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子夺嫡作为清朝历史乃至整个历史上非常惨烈的一次夺嫡事件,最终以四阿哥的胜出终结,也就是后来的雍正皇帝。但是,这件事情却并不是就到此为止了,即便是他成功登基成了皇帝,却也还是面临着自己的几个兄弟的威胁,他们对于皇位可以说并没有死心,依然想要从易经成为皇帝的雍正手里夺得皇位,因此,雍正不得不对这几个兄弟下手。而其中,雍正最先对付的就是十阿哥。而人们常说杀鸡儆猴,那么这第一个必然是要下手狠一点才对,但为什么十阿哥受到的处罚却是最轻的呢?下面就让吾爱诗经网的小编来给大家介绍一下吧。
胤䄉出生于康熙二十二年,生母是温僖贵妃钮钴禄氏。康熙一生有35位皇子,由于当时医疗条件落后,11个皇子没能活到成年。不过,剩下24位皇子不仅长大成人,还因为康熙重视教育的原因,他们出落得文武双全,都还算得上优秀。
当然,在这些成年皇子中,也有拖后腿的,比如皇十子胤䄉。
清朝是个等级森严的皇朝,嫔妃们想要在后宫混得出人头地,并不容易。首先,她们得有傲人的家世,也就是出身。
而温僖贵妃的出身简直没得说。她的祖上是开国功臣,父亲遏必隆又是康熙时期的四大辅政大臣之一,姐姐还是康熙的继皇后孝昭仁皇后。所以温僖贵妃一入宫就被封为妃,还没有诞下子嗣就晋升为贵妃了。
胤䄉较其他皇子幸运,由于他出生的时候,温僖贵妃在后宫的地位已经仅次于皇后,所以有资格亲自抚育他。因此,胤䄉从小没有尝到过和生母分离的苦滋味。再加上温僖贵妃对他极为溺爱,这也让他耽于安乐,少了其他皇子争强好胜的个性。这个表现从诸皇子读书上就看出来了。
当时,诸皇子为能得到康熙宠爱,都在学习上非常刻苦,像皇三子胤祉、皇八子胤禩和皇十四子胤禵等人,凭着过人的学识和骑射,都是康熙以之为傲的皇子。但胤䄉资质平庸,又不肯吃苦,因此不论学业还是骑射,都很稀疏平常,所以胤䄉几乎不能引起康熙的重视。
此外,胤䄉虽说子以母贵,不过他出生的时候,孝昭仁皇后已经病逝,温僖贵妃由于平时在后宫中行为骄纵,渐渐失去了康熙的欢心。因此,胤䄉虽比其他皇子的出身高贵,但他在康熙面前,却并不得宠。
康熙三十三年,久受冷遇的温僖贵妃抑郁而终。此时,胤䄉不过才是个11岁的孩子。幸好,在诸皇子中,胤䄉还有个极为贴心的小哥哥,那就是比他仅大一个月的皇九子胤禟。
胤禟在读书上不用功,但是为人却极聪明,总有各种鬼点子。因此胤䄉和他总在一处,两人的感情也特别深。
康熙四十七年,康熙第一次废掉了太子胤礽,九子夺嫡随之拉开了序幕。当时,八皇子胤禩的综合条件最好,他不光文武皆备,朝臣和士人也多与他交好,甚至在民间,他还有“八贤王”的美称。善于投机的胤禟,自然成了八爷党里最坚定的一员,胤䄉也因此,跟着成了胤禩的支持者。
那时候,胤䄉仗着势大,压根就没有把雍正放在眼里,甚至处处与他作对。康熙六十一年,69岁的康熙病逝于畅春园中,雍正遵遗诏继承了帝位。雍正继位,不光让大家毫无准备,而且民间也对此多持猜疑。就连他的生母德妃也无法接受这个现实,当着众人的面,拒绝接受皇太后的封号,这让雍正极为难堪。生母尚且如此,皇子们对雍正得位,自然也百般不服。
雍正并没有急于向诸皇兄弟们下手,反而把曾参与夺嫡的皇子们加官进爵。比如影响力最大的胤禩,便被加封为和硕廉亲王,同时让他和隆科多等人总理朝廷事务,以示优宠。雍正的举动,让胤䄉等人认为,雍正害怕胤禩的影响力,所以他们也照旧不把已成新君的雍正放在眼里。
雍正元年,藏地活佛泽卜尊丹巴胡土克图,到京城遏拜康熙梓宫,结果暴疾而终。雍正将其火化后,吩咐胤䄉将其灵龛送回喀尔喀。胤䄉接到命令后,心里犯嘀咕,疑心雍正想要流放他,所以迟迟不肯动身。雍正派人催促了几次,他总以“没有行李”为由,搪塞不动。于是,雍正又为胤䄉备好马匹行李。待一切准备周全后,胤䄉无话可说,只得负气上路。
但是胤䄉走到张家口的时候,却又推说“有病”,不肯前行。这一住,就是一年多,压根不提走的事。当地的官员害怕受到连累,上奏雍正,雍正也没有指责胤䄉。胤䄉见此,愈发不知收敛,在地方上不知检点。不久后,雍正便将地方弹劾胤䄉的罪状移交给了胤禩,让他来处理此事。
胤禩情知事情不妙,赶紧给胤䄉写信,要他立刻上路,随后向雍正奏报。结果,雍正更加不高兴,这什么意思啊?敢情都拿他这个皇帝不当回事,都听胤禩的命令。所以,雍正直接发脾气说,他不愿意去就别去了,你为他包庇什么呀,你这样做顺水人情,是不是结党营私,故意和我作对呀!
