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皇帝来说,谁都想自己在皇位上多待几年,毕竟手握大权,皇位也是被众人争得头破血流,皇子中想要当皇帝的绝不在少数。但是在南宋时期,南宋的前三位皇帝却是一些“另类”,每一个都在自己还活着的时候,把皇帝之位禅让给了太子,自己当起了太上皇,这是为什么?他们就这么喜欢当太上皇吗?
南宋前三位皇帝,高宗、孝宗、光宗皇帝的确都是禅位给太子,这在中国历史上也是很罕见的。皇帝宝座大部分人都巴望着能坐的久一些,不是迫不得已一般都不会提前传位。但是南宋的前三位皇帝却真的一个接一个的禅位,当然他们禅位的原因也各有不同:
宋高宗赵构是南宋的开国皇帝,也是北宋王朝的继承者,他的一生多次经历磨难危险,也一直生活在金人入侵的阴影之下,让我们简单梳理一下这位命运多舛的开国皇帝的危机时刻:
靖康元年(1126年)春,金军第一次围攻开封,作为宋徽宗第九子、宋钦宗九弟的康王赵构主动作为王室议和代表到金军营地谈判议和,并被扣留十几日,经历了人生的第一次危机,要知道当时赵构年仅19岁,当时他的父亲徽宗皇帝都害怕的主动禅位,其余兄弟看到金人都吓的尿裤子,年纪轻轻的赵构能够不畏生死,前去议和,的确值得肯定。但是一个出生皇族的亲王,养尊处优的生活,你说赵构内心真的不怕估计是不可能的。
同年冬,金军再次攻宋,赵构又一次被派往金营议和,这一次金军已对北宋都城开封志在必得,议和的风险可想而知,所幸在河北磁州被名将宗泽劝阻留下,免遭金军俘虏。靖康之变后也成为宋徽宗唯一没被俘虏的儿子,所以他也顺理成章的继承他哥哥宋钦宗的皇位(不要小看了这一因素,南明的失败中就有一个重要因素是皇位继承混乱,导致抗清力量分散和内讧)。
建炎三年(1129年),金军奔袭赵构的行在扬州,赵构吓得仓皇渡江南逃,经镇江府到杭州。
同年,刚刚逃到杭州的赵构又遭遇“苗刘兵变”,苗傅和刘正彦利用军士对朝政的不满,发动兵变,逼迫赵构退位。虽然兵变很快被平息,但是赵构的确狼狈的退位了二十多天,而且事后不久他唯一的儿子也夭折了。
还是在这一年的九月,金兵不顾赵构的不断遣使求和,哀求金兵不要再向南追击,又一次渡江南侵。刚刚平息苗刘兵变的赵构不得不再次仓皇南逃。这一次经绍兴、宁波到舟山,然后漂泊海上避难,然后又逃到温州。据说经过这一年的数番惊吓,导致赵构失去生育能力。事实也证明,此后赵构再也没有生育子女,只好早早的寻找皇族的幼童领养准备作为继承人接班。
之后到绍兴十一年,赵构虽然没有经历前几次的致命危险,但是金兵的不断南下也让他寝食难安,虽然在前线将领的努力下,挫败了金兵的南侵战略企图,而且也开始向北收复中原失地。但是赵构的日子依然不好过:一是战争导致的巨大消耗,政府财力困难,只得加强盘剥百姓,进而又导致起义反抗不断;二是前线虽然战事较顺,但是赵构又时刻担心这些领兵将领尾大不掉,三是担心万一收复中原,迎回自己的父亲和哥哥,自己的皇位又该如何安排?
