烧曹军战船的。
孙权说,瑜、普为左右督,各领万人,与备俱近,遇于赤壁,大破曹公军。公烧其余船引退,士卒饥疫,死者大半。也就是,曹军在正面战中挫败后,烧掉剩下的战船后撤退,记载黄盖利用诈降以火攻击败曹操于赤壁的记录,主要是在三国志周瑜传和黄盖传中。
相对来说吴蜀两方的记载应该是比较公正的,不然如果曹军没有和孙刘联军打一场恶战,仅仅是因为疫情撤军,完全可以不用丢弃战船,保留战船驻守荆州不是更好吗?而孙刘联军中要说水师战力,那肯定是孙吴军力占上风,必然会成为击败曹军的主力,必然人家吴军将士是有保家卫国之念的,而刘备军则是败军,士气战力都不足以和曹军相抗。
那么在兵力上处于劣势,孙刘联军想要击败曹军最需要借势,那么黄盖火攻也是蛮合理的,值得质疑的就是,曹操征战多年,为什么轻易相信黄盖的投降呢?哪怕换做一个普通人,都会怀疑一下,曹操怎么就那么笃定黄盖是真的投降呢?
曹操开始飘了,赤壁之战是曹操起兵以来,打的最有资本的一仗,毕竟是刚刚拿下荆州,又前期击败了刘备,放眼天下,只有孙权是个对手,所以才有那份战书,今治水军八十万众,方与将军会猎於吴,曹操没有把这场仗当作一场仗来看,而是当作了一次狩猎,这对孙权还是蛮有压力的,”你这大军袭来,我这有灭亡之危,你却只当作一次狩猎?”
当时曹操手下是有很多谋士的,其中被称为算无遗策的贾诩,就极力反对曹军在拿下荆州后,继续南下征讨孙权,他谏言曹操,若乘旧楚之饶,以飨吏士,抚安百姓,使安土乐业,则可不劳众而江东稽服矣。就告诉曹操别打,是曹操非要打,而且值得注意的是,显然赤壁之战,贾诩也是在前线的。
同时还有另一位谋士程昱也在荆州,当初他随军出征荆州,刘备投奔孙权之时,曹操帐下很多人都说,刘备必然被孙权所杀,但是程昱则认为,权必资之以御我,相对来说,程昱还是比较拦截江东这位“少东家”的,他知道孙权也是有野心之人,怎么束手就擒,干出杀刘备讨好曹操的事情。
在荆州被平定后,大宴之上,太祖拊昱背曰:「兗州之败,不用君言,吾何以至此?」当初曹操和吕布在兖州爆发战争,战后兖州凋敝,曹操本来是打算和袁绍联合的,但是程昱力谏,留在兖州,仍可图谋大事,可以说如果当初曹操选择了和袁绍联合,也就是去邺城,那就只能是给袁绍当一个小弟了。
这样看来,在赤壁前线上,曹操手下最起码有两位顶级谋士,贾诩和程昱,黄盖的诈降计怎么可能瞒过这两个人精的眼,最有可能的是,曹操有些听不进忠言了,曹操战败后说过,郭奉孝在,不使孤至此,他应该不是在嘲讽其他人,指的是如果郭嘉活着,郭嘉的话他肯定会听的。
再者黄盖尴尬的地位也是给了迷惑了曹操一下,我们印象中的黄盖是东吴名将,同时又是辅佐孙坚孙策孙权三人的战将,这样的人地位不会低吧,可是实际上的黄盖在赤壁之战时地位并不高。
黄盖在赤壁之战前是在平定叛乱,诸山越不宾,有寇难之县,在平叛中获得战功,凡守九县,所在平定。迁丹杨都尉,抑强扶弱,山越怀附。此后一直到赤壁之战,黄盖都没有升迁的记载,也就是他是以都尉身份参加赤壁之战的,都尉仅仅是中级的武官,而不是武将,而且都尉自东汉时代开始地位就不断下降,魏晋时代,都尉的地位主要在第五品至第七品,也就说那个时代,都尉的地位是持续走低的。
那么印象中和黄盖都是东吴宿将的程普韩当呢?韩当是以中郎将身份参加的赤壁之战,程普更高,与周瑜为左右督,破曹公於乌林,所以说当黄盖派人去诈降的时候,曹操眼中黄盖不是吴军的一位高级将领,而是一个很普通不过的小头目,本来在曹军南下的时候,孙吴内部就分裂为两派,就有人主张和曹操议和,更有投降派,主要就是江东士族,毕竟迎接曹操入主江东,对这些大族的利益没有损失。
在这个大势下,黄盖这样一个低阶的吴军都尉,投奔过来说要投降,曹操也是多少没有起疑,这不想是周瑜派人过来说,“老大,我要跟你混”,那样的话,曹操就是智商减掉99都不会相信的,而黄盖地位不高,恰恰给了曹操一个错觉,那就是黄盖的不忿,毕竟他在孙吴混的时间不短,从孙坚起兵时就给孙氏打江山,混这么久,连给低阶的武将衔都没混到,这个时候过来投降,曹操所少是把其当作了势力之人。
而且即便黄盖在赤壁之战中,表现英勇,险些挂了,战后也只是被升为武锋中郎将,中郎将就是介于将军和校尉之间的阶层,还是要比那些将军地位低的。
还有另外一个问题,那就是历史记载中,少了一个关键人物,那就是替黄盖送信给曹操的使者,毕竟这是黄盖的请降信,曹操是要和这名使者套话的,总不能是,黄盖:我想投降,曹操:好勒,这就完事了,而且历史上也没有周瑜打黄盖的戏码,单凭一封信还是不足以完全打动曹操,所有那名使者绝对起到了关键的作用,和曹操言谈之间令曹操深信黄盖是真心投降,可惜,历史上没有记载这个人的名字。ps:三国演义中使者是阚泽,但历史上,他并未参加赤壁之战。
总的来说,曹操会听信黄盖,一个是因为自己的确是有些飘了,听不进不同的意见,加上黄盖给了他一个郁郁不得志的势力之人的身份标签,自认胜券在握,结果大意中招了!
黄盖字公覆零陵泉陵人。1、东汉末年东吴名将,历仕孙坚、孙策、孙权三任。品行端正严肃认真,懂得训练士卒,经常征伐,他的部队皆勇猛善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新三国演义》剧中赤壁之战是在第42集。诸葛亮回到江夏,回营赶忙调兵遣将安排出战事项。刘军将领皆安排工作,却唯有不理关羽。没想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中可以说是非常强力的了。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说是非常的坚定。但是关羽的实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这么生性多疑的一个人,却对司马懿似乎没有看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古代皇帝死后,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功臣,便可拥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份荣誉。那曹操的太庙是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只是这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夏侯惇,他作为曹操手下的武将,可以说曹操对他可是非常的喜欢和重视。对于曹操而言,他非常喜欢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
