戊戌变法作为清朝末期,清政府实行的一次非常重要的政治改革,虽然最终还是以失败告终,但是这次变法对于历史的影响还是非常大的。而当时,支持戊戌变法的光绪皇帝,与反对派的首要人物慈禧太后,对变法当然是持有不同的意见的。而且慈禧原本就想要将光绪皇帝废黜,换成另一个人,人选已经都找好了,但是为什么戊戌变法失败之后,慈禧却始终都没有换掉光绪皇帝呢?今天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带大家一起来看看吧。
光绪帝主导的戊戌变法失败后,慈禧对光绪帝不再信任,并迅速剥夺了其一切政治权力,还将其软禁于瀛台。瀛台是一个非常特别的地方,据记载光绪帝被囚禁瀛台时,那里三面环水,只有一条连通外面的通道。有人记之曰:“民间言光绪皇帝坐水牢,余甚疑之。近年往瀛台瞻仰,湖边老屋数间,破槛当潮,虚窗待月。风骚骚而数急,泼淼淼而云愁,行人指桥中有机关转捩,朝罢归来……且赋诗一首:朝罢归来撤卸桥,胡编老屋冷萧萧。神龙或挟风云遁,权用瀛台作水牢。”可见,当时光绪帝处境之惨!
其实,慈禧夺权后,对光绪已不仅限于囚禁,她甚至还一度想将其害死,另立他人。据《清室外纪》记载,“自政变后,帝被幽禁于瀛台,自知命如悬丝。但不悉尽于何年,太后常至瀛台,明言帝崩后之事,又言帝之登基,本不合祖制,独不思此不合祖制之事,果何人所为也。又谓帝与明景泰帝命运相似云云。”并且很快朝野上下,关于光绪帝病重的谣言也不胫而走,光绪帝甚至遭遇“求米粥则不得,求鸡丝则不得。凡所求食,皆诡词拒之”的情况。光绪帝感叹说:“朕不如汉献帝也!”
1900年1月,慈禧更是下谕说皇帝病重,须广求天下名医。其实,这些只不过是慈禧为了废黜光绪帝而另立新储的前奏。另据说,当时早在甲午之冬,宫中即有过废光绪帝之意,幸亏“为奕?所力争,议遂寝。然自此之后,载湉于召见群臣时,西后必令内监于屏风后窃听其语。”到了戊戌四月奕?病死,康有为和光绪帝维新行动更加深入,却不知已“大拂西后意”,其实慈禧当时就已确定了废黜光绪帝的想法。
虽然慈禧废黜光绪的心意已定,但为掩悠悠之口,她在荣禄的建议下,秘密征求了两江总督刘坤一和两广总督张之洞的意见,但前者表示反对,后者则没有回复。虽如此,慈禧废黜光绪帝的意思却没有改变,这一方面因为康有为、梁启超等保皇派一直在外国喊着保皇,批判慈禧;另一方面因为国内也有一些人蠢蠢欲动,幻想光绪帝重新执政。这使得慈禧深感不安,所以更加重了她废黜光绪的决心。
据溥仪后来回忆说:“慈禧曾用假药方散布光绪帝病重的消息,后来引得洋人出面派西医给光绪看病,洋医生看后证明光绪帝身体只有小恙并无大碍,慈禧不敢得罪洋人,只好暂时放弃除掉光绪的想法。但慈禧又想出了先给光绪帝立嗣再除光绪的办法。她选定的储君正是顽固派端王载漪的儿子溥儁,并根据荣禄的建议,将新皇储叫作大阿哥而不叫皇太子。”光绪二十五年十二月二十五日,光绪帝以朱笔批上谕,立端王之子溥儁为大阿哥。这份诏书被当时的外国人称为“中国历史上最伤心的文字”,在历史上称为“己亥建储”。
这里有必要说一下这位很快被立为皇储旋即又被废的大阿哥溥儁,据溥儁贴身宫女回忆:“提起大阿哥溥儁,真不好说,说他傻吧,他在某些方面聪明绝顶,比如他学谭鑫培、汪大头,学谁像谁,特别是对精巧的玩具,更是能拆卸又能安装,那手艺非常精巧。但如果据此说大阿哥聪明,他又在人情世故上一点儿不通。在宫里,他一不如意,就会对天长嚎,任谁哄他也不听。”另有其他人也回忆说,就在溥儁进宫第二天,便叫人将其家中玩物索入宫中,可见慈禧所选之人,其实就是一个容易控制的傀儡。
慈禧玩弄清朝末世的三代皇帝,完全是因为她严重地破坏了满清的祖制家法。其实,慈禧在“穆宗崩,不嗣子而立弟”时,就已经违反了清朝皇室的祖制,后来又蓄谋立溥儁,及至最后的溥仪,她一而再地破坏清朝皇室的规矩,体现了她对权力的绝对贪恋。对她来说,所谓的三纲五常、祖宗家法都只能适应她的需要,而决不能让它们约束了自己,这就是真实的慈禧!
