宋哲宗赵煦,继位很早,九岁的时候就成了皇帝,但是在位时间只有短短的十五年,可以说是英年早逝了。但是,民间却有传说,宋哲宗其实是死于纵欲过度,这是真的吗?宋哲宗年纪轻轻怎么会死于纵欲过度?而在他死后,就算他只有一个刚出生三个月就死了的儿子,明明还有那么多王爷,为何最后皇位就落到了他的弟弟宋徽宗赵佶的身上呢?
宋哲宗赵煦,原名赵佣,他10岁时就登基,但是由高太后执政。高太后死后,宋哲宗才掌握了大权。
宋哲宗是比较有作为的皇帝,他恢复王安石变法,减税减轻了农民的负担,使国家稍微有点了起色,而且出兵多次讨伐西夏。但是他在新党和旧党之间的党争没有得到解决,并且让他们一直激化,直到为后来的宋朝灭亡埋下了伏笔。
宋哲宗更像是一个纸上谈兵的人物,他有很多想法,但是却很少变通去实现,也难以处理复杂的关系。
高太后掌握政权那会儿,对哲宗可谓是费尽了心机,因为哲宗体弱多病,但是高太后却让太医别医治,这种“呵护”让哲宗感到窒息。所以到高太后死后,哲宗就急着想要改变现状,做出一番成就,他实行了神宗变法的政策,但是朝中还有高太后的后手,哲宗虽然敢作敢为,但是他的行动能力实在太差,所以他的事业心和实绩,反差很大。
1100年,哲宗驾崩,年仅25岁,在位15年,谥号宪元继道显德定功钦文睿武齐圣昭孝皇帝。
当时哲宗的病情公开的说法是:“故冬以来,数冒大寒,浸以成疾,药石弗效,遂至弥留。”就是说哲宗死于感冒。但是从《曾公遗录》的记载可以直到,哲宗不是死于感冒,而是死于性生理疾病。
其实宋朝还有个皇帝也患性生理疾病,宋高宗,他患上了性无能,后宫皆不孕。
但是哲宗的病情比高宗严重很多,是致命性的,原因是哲宗极度性放纵。在哲宗的后宫中,美女如云,“前后宫侍女固多,皆天下奇色。惟四人一样妆梳,衣服之类无少异。”
因为哲宗10岁做皇帝,有高太后管着,极为严厉,使哲宗生不由己。所以高太后死后,哲宗感觉自己解放了,再也不用受约束了,所以在生活上肆无忌惮,纵欲无度。
当时中书侍郎范百禄很了解哲宗的健康状况,所以专门上书,告诫哲宗要注重养生之道,但是哲宗置若罔闻,反而变本加厉。
当时后宫还有个刘氏与孟皇后争宠,而哲宗不顾群臣反对,把孟皇后废黜,让刘氏做皇后,之后哲宗还有刘氏如胶似漆,从而得下了性生理疾病。最终,哲宗一病不起,死于1100年。
赵佶这个人,说好了是艺术家,是文艺青年,说坏了 就是个花花公子。
关于他,有个传说。说是在他降生之前,他的父亲神宗曾到秘书省观看收藏的南唐后主李煜的画像,“见其人物俨雅,再三叹讶”,后来,母亲又梦见李后主来访,随后就生下了他。 传说荒诞,但活画出了他的个性。赵佶自幼爱好笔墨、丹青、骑马、射箭、蹴鞠,对奇花异石、飞禽走兽有着浓厚的兴趣,尤其在书法绘画方面,更是表现出非凡的天赋。还真是活脱脱一个李后主。李后主不明不白地死在赵氏皇宫的后院,现在来了个赵佶,倒像是来报仇的。
为什么说北宋亡在赵佶手里有点怪?
公元1100年正月,赵佶的哥哥哲宗赵煦去世后,皇室因哲宗无子,有些慌乱。本来那时有两个人选继位,宰相章惇主张立哲宗同母弟简王赵似,否则当立长弟申王赵佖。可是,向太后不同意,她偏偏主张让哲宗的端王赵佶来即位。章惇针锋相对提出了反对意见,其核心观点是“轻佻不可以君天下”意思是说,这个花花公子德不配位。向太后想了想,突然脱口而出,她说:“先帝常言:端王有福寿,且仁孝,当立。”她说的这个先帝是宋神宗,也就是哲宗与赵佶的父亲,也是她自己的丈夫。这个杀手锏厉害,以章惇为代表的反对派顿时没了话。向太后赢了,赵佶命好, 虽“轻佻”却上了位。
太后涉嫌造假,故意“放水”立能力低下的赵佶为帝
这里的问题就来了。向太后为什么要这样做?神宗的那番话是真的吗?如果是真的,那么,在他临终时为什么不立赵佶?况且,赵仁在父亲神宗去世那年(1085)不过虚岁才4岁,神宗如何可以看出“端王有福寿,且仁孝”且那时,赵佶的端王是哥哥赵煦继位后封的,神宗又如何先知先觉地这样称呼。看起来,向太后这个杀手锏,涉嫌造假。
奇怪的是,这个赵佶并不是向太后所生,向太后一生无子。可是她为什么放着两个相对贤明的皇子不用,非要挺这个轻佻的赵佶呢?