胤禩无奈,于是将那些弹劾胤䄉的奏疏逐一清理,总共罗列出28条罪状,然后上奏雍正,请求将胤䄉革职削爵,抄其家产,并将其禁锢于宗人府治罪。雍正看了胤禩的奏疏后,点评胤䄉“卑鄙性成,行止妄乱,文学武艺,一无所成,是父皇不算数的皇子。但他秉性阴险,从不知道安分守己”。
随后,雍正召集大臣,将胤禩的奏疏拿给大家看,然后表示,胤禩虽然定了胤䄉的罪,但是他这个做哥哥的,实在不忍心给胤䄉定重罪,所以只革职削爵,将他圈禁在王府中。
文武大臣们都是久在官场上磨练的人,怎么会不明白雍正的用意呢?所以大家开始陆续弹劾曾参与夺嫡的皇子们。不久后,胤禩和胤禟都遭受了灭顶之灾,被囚禁至死,其他参与夺嫡的皇子们,都没有好下场。
倒是胤䄉,虽是第一个挨刀的皇子,却一直活到乾隆六年才去世。那么,雍正为何独独放过了他呢?这和胤䄉的出身有着莫大的关系。
胤䄉的母舅家钮祜禄氏随着几代帝王的变迁,在朝中有着根深蒂固的影响力。如果把胤䄉打压得太狠,雍正担心钮祜禄氏一族会联合胤禩等皇子们,那样于他巩固皇权不利。
另外,胤䄉虽然在夺嫡期间反对雍正,但是他在八爷党中,只能算是个打酱油的。真正替胤禩拉拢朝臣,出钱出力的是被称为“毒老九”的胤禟。所以,雍正认为胤䄉对他的皇权丝毫没有威胁。
雍正不愧是个政治能力很强的人,他这一举动,无疑给了大臣们一个信号,让他后期轻松除掉了胤禩等人,而又没有因此导致时局震荡。
康熙六十一年农历十一月十三日,被称为“千古一帝”的康熙驾崩于畅春园,享年68岁,庙号圣祖。这个明明是清朝入关后的第二位皇帝,却依然
八子为秦、汉皇帝侍妾称号。秦汉时期承袭了前朝的后宫体制,妃嫔的级别获得进一步细化。秦把后宫妻妾分为皇后、夫人、美人、良人、
清朝乾隆之前的统治者,收藏了众多玉玺,其中据说是有传国玉玺。这个所谓的传国玉玺,是秦朝秦始皇命令李斯将和氏璧雕刻成的。后来被子
据考证,雍正帝一共有妃子三十一人,高位者包含孝敬宪皇后乌拉那拉氏,孝圣宪皇后钮祜禄氏,敦肃皇贵妃年氏,纯懿皇贵妃耿氏,齐妃李氏,谦妃刘
乾隆在位共六十年,是我国封建社会史当政时间第2长的皇上,仅低于祖父康熙,并且是寿命最久的皇上。雍正在位时乾隆被封被宝亲王。雍正
雍正皇帝虽然在位的时间不是很长是十三年,远没有康熙皇帝的六十一年长,但是雍正时期的官窑瓷器也是创造了非常辉煌的历史的。雍正皇
清代的官吏等级制度沿用了自汉魏六朝至今的九品十八级基本制度,每一品有正、从之别,如正一品、从一品。除此之外也有超品高官,官吏不
光绪帝不除掉慈禧的第一个原因就是慈禧不是那么容易杀的。皇宫里面戒备森严,而且她们吃的东西都是经过严格检查的,根本下不了毒。如
最先在努尔哈赤未创建大金的那时候,女真人称谓自家的女儿都能够格格相称。可是在努尔哈赤创建大金后,格格一称逐渐慢慢变的仅限贵族
雍正在圆明园解决朝廷时,圆明园重兵把守,连1只苍蝇都接近不了雍正,1个女子就能潜入刺杀雍正,绝对没有可能。众所周知,古代皇帝在编撰史
康熙这辈子最难忘最挚爱的女人应该就是他的妻子赫舍里氏吧。她是康熙的第一任妻子也是第一位皇后,在一起生活了十年,虽然历史并没有
1、黄岐山简历:清朝官员于小霞的简历?清朝时,于小霞为人正直,深受百姓敬仰。他的诗写得很好,他的对联也写得很好。他在担任三防总书记
《雍正王朝》江夏镇被灭是在第14集。年羹尧去到了江夏镇,迫使任伯安取出储存《百官行述》的当票过后,居然将其江夏镇内的700多口人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清朝的太监,他们的这个职位可以说是清朝时期最底层。要么是伺候人的,要么就是干苦力的。所以这个太监也是分
不知道大家有没有听说过一个野史,就是说清朝的雍正皇帝在下葬的时候是没有脑袋的,也就是说雍正皇帝下葬的时候是一具无头尸。因为是
岳钟琪一直都非常的效忠大清,为何最后被雍正判处了斩监候呢?其实这个岳钟琪很像是背锅侠,原本朝廷是想对西北大规模的用兵,结果噶尔
《康熙王朝》这部剧相信很多朋友们都有看过了,都知道顺治和康熙这两位帝王的寝宫位于乾清宫。而且按照天子居中,前朝廷后寝宫的说法
