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虽然将曹丕选为接班人,但曹丕继位的过程也并非一帆风顺,算是有惊无险。曹操去世时,曹丕并不在他的身边,实际上这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隐患,如果有大臣像赵高、李斯那样,篡改曹操遗嘱,又拿兵权相逼,可能曹丕非但当不上魏王,还会死于非命。曹丕最终能顺利过度,登基称帝,实际上离不开这三人的帮忙,下面就来讲讲当时的情况,以及曹丕面临的阻碍,赶快来看看吧。
建安二十五年(220年)正月,一代枭雄曹操病逝于洛阳,终年66岁。一般来说,旧君去世,新君应当日就于灵柩前继位,以免发生变故。
但是,在曹操去世时,他最器重的两个儿子曹丕、曹植都不在身边,这样一来,即使是曹操早已选为继承人的曹丕,能不能顺利继位,也充满了悬念。
曹操死时,中原的局势并不安稳,因此,当时在洛阳的群臣甚至都不敢公布曹操的死讯,生怕引发动乱,很多人主张秘不发丧。
如果真的这样做了,那在曹魏政权内部反而会引发大乱,因为,隐瞒死讯,在当时的政治形势下只意味着一件事——阴谋。
就在大错将成之时,一个关键人物出场,谏议大夫贾逵主张公开消息,并派使者到各地去发丧,让内外官员都来吊丧。
在贾逵的主持下,曹操的丧礼办理的井井有序。就在人心逐渐安定之时,又爆发出一个令人揪心的消息——青州兵哗变了!
青州兵是曹操一手创建的嫡系部队,多年来跟随曹操南征北战,是曹军中的主力部队,在曹操手下的多路部队中,青州兵的待遇远远高于其他部队。
但是,青州兵这支部队也被曹操宠坏了,他们只听命于曹操。现在,他们一听到曹操去世的消息,青州兵不愿为他人卖命,擅自击鼓,纷纷散去。
这种目无军纪的行为说严重点就是叛变,可以立即镇压。当时朝中也有多位大臣主张镇压,但谨慎的贾逵再次提出反对意见,他认为曹操新死,而继嗣的新王还未拥立,此时最好还是对动乱进行安抚。
于是,贾逵说服了众大臣,并且,他还发给青州兵传檄公文,让他们凭着公文可以在回家的路上得到当地官员提供的粮食关照。如此一来,一场骚动被平息下去。
贾逵是个聪明人,他很清楚青州兵的战斗力,假如在这关键时刻处置不当,激起兵变,可能会引发连锁反应,时局会更加动荡,那就难以预料后果了。
谁料,一波未平一波又起,刚刚安稳地送走了青州兵,又迎来了一支大队人马,为首的将领正是被曹操称为“黄须儿”的曹彰,曹彰是曹操和卞夫人所生的第二子,素以勇猛过人而著称。
曹彰是从驻地长安赶过来的,当曹彰赶到洛阳时,开口的第一句话,便是向主持丧事的贾逵问了一个敏感的问题:“先王的玺绶在哪里?”
贾逵当然知道曹彰话的意思,在这新旧交替的敏感时期,曹彰问出这样的问题,明显是有特殊用意的,如果处理不好,曹魏政权就会发生内乱的。
贾逵本来就是支持曹丕的大臣,所以他面对曹彰带有挑衅式的提问,回答的相当强硬:“太子(指曹丕)在邺(城),国有储副。先王玺绶,非君侯所宜问也。”(《三国志》)
贾逵一句话说得曹彰无言以对,不敢再争。就这样,贾逵和在洛阳的文武百官把曹操的遗体入殓,然后与夏侯尚护送曹操的灵柩回邺城。
邺城此时的情况也不乐观,曹操的死讯传到邺城时,大臣们没有一点心理准备,一下慌乱了,其中就包括在邺城的太子曹丕。
按规矩,新君须在旧帝的灵柩前继位,但曹操的灵柩还在遥远的洛阳,等回来还要等好长时间,国不可一日无君,在这种权力交接的敏感时期,时间一长,谁知道会不会有几场政变等着曹丕呢?