根本原因
戊戌变法失败的根本原因是:资产阶级维新派力量过于弱小,即资产阶级的软弱性;慈禧所代表的顽固派掌握实权,实力强大。
直接原因
其一,守旧派势力强大,当时国家的最高领导权不在光绪皇帝手中,而为以西太后为首的王公、大臣所掌握。维新派只有少数几个人,没有实权。西太后最初曾指示“今宜专讲西学”,但是,当她感到变法触及到她自己的权力和清廷王公贵族的利益时,就动手遏制、镇压。
其二,维新派缺乏正确的理论指导。康有为的《新学伪经考》指责西汉的古文经书全系刘歆伪造,《孔子改制考》将孔子打扮为“改制立法”的祖师爷。两书都没有充分的、有说服力的证据,不用说守旧派反对,当时的一些开明人士也不赞成。此外,维新派某些激进的宣传,也增加了社会阻力。
其三,维新派缺乏坚强的组织领导,脱离广大人民群众,只寄希望于没有实权的皇帝和极少数的官僚,甚至对帝国主义抱有不切实际的幻想。
其四,维新派及光绪皇帝在实施变法上的某些冒进措施。变法一开始,光绪皇帝就因不满自己的老师、军机重臣翁同龢的持重、顶撞,将其开缺回籍。大量裁减冗官,仅京师一地,涉及闲散衙门十多处,失去职务者近万人,但是又没有安排出路。因王照上书被阻而一下子罢免六个部长级大员,也操之过急,并且失之过重。
其五,变法手段单一:采取单纯的自上而下的“和平”、“合法”方式。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清朝作为我国最后一个封建王朝,有过其最为辉煌的时刻,曾著有大清王朝的美称,多民族统一,国家繁荣昌盛,而同时清朝固步自封,将自己困锁在
纵览古时末代皇帝,绝大部分都以惨剧收尾,可清朝末代皇帝溥仪是一个例外。关于溥仪的评价,历来各执一词,去世半个多世纪依旧没能毁誉参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慈禧秘密生活》女主叫惠玉兰,由邱淑贞扮演。惠玉兰入宫后不是很圆滑,到处受人排挤。因为家贫无钱向宦官打理疏通,结果备受其余受宠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在清朝晚期的时候,因为朝廷的腐败,导致各个地方都发生了起义。而且当时的太平天国运动也是被曾国藩给平定。可是
说到洗澡这个事情,在古代都是怎么方便怎么来,有的喜欢坐在一个大桶里面泡澡,有的则喜欢直接用水冲。可是唯独这个慈禧,她竟然喜欢在坐
说到胜保估计不少人不知道,但是说到苏完瓜尔佳·胜保应该很多人知道了吧,对的没错就是清朝时期的大将军,而且还是慈禧时期的,话说他是
说起慈禧太后,相信大家都不会陌生了。不得不说,这老太太还真的是很不容易的,别看这老帮菜岁数挺大的,平时每顿饭都得100多道菜,日常出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
有人说,如果光绪皇帝能够推行维新派变法,或许就能改变清朝命运。只是光绪皇帝连慈禧这一关都过不了,他原本想压制慈禧以及她背后的保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历史其实是清朝给篡改了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说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明史是被清
说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他奠定了清朝的建立。不过很多人,在对于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有很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
很多人都喜欢拿慈禧太后和吕后、武则天作比较,她们都是历史上达到过权力顶峰的女性人物。不过慈禧其实和吕布、武则天有很多不同之
说到一些古代皇帝的帽子,都是有个字的特点的。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些皇帝的帽子上面有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帽子的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
咸丰帝有一女二子。最长的女儿是荣安固伦公主;长子载淳,慈溪所生,后为同治帝。最小的儿子没有名字,出生当天就死了,后来被封为悯郡王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关于这个准噶尔汗国的事情,话说他们人口不到60万人,但是当时和清朝是对抗了接近70年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