说到这个古代侍卫的佩刀,大家应该都又见过吧?不管是哪个朝代,侍卫身上都会随身携带一把刀。然而这个刀基本上都是正着带的,这样方便拔
说到曹雪芹,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毕竟他著作的《红楼梦》可是四大名著之一。只不过他的一生可是非常的悲惨,因为雍正对曹家痛下杀手,最
说到历史上的雍正和十三爷的关系,大家都知道,他俩是兄弟关系,但是从古到今,皇帝和兄弟之间的感情大多数都是表面兄弟,毕竟在皇权面前,什
关于康熙皇帝的遗诏,到底是传位给十四阿哥还是四阿哥,一直以来都是个历史谜团,雍正皇位的地位长期以来也是饱受争议的,说是诏书中本是
最近不少的人对清朝的水师很感兴趣,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是几品官员呢?假如拿今天的官职来换算的话,这个清朝的水师提督
说到和亲这个事情,大家应该都非常熟悉,在古代是非常正常而且盛行的一件事情。毕竟在古代,皇帝为了能够和邻国达成很好的协议或者是发
关于清朝最后三代皇帝,分别是同治帝、光绪帝和宣统帝。大家应该都知道,在历史上,皇帝的子嗣一般都是有很多,毕竟一个皇帝的后宫佳丽可
鸦片战争的失败,使得清朝逐渐成为一个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此后清廷并没有因此推行改革,反而继续延续闭关的保守策略,直到第二次鸦片
反应清朝时期的清宫剧相信大家也看了不少了。在剧情中,我们经常能听到将军、都统、提督和总兵这样与军队方面相关的职位。大家有没
满清入关后,为了防止自身汉化,一次又一次总结蒙元失败的教训,别落得跟元朝不到100年的下场。因此入关后,要求汉人剃发易服的野蛮政策,
说到清朝的灭亡,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只是一个过程,但是这个过程的开始是从什么时候呢?很多人认为是乾隆时期过后导致了清朝慢慢走向衰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一件事情,一件非常有趣的事情,那就是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清朝的人到现在还有没有活着在的,这个问题其实问得还是比较有
公元1722年11月,康熙皇帝病逝。七天后,胤禛根据康熙帝的遗诏,在太和殿登基为帝,改年号雍正。雍正皇帝虽然坐上了皇位,但他地位并不稳固
20年前,《李卫当官》这部剧非常火热,也让很多朋友认识了李卫这个人物。那剧中的李卫给人的感觉有些吊儿郎当,不学无术,但他内心非常善
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历史上的一些朝代,多多少少都会出现一些贪污腐败的现象,甚至是因为腐败导致一个王朝的灭亡。可想而知腐败不
自从在康熙四十七年,满朝文武推举新太子的事件之后,胤禛并没有因为将胤礽的太子废掉再立而放弃阴谋,并将这次事件中赢得最多票数的胤
《雍正王朝》中,年羹尧这个人物给很多观众都留下了深刻的印象。他的仕途之路可以说十分平顺,曾得到雍正帝的重用。然而,可能谁都没想
说到清朝的乾隆皇帝,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位皇帝可以说是让清朝很好,又让清朝很不好。为什么这么说呢?主要是因为乾隆皇帝在一开始的时候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明朝的历史其实是清朝给篡改了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个说法对不对,是不是真的,有没有证据表明这个明史是被清