还有的大臣认为,必须还要等待一份天子汉献帝正式的诏命,曹丕才能继魏王。
在这关键时刻,又有一位人站了出来,尚书陈矫坚持非常时期,不能因循常理,他说:“王薨于外,天下惶惧。太子宜割哀即位,以系远近之望。且又爱子在侧,彼此生变,则社稷危矣。”
在陈矫的安排下,仅仅用了一天就完成了曹丕继魏王的典礼仪式。曹丕顺利继承王位,对陈矫非常感激,他后来说:“陈季弼(陈矫字)临大节,明略过人,信一时之俊杰也。”
曹丕虽然做了魏王,并在邺城为曹操发丧,但曹操的死仍然引发了政局的不安,比如有一些虽然听命于曹操的割据军阀,蠢蠢欲动,邺城内外一时也是人心浮动。
为了稳定局势,有的大臣提出把各地的太守、县令统统换成谯郡、沛县人,因为,曹操是谯郡人,这时还是老乡可靠些。
曹丕面临即位后的一次严峻考验,稍有不慎就会满盘皆输,该怎么办呢?
这时,又有一个人出现了,邺城太守徐宣站出来说:“如今中原一统,天下一家,报国忠臣,岂分地域,难道只有谯、沛的人才可靠?这样做,岂不是寒了天下志士的心?”
曹丕本来也是个明白人,头脑清醒,他听完这位徐州广陵海西(今江苏灌南县东南)人说的话后,说了一句:“此人真乃社稷之臣。”
就这样,曹丕在这贾逵、陈矫、徐宣的帮助下,迅速控制局势,有惊无险地实现了曹魏政权的平稳过渡。
怎样使用人才对战事而言非常重要,得天下的策略便是使用人才的策略。三国中曹操是会用人才的典范。曹操确实是爱才,因而,任人唯贤、知
曹丕勃然大怒,表示自己称帝是顺应天命,斥责为汉朝痛哭的曹植。曹植本就与曹丕有争夺世子的旧恨,他还敢在此时忤逆曹丕。如此一来,曹丕
曹操,东汉末年最为著名的军阀,死后被追封为“魏武帝”。对于曹操的墓地在哪里这个问题,想必大家都很好奇。这与一个传说有关,那就是曹
华佗,我国历史上有名的医神,在《三国演义》中,他的医术更加是被描述得高深莫测,例如关羽中箭感染过后,便是华佗帮着关羽刮骨疗伤的。后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刘备在一开始的时候并不是诸侯国的首领,毕竟刘备刚开始是到处投靠人,同样也投靠过曹操的旗下,但是后来刘备在曹操
说到张鲁这个人,可能有些人并不熟悉,再三国中,刘备夺下益州之后就有打算要把张鲁给拉拢过来。可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张鲁直接投降到南下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这个人,那可是一个生性狡诈,而且非常多疑的人。毕竟他作为三国第一奸雄。对于很多人都是不相信,不信任的
看过三国的朋友们都知道,刘备借着截击袁术的时机向曹操请求出战,于是刘备就逃出了曹操的控制。直到杀死了车胄算是彻底跟曹操撕破了
说到刘备在三国的身份,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不仅仅是蜀汉领头人,更是一名英雄好汉,人人都非常敬重的。可是刘备的两个女儿被曹操的侄子
在三国中,曹操作为一代枭雄,真的是让大家很是敬佩。他的手下更是有很多非常厉害的武将。比如说张辽,夏侯惇等等。这些都是在三国一等
说到曹操在三国的地位和能力,大家应该都非常清楚,作为曹魏的领导人,他的雄心壮志可是非常的宏伟,毕竟是一代枭雄。可是就是这样一位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以精明著称的,正符合了他所说的“只许我负天下人,不许天下人负我”。不得不说,他在谋略
三国枭雄曹操,他一生当中有着25个儿子,其中最小的儿子叫做曹干。在曹操临终的时候,这孩子才仅仅5岁。因为曹操暮年的时候非常疼爱曹
说到三国时期的赤壁之战,那可是三国时期三大战役中的一个,这场战役可是刘孙联盟一起对抗曹操的。最后曹操战败。不得不说,这场战役之
说起曹操,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治世之能臣,乱世之枭雄,出身于宦官之家。曹操的爷爷是东汉末年非常出名的宦官曹腾。那么问题就来了
说到刘备旗下的五虎上将,大家应该都知道,每一个都是非常厉害的。那么曹操旗下有哪些非常强力的猛将呢?大家所熟知的,就是夏侯惇,张辽,典
