八里桥之战是发生在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的一场战斗,但是清军总共派出了2.5万至3万的兵力,最后却惨败给只有8000余人的英法联军。虽然清军在这场战斗中表现英勇,但双方装备差距实在太大,而且对手在拿破仑战争和克里米亚战争积累了足够多的经验,导致清军根本不是对手。最后的结果可以说是一边倒,下面就为大家介绍下这场战役,了解清军究竟输在了哪里。
“八里桥之战”是第二次鸦片战争期间,中国军队和英法联军之间的一场激烈大战。在这场大战中,由当时清朝最强悍将军僧格林沁率领的3万清朝精锐骑步兵,与英法联军的8千人作战。但战争的结果却是清军损失了1200人以上,英法联军只死5人,伤几十人。
这场战争究竟是怎么回事,为何双方伤亡的数据悬殊这么大呢?
其实整场战斗,僧格林沁的布局并没有问题。当时,由于英法联军占领天津后,清廷与英法联军谈判失败,英法联军决定从天津出发,北上攻打北京城。
僧格林沁担任的是阻击英法联军入京的任务。他先是亲率7千骑兵、一万步兵驻扎在张家湾一带,形成第一波阻击。接着,又派副都统伊勒东阿督带4千骑兵驻守在八里桥一带,形成第二波阻击。为了防止英法联军从其它道路进攻北京,僧格林沁在各个路口都安插部署了兵力。马驹桥东南驻扎了1千骑兵,以防备英法联军绕道。通州驻扎了4千绿营兵,由直隶提督成保统领。齐化门以东至定福庄一带,又驻扎了5千人,由副都统胜保带兵。总之,僧格林沁在各条线上都进行了防御安排,以期做到万无一失。
既然各条战线上都有防御安排,为什么僧格林沁最终还会惨败呢?是因为僧格林沁的军队不勇敢吗?
关于僧格林沁的部队在这场战斗中是否勇敢的问题,我们来听听敌人是怎么说的。
法军军官吉拉尔在《法兰西和中国》中描述道:“八里桥之役,中国军队以少有之勇敢迎头痛击联军……他们呼喊前进,勇猛和反覆地冲杀……宁愿一步不退,勇敢坚持,全体就地阵亡。”
保尔·瓦兰在《徵华记》中说:“他们中没有一个后退,全都以身殉职。”
德里松伯爵在他的《翻译官手记》中说:“敌人已经两次被打退,却还没有认输,正准备横下一条心来争夺通道……死神一刻也没有歇手,却并没有吓倒这些不灵活,却勇敢的斗士,他们寸步不退。”
不用再做过多地引用了,只需看看这些材料,就可以明白,僧格林沁的军队有多么的英勇不屈了!
那么,既然僧格林沁的战术布局得当,清军又那么的英勇无畏,为什么这场战斗,打得那么窝囊,败得那么惨呢?
