石守信是北宋开国功臣,不过这样的功臣对于皇帝来说都是双刃剑,一旦控制不好就有可能反过来伤到自己。所以历史上很多开国功臣的下场都非常惨烈,但石守信却能得以善终。当时石守信明白赵匡胤的担心,便主动交出兵权,辞去指挥使之职。但石守信想要晚年过上好日子还远远不够,到了宋太宗时期,石守信又自晦保身这才换来了他的善终。可见古代哪怕是开国功臣,也是要步步为营。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比喻事情成功后,把出过力的人抛弃或杀死。《淮南子·说林训》:“狡兔得而猎犬烹,高鸟尽而强弩藏。这个成语多用于指当初卖力的臣子们往往难逃被君王杀害的命运。 历史上那些厉害的文臣武将,很多都不得善终,很多都是功高盖主或者因为政治原因,皇帝有意除之。据记载,韩信在被刘邦处死,临刑之前也发出了“狡兔死、走狗烹;飞鸟尽、良弓藏;敌国破、谋臣亡”的感叹。
不只是韩信,开国之君对功臣痛下杀手的例子举不胜举,中国历史上有很多大臣都是在建功立业国家太平之后被皇帝杀掉的。比如战功赫赫的抗金名将岳飞被宋高宗以“莫须有”的罪名在风波亭被杀;比如朱元璋杀害的蓝玉,李善长,徐达等很多开国淮西勋贵,还有明英宗误杀于谦。能够逃过这一劫难的大臣在中国历史上确实少之又少,当然也是有的,比如宋朝的石守信就是一个。说石守信作为北宋的开国元勋,功劳真是特别大,然而他最后却能安享晚年,这里有两个原因:这一方面与赵匡胤是一位有良心的厚道君王有关,另一方面还是靠着人家石守信自己知道什么该做,什么不该做,说白了就是有眼色,会做人。
石守信(928年——984年),浚仪人,是北宋开国名将,石守信和赵匡胤、杨光义、李继勋、王审琦、刘庆义、刘守忠、刘廷让、韩重赟、王政忠为义社十兄弟。义社十兄弟在赵匡胤建立大宋的过程中立下很大功劳。
赵匡胤建立宋朝后,石守信因功而成为了当时主要的大宋开国功臣,被封为侍卫马步军副都指挥使,同时改兼归德军节度使。后又加同平章事。宋太宗赵光义时期,石守信被任命为中书令。后又为检校太师,之后又被封为卫国公。
后来石守信在他五十七岁的时候去世,其去世后,追封为威武郡王,谥号为武烈。对于开国功臣而言,特别是手握兵权的将军,很容易受到皇帝的猜疑,但石守信最终还是能安享晚年,得以善终,这也是很难得的。那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局势下,石守信为何能安享他自己的晚年生活呢?
其实在北宋开国功臣中,得到善终的功臣还是不少的,这当然有赵匡胤本人的因素,他对功臣虽然有一定的猜疑,但却没有大开杀戒,只是对功臣们进行威逼利诱一翻,让他们主动交出兵权。这就是著名的杯酒释兵权。
这样他们之间就不会互相猜疑,同时也可以让功臣得以善终。他们交出兵权后,也可以广置良田美宅、饮酒相乐,广聚财物。
对于皇帝而言,功臣们虽然饮酒享乐、广聚钱财,但这和他们手握重兵相比就显得微不足道了。
就这样赵匡胤不仅通过杯酒释兵权成功解除了功臣们的兵权,加强了中央皇权,而且还让他们有了安乐的晚年。
当然他们交出兵权后,想要得到安稳的晚年,还是要靠自己的。如果交出兵权后,还心有不甘,而还参与军政,那也是很难得到善终的。
那石守信向赵匡胤交出兵权后,是怎么做的呢?
