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曹,是在文学史上的一种叫法,指的是汉末三国时期,曹操、曹丕、曹植父子三人,他们作为当时的风云人物,不仅在政治上叱咤风云,在文坛更是举足轻重,后世将他们三人合并在一起合称为三曹,但是现代人的眼中,似乎曹植和曹操的文章诗作更加广为人知一些,至于曹丕就没有那么好了,这是为何?曹丕的文采在三曹里面是垫底的吗?
曹丕作为一位政治家乏善可陈,唯一值得提及的是由他完成了其父曹操篡汉自立的夙愿,逼迫汉献帝“持节奉玺绶禅位”,改元黄初,建立魏政权;曹丕在位六年,大的建树几乎没有。相反他在文学上的成就却无比耀眼,掩没了其帝王的光彩。这也正符合了这位曹公子的心思,纵观曹丕一生的言论和追求,他坚定地认为,只有文字才能使人千古留名,对于帝王的差事,勉为其难应付一场而已。
曹丕自幼即喜爱文学,虽然史籍称其“文武兼备”,此类文字纯属是给帝王涂脂抹粉的虚妄之词;所谓的“善骑射、好击剑”,非少年时的顽皮举动就是吟咏之余的雅兴所为。真正青少年时代的曹丕,钟情的是读书写作。“年八岁,能属文,有逸才,遂博贯古今经传诸子百家之书”。八岁时就能赋诗作文,显现出超长的文学天赋;同时酷爱读书,经史子集无不通晓。
曹操打败袁绍以后,定都邺城(今河北临漳),营建了自己的政治文化中心。曹丕的青年时代基本上是在邺城度过的,而其邺城生活的主要内容,就是倡导、组织、参与并亲手推动了“彬彬之盛、大备于时”的邺下文人集团。在战火尚未熄灭、三国交战正酣的时代背景下,“建安文学”以其独树一帜而占据中国文学史之一席之地,除了曹操与曹植,首功当推对文学有着极其浓厚兴趣的曹丕。邺下文人集团的核心是曹丕,正是在他的号召和引领下,兴起了一段中国历史上文化事业的高潮,参与人数有百人之多,规模空前;汇聚了文坛精华,当时全国一流的诗文大家悉集于此;佳作名篇层出不穷,短短十余年间脍炙人口的传世之作不断涌现;产生了“三曹”“七子”等代表性人物,“建安风骨”成为后世文学的典范。而这一切都要首先归功于喜爱文学又具备特殊政治身份的曹丕。
建安二十五年(公元220年)曹操去世,太子曹丕接过了父亲留下的政治重担,角色的转换并没有使之放弃文学的梦想,其中有一件事足以再次验证曹丕对“文名”的痴情,完成“禅让”大殿,接过汉献帝的国玺登基建魏后,曹丕给父皇曹操的尊号是“武皇帝”,而把“文帝”之名预留给了自己。
从个人文学才华与成就上来看,曹丕诗、赋、文皆能,甚至还曾涉足小说的创作,堪称是文学创作上的通才。《魏志》记载:“初,帝(曹丕)好文学,以著述为务,自所勒成垂百篇。”显见其好于文字也长于著述。曹丕的诗歌多表现其贵公子的游宴驰鹜生活,他的辞赋有二十六篇之多,既叙写军国大事也抒发个人情怀,像《述征赋》、《感物赋》、《寡妇赋》等。诗赋之外,最能体现曹丕文学思辨才华的,是他的文,传之今天仍耐人寻味的代表作有《与吴质书》、《答繁钦书》与著名的《典论》。
《典论》的写作初衷就是为了立言留名的目的,是直接表现曹丕人生价值观的一篇自白文字。他说:“盖文章,经国之大业,不朽之盛事。年寿有时而尽,荣乐止乎其身,二者必至之常期,未若文章之无穷。是以古之作者,寄身于翰墨,见意于篇籍,不假良史之辞,不托飞驰之势,而声名自传于后。”可以看出,曹丕之所以深信文章才能使人真正不朽,是因为真正完美的精神产品无须史家吹捧,不用他人假托张扬,人们自会争相阅读万代传诵。另一方面是他看到了“立言”的纯个体精神劳作的特性,可以摆脱繁琐的俗务,不依赖他人而独立创造。这无疑告诉人们,文学创作的成本很低,关键在于自身的刻苦钻研、深入思考和不懈努力。
像历史上许多杰出人物一样,曹丕也渴望永垂不朽,有的人专注于杀伐建功,有的人以奇巧术数留名,极少数得天独厚者则凭借王霸之业期图千古流芳。曹丕是幸运儿,他得父荫已经占据了一条,但他却并不看重帝王的尊荣,独独倾心于文字词章。出于对不朽的向往,曹丕十分歆慕那些以著作传世的人物,孔孟司马迁都是他心中的偶像。他是这样看待生命价值的:“生有七尺之形,死唯一棺之土,唯立德扬名,可以不朽,其次莫如著篇籍。”这里的“立德”,同样是道德文化上的建树,与著作异曲同工。每见当代文坛才子的一篇佳作,曹丕难掩其羡慕之情,他评价徐干的《中论》:“著《中论》二十余篇,成一家之言,辞义典雅,足传后世,此子为不朽矣!”