绍兴十一年(1141年),通过“绍兴和议”金宋双方基本结束大规模战事,赵构也过了一段相对安定和平的生活。但是到绍兴三十一年(1161年),金朝皇帝完颜亮再次南侵,赵构吓得又一次准备逃离临安。所幸前线将领击败了金朝水军,同时金朝内部发生内乱,完颜亮也被部下所杀,南侵行动自动解除。这一次经历了二十年太平生活的赵构估计再也不想承受这样的压力,而且也确实是心累了。第二年就禅位给太子赵眘,自己退居二线,当起了太上皇并一直活到淳熙十四年(1187年),享年81岁。
宋孝宗赵眘被认为是南宋最有作为的皇帝,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也确实如此,但是这不代表他是南宋最有能力的皇帝(个人认为从政治治理能力来看,还是宋高宗更高明)。虽然他在位期间平反岳飞冤案,起用主战派人士,锐意收复中原;内政上,加强集权,积极整顿吏治,裁汰冗官,惩治贪污,重视农业生产,百姓生活安康。但是他在位期间也有一些让他失望不已的事情:
隆庆北伐的失败给信心满满的宋孝宗当头一棒。宋孝宗登基后的第二个月就召回主战派老将张浚商议国事,随后又为岳飞等人平反,大力任用主战派大臣积极备战,意图利用金国内乱不久的时机一举收复中原。但是显然刚刚登基宋孝宗还缺乏统筹全局和把握战局的能力,隆庆北伐先胜后败,不仅使雄心勃勃的宋孝宗被打了兜头一棒,而且把宋高宗绍兴和议以后二十余年积攒的家底给打了个精光。
当然,宋孝宗的确是个励精图治的君主,他没有被隆庆北伐的失败击倒,认清形势的宋孝宗转而采取“先为自治、而后远图”的思想。即乘金宋双方罢兵休战的机会,积极发展壮大自己,为以后的北伐做准备。但是让宋孝宗失望的是,他的对手金世宗完颜雍和他采取了同样的措施,这就使得宋孝宗无计可施,从而心中的失望更加明显。
作为南宋最有作为的帝王,在位执政27年,除了登基第一年开展了隆庆北伐,剩下的时间他都是埋头于国内政事,在壮大和发展自己的同时,希望金朝内部能出点问题,使自己能有有机可乘。但是很遗憾他一直没有等到这样的机会。淳熙十四年(1187年)宋高宗去世,孝顺的宋孝宗非常悲伤,加上长期执政但是无力取得突破的失望和倦怠之心,同时太子赵惇已经迫不及待的想登上皇位,于是宋孝宗着手让太子参与国政,并开启禅让之路。两年后淳熙十六年(1189年)宋孝宗正式禅位给太子赵惇。
宋光宗赵惇是一个很有争议的皇帝,本来按照长幼顺序宋孝宗不应该立他为太子。但是宋孝宗认为赵惇的英武气质更像自己,加上考虑到国家有难,还需要英武之主去收复河山,因而宋孝宗改变传统立更年轻的赵惇为储君。按理说宋光宗赵惇要对父亲宋孝宗感恩戴德,极尽孝道才对。但是历史上宋光宗的一个重要标签就是他的不孝(或者是他和父亲宋孝宗的关系不睦)。还当太子的宋光宗赵惇倒是没有过多的表现出他的不孝,唯一有点苗头的就是曾经暗示自己的父亲宋孝宗禅位(当然在封建帝王家庭里这已经是非常大逆不道的了),但是宋孝宗只是让儿子碰了个软钉子,没有过多的怪罪赵惇。
乌髭药光皇春秋已富,又自东宫尹天府入侍重华,从容启上曰:“有赠臣以乌髭药者,臣未敢用。”上语光皇曰:“正欲示老成于天下,何以此为?”