自1840年清朝在第一次鸦片战争战败,以及清朝被推翻前的一系列对外战争以来,慈禧看到了清廷军事力量的薄弱。特别是1894年,清政府在甲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抱怨着工作太累,没有世间可以休息,非常向往古代人的那种山水诗画的田园生活。然而事实上,古
可能一般人很少会把萧绰和慈禧联系到一起,两人相隔近900年。不过仔细研究她们的一生,其实能发现不少相同之处,只是萧绰和慈禧的结局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
说到清朝时期的戴梓,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是康熙时期武器制造的专家,对于火器制造可是非常的厉害。同时还发明出了28连发的火铳。
说到清朝的内务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机构就是掌管宫廷的一些事物,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机构的说清朝独有的。基本上是清朝规模最大的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两个名字都长得比较像了,那么这两个官职到底谁的地位更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一些大臣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清朝的就不一样了,而且感觉明朝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电视剧,那些大臣在向皇帝行礼跪拜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拍打两下袖子,然后才跪
田中裕子慈禧太后是《苍穹之昴》电视剧中的人物。《苍穹之昴》,是日根据汪俊导演进行拍摄制作完成的,由演员田中裕子、余少群、周一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
经常看过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堂”这个职位吧?当时有很多人比如说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所以中堂
说到慈禧太后,大家都知道,他可是晚清时候的实际掌权者,通知了中国长达47年时间。风光奢侈了一生,在自己的葬礼上自然也是要办得风风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的戴梓,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吧,小编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就是发明了机关枪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
说到清朝的包衣奴才,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古装剧中就出现过,那么这个包衣奴才到底是干嘛的呢?据了解,这个包衣奴才并不是大家口中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
说起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都是清朝重臣,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也是对他们恩荣有加,基
在历史上行,吉林榆树的确有个名门望族“于氏家族”,这个于是家族是当年闯关东过去的,时间久了索性就干脆在当地成就了家业。这个家族
其实从清朝时期的世界发展来看,我们已经落后太多,不过一般认为清朝走向衰败,是从乾隆晚期开始。大清盛世始于康熙皇帝,中间经历康熙、
关于清朝陵墓为什么分东陵和西陵,我们可以根据历史记载和专家的考古资料来进一步分析。清陵原本只是东陵,清初的皇帝都被掩埋在东陵
说到这个清朝的大臣刘墉,可能大家并不怎么认识,这位是名臣刘统勋的儿子,曾祖父是刘必显。当然了说名字可能大家不知道,但是说到他的一
太平天国运动,爆发于1851年,于1856年达到巅峰,然而,强盛一时的太平天国运动却并不长久,1864年,曾经占据中国半壁江山的太平天国正式宣告
最近很多人也在问一些事情,话说在唐宋元明的事情,沿海地区的倭寇是很多很多的,但是估计大家也都发现了,那就是到了这个清朝这个倭寇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