说到清太祖努尔哈赤,大家肯定都知道,是他奠定了清朝的建立。不过很多人,在对于清朝的第一任皇帝,有很大的争论。有的人认为是努尔哈赤
说到一些古代皇帝的帽子,都是有个字的特点的。在一些清朝电视剧中,大家就可以看到一些皇帝的帽子上面有一个牌子,这个牌子就在帽子的
说到这个试婚格格,相信大家应该都知道,关于这个试婚格格的制度,在清朝可是非常盛行的,对于这个制度真的是有点不忍直视。那么关于这个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关于这个雍正,在清朝历史上算是一个非常勤恳的皇帝了。虽然他的工作态度最好,而且最认真。可是他在历史上的名
最近有看到一则非常有意思的问题,那就是这个清朝时期话说要把这个徐州提议建省了,但是现在大家也都看到了,并没有成功了,那么当时为什
最近很多人在问一些关于这个准噶尔汗国的事情,话说他们人口不到60万人,但是当时和清朝是对抗了接近70年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这到底是
如今很多人都在抱怨自己的生活压力非常大,抱怨着工作太累,没有世间可以休息,非常向往古代人的那种山水诗画的田园生活。然而事实上,古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雍正的事情,很多人也都发现了,那就是雍正在当时皇帝之后是设立了这个军机处的,那么很多人要问了,为什么这个雍
太平天国究竟是加速了清朝的灭亡,还是减缓了清朝的衰退?有关这个问题,各方是有不同的答案。不过太平天国给清政府造成了三点非常重
说到清朝时期的戴梓,大家可能并不熟悉,这个人是康熙时期武器制造的专家,对于火器制造可是非常的厉害。同时还发明出了28连发的火铳。
说到清朝的内务府,大家可能都知道,这个机构就是掌管宫廷的一些事物,而且最关键的是,这个机构的说清朝独有的。基本上是清朝规模最大的
说到每个朝代的官职制度,其实也还是有很多可以说的地方,这个明朝和清朝的其实差不多的,但是又有区别,所以这个明朝和清朝的藩王制度有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时期的镇国公和一等公的事情,很多人也都问了,这两个名字都长得比较像了,那么这两个官职到底谁的地位更加
最近很多人都在说这个明朝的一些事情,很多人也都说了这个明朝的一些大臣非常的厉害,非常的有意思,但是清朝的就不一样了,而且感觉明朝
事实上汉人帮着满清镇压太平天国,这就是一个良知的问题。但凡是有一点良知的人都会选择帮助满清政府来镇压太平天国。后来孙中山所
相信很多小伙伴都知道,在看一些古装剧的时候,尤其是清朝的电视剧,那些大臣在向皇帝行礼跪拜的时候,都会习惯性的拍打两下袖子,然后才跪
清朝能够满蒙联姻,不允许满汉联姻,主要还是因为目的不同,导致的政策也有所不同。从清朝统治的角度来看,他们更怕汉族的起义,毕竟汉族作
经常看过清朝时期电视剧的朋友应该都知道“中堂”这个职位吧?当时有很多人比如说和珅、刘墉、李鸿章等都被叫做“中堂”。所以中堂
最近很多人也都在说这个清朝的戴梓,这个人想必很多人都不认识的吧,小编也都不认识了,但是这个人非常的厉害,话说这个就是发明了机关枪
说到这个唐文尧,在雍正时期,他的官职可是两江总督。很多人对这个职位并不了解,简单点说就是,这个官职是一品,但是比太傅太保这样的一品
说到这个清朝的包衣制度,肯定大家也只是听说过,或者就是在古装剧中看到过。对于这个制度一直都没有一个清楚的认知。那么关于这个包
说到清朝的包衣奴才,大家应该都知道,这个说法在古装剧中就出现过,那么这个包衣奴才到底是干嘛的呢?据了解,这个包衣奴才并不是大家口中
说到这个清朝的养廉银制度,是雍正年间开始实行的。对于这个制度,出发点是好的,但是没有根据实际情况来,最后这个制度的发起,效果并不是
说起晚清的四大名臣,他们分别是曾国藩、李鸿章、左宗棠、张之洞,同样如此,他们都是清朝重臣,立下过汗马功劳,朝廷也是对他们恩荣有加,基