道理很简单。这场战斗,被称为两个时代之间的战斗,是冷兵器时代和热兵器时代的一场跨时代错位对决。
僧格林沁的军队,是当时最厉害的冷兵器军队,尤其作为蒙古悍将,他配备了最先进的骑兵队伍。如果这支部队只是在冷兵器时代作战,那么,僧格林沁的军队将是战无不胜的。僧格林沁的祖先成吉思汗,曾率领蒙古骑兵横扫天下,当时没有任何一支军队能够与他争锋。僧格林沁所拥有的骑兵,也具有这个特点。
但是,当僧格林沁指挥着这支骑兵部队冲向英法联军的时候,英法联军立刻用火箭炮以及榴霰弹向僧格林沁的骑兵发动攻击。这些威力巨大、声响巨大的炮弹在骑兵部队里四处开花,瞬间就让骑兵的战马惊慌失措,互相冲撞,四散奔逃。
僧格林沁的骑兵败退后,连续重整旗鼓,组织了好几次冲击。但每次都非常窝囊地败在英法联军的炮火之下。
僧格林沁的步兵也遭遇了同样的窘境。他们也有火器,但是设备极为简陋,主要靠手中的大刀长矛。但是,大刀长矛所打的,只能是肉搏战。而步兵不管怎么冲锋,都无法靠拢敌人,和他们展开肉搏。
也就是说,在这里,勇气和无畏没有任何用处。僧格林沁的军队表现得越勇敢,冲杀的次数越多,他们也就败得越厉害。
尽管僧格林沁组织了梯级防守,但是,张家湾的阻击很快就惨败,不得不退守到八里桥。同样的,八里桥也没能形成有效的防御,僧格林沁在损失了上千人后,英法联军很快就打过去了。
这场战争结束,法国将领孟托班回国后,法国国王拿破仑三世封孟托班为“八里桥伯爵”,还提议给他年金五万法郎的奖励。但是当时法国很多国会议员反对,他们说,这不过是“一场引人发笑的战斗”而已,不值得这么大张旗鼓。
确实,冷兵器和热兵器作战,还不可笑吗?而第二次鸦片战争以后,清朝有识之士也认识到这一点,开始掀起“师夷长技以制夷”的高潮。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满清入关的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满清入关话说前后有五次之多,那么这五次入关都是入的什么关呢?具体详细的
吴三桂在历史上是一位颇具争议的人物,有人觉得他是大汉奸,但也有人认为吴三桂“汉奸”的名号是被强加上去的。但带领清军入关的人,的
对于明朝,大家应该都知道,那个时候的明朝在军事能力上还是非常不错的,毕竟那个时候作为一个冷兵器时代,能够有大量的火器肯定是要好很
或许很多人都不记得了,在我国历史上的晚清时期,1886年,北洋水师就曾与日本有过一次摩擦,这一起摩擦差点就造成了严重的后果。1886年,由
说起清朝,大家都再熟悉不过了,这是我国历史上最后一个封建王朝,王朝存在了有200多年的历史,期间历经了10多个皇帝的。清朝早期是一个
对于清朝士兵的穿着,大家可能更多的都是从电视机上了解的,而且最重要的是,清军的穿着打扮在当时是不一样的。毕竟士兵的种类不一样。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事情,话说这个清朝时期的朝鲜好像非常的讨厌这个清军,那么为什么讨厌呢?其实原因很简单的,那就是这
最近不少的人也都在说这个九龙城寨的事情,通过一些传说,这个九龙城寨是有清军的,那么很多人也要问了,这个九龙城寨到底有没有清军,如果
说到汉奸其实大家也应该都知道的,这样的人非常的可恨,而且是那种没办法述说的那种,有的时候竟然比敌人还可恨了,但是有的时候其实有的
说到“抬枪”可能真的是很多人不知道这个东西,这个东西其实就清朝时期一支作战队伍,顾名思义就是指的指的抬着的枪了,但是也不简简单
说到清军相比大家都知道的,那就是他们其实就是八旗里面的那些人,大家也知道的那就是八旗是有专门定制的甲胄的,那么有的网友也问了,但
说起李自成,本身就是一位武功高强的江湖人士,在他最落魄的时候遇到了他的小舅子高立功。当时李自成入狱的时候恰巧高立功是看守他的
在很多人的印象中,清朝末年,清政府软弱,这已经成了人们对于晚清时期的清政府的固定印象了,虽然也有人认为这种看法并不全面,但的确无法
明朝末年,爆发了历史上非常有名的明末农民起义,明朝的统治岌岌可危,内忧外患不断,不仅有农民起义,还有满清军队的威胁。不过,明朝最终还
了解明清历史的人都知道,吴三桂这个名字,而与吴三桂有所关联的,一定少不了陈圆圆,甚至有说,吴三桂之所以最终选择了投降清军,就是因为陈
在我国近代历史上的民国时期,奉系军阀的老大张作霖可谓是一个风云人物了。即当过清军,有当过土匪,通俗的讲就是“黑白两道通吃”。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