估摸有两个原因:一是赵佶即位后,因为轻佻无大志,可以轻易掌控,就如同在哲宗朝时“垂帘听政”;二是哲宗短寿,可能吓到她了,为大宋考虑,她想找一个看来健康状况好一点的人。向太后这人,史上评价不错,她宽徭息兵、爱护百姓,崇尚节俭,应该不会有太多坏的想法,我甚至还怀疑我的第一条分析。
烂泥糊不上墙的宋徽宗赵佶
遗憾的是,这个赵佶真是烂泥糊不上墙。继位不久,迅速投向保守派一边,大肆打压改革派。
更有甚者,臭味相投,刚一即位,很快就起用蔡京等著名的政治骗子、官场恶魔。蔡京仗着他的宠爱,无恶不作,贿赂公行,卖官鬻爵,“三千索(“索”意与贯同),直秘阁;五百贯,擢通判”。 巧立名目,增税加赋,搜刮民财。苛捐杂税,积累了大量财富,同时,大兴土木,不仅在宫城之北建筑略小于宫城的延福宫,还乘机利用搜刮的民财大修各自的豪华别墅。
同时,为了阻挡其他官员的议论,对于诏书,蔡京也不依照“中书省草拟、门下省复核、上奏后颁行”的正规途径走,而是请徽宗亲书后即颁行,称之为“御笔手诏”,甚至还请宦官杨球代书,号称“书杨”。从此以后,等于他完全掌撑了皇权,向太后在赵佶继位后一年即死去。而赵佶对此毫不在乎,只是在一心一意练的瘦金体。
因此,北宋的灭亡就成了必然。我们所知道的靖康耻,其实不是岳飞等人的耻,而是赵佶的耻,因为被俘九年里,赵佶优哉游哉地在大金战俘营里生了14个孩子,的确是没怎么闲着……
说到宋朝,真的是一个让人觉得可惜的朝代,那么强盛的经济,最后还是灭亡了。然而在宋朝,是分北宋和南宋的。这个宋徽宗就是背诵最荒唐的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种传闻,传闻说清朝的皇室爱新觉罗氏是宋朝宋徽宗的后裔,事实上这种猜测纯粹就是汉人自欺欺人异想天开出来
说到这个童贯,大家应该都知道,他是北宋负面评价最多的宦官,但是他作为宦官,却和其他的一些宦官大有不同。但是最关键的是,这个童贯竟然
说到历史上的一些皇帝,还是又很多是属于那种比较好色的,或者就是昏君什么都不做的。这样的皇帝肯定都是遗臭万年的。但是说到宋徽宗
说到北宋的名人李师师,可能会有很多人对她并不熟悉。她是北宋时期青楼的歌姬,非常受人喜欢,而且还不止一个人。比如说宋徽宗,周邦彦等
“转世”当然还是一种很虚幻的说法,毕竟历史上,拥有诗情画意的皇帝不少,可是像李煜和宋徽宗这样,以自己的才情闻名于世,被人们认为是被
古代的皇帝,听起来威风八面高高在上,每个有野心的人都对这个位子觊觎已久,但是,却偏偏会有很多原本不适合、自己也不想成为皇帝的人,无
李煜和宋徽宗,都可以说是一代亡国之君,而且都有一个共同的特点,那就是文采文艺非常好,李煜重在写词,宋徽宗重在各种文艺,比如书法、绘画
《听琴图》是宋徽宗时期流传的一幅非常有名的画作,这是一幅不同于以往的画作,它的色彩相对来说更多,但是也非常的和谐。画上一共画了
历史上有不少皇帝,在成为皇帝的时候,年纪都很小,宋朝时期宋哲宗赵煦就是其中之一。赵煦在九岁的时候就当了皇帝,但是这个年纪的他其实
金国攻打北宋,前后包围北宋都城开封两次,相比于第一次,北宋都城开封第二次被围的时候处境要困难许多。首先,王禀的太远被完颜娄室的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