曹操的执法对儿子算是很宽容的,但是对儿子身边的人却是没那么宽容的。曹植这位被曹操赐死的老婆姓崔,是当时非常著名的清河崔氏的女
实际上,马腾并非故意去曹操那里当人质,而是他自己决定归顺曹操的。当时关中一带被军阀割据,其中马腾和韩遂势力最大。曹操派钟繇劝说
曹操在立嗣问题上一度犹豫不决,当时最有可能被选为世子的人有曹昂、曹丕、曹植和曹冲。因为曹昂和曹冲都不幸早逝,所以后备人选就剩
在三国时期,当时想要当个什么官,可没有科举什么的。举孝廉差不多就是大多数人唯一的渠道了,这品德、身世、孝任,那是少一个都不行的。
赤壁之战对于曹操、刘备、孙权三方来说,都是一大转折点。吴蜀联军在赤壁之战重创曹操后,刘备拿下部分荆州,然后对益州发起攻势。另一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三国历史上,曹魏的势力确实是非常的庞大。而且对于曹操而言,他手里的资源可以说是比刘备和孙权都要多。曹操一
相信很多朋友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历史上,一直都是一个非常中忠义的人。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关羽虽然是蜀汉的人,但是曹操对他非常
说到这个周不疑,可能很多人对这个人并不是很熟悉,他在当时可是和曹冲齐名的,都是年少聪慧,可以说是一个天才吧。但是这个周不疑并没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曹操这个人,对他评价也是褒贬不一的。毕竟曹操在历史上确实是有很多事情做的确实是让人容易引起争执
说到荀彧和曹操之间的关系,大家应该都知道,荀彧对于曹操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而且荀彧帮助曹操打了很多次仗。但是后来荀彧对曹操产生了
相信大家应该都直到曹操的脾气,他就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能天下人负我”的人,这样的一个人怎么可能容忍别人对他的辱骂或者说
说到陈宫,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最早的时候是和曹操一起的,而且是他手下非常著名的谋士,但是最后还是离开曹操,甚至是背叛了曹操。为什么到
说到这个陈宫,他可是曹操身边一位非常资深的谋士了。在三国时期,不管是蜀国还是魏国或者是吴国,都有很多非常厉害的谋士。这个陈宫,在
说道高顺、张辽、臧霸,相信看过三国的朋友对这几个人肯定不陌生了,这三位都曾是吕布账下大将,不过他们结果却不同。熟悉历史的对吕布
说到这个高顺,大家应该都知道,他可是吕布手下的大奖,而且在当时东汉末年也是非常厉害的人物。后来,吕布被曹操擒获之后,高顺也一同被抓
说到这个朱灵,相信大家应该都并不是很熟悉,毕竟他最开始的时候是袁绍的手下,不过后来在曹操和袁绍之间做选择,这个朱灵最后选择了曹操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许褚和这个典韦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许褚和典韦其实都是曹操的保镖,但是这个许褚和典韦最后的待遇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羽这个人在三国中可以说是非常强力的了。他作为忠义的化身,在大是大非面前,可以说是非常的坚定。但是关羽的实
说到三国时期的曹操,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一个“宁可我负天下人,也不可天下人负我”的人,这么生性多疑的一个人,却对司马懿似乎没有看穿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东汉末年的时候曹魏的政权可是非常的稳定。不过对于曹操来说,司马懿可是非常忠心的。但是除了曹操和曹丕之外
古代皇帝死后,曾做出过重要贡献的功臣,便可拥有配享太庙的待遇,这对他们来说也是一份荣誉。那曹操的太庙是有二十六位大臣配享,只是这