曹操有没有建立魏国,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建安十八年五月(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公爵在汉朝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外姓是没有
说起貂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关羽描写貂蝉的版本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在演义当中,貂蝉是王司徒王允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吕布,那可真的是一位猛将,基本上在三国里面无人可挡。但是最后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只是吕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从深夜战到天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张郃和赵云交手十余回合,就打的赵云夺路逃走,如果不是阿斗的神光吓退了张郃,赵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临死前杀了杨修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好奇,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呢?毕竟司马懿的野心可是非常明显
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当时赵云为了救刘备儿子阿斗,在曹操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其勇武程度就连曹操都感到敬佩不已。其实曹操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在曹家可以说是忍耐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到了之后就开始准备他的夺权计划,然而在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曹操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三国里面的赤壁之战,这场战役可以说是在三国历史上都非常出名的,刘备和孙权联合对抗曹操,曹操战败。而且就因为这
曹操之所以将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不允许有其他姓氏的女性在后宫从政,毁了他的伟大成就。这种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说到许褚和典韦,在三国里面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两个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人。他们都是曹操的手下,就是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而且在曹操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曹操死的时候他的5岁的儿子竟然喊曹丕为爹,嗯?这又是什么情况呢?怎么会有这样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是一个非常生疑的人。朱灵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虽然之前是袁绍的手下,但是后来归顺了曹操。但是就算是归
说到典韦,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他也算是三国里面非常出名的一位武将了,出了名的勇猛。同时也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将,而且曹操
说到这个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都有学习的。只不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小编
因为曹洪比较小气,当初曹丕向曹洪借钱,受到刁难,便记恨在心,所以要杀曹洪。此外,曹丕也可能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皇位,所以要杀曹洪。不过
说到曹洪,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堂弟,他和曹操一起打仗期间,一共救过曹操两次命。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洪也算是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曹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曹操,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惜人才之人。对于人才的招揽一直都是非常的用心,但是就是为人太过用于心机,所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可见即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帮手才可以,尤其在古代,想要做成一番事业,就需要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