但是赵惇登基之后,很快就变的让人陌生起来,本来他的父亲宋孝宗对宋高宗的孝顺已经有了现成的榜样,而且他的父亲也是宋高宗禅位而提前登基的。唯一的区别就是宋孝宗是宋高宗的养子,而他自己是宋孝宗的亲生儿子。但是宋光宗却完全做不到向他父亲那样的孝顺。究其原因后世的研究认为有以下几个方面:
宋光宗对父亲有本能的畏惧和心理不安感。因为宋光宗的诸君之位是宋孝宗以国家处于非常时期不应因循守旧而破例册封的。因此宋光宗一直小心翼翼的在太子之位上,非常害怕因为自己的差错而导致失去储君之位,因而长期压抑和伪装自己。一旦登基,这种压抑和伪装就必然要得到释放,因而就表现在他登基后从刚开始的还会定期去看望退位的父亲,到后来就不但减少去看望的次数,直至最后几乎完全不去看望。
宋光宗的皇后李凤娘是个有名的妒后和悍妇。宋光宗的妻子李凤娘是因为相士的说法才成为太子妃,但是她的个性跋扈嫉妒,后来非常不受宋高宗和宋孝宗的喜欢,但是碍于皇家的面子一直没有采取果断措施,而李凤娘也非常记恨对她很严厉的宋孝宗,不断的在宋光宗面前挑拨他们父子的关系。
宋光宗立储之事也导致赵惇对父亲疑惧不已。赵惇登基后只有一个儿子赵扩,又是皇后所生的嫡子,赵惇本意想立他为太子,只是考虑自己登基不久还不急于册封。但是他的父亲宋孝宗又出于当初立他为储君的想法劝说赵惇立他的侄子赵抦为储君,而且这个赵抦正是赵惇的哥哥赵恺的儿子。赵惇的感觉仿佛是父亲要将自己的皇位还给哥哥一家,于是他和妻子李凤娘对宋孝宗更加冷漠了。
宋光宗登基后两年左右,可能本身就带有家族遗传的精神病基因,再加上与父亲相处的压力,还有妻子李凤娘的妒悍。使宋光宗开始出现精神病的迹象。赵惇有一次洗手,看到端水的宫女的手很好看,可能就表现出了一定的兴趣,结果没几天皇后就让人给赵惇送来一个食盒,打开一看正是那名宫女的双手。后来一次祭祀大典之前,突然传来他的宠妃黄氏暴毙的消息,宋光宗知道一定是皇后干的,而且紧接着的祭祀大典上风雨交加,仿佛天神发怒,惊惧之下宋光宗开始出现精神病的症状。
虽然宋光宗的精神病后来时好时坏,但是他的不孝之举和皇后李凤娘的跋扈干政已经引起朝野上下的不满。宋孝宗临死前希望能见宋光宗一面,但是皇后李凤娘不予许,宋光宗竟然就真的没有去。这在朝野内外就真的激起了众怒,朝廷重臣联合宋高宗的吴皇后果断采取措施,强行禅位给赵惇的儿子赵扩,宋光宗就这样被逼着禅位了。
终上所述,南宋的前三位皇帝的确都是禅位给太子,但是每个人禅位的原因都不尽相同,但是的确是中国历史上罕见的连续内禅。毕竟在没有权臣军阀逼迫的情况下,这种现象还是很少见的。
众所周知,成吉思汗是中华历史上一位赫赫有名的开国之君,他一生征战无数,且几乎战无不胜,在亚洲和欧洲都留下了其征战的痕迹和威名。成
北宋的都城在河南开封,南宋在浙江杭州,北宋拥有的一些北方土地,到了南宋也都变为了金国的领土,而且南宋朝廷比北宋更注重军事实力的发
宋代的商品经济的发展最先是农产品的商业化,此外是各类原材料加工的手工业,如坑冶业等都极大的扩大了运营规模。生活用品的小作坊手
北宋是由赵匡胤创建的定都城开封并为东京汴梁,北宋微宗当政的25年时期,社会发展杂乱,大地主们放高利贷,六贼掠夺鱼肉百姓,金太宗借机派
最近很多人对历史上一些朝代出现的中兴局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些中兴什么的也还是非常非常多的,那么这个宋朝有没有出现什么中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南宋被蒙古灭国那可真的是非常凄惨啊,在南宋后期的时候,蒙古的骑兵到处征伐,灭掉西夏和金国之后,就把矛头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高宗赵构在位时期,当时岳飞可是带领着众军北伐,为的就是能够维护自己的统治和地位,但是没想到的是,这个宋高宗竟
说到这个吕文焕,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他是南宋后期的将领。在宋蒙的襄樊之战任宋朝的守将。在南宋和元军对峙6年之久,最后吕文焕却