曹丕固然在治理江山上未见其雄才大略,但他活出了自己的个性,没有不思进取地躺在父辈提供的安乐窝里虚度时光,而是另辟蹊径,找到了生命价值长存的另一方天地。对于一个钟鸣鼎食的帝王之子,这应当说是十分难能可贵的。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曹丕勃然大怒,表示自己称帝是顺应天命,斥责为汉朝痛哭的曹植。曹植本就与曹丕有争夺世子的旧恨,他还敢在此时忤逆曹丕。如此一来,曹丕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中可以说是非常强力的了。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说是非常的坚定。但是关羽的实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这么生性多疑的一个人,却对司马懿似乎没有看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古代皇帝死后,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功臣,便可拥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份荣誉。那曹操的太庙是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只是这
朱建平是东汉末年人士,他精通相术,据说所做预言十分灵验。在曹丕还是五官将的时候,曾找朱建平替他看相。朱建平称曹丕可以活到80岁,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夏侯惇,他作为曹操手下的武将,可以说曹操对他可是非常的喜欢和重视。对于曹操而言,他非常喜欢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
曹操有没有建立魏国,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建安十八年五月(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公爵在汉朝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外姓是没有
说起貂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关羽描写貂蝉的版本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在演义当中,貂蝉是王司徒王允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吕布,那可真的是一位猛将,基本上在三国里面无人可挡。但是最后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只是吕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从深夜战到天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张郃和赵云交手十余回合,就打的赵云夺路逃走,如果不是阿斗的神光吓退了张郃,赵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临死前杀了杨修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好奇,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呢?毕竟司马懿的野心可是非常明显
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当时赵云为了救刘备儿子阿斗,在曹操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其勇武程度就连曹操都感到敬佩不已。其实曹操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在曹家可以说是忍耐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到了之后就开始准备他的夺权计划,然而在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曹操的
曹操之所以将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不允许有其他姓氏的女性在后宫从政,毁了他的伟大成就。这种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说到许褚和典韦,在三国里面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两个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人。他们都是曹操的手下,就是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而且在曹操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曹操死的时候他的5岁的儿子竟然喊曹丕为爹,嗯?这又是什么情况呢?怎么会有这样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是一个非常生疑的人。朱灵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虽然之前是袁绍的手下,但是后来归顺了曹操。但是就算是归
说到典韦,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他也算是三国里面非常出名的一位武将了,出了名的勇猛。同时也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将,而且曹操
说到这个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都有学习的。只不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小编
因为曹洪比较小气,当初曹丕向曹洪借钱,受到刁难,便记恨在心,所以要杀曹洪。此外,曹丕也可能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皇位,所以要杀曹洪。不过
说到曹洪,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堂弟,他和曹操一起打仗期间,一共救过曹操两次命。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洪也算是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曹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曹操,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惜人才之人。对于人才的招揽一直都是非常的用心,但是就是为人太过用于心机,所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可见即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帮手才可以,尤其在古代,想要做成一番事业,就需要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