石守信交出兵权后,被免去侍卫马步军都指挥之职,而为天平军节度使。并且他做天平军节度使一做就是十七年,在这期间,他就是按着赵匡胤倡导的享乐主张去做的,他“专事聚敛,积财巨万”。虽然他变成了有钱人,但这并不会让皇帝感到威胁,所以他虽然失去兵权,却免于了朝廷的猜忌。
同时石守信为了以释君疑,就让很多民工运输建筑材料,压迫民工十分厉害,同时还不给或克扣工钱,这虽然让他名声不好,但却更加让朝廷对他放心,毕竟贪赃敛财和心有二心相比,就显得轻了,这就和秦朝王翦和秦始皇、西汉萧何和刘邦之间的故事差不多。
石守信交出兵权后,施行赵匡胤给功臣提倡的享乐思想,他“专事聚敛,积财巨万”却少有参与政事,所以石守信虽然是主要的大宋开国元勋功臣,但他在鸟尽弓藏、兔死狗烹的情势下,还是能得以安享他自己的晚年生活。
赵匡胤在49岁突然去世,其后他的弟弟赵光义即位。宋朝历史上的第一次权力交接不是父子相继,而是兄终弟及。难道赵匡胤就没有考虑自己
赵匡胤把皇位传给弟弟赵光义而不是儿子的缘故,跟杜太后死前的嘱咐有关系。宋朝皇帝之一赵匡义就是欺负后周的孤儿寡母才上位的,他的
赵匡胤传弟不传子,这其中不光有他跟弟弟赵光义兄弟情义的缘故,当然更多的还是来自杜太后生前对赵匡胤施加的压力。杜太后担心今后类
赵匡胤传弟不传子,这其中不光有他跟弟弟赵光义兄弟情义的缘故,当然更多的还是来自杜太后生前对赵匡胤施加的压力。杜太后担心今后类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朝作为历史上经济发展最鼎盛的朝代,甚至超越了唐朝。但是对于古代封建王朝中,宋朝还是一个非常严重的重文轻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赵匡胤和赵普之间的关系,在一开始的时候赵普可是赵匡胤最信任的人,毕竟在陈桥兵变的时候,赵普可是帮助到赵匡
说到这个石守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可以说是为宋朝建立立下了汗马功劳。他的一家都是打仗非常厉害的,除了打仗厉害之外,还和宋太祖赵
事实上赵匡胤并没有传位给任何人。赵匡胤死的时候只有50岁,作为一员武将,身体一直算是好的,也许也从来没有思考过传位给谁的问题。作
赵匡胤死后,他的儿子没能继位,而是由弟弟赵光义继承皇位。历史上,对于赵光义这位继承人的合理性其实存在不少争议,只是我们想获取真相
论功绩自然是赵匡胤更大,毕竟他是宋朝的开国皇帝,而赵光义本身继位的合理性就一直存在争议,这在历史上也算是一件比较迷离的事件。和
李煜是南唐的末代皇帝,不过当皇位传到他手上时已经取消了“帝号”,对外称国主。他自幼出生于帝王之家,聪明好学,精于诗词歌赋,是一个才
说到宋太祖赵匡胤,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他是一位励精图治的开国君主。然而,赵匡胤的死却充满着谜团,突然在一夜之间猝然离世,留给历史
说到赵匡胤的陈桥兵变,那可真的是非常的精彩,而且最后也是因为这个,赵匡胤才能得以成为宋太祖。那么赵匡胤在陈桥兵变之前,兵力上面完
太祖誓碑上有这样一句话,“不得滥杀士大夫与上书言事之人”,所以便认为赵匡胤是重文抑武,然而真相真是这样吗?实际上赵匡胤的确抑武,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赵匡胤的黄袍加身典故吧?正因为这个,赵匡胤才成功改立后周为宋,但是很多人都认为,这个黄袍加身的把戏是宋太祖
说到北宋的开国皇帝赵匡胤,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对于他大家一直都不理解的是他的死因。为什么在斧声烛影之间就直接驾崩了。然而他
说到宋朝时期的赵匡胤,当时的他是最信任赵普的,因为当时在陈桥兵变的时候有拥戴之功,而且后来还为宋朝出谋划策,所以赵匡胤当时非常看
在我国历史上的封建王朝时期,很多朝代的开国皇帝都会将那些与自己南征北战,一起打天下的功臣杀掉一批,以此来巩固自己的统治地位,这种
说到宋太祖赵匡胤,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他建立大宋王朝可以说是非常的厉害。但是关于他的死,在历史上可是众说纷纭,但是并没有一个确定
说到孟昶,他是后蜀皇帝,本来是一个好皇帝,但是最后过渡沉迷文艺和女色,让自己的国家走向了灭亡。最后赵匡胤攻破后蜀,孟昶也投降于北宋
说到这个宋太宗赵光义,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他是宋太祖的弟弟。其实很多历史上的人物在现在都被网友起了一些外号,比如说“穿越者”
《大宋宫词》中,赵匡胤的儿子赵德昭死的不明不白,他被人下毒,但凶手一直没能查出是谁。实际山,就犯案动机来说,赵光义算是嫌疑比较大的
赵匡胤是一个怎样的人,从他和王彦超的故事中就能知晓。赵匡胤的父亲和王彦超是好友,此后赵匡胤想凭借这层关系,让王彦超帮忙提携他。
我们仔细的回顾一下柴荣和宋太祖所制定和实施的统一策略,不难发现,两人的总体思路是非常一致的。不过这两个人都是务实主义者,通过实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赵匡胤,可是宋朝的开国皇帝。关于赵匡胤的死,在史记中的记载,关于赵匡胤的死确实是有点离奇,而且是轻描
说到这个赵光义也还是有很多人也都比较知道的,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北汉的灭亡就是他的功劳,他基本上上是完成了这个全国的统一,所以还是
说到这个赵匡胤想必大家也都是知道的,非常的厉害,但是一个人厉害再历史也就那么回事,所以赵匡胤也有自己的得力助手的,话说赵匡胤旗下
历史上,宋太祖赵匡胤死的十分蹊跷,有关他的死因在民间存在各种各样的说法,其中很多都指向赵光义,因为赵匡胤死后他是最受益的人。赵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