说到南宋的抗金名将,大家肯定第一个想到的就是岳飞吧?但是出了岳飞之外,还有一位名将,那就是吴玠了。如果说岳飞是中原战场的传奇,那么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高宗赵构是不愿意北伐的,但是岳飞已经在北伐的路上,结果没想到赵构还把岳飞给招回来了。那么这个赵构为什么不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岳飞准备直捣东京的时候,没想到在这个时候,这个宋高宗赵构竟然下令让岳飞回去。对于这个事情,岳飞可以说是非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宋朝是分为北宋和南宋的,但是据了解,在北宋和南宋之间还有一个朝代,但是因为时间太短了,所以就直接忽略不计了,所以
说到宋朝,大家肯东都会下意识的认为宋朝分为南宋和北宋,北宋结束之后南宋就接上了,但是完全没有人知道,北宋灭亡之后,在南宋之前还又一
说到这个南宋的中兴四将,大家肯定都比较熟悉的是岳飞和韩世忠,毕竟这两个人的影响力确实是很高的,而且最重要的是,这个中兴四将在南宋
大家也知道靖康之耻是真的非常的耻辱了,不仅仅是人死了很多,主要还是被侮辱,没有了人格,但是很多人也说了,后来的南宋是有报复这个金国
刘娥是北宋的。刘娥为蜀地孤女,后至京中,15岁入三皇子赵恒王爷府。宋真宗登基后,景德年间,刘娥封佳人。大中祥符5年,立为皇后娘娘。宋
唐顺宗李诵时期,唐朝整体国力已衰弱了不少,而他这个皇帝在朝中一点威信都没有,最后被迫禅位太子李纯,在位仅186天。唐顺宗禅位并非自
公元1162年,宋高宗主动禅位,将皇位传给赵昚。宋高宗的举动使得宋朝皇帝血脉又回到了赵匡胤一系。赵昚继位后的第二个月,就下诏替岳飞
1279年,南宋来到了生死存亡之际。这一年,南宋和元军在崖山展开了一场大规模的海战,这将决定南宋最终的命运走向。结果元军完成了以少
说到南宋的武将孟珙,他可是南宋晚年的时候最年轻的将领了。是一个武将世家。在抗金这个事情上可是做出了巨大的功劳,同时也被称之为
公元1141年,宋高宗下令解除岳飞、韩世忠,还有一些将领的兵权,希望能够和金国议和。后来宋高宗处死岳飞,这场冤案的发生震惊全国,大家都
最近不少人对这个岳飞北伐比较感兴趣,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越发北伐的时候最远打了什么地方呢?岳飞北伐完了之后南宋的版图到底有多大
说到这个南宋北伐的事情也还是有不少的故事,南宋北伐前后一共四次,但是大家也知道的,前后四次好像也都失败了,那么我们今天就一起来看
说到这个唐岛之战,大家可能并不是很熟悉,但是这场战役算是非常经典的以少胜多的战疫,宋军3000人战胜了金军70000人。金军直接全军覆
说到南宋北伐,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事情一直都是南宋想要做的事情,但是毕竟北伐的这个经过还是比较漫长的。那么在历史上,南宋一共北伐
说到这个孟珙也不知道大家认识不认识,也还是非常厉害的一个人,小编其实也很少听说他了,但是他其实非常厉害的,是名族英雄了,在南宋非常
最近很多人对于南宋的灭亡非常的有疑问,很多人说了各种原因,各个方面都有,其实核心还是国力弱了,也有比较好事的人也都问了,加入这个南
宋高宗赵构大家应该都比较熟悉了,在南方建权之后,就开始各种收复故土。所以到了后面之后,就没人能够撼动他的皇位了。可是就算是这样
其实关于这个岳飞,大家都知道他是历史上非常受人尊敬的,而且是知名将军,对于后代来说自然是不可替代的。但是作为当时的皇帝宋高宗,为
说到宋高宗赵构,他是南宋帝国的缔造者,宋徽宗的儿子。作为皇帝,宋高宗赵构还是非常又能力的,而且能够保证南宋的政权不倒。但是他活了
说到南宋的猛将,那可真的是不得不提到孟珙,这个人的出身就是将门,祖父还是岳飞的部将!那么关于这个孟珙的一生到底有多么的辉煌,完成了
说到说到南宋,大家应该都知道,是宋朝的一个时期,而且是由汉族建立的王朝,一共相传了9个皇帝,和北宋合称宋朝。但是最后还是惨遭灭亡,而
崖山海战,南宋战败就此灭亡,蒙元完成了统一。我们都知道蒙古是北方游牧民族,但率领元军打赢这场战役的其实是个汉人,名叫张弘范。张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