朱建平是东汉末年人士,他精通相术,据说所做预言十分灵验。在曹丕还是五官将的时候,曾找朱建平替他看相。朱建平称曹丕可以活到80岁,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夏侯惇,他作为曹操手下的武将,可以说曹操对他可是非常的喜欢和重视。对于曹操而言,他非常喜欢人才,而且最重要的是
曹操有没有建立魏国,这个问题要分开来看,建安十八年五月(公元213年),曹操被汉献帝封为魏公。公爵在汉朝只有皇室才有资格,外姓是没有
说起貂蝉相信大家都非常的熟悉了,关羽描写貂蝉的版本也是非常多的,其中最为出名的就是《三国演义》了。在演义当中,貂蝉是王司徒王允
说到三国历史上的吕布,那可真的是一位猛将,基本上在三国里面无人可挡。但是最后这样一位骁勇善战的武将还是落到了曹操的手上,只是吕
长坂坡一战中。赵云从深夜战到天明,已经到了强弩之末。张郃和赵云交手十余回合,就打的赵云夺路逃走,如果不是阿斗的神光吓退了张郃,赵
说到三国将领田豫,他是在刘备投奔公孙瓒的时候加入到刘备的阵营中。但是在刘备阵营的这段时间,田豫也是有很多想法,所以才有了后面投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曹操临死前杀了杨修这个事情,但是很多人肯定都很好奇,为什么曹操不杀司马懿呢?毕竟司马懿的野心可是非常明显
长坂坡一战是赵云的成名之战,当时赵云为了救刘备儿子阿斗,在曹操军中杀了个七进七出,其勇武程度就连曹操都感到敬佩不已。其实曹操本
曹操本有机会完成全国一统,但是赤壁之战和汉中之战的失败,使得曹操生前没能达成这一目标。三国鼎立局势成型后,虽然曹魏实力要强于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司马懿在曹家可以说是忍耐了很长时间,但是实际到了之后就开始准备他的夺权计划,然而在司马家族夺权的时候,曹操的
曹操之所以将他的三个女儿都嫁给汉献帝,其主要原因是为了控制住汉献帝。不允许有其他姓氏的女性在后宫从政,毁了他的伟大成就。这种
曹操用人只有四个字“唯才是举”,只要是能力突出者便可得到提拔和重用,也正是因为如此曹操身边的人才才能络绎不绝,和东吴、蜀汉相比
说到许褚和典韦,在三国里面都是响当当的人物,而且两个人都是武艺高强的人。他们都是曹操的手下,就是为了保护曹操的安全。而且在曹操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个非常有意思的事情,那就是话说这个曹操死的时候他的5岁的儿子竟然喊曹丕为爹,嗯?这又是什么情况呢?怎么会有这样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曹操是一个非常生疑的人。朱灵作为三国时期曹魏的名将,虽然之前是袁绍的手下,但是后来归顺了曹操。但是就算是归
说到典韦,大家肯定都是非常熟悉的了,他也算是三国里面非常出名的一位武将了,出了名的勇猛。同时也是曹操手下非常得力的武将,而且曹操
说到这个孔融,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吧?毕竟《孔融让梨》这个故事是我们从小都有学习的。只不过关于这个故事的背后到底隐藏着什么,小编
因为曹洪比较小气,当初曹丕向曹洪借钱,受到刁难,便记恨在心,所以要杀曹洪。此外,曹丕也可能是为了排除异己,巩固皇位,所以要杀曹洪。不过
说到曹洪,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曹操的堂弟,他和曹操一起打仗期间,一共救过曹操两次命。所以不管怎么说,曹洪也算是对曹操有救命之恩的,曹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曹操,他可是一个名副其实的爱惜人才之人。对于人才的招揽一直都是非常的用心,但是就是为人太过用于心机,所
自古以来就有“一个好汉三个帮”的说法,可见即便是再有能力的人,也需要有足够的帮手才可以,尤其在古代,想要做成一番事业,就需要在身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