程咬金是唐朝开国名将,一生历经李渊、李世民、李治三朝,不过程咬金晚年差点因为一起战事晚节不保。656年,唐发动鹰娑川之战,誓要攻灭西突厥。程咬金作为主将斩敌一千五百余人,获得此次战事的顺利,但回府后程咬金却被降罪免官,这到底是为什么呢?当时程咬金本有机会一举歼灭敌人,却选择逗留不追,唐高宗因此大怒。下面就为大家讲讲这段历史,看看当时究竟发生了什么。
唐朝贞观二十三年,被北方民族尊为“天可汗”的唐太宗李世民病死。消息传到漠北草原,原本归顺唐朝的阿史那贺鲁叛唐自立,“取咄陆可汗故地,建牙于千泉,自号沙钵罗可汗,遂统咄陆、弩失毕十姓”。直到永徽六年,唐高宗李治才决定兴兵讨伐,彻底征服阿史那贺鲁!
可是问题来了,到底该派谁统领大军呢?原本唐太宗留给李治不少名将,比如李勣、李道宗、薛万彻等。可是永徽三年爆发了“房遗爱谋反事件”,李道宗、薛万彻卷入此案,全被长孙无忌害死。而李勣此时正在朝中担任宰相,也无法出征。思来想去,唐高宗想起了唐朝开国功臣程咬金!
自贞观十七年以来,程咬金一直担任左屯卫大将军,检校北门屯兵,负责皇宫附近的警卫工作,深得唐太宗、唐高宗的信任。永徽六年,唐高宗任命程咬金为左卫大将军、葱山道行军大总管,率领唐军征讨阿史那贺鲁。然而谁也没有想到,这位曾经叱诧风云的猛将,居然在这场战争中坐失战机,丢尽颜面!
事情是这样的,程咬金出兵以来,一直比较顺利,“与歌逻、处月二部战于榆慕谷,大破之,斩首千余级”,“副总管周智度攻突骑施、处木昆等部于咽城,拔之,斩首三万级”。之后,程咬金率军与阿史那贺鲁在鹰娑川展开激战。战斗最激烈的时候,苏定方率五百骑兵从敌军后方发起冲锋,将敌军击溃。
这一仗唐军获得胜利,“追奔二十里,杀千五百余人,获马二千匹,死马及所弃甲仗,绵亘山野,不可胜计”。按照常理,唐军应该继续乘胜追击,扩大战果,一举消灭阿史那贺鲁。可是程咬金却听信副将王文度的话,坐失战机。王文度还自称有皇帝的圣旨,“以知节恃勇轻敌,使文度为其节制”。
结果程咬金按照王文度的建议,“遂收军不许深入,终日跨马被甲结阵,由是马多瘦死,士卒疲劳,无有战志”。期间,程咬金还听信王文度的话,将已经投降的怛笃城进行屠城,然后瓜分城中财物。程咬金班师回朝后,唐高宗大怒,将王文度、程咬金下狱,程咬金“坐逗遛追贼不及,减死免官”。
不久后,朝廷虽然恢复了程咬金的官职,但再也不重用了,他只得回家养老。程咬金是隋末唐初的猛将,纵横沙场数十年,到最后一战怎么就丢掉了一世英名呢?其实原因也很简单,我们发现程咬金以骁勇善战著称,但却从来没有单独作为主将出兵的经历,可以说他并非帅才。
程咬金最擅长的是冲锋陷阵,驰骋沙场,对于指挥军队作战,显然不是他的强项。此时程咬金的年纪已经不小了,自从玄武门之变后,就再也没有上过战场。人老了,加上生活环境已经发生变化,难免会暮气沉沉。不过唐高宗却发现了一位军事天才,他就是苏定方,后来苏定方生擒阿史那贺鲁,为唐朝开疆拓土。
说到秦琼和程咬金,大家应该都知道,他们俩可都是唐朝出名的将领,但是为什么秦琼作为功臣,他的爵位却不能世袭?而程咬金的就能世袭。这是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武则天称帝之后,她可是非常残忍的杀害了很多大臣。对于这个做法其实就是为了巩固自己的地位,毕竟很多都是前
历史上,程咬金和秦琼之间的交情还是挺深的,他们很早便在一起共事,后来又一起投奔李唐,都是隋末唐初的名将。那大家可能还是更加熟悉《
最近在网上看到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武则天为什么不杀程咬金,是不是怕这个程咬金,这个说法其实不太正确,因为没有说那位皇帝怕臣子的,只
说到程咬金,大家肯定第一印象就是那个拿着三板斧的人,不管是在《隋唐演义》还是《隋唐英雄传》,里面的程咬金角色拿的武器都是三板斧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凌烟阁24功臣的事情,很多人估计也都发现了,那就是这个凌烟阁24功臣里面竟然没有程咬金,那么这到底是为什么呢
隋唐演义和正史当中出入还是比较大的,而且在隋唐演义中也有部分虚构出来的人物。这还跟三国演义不同,隋唐演义几乎是把很多人物的经
武则天向来是一个争论很多的皇帝,她自己也知道,所以给自己立了一块无字碑,功过都留给后世去评说。当初,她为了能够登上皇帝的位子,一步
说到程咬金,很多人都会有一个固定印象,程咬金就是一个“混世魔王”,手里拿着一个大斧头,体格健壮,气势如虹,只要往那里一站,就能感受到很
程咬金演义中的经历和正史上的经历相比,还是有很大不同的,不过多数人似乎更加熟悉演义中的程咬金。隋朝末年程咬金先是投靠李密,并且
说到程咬金,相信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肯定都会想到那个手拿双板斧的一个彪形大汉!大家对他最多的了解可能就是隋唐英雄里